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是中日两国实现邦交正常化四十周年。四十,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是已经能够大彻大悟的年龄,但是由于日方在很多问题上的肆意妄为,使不惑之年的中日关系依旧困惑多多,摩擦多多,前景堪忧。
出炉新《防卫白皮书》:剑指中国 7月31日,日本2012年度《防卫白皮书》出炉,今年的白皮书保持了其近几年的一贯风格,在关于各国形势的叙述中中国占了最大篇幅。书中大量充斥着“中国军事威胁”、中国“军事不透明”等字眼,还特意用表格的方式对中国、日本、东南亚和韩国的军力进行了比较,以此突出中国的强大和日本的所谓“弱小”,表明中国军事发展对日本构成了巨大威胁。白皮书还称外国政府的网站受到攻击与中国网络部队有关,并对中国的内政说三道四,指中国共产党与解放军的关系“变得复杂”,鼓吹台海两岸军力失衡,等等。作为日本政府的官方文件,如此捕风捉影,无中生有,只能说是一种极不负责任的做法。此外,白皮书还特别提到我海军和我海洋执法权的活动,白皮书中所谓事例之一是,“中国舰队穿越冲绳本岛与宫古岛之间进入太平洋实施训练”,暗指中国“不法”海洋活动对日本构成了威胁。但众所周知,中国舰队进入太平洋是历年进行的正常训练,对日本毫无进攻姿态和意图,穿越的航道也不违反国际法。白皮书还详细描述了中国与部分东盟国家的南海争端问题,显示日本欲在美日同盟基础上联手东盟构筑“对华包围网”的意图。
回顾自1970年以来历届日本政府颁布的《防卫白皮书》,不难看出日本防卫政策的发展趋势:防卫目标从主要防范俄罗斯转变至主要防范中国,防卫政策从“回归亚洲”转变至“强化日美同盟”,防卫原则从“专守防卫”转变至“主动先制”,防卫思想从“基本防卫”转变至“机动防御”。
新《防卫白皮书》故意渲染了中国的“威胁”,这是因为日本去年底出台的新《防卫计划大纲》,推动防卫重心向西南群岛转移,如果西南方向没有“威胁源”,这种转移就显得没有必要了。
8月2日,我国防部新闻发言人耿雁生表示,日本2012年度《防卫白皮书》罔顾事实,刻意渲染“中国军事威胁”,对中国的国防和军队建设无端指责,对中国军队正常合法的军事演训活动说三道四,对中国内政妄加干涉。中方对此表示坚决反对,并已向日方提出严正交涉。
“购岛”闹剧持续发酵:首相称动用自卫队 自今年4月日本右翼政客、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声称要从民间“所有者”手中“买下”钓鱼岛之后,日本政府也加入了这场闹剧,近期更是有愈演愈烈之势。7月24日,日本首相野田佳彦在参议院接受质询时称,政府已开始着手筹措预算,正式启动“尖阁诸岛”(即我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国有化”程序,并争取在明年4月之前完成这一程序。
7月26日,日本首相野田佳彦在众议院接受民主党议员质询时说,如果周边国家在“尖阁诸岛”等日本领土和领海有“不法行为”,政府将作出回应,包括在必要时动用自卫队。这是日本政府首次表示会出动军队应对钓鱼岛争端。有日本媒体评论称,野田的讲话意在牵制中国在“尖阁诸岛”的行动。
此后,日本防卫大臣森本敏27日在记者会上也表示,将可能动用自卫队应对“尖阁诸岛”争端。他称,只拿出国有化计划,还无法彻底捍卫作为日本固有领土的“尖阁诸岛”。为防范全副武装的中国船只大举逼近该岛等事态的发生,应尽快加强巡逻船力量和增加海上保安官人数。当只靠巡逻船应对不了时,可以根据自卫队法出动自卫队,政府应该做好这种准备。不过他又表示,不会动用武力解决问题。
针对野田关于出动自卫队的提法,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27日作出回应,表示中方对日方在钓鱼岛问题上“极不负责任的言论”表示“严重关切和强烈不满”。
之后,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藤村修27日又表示,首相野田佳彦提到可能动用自卫队应对“尖阁诸岛”争端“仅具理论上的可能性,并非是为了牵制中国”。藤村还进一步说明,首相在国会答辩中明确表明了愿意深化中日战略互惠关系的意愿。日本政府在钓鱼岛周边海域设立了日常危机管控机制,为防止突发事件发生而进行包括外交努力在内的各项管控措施很重要。
8月15日,在日本投降纪念日这一天,香港保钓人士登上钓鱼岛,宣示中国主权。之后,包括七名登岛者在内的14名保钓人士被日本海上保安厅以“非法入境”嫌疑扣押。
有评论认为,这次香港保钓人士的登岛行动,具有双重意义:不仅再一次宣示了中国对钓鱼岛的主权、打破了日本所谓钓鱼岛主权归属“不存在争议”的谎言,同时也显示了中国民间蕴藏的巨大的爱国主义热情与能量。
8月17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秦刚表示,日方在钓鱼岛及其附近海域抓扣14名中国公民及所乘船只,是对中国领土主权的严重侵犯,在拦截中方船只过程中,日方舰船采取了夹击等危险行动,中国政府对此表示强烈谴责和抗议。
秦刚说,中国政府重申,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日方对中国公民采取的任何措施都是非法和无效的,改变不了钓鱼岛属于中国的事实,动摇不了中国政府和人民捍卫国家领土主权的坚定意志和决心。
