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不久,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成员国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卡塔尔、巴林、阿曼、阿联酋等六国领导人在利雅得召开会议,正式讨论了构建“海湾联盟”的问题,成员国一致同意进一步研究并落实沙特提出的“海湾联盟”构想。“海湾联盟”意在超越目前“海湾经济共同体”概念,将海合会打造成类似欧盟的一体化区域联盟。
海合会自1981年成立以来,历经两伊战争、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等地区矛盾和冲突的考验,尤其在当前的“阿拉伯之春”中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力,若成功实现“合作组织”向“海湾联盟”的转变,海合会的影响力将大大提升,地区格局的演变也将更趋错综复杂。
历程:乱世催生,成就斐然 海合会的成立具有鲜明时代特征。从内部动因上看,海合会六国大都人口稀少,当时除沙特有近1000万人口外,其他国家只有100多万或几十万人口,人微言轻、势单力薄。且六国都是以石油出口为主导的单一经济结构,国民经济发展很不均衡,急需加强联合,携手发展。从外部诱因上看,由于当时苏联对阿富汗的入侵和美国军事力量对阿拉伯国家的渗透、伊朗加紧输出伊斯兰革命并煽动沙特等国什叶派教徒发动骚乱、两伊为争夺地区霸主地位针锋相对,海湾六国“人人自危”,深感只有联合才能对付强敌的威胁。
海合会成立后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制定了共同的发展战略和行动纲领,取得了不小的进展和成就。在政治上,完善了六国政治协商机制,构建了区域合作框架,除每年年底轮流在六个成员国首都举行峰会外,还定期召开六国外交、国防、内政、石油和财政等部长会议。在经济上,实施了统一发展战略,2003年建立并启动关税同盟,2008年正式启动了海湾共同市场,2009年沙特、科威特、卡塔尔和巴林批准了货币联盟协议。在军事上,强化了集体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