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上台表演脱口秀时,黄西一本正经地说:我决定留在美国,是因为在中国我不能做自己擅长的事——散发异域风情。台下的美国人哈哈大笑。
最开始,黄西和很多在美国生活的中国人一样,“幽默感只存在于朋友之间,自我调侃,自我消遣。”
美国的环境激活了这个一直窝在实验室中的小个子,他的幽默在异国的土地上生根发芽。现在,他在美国成为一名家喻户晓的脱口秀喜剧演员。
人生反转
我是在中国的穷乡僻壤长大的。我们初中某年突然决定要修整土路,铺上砖头和水泥,让学生们带砖头到学校来……我们玩命地干了三个礼拜终于把路修好了。多年以后我听说了这个词:童工。我立马就惊讶了:啥?!那些小孩干活还有钱拿?
童年和故乡经常被黄西写进相声段子里。
穷乡僻壤说的是吉林省白山市的一个普通村庄,这里却是追溯黄西幽默细胞发源的地方。
小时候,黄西喜欢在村口听喇叭里的相声。
每天放学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电线杆下站着听马三立、侯宝林这样的大师说相声。黄西还记得,毛主席刚去世不久,相声开始流行起来,喇叭里播的段子很多以“文化大革命”期间的怪事为题材。
黄西总是边听边笑,听完还会记下来给家里人讲。黄西的父母都挺爱讲笑话,黄西是最不擅长的一个。
黄西曾给母亲讲过一个广播里听来的段子,效果很糟糕,一点也不好笑。
黄西的父母却很喜欢听黄西讲笑话,“我的幽默细胞是遗传的”,而且父母的幽默感也影响着黄西。
曾经从医的母亲,有各种病人求着找她看病,黄母经常焦头烂额。因为从家到医院要经过108盏路灯,黄母自称每天上班都得被逼上梁山。
父亲黄龙吉是一名退休的机械工程师,也是极有幽默的老人。他说黄西取名西是因为全家都爱吃西瓜,西瓜是很有营养的水果。
黄西7岁时,黄龙吉问儿子:“知道为什么豆腐比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好吗?”黄西傻了,过了五分钟问父亲为什么,父亲却说:“因为我说好就是好。”
这些搞笑的家庭琐事成为了日后黄西讲笑话的素材,但那已经是很多年后的事情。
大学前,黄西经历了第一次人生反转,他走上了科学家的路。
高二以前,黄西的成绩是班级倒数第一。一位物理老师对他极好,还给他做过一件棉袄,受到老师的感化,他发奋读书,以全校第一的成绩考入了吉林大学,又以第一名进了中科院读研,一路考到美国,成为得克萨斯州莱斯大学(Rice)的生化博士。
在黄西倒数第一时,黄龙吉曾为儿子想过后路,托人给他找了个锅炉工的工作。
从一名生化科学家到一个脱口秀演员,这是黄西的第二次人生反转。
第一次人生反转是因为一名老师,第二次,除了“老黄家的幽默传统”,最大的因素是那个完全不同的国度。
超越自我调侃
中国现在变化很大,基本上美国有的东西中国都有,除了中国城(唐人街)以外。
黄西常常想,自己在喜剧领域的成功率能有多少。
黄西说中国媒体形容他时说“其貌不扬”。而他觉得不光长相不合格,作为一名华裔移民,他到美国的初衷是成为科学家,至今还操着一口东北腔英语。32岁时,开始涉足喜剧,而在此之前他的大部分生活就是窝在实验室里研究蛋白质和DNA。
生活中,他是一个安静谦逊的人。
黄西说话喜欢用“哦,是这样的没错”开头。即便是反对别人的意见他也会说,“哦,是这样没错,但是我觉得也有一种可能是……”