经过中国政府多次严正交涉和多方努力,日本方面于17日无条件放还了14名中方人员及船只。
8月18日晚,日本“保卫日本领土行动议员联盟”八名成员、地方议会议员及右翼团体成员共约150人分乘21艘船,从日本冲绳县石垣港出发,于19日上午抵达钓鱼岛附近海域,其中的10名右翼分子登上了钓鱼岛。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秦刚表示,日本右翼分子的非法行径侵犯了中国领土主权。外交部负责人向日本驻华大使提出严正交涉,表示强烈抗议,敦促日方停止损害中国领土主权的行动。
此外,从8月21日起,美国海军陆战队与日本自卫队开始进行为期37天的岛屿作战演习,在中日钓鱼岛局势紧张加剧之际,这样的演习不能不被视为“火上浇油”。
日本《产经新闻》引述日本防卫省官员的话说,“美日演习就是假设中国军队入侵钓鱼岛,美日如何联合夺回”。
在钓鱼岛问题上,民主党政权自执政以来,放弃了在领土问题上“搁置争议”的处置方式,转而采取不承认有争议的论调,导致中日两国关系急剧下降。对此,军事科学院日本问题专家江新凤认为,对于日方一再冲击我政策底线的行为,我们应予以有力的还击,严防日本将钓鱼岛主权“国有化”和控岛“军事化”。她说,我们主张用和平谈判的方式解决中日钓鱼岛争端,但如果日本方面连主权有争议的问题都不愿谈的话,中国方面可选择的余地也就不多了。历史经验表明,许多领土问题的彻底解决,最终均需通过武力手段。因此,我们应做好包括军事斗争在内的各种准备,做到有备无患。
全球鹰:日美合纵连横 8月5日,在美国访问的日本防卫大臣森本敏在五角大楼与美国国防部长帕内塔举行会谈,就动用美军无人侦察机“全球鹰”来加强对钓鱼岛和冲绳附近海域的中国船只进行监视的活动情况达成了一致的意见。
美军“全球鹰”无人侦察机飞行高度为两万米,最快飞行速度为每小时740公里,航程26000公里,机上载有合成孔径雷达、电视摄像机、红外探测器三种侦察设备,以及防御性电子对抗装备和数字通信设备等。它可以利用高性能传感器和雷达,对不明船只和潜艇开展情报搜集和监控活动(具备同时监控陆上和海上目标以及侦察水下潜艇的能力)。其自主飞行时间达30小时以上,且覆盖面广,可以深入到中国腹地,并具备在实施侦察时将所摄图像同步传送的特性,使后方基地可以实时掌握情报。此外,它还具备诱导导弹攻击目标的能力。
据称,目前日美两国政府正在积极推进“动态防卫合作”计划。而此次“全球鹰”侦察机的合作,正是这一计划具体实施的一个内容。日本政府认为,有“全球鹰”侦察机的协作,日美两国将在对付中国船只驶入“尖阁诸岛”附近海域和监控中国海军舰队通过冲绳附近海域方面,建立一个全面的监控系统。目前,美军在关岛部署有“全球鹰”。美方称将向日方提供更多“全球鹰”所搜集的情报和数据,使日本能够迅速对中国船只“入侵”领海做出反应。美国国防部长帕内塔还同意就关岛成为日美两国共同的军事基地一事进行研究。
实际上,“动态防卫”是美日在两年前就提出来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协调:快速反应;海空机动;联合作战。具体来说,就是美日的防卫范围从原来的日本本岛向西南诸岛发展,要在上面派驻陆军,另外海空要派机动部队,最近美国将最新战斗机“鱼鹰”部署到冲绳就是策应了这样的战略。另外,日美要加强它们在第一岛链到第二岛链之间的防御,现在的做法就是向前沿和纵深进行拓展。
“日美防卫合作指针”:针对中国进行修改 在日本防卫大臣森本敏8月上旬访美期间,他与美国国防部长帕内塔达成一致,双方同意修改“日美防卫合作指针”,以强化共同对付中国的能力,并商讨了包括联合军演、训练在内的计划及方式,使美日同盟更为现代化。
帕内塔表示,日本决定购买美国F-35联合攻击机是扩展两国军事合作的重要举措,这将加强美日共同行动的能力,也将确保未来美日拥有制空权。
“日美防卫合作指针”上一次修订是在1997年。森本敏大臣与帕内塔部长在会谈时认为,当前的东亚局势与十几年前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中国的海洋进出战略直接威胁到日美的安全,所以有必要对“指针”进行修改。1997年修订的“日美防卫合作指针”,主要是针对朝鲜,没有以中国为主要目标。当时修订的内容主要有三点:一旦朝鲜“有事”,(1)日美两国在主体行动中积极合力协作;(2)日本对于美军的行动予以支援;(3)在军事物资运营方面,日美进行合作。
而此次日美两国军方认为,由于中国海军的“海洋战略”日益活跃,尤其是在东海地区的高压姿态越来越明显,不排除对尖阁诸岛和冲绳附近的西南诸岛的侵攻,因此有必要针对中国修改“日美防卫合作指针”,以防不测。
日本《产经新闻》更是以“日美防相会谈同意修改防卫合作指针,以加强共同应对中国的能力”为题,称此次修改的主要原因是中国不断赴海洋开展活动,修改的目的在于提高日美共同应对中国的能力,重点将放在提高海洋监视和潜水艇探知等“收集情报、监视、侦察”的能力上。
随着日本不断挑战中日关系的底线,在本应大规模庆祝邦交正常化四十周年的年份里,两国关系却越来越冷,而且目前还看不到回暖的迹象,两国关系可能会出现恢复邦交以来最糟糕的局面。如何破解这种局面,将考验两国政治家和两国国民的智慧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