分析国库集中支付改革中的有效财政监督政策

2012-12-29 00:00:00王素华
中国市场 2012年48期

[摘要]自从我国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进行改革之后,总体来说,运行的较为平稳。但是在操作中,也存在着一些单位和银行在对资金的制度中存在着违规和不够规范的行为。针对在国库集中支付和监督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浅析国库集中支付改革中有效财政监督的政策。

[关键词]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监督政策;有效措施

[中图分类号]F840.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2)48-0086-02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改革,从总体上来看是在平稳运行,也初步建立了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其资金的收付当时也越来越规范,效率也有了更加显著的提高,进一步加强了财政监督制度,但在实践中的违规操作和不规范操作的现象也还是存在的。这些现象和问题的存在与发生,凸显出了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中的监管急需加强,也急切需要建立相关的监督和管理对策,对财政资金的安全和高校运行有了充足的保证,对财政资金的支付风险也有了充足的防范和控制。

1国库集中支付制度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也被称为国库单一账户制度。目前,是市场经济国家采用的最为广泛的一种资金收付的管理制度。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也就是对资金在预算分配、资金拨付、资金使用等整个过程中的监控制度。国库集中支付就是指财政部门在中央银行设立一个统一银行的账户,各个单位的预算资金在这个账户下,通过设立分类账户来进行集中管理。而预算资金就不再拨付给各个单位去进行分散保持,他们可以根据自己履行职能的需要在被批准的预算资金内决定资金的运用,但是最终要由财政部门进行支付款项。除了一些较为特殊的用途之外,所有的资金都需要通过国库来进行支付。

这个制度的存在,能够有效提高财政资金的收付,提高资金使用的透明度,掌握总体上财政资金的流向。不仅增强了国家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也有效加强了对财政的监管力度,使资金的使用更加规范、安全和有效。

2目前国库集中支付财政监督中存在的问题

(1)我国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推动,根据不断的实践和完善,在我国的部分地区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首先是明显增强我国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对财政资金的截留实现了有效的减少。其次是使公共资金透明度大幅度提高,对预算单位的资金支付过程得以有效的监管和控制,对资金的挤占、挪用等违规现象的发生实现了有效遏制。同时,也有效提高了资金的支付效率。使用资金计划审批之后,财政部门借助于网络给代理银行下达数据,大大缩短资金流通环节,也利于预算单位用款。最后是大幅度提高了财务管理水平,从传统的简单粗放的人工管理模式,走向了管理的信息化、科学化和规范化。

(2)国库的集中支付制度以及在执行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主要有:

①预算编制执行脱节。在同级人大会对财政部门的预算指标进行批准之前,单位都没有预算指标可以利用。

②程序效率较低。过多的财政资金用款计划的审批环节,导致资金支付过于复杂,流程烦冗,对工作效率有较大影响,对到账的及时查询等较难。

③完善信息系统的建设力度不够。目前来看,我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信息系统还存在很多不妥之处,需要手工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