黄西不喜欢冲突,也不喜欢拿别人找乐子。他没有想象中相声演员的气质,只是偶尔会带点小幽默。连他自己都觉得,这种小幽默几乎无法和登台表演联系在一起。
黄西还在莱斯大学读博的时候,妻子金妍也到了美国准备考硕士,靠黄西的奖学金维持生计,小两口的生活并不富裕。
有一次,朋友到黄西家玩。黄西邀请朋友参观他的屋子,朋友刚刚说“好”,黄西就跟了一句:“行,现在你们已经参观完了。”
这被黄西当作他到美国后讲的第一个笑话。
“中国人都会有这样的小幽默,自嘲窘迫的生活。”黄西身边有很多为移民问题困扰的亚裔人,关于升学、找工作、失业、绿卡等等,这些难题让大部分在美国生活的中国人焦头烂额,“中国人完全不缺搞笑的素材和环境。”
黄西总结自己初到美国时的幽默感:“中国人的幽默感只存在于朋友之间,自我调侃,自我消遣。”
那个时候,黄西可以在私下里和朋友谈笑调侃,却不习惯在公开场合讲话。
课上,老师问学生对实验的想法。黄西偷偷把想法告诉同学,同学说出来后受到老师表扬,黄西心里又不舒服。
和黄西要好的美国朋友们渐渐发现黄西有自己的想法,那些想法非常幽默。当黄西把身边的美国朋友逗笑的时候,他们总会很惊讶,“黄,你不像中国人。”
“在美国,中国人是只会工作、不会抗议、不懂幽默的代名词。”现在黄西很理解美国人有这样的刻板印象,“因为中国人不敢表达。”
“中国人也是有声音、有想法的。”成为喜剧演员,虽然是万分之一可能,但黄西心里一直想尝试一下。
喜剧是一面镜子
中国通胀这么厉害,我在饭店吃饭的时候要先付钱。
表达想法的途径很多,“也许是命运注定”, 黄西爱上了喜剧。
“幽默给人一种存在感。”黄西喜欢卓别林的这句话,这正是他对于喜剧的认识。
2001年,到美国第八年,黄西开始沉淀生活,回忆自己曾经的不安和挫折。
朋友带黄西到俱乐部里看脱口秀表演——类似中国的单口相声,最初,他只能听懂一半,但还是被深深吸引了。
黄西已经不记得那个演员说了什么笑话,但他记得这次经历颠覆了脑海中“喜剧”的概念。“喜剧不是哗众取宠,它可以很睿智地针砭时弊,也能发人深省”,而更吸引黄西的是喜剧演员身上具有反叛精神,敢于挑战精英和传统。
之后,黄西在家里安装有线电视,只要有空就在电视上看单口相声、脱口秀和情景喜剧。
“在美国的公共频道里,很多脱口秀节目可以严肃地讨论一些政治话题。”最初,黄西还有点不太适应美国的言论自由,大家都可以拿政治人物玩笑。
在很多喜剧节目里,总统被演成了小丑式的人物,演员可以调侃总统出台的医疗政策。“虽然不可思议,但是确实太有意思了。”
他常常技痒,想着如果自己讲笑话能不能比俱乐部里的演员好。他开始关心美国文化和社会时政。对于一个移民,这并不容易,黄西每天去实验室上班时都会揣上一本口袋书。在实验室等着蛋白质分离时,他就拿出书来看。
“人们在私下里或者电视上可以谈论任何事情”,这也让黄西有了更多的渠道了解美国。时隔很多年,黄西还是会说美国自由的环境促成自己成为喜剧演员。
在美国的电视里几乎看不到亚裔人的面孔,人们谈论对政治的诸多不满,却很少会听到过关于亚裔移民权利的话题。在一个民主选举的国家,政客们讨好黑人、犹太人、墨西哥裔人、拉美人,却没有人讨好亚裔人。
黄西开始关心亚裔移民在美国的社会地位。
“在美国没有声音就等于不存在”,黄西意识到亚裔人很少站出来讲话,也没有什么政治势力,自然不会有人为亚裔人争取。
从实验室下班后,黄西就到俱乐部去讲自己编的段子。
