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全国各地中考思想品德试题把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时事热点作为中考命题的重要素材,体现了“把握时代脉博,关注重大热点”这一初中思想品德学科中考命题的重要原则。本文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这一重大时事热点为例,分析时事热点在中考思想品德试题中的呈现方式,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学习建议,希望能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这一重大时事热点在各地中考思品试题中的呈现方式
1.直接考查初中考生对“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这一重大热点的识记情况。
例1
(2012年安徽省中考试题)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一一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一一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
A.政治 经济 B.文化 文化
C.经济 文化 D.科技 科技
参考答案:B
例2(2012年菏泽市中考试题)在以下选项中,属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的是( )
①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②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③社会主义荣辱观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D
分析:据不完全统计,江苏连云港、广东广州、山东烟台、四川广安、湖南长沙、湖南益阳、福建晋江、甘肃兰州等地在2012年中考思想品德考试中都涉及类似的考查。这类试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这一重大时事热点的记忆程度与识记水平,大都以选择题的形式呈现,个别地市以简答题的形式呈现。这类试题的题干材料与答案都围绕重大时事热点本身设计,直接把“重大时事热点”作为试题的载体和考查目标,一般不会涉及课标具体内容的考查,命题者的主要目的是引导考生自觉养成关心国家大事的习惯。
2.围绕“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这一重大时事热点创设情境,考查初中考生对时政知识及课标内容与要求的识记与理解情况。
例3 (2012年滨州市中考试题)【文化强国 从我做起】
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十七大以来首次将“文化”作为中心议题的全会。为贯彻落实全会精神,滨州市某初中九年级一班开展了创编《文化强国》简报的活动。这份简报共分三大板块,每一板块都有尚未完成的内容,请你协助编辑进行补充完善。
参考答案:板块一:爱国主义;改革创新。板块二:①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②民族精神对内具有凝聚力量的功能,对外具有展示民族形象的功能,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③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发挥全民族精神力量才能形成强大的凝聚力,不断夺取新的胜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板块三:人生价值在于创造和奉献;我们要从点滴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树立远大理想,追求积极向上的人生目标;要勤奋学习,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完善自我。(板块三答对两个要点即可得满分)
分析:分析上例,显而易见,命题者预设的“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这一重大热点材料与所要考查的知识目标之间存在着直接的联系,但仔细研究不难发现,即使考生不看这些热点材料,只要认真审题、找准所学知识也完全可以准确解答这些题目。命题者之所以创设这样的背景材料,是为了“用事实与实践来说明教材中的理论观点”,或以此为载体考查考生“对教材相关知识的理解情况”。让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我们学习的理论不是“空中楼阁”,而是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是“科学的”、“有用的”。上例时代感强,既体现了对国内重大事件的关注,又体现了思想品德课理论联系实际的强大生命力。
3.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这一重大时事热点为依托材料,考查初中学生运用所学理论观点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例4 (2012年重庆市中考试题)活动探究题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吹响了建设文化强国的号角。某班准备开展一次“我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贡献”的主题班会活动,请你一同参与。
活动一:【感悟文化的力量】在我国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历程中,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
请你拟订一份演讲稿提纲,要求提纲能从两个不同的方面体现出文化的力量。
活动二:【冲浪网络的规则】
网络文化很丰富、很诱人。但网络自由的滥用、网络安全等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为了繁荣网络文化,过健康网络生活,2011年10月,全国广大未成年人的大型公益网站——未来网正式开通上线。为此,主题班会推出了“我承诺我践行”的倡议活动。
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补充一条冲浪网络的准则。
活动三:【发展文化的行动】青少年是国家、民族的希望和未来,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需要我们共同助推。
请写一句心中的誓言,作为本次主题班会的结束语。
参考答案:(1)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文化对经济发展起先导作用,对社会和谐起滋润作用;文化对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等。(2)不浏览、不传播网络不良信息和内容;不泄露国家秘密;不制造、传播病毒等。(3)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作出自己的贡献;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积极参加形式多样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等。
分析:热点不一定都是考点,但热点若与考点联系紧密,就可能成为考查的依托材料和连接点。例4结合“我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贡献”主题班会活动,引导考生运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的相关信息以及教材有关理论知识从不同方面感受文化的力量,为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作出自己的贡献;体现了运用重大热点和教材中的理论观点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命题思路,有利于引导考生了解社会、参与社会实践,做负责任的公民。
二、备考建议
1.收集重大热点信息,养成关心时事习惯。
作为一门社会性与现实性紧密结合的学科,引导学生了解国家大事,感受社会发展变化,关注社会重大热点问题,是思想品德学科教学的重要原则。在思想品德课堂上,全班同学可轮流坚持进行3到5分钟的新闻播报活动,平时经常看报纸、电视,关注“形势述评”、“热点追踪”、“时事点评”、《焦点访谈》等栏目或节目,在看新闻时注意提炼时间、地点、人物、事件、重要数据、重要会议内容等有效信息并及时记录下来,做到心到、口到、手到。这样有意识地关心时事,关注时政热点,有利于养成“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良好习惯,提高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坚持教材与热点对接,渗透热点问题学习。
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同学们可以在广泛搜集时事热点信息的基础上,精心设计与教材主干知识联系密切的重大时事热点专题。如在2012年下半年要召开党的十八大,在2013年春天要召开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等,围绕这些热点,我们可找出其与教材知识的“对接点”,运用所学知识对这些热点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的认识和分析,还可以设计一些问题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的分析与梳理,用教材知识分析、理解热点问题,或者运用热点问题来论证教材知识,以此来渗透热点问题学习。
3.重视学科素养,提高应试技能。
笔者有幸参加了2012年菏泽市中考思想品德学科的阅卷工作,发现有些考生在一些热点类试题上失分较多的原因是没掌握答题技巧,如习惯用口语化的语言答题;审题能力不强,把握不住热点材料中的关键词、重要信息,导致答题思路不清晰;思维深度和广度不够,答题要点不全;惯于照搬教材现成结论或老师为猜题押题编制的解题资料,不能结合试题所给的具体材料或情境,经过分析判断得出正确答案。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在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热点问题、解决实际问题时,陈述基本观点应使用学科术语。另外,通过习题训练,掌握一定的答题技巧也是十分必要的。针对中招考试的基本题型,特别是涉及热点问题的情境分析类、生活实践类题目等,要总结答题的规律:如,培养认真审题习惯,准确把握命题人意图;回归教材,发散思维,多角度、多层次找准热点问题与教材知识的“结合点”;组织答案时不脱离材料,做到条理清晰、要点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