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帼不让须眉 新郑绽放美丽

2012-12-29 00:00:00余维峰
中华儿女 2012年12期


  她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倾注在了党的基层工作上,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一首基层干部的时代赞歌
  美丽的新郑市位于河南省中部,隶属省会郑州,区位交通优越,位居省会郑州、古都开封、洛阳等中原城市群的腹地。多年来,新郑市紧紧抓住交通发展这个中心,交通建设突飞猛进,交通运输日益繁荣,交通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
  1997年,中原地区最大的航空港——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在新郑建成通航,目前已开辟航线70多条,通达全国省会城市、沿海开放城市和重要旅游城市共计54个,是我国重要的干线机场及空中交通枢纽。这些年来,新郑市的干线公路、县乡公路及通村公路建设得到了迅猛发展,公路面貌明显改观,路网服务水平大幅提高,交通区位优势显著增强,已形成了横跨东西、纵贯南北、辐射全市、联结周边省、市的公路网。目前,新郑市已经建成中原一流、全国独特的集公路、铁路、航空为一体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成为中部地区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主要汇集地。
  2011年12月贾桂芬挂帅新郑交通运输局,任局长兼党委书记,从此开始了她人生的新篇章。
  1983年开始参加工作,贾桂芬就一直工作在基层岗位,这一干就是29年。这29年,不管在哪个新的岗位,贾桂芬始终都凭着敢想敢干、敢于担当的精神,凭着扎根基层、真情为民的温情,真正地履行了一个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的真诚。干部优不优,民心用秤称。凡是知道贾桂芬的人,无不由衷的爱戴和尊敬。贾桂芬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践行了一名基层共产党员一心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
  这29年,贾桂芬从事了多个工作岗位,跨越了多个行业和行政部门,先后历任新郑市新村乡妇女主任、龙湖镇副镇长、党委副书记、人大主席,梨河镇镇长,新郑市人劳局副局长、水利局党委书记、南水北调移民局局长,林业局局长,具茨山管委会主任,到如今新郑市交通运输局局长、党委书记。工作有方法,她总结为“三板斧”。
  三板斧之一 明理为本
  从乡镇到职能部门,面对每一次工作岗位的变换,贾桂芬都能够迅速进入工作角色。有人问她秘诀是什么,她回答说没什么秘诀,只要坚持向书本学、向同志们学、向工作实践学业务知识,就能做到。
  2011年12月,贾桂芬由新郑市林业局调任新郑市交通运输局局长,面对工作形式和内容陡然转变,截然不同,她迅速开始学习交通运输、工程建设等有关方面知识、法规,同时带领局领导班子成员深入基层一线,摸实情、理思路,从具体实践中找真知。寒天九月,从不畏缩,孜孜不倦,虚心求知。为了尽快融入并适应新郑市交通运输事业未来的发展,其艰难是显而易见,贾桂芬觉得加强学习不是个人的要求,而是现实的一种必然选择。为了把知识学通学透,她常常是深夜攻读,不知疲倦,直到把难题弄懂才会入眠。
  功夫不负有心人,短短一个月的时间,贾桂芬便迅速融入到新的工作岗位。
  这种勤奋好学的劲头不是此刻一时,而是多年来一贯作风,她每到一处,自身的良好学风都演变成了该部门的浓厚学风,影响和带动了大批有志青年。
  三板斧之二 言行合一
  “说到就要做到,要做就做最好。”这是贾桂芬常说的话。她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在基层日常管理上,贾桂芬做到了科学安排、精耕细作。她科学组织开展工作,确保各项计划保质争优的完成;对于成本管理,贾桂芬做到“开源节流创效、精打细算当家”。她坚决要求下属部门从源头上堵塞管理漏洞,杜绝浪费现象;严格控制费用支出;对办公和招待费严格把关,带动大家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贾桂芬常说:“好风气是领导带出来的。”在任何时候,领导都要以身作则,贾桂芬也是这么一直要求自己的,在工作上她坚持民众监督,领导班子集体决策。在日常生活中,从不搞特殊化,除了参加会议和下乡调研,日常上班从不无故迟到;食堂就餐,她从不搞特殊化,用实际行动赢得了同事下属们的信任与拥护。
  付出总有回报。多年来,贾桂芬以优异的成绩给组织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众所周知,南水北调是一项跨流域的宏伟工程,其深远意义为世人瞩目。此工程纵贯新郑境39.6公里,对新郑影响可想而知。在担任新郑市南水北调移民局局长期间,为全力配合做好这项事关国家大计的重点工程,打造“世纪工程”、“精品工程”,贾桂芬带领全局工作人员,深入实际,对每一座桥、每一条路、每一个村庄进行实地摸底调研,为科学规划干渠两侧居民生产生活提供了可靠依据,为移民安置和干渠建设的顺利推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她本人也获得“2008年度南水北调工程省级先进个人”荣誉。
  在新郑市林业局工作期间,她带领全局干部职工,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设“林业生态县市”的要求,大力推进植树造林工作。2011年3月新郑市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命名为“林业生态县市”,同年8月份,新郑独特的林业产业发展也得到了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的充分肯定。贾桂芬本人也先后获得“河南省绿化奖章”、“郑州市全民义务植树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