“对不起,我不能在台上表演很长时间,因为我的绿卡快要过期了。”黄西喜欢用这个笑话暖场,而实际上他真的曾经因为丢了工作差点失去美国身份。
“很多华裔移民都有这样的经历,我讲的就是真实的生活。”黄西的表演会有很多移民的段子,因为“喜欢为移民讲话”。从萌生想法到实践,黄西最终找到了自己发挥喜剧天赋的舞台。
移民的身份,让黄西找到了独特的视角,也让黄西成为被需要的人。“在一个开放的社会里,我的喜剧可以成为一面镜子,在这面镜子里,美国人可以看清楚他们的社会。”
幽默有国界
我的儿子问为什么既要学中文,又要学英语?我说,如果你当上总统,你就可以用英文签命令,用中文签欠款单了。
把黄西的喜剧当做镜子的美国人渐渐多了起来。
从相声俱乐部,一步一步走到全美喜剧节冠军,出现在美国著名深夜电视脱口秀节目的舞台上。印着这张华人面孔的海报也贴到了美国的大街小巷。黄西说自己赶上了好时候,美国的老百姓早就不看时政新闻,都跑去看喜剧表演了。
2010年,黄西受邀在美国记者年会上表演相声。
“解决美国失业最好的办法是强制降低劳动生产率,把一个人的活分给两个人干,比如总统和副总统。”黄西这样调侃金融危机后的失业大潮,坐在台下的副总统拜登哈哈大笑。
黄西也没忘记挖苦未能出席的奥巴马。
“奥巴马总统经常被指责过于软弱,但是他一手策划了两场战争,诺贝尔居然还给他颁发了和平奖,他居然还接受了,还有比这更可笑的事情吗?其实,我能想到比这个更可笑的,就是让他把诺贝尔奖金捐给军队。”
十五分钟的表演后,台下的观众起立鼓掌。把最难搞的一批记者逗笑了,黄西觉得表演成功了。结束后,拜登对黄西说:“等你成了大名人,我去拜访你,你可别对说:“Who?”(这是引用黄西的笑话,黄西说刚到美国时,提起自己的名字,别人都问Who。)
从白宫走出来,黄西俯视夜晚的华盛顿,感觉像是站在了世界之巅。
“最优秀的相声演员可以获得比总统还多的支持和尊重。”想起观众曾经对自己说过的话,他才明白这份尊重的由来,“总统会骗选民,但是喜剧演员不会骗观众,幽默是百无禁忌的,无论是美还是丑。”
黄西的成功,让中国人看到了一个实现美国梦的故事。罗永浩推荐黄西自传《黄瓜的黄,西瓜的西》,“这可能是史上最邪门的美国梦故事”。
每个人都会用自己的方式解读黄西故事的传奇,比如有人说:“这位东北小伙儿的成功证明了幽默无国界。”
而实际上,2008年底,黄西在中国的唯一一场演出并不成功。黄西看得出,台下的观众们很努力想听懂笑话里的包袱,但是稀疏的笑声告诉他,那只是一种礼貌。
“在中国,说说自己的倒霉事儿没什么可幽默的。”黄西回忆说,“橘生淮北则为枳,如果没有去美国,我应该不会成为一名喜剧演员。”
回到美国,黄西反复想一个问题,中国人和美国人的幽默感差别在哪?他罗列了很多类似生活环境和语言习惯的原因。
但他始终没想明白,为什么换了一个环境,自己的喜剧天赋看起来相差甚远。
那段时间,很多媒体问黄西,为什么他的笑话没办法逗笑中国观众。他总是一一解释,中国人不是没有幽默感,而是他还没有找到中国观众的笑点。
后来,黄西开始赞同一位朋友给他的解释,“幽默感需要空间和土壤,被压抑得太久,人都会麻木。”
中国的观众当然能欣赏幽默,可是那是另一种土壤滋生的幽默共振。现实就是这样,在中国的舞台上,黄西站在上面,台下观众的一脸茫然,让黄西觉得自己像个异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