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子再也不“偷”钱了

2012-12-29 00:00:00刘凤华臧寅飞
中华家教 2012年11期


  麦子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学习上进,懂礼貌,自尊心很强,爸妈都有不错的工作,他有一个非常令人羡慕的家庭。
  麦子在小学四年级时,妈妈无意中发现家里的钱常常不翼而飞,少则三、二元,多则十余元,开始时妈妈并没有在意,但随着这种事件频率的增加,妈妈开始关注儿子的行为。她发现是儿子出了问题,她在儿子的书桌里发现了大量的“画片”。儿子用钱买游戏“画片”了。这么多的“画片”竟然是用“偷”来的钱买的。这一发现,让她震惊万分。 孩子平时看起来,多么懂事,多么让人喜欢。现在她发现,儿子竟然不珍惜父母的劳动,不知道节俭;沉迷于游戏当中,荒废学习;小偷小摸,道德败坏;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一定是社会的渣子。
  一个周末,妈妈决定和孩子进行一次谈话。她说:“孩子,你不应该偷偷拿家里的钱,你的钱已经足够了,你的玩具也足够了,你为什么还要偷偷拿钱呢?我真是很伤心。”
  孩子“偷”的行为暴露了,无地自容。从此孩子不愿和妈妈单独共处,不愿和妈妈说话。孩子无法抵御游戏“画片”的诱惑,当他需要钱的时候,采取了更加隐秘的方法,他的行为转向地下。孩子一方面忍受着妈妈行为规范的折磨,另一方面忍受着诱惑的折磨。无奈地一天天地重复着“偷”的行为。
  受到玩具的诱惑是每个孩子常常遇到的事情,我们看到了孩子的很多优点。他想尝试新东西,这是孩子好奇心的表现;当他见到很多同学都有这种玩具,他不愿意在同学面前示弱,这是他向往和同学正常交往的表现;当他无力购买游戏卡片时,他不愿意向妈妈要钱,采取了“偷偷”的方式,这是他对妈妈权威的敬畏,对自己“出格”行为的自责,对自尊心的一种保护;
  我们也看到了孩子的不足。当他遇到外界诱惑时,自我控制能力的不足;当他遇到花钱事情的时候,缺乏和妈妈沟通的合理的方式;当他处在诱惑和行为规范的两难折磨中时,得过且过,缺乏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勇气。
  我们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的不足。当家长发现孩子问题时,采取了不恰当的方法。对孩子的批评是必要的,但没有从根本上来满足孩子的需要,如何让孩子了解自己的需要、控制自己的需要才是问题的关键;对于一个小学生而言,从家里拿钱,是没有是非观念的问题,“偷偷”地拿钱说明孩子知道问题的性质,家长从行为上对孩子进行矫正才是彻底的方法;对孩子“偷”的定位更是不合适的。
  教育孩子需要家长的宽容和智慧。在我们的指导下,对孩子进行了行为上的训练。
  把准备给孩子的一个学期的零花钱集中在一起,换成一角或是五角的零钱,放入一个不透明的盒子里,一次性完全交给孩子自己管理。怎么花还是什么时候花都成了孩子自己的事情,家长不再干预。妈妈又有意识地经常把买菜剩余的零钱不断地往里加,有意识地模糊了钱的数量。这些钱看起来一大堆,没有了准确的数量。孩子在拿钱时,没有了受监督的感觉,也没有了数量的压力,拿几块钱是看不出来的。自己能够做主,又有足够的钱,孩子没有必要再去“偷”了。
  在给孩子钱的同时,家长告诉孩子,这些钱不是取之不尽的,因为妈妈经常往里面添一些钱。虽然多拿一些钱时,盒子里的钱也不会明显见少,但总是有花完的一天。我们给孩子两种选择。
  一种是很快就花完了,没有钱了或者是承受诱惑的痛苦,或者是再去其它地方找钱,这是谁都不愿意见到的。
  另一种是如果孩子能够在学期结束之前有所剩余,妈妈将以10倍的数量给孩子以奖励。比如,如果他剩下10元钱,妈妈会补充给他100元,如果他剩100元,妈妈将会补充给他1000元。
  最初过程麦子体会到了疯狂花钱的痛快,之后,逐渐回归到理智状态,感觉到了钱在数量上逐渐地减少。当他为了买什么东西需要拿钱的时候,他变得犹豫了。他痛彻地感受到,他花的每一元钱不再是一元钱,而是10元钱。于是他花钱的速度减慢了,经常会把钱拿起又放下,放下又拿来起,反复多次不能决定。就这样,麦子在花钱的快感与失去钱的后悔中冲突徘徊。 孩子犹豫的过程就是孩子成长的过程,就是感性与理性冲突的过程,就是自我控制力增强的过程,就是战胜自我的过程。
  在孩子战胜自我的过程当中,妈妈不用再关心孩子花钱的多少,而是要经常地对孩子战胜自我的过程进行鼓励,朝着希望的方向发展。妈妈可以经常与孩子一起憧憬期末时,孩子将获得一大笔钱的情景,也罗列对那笔钱的消费计划。在孩子意志力脆弱的时候,家长要有意无意地为孩子提供一些心理上的支持。
  我们看到孩子变了,他对自己的消费、对自己的生活安排变得有条理了、有计划了,他开朗了、快乐了、再也不“偷”钱了。
  (刘凤华 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臧寅飞 石家庄市三中)
  责编:陈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