  三板斧之三 满怀激情
  “不断地确立目标,才有不断的创业激情。”贾桂芬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2011年底调任新郑市交通运输局后,贾桂芬深知“交通的发展是以公路建设的发展为前提的”,于是,她结合新郑经济和交通发展的特色及具体实际,响亮提出“社会管理创新,交通当先行;推进新型城镇化,交通必先行”口号。在她的带领下,一幅为民、惠民的交通新蓝图迅速绘就,即在“十二五”末基本建成“贯通城市、放射组团、连接乡镇、覆盖社区(村)”的“大交通”体系。
  目标已经确立,重在狠抓落实。为此,贾桂芬带领局一班子人对各项工程早规划、早安排、早施工,在工程立项、可行性报告和资金等程序上,解放思想,把握尺度,大胆实践,确保新郑市的各项公路工程建设顺利进行。
  结合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际,将郑新快速通道和107国道拓宽改建工程作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基础和先导,大力实施,强力推进。如今,双向8车道的郑新快速通道正如火如荼建设,双向6车道的107国道拓宽改建也已全面启动。这些道路的建成,将为新型城镇化、新型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工业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地交通保障。
  贾桂芬就是这样,敢于挑战,富有远见,传递给别人的永远是一种勇争一流、昂扬向上的力量。
  民生民意比天大
  作为一个干部,同时也是女人,贾桂芬始终保留着女性的善良和真诚,总是用炙热的心为民服务,总是把民众的愿珍藏心间。
  2007年底,正处三九寒天,天气非常寒冷,按照上级的部署要进行全市大范围的移民人口调查登记工作,为了保证移民核定登记准确,贾桂芬克服了水库移民历史久远、资料丢失不全、情况复杂等难点,带领移民干部深入到各个乡镇、各个村组和农户,认真查看历史资料,调查搬迁遗址,走访座谈群众,逐户逐人核实移民身份,坚持做到“不漏登、不错登”,真正摸清实情,把党的惠民资金毫无折扣的发放到群众手中。贾桂芬说,“我们都是农民的儿女,知道农村、农民的不易,过年了,一定要把补助资金及时发放到农民手中”。
  在林业局工作期间,她始终把老干部的冷暖放在心间,在2011年,当贾桂芬得知,老林业局家属院年久失修,下水道堵塞、污水横流却无人过问时,她带领林业局干部职工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对老干部家属院院落进行重新规划,对下水道进行全面整修,对院落环境进行了绿化美化,使老干部的生活环境得到了全面改善,也赢得了老干部们的高度评价。
  贾桂芬不仅对老干部关心,对其他干部职工也非常关心,她经常深入职工中间,与他们促膝谈心,了解、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多年来,正是凭着对同志的关爱和对事业的执着,贾桂芬受到了广大职工的拥护和爱戴,也赢得了同志们给予的“好大姐”的亲切称呼。
  敢打敢拼勇改革
  2008年12月,郑韩大地,寒风凛冽。
  贾桂芬到新郑市林业局上任的第一天,在那间陌生的办公室案头看到局情资料后,贾桂芬才意识到林业局已进入生存和发展的“沼泽地”。 面对林业处于大好发展机遇,而林业局却“人心涣散”的被动局面,她感到内心有一种强烈的痛楚。痛定思痛后,她认为必须抛开一切顾虑进行大刀阔斧地改革,否则,林业局就没有出路!
  于是,领导班子集体“会诊”,进一步解放思想,查摆问题,针对“症结”,自己给自己动“手术”。
  一刀开在“大脑”。局党组组织干部职工掀起一场思想大讨论。贴近新郑市委市政府三年实现新跨越的精神,抢抓林业发展新机遇;贴近实际,重拾信心,负重奋进,彰显“树”的精神;贴近时代,跳出新郑,在全国先进地区同行业中找标杆,对照先进找差距。
  一刀切在“自身”。出台《新郑市林业局机关改革的实施方案》,按照精简、规范、高效的改革原则,精简机构,并通过公开竞聘选拔出22名同志担任中层,建立了一支知识化、专业化、年轻化的管理队伍。同时出台《新郑市林业局机关管理制度》,以制度规范管理,以制度约束行为。
  大刀阔斧地改革给新郑林业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带来了巨大活力,工作呈现出勃勃生机,单位也走上了良性、稳定、健康发展的轨道。在贾桂芬任职的三年间,新郑林业各项工作均走在郑州市前列。
  清正廉洁作风正
  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贾桂芬始终严格要求自己坦坦荡荡工作,清清白白做人,不居功、不自傲,一身正派、两袖清风,赢得了广大群众的支持和爱戴。
  自从她担任领导干部后,就没断过找她办事的人,但无论在乡镇、还是在职能部门,无论是面对干部、群众,还是老同学、老朋友,都能做到不论亲疏、不分贵贱、不讲人情,坚持按规定程序办事。
  在新郑市林业局时,有一次一位关系很好的朋友找她,请她帮助承包造林绿化工程,贾桂芬说:“不行!组织纪律有规定,你还是按正常渠道办吧。”在造林绿化工程中,她始终坚持公开招投标,坚持不接受任何一家吃请,不接受任何一家礼品,本地外地一视同仁,大、小单位一般对待,老队伍新队伍一样关心,质量监察一把尺子量到底。公生明,廉生威。在她走过的部门,许多同志都有这样的感觉:与贾桂芬同志交往,需要严谨和忠诚,但一定会感到自信、可靠。
  工作之余,贾桂芬透过视窗远眺新郑广袤的绿野、蔚蓝的天空,不做“醒时空对烛花红”的幽叹,定要有“与尔同消万古愁”的豪迈,回顾几十年来的工作和创业经历,她无怨无悔,如果让她再对人生作一次选择,她依然会选择这个平凡而真挚为人民服务的人生。
  简单、质朴、真挚、热情。贾桂芬同志正是这样全身心的投入和付出,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倾注在了党的基层工作上,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了一首基层干部的时代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