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文采“瘪三”困境解析

2012-12-29 00:00:00孙恒杰
人民论坛 2012年10期


  株洲市房地产局的一名落马女贪官,因在忏悔书中引用了德国哲学家康德的一句名言,而被媒体称为“史上最有文采的贪官”。网民们热议此事,认为官员最需要的不是文采,而是官德。这话显然没错。
  但换个角度来看,引用一句名人名言就叫有文采,且是“最好的”,这岂不反衬出别的官员连如此廉价的“文采”也缺少吗?
  所谓有文采,指人腹有诗书,富于才华,作品的语言丰富多彩。官员中富有文采者不是没有,他们能文能武,令人钦佩。但另有许多官员不然,他们的讲话和文章,语言枯燥干瘪,词汇贫乏单调,文笔呆板生硬,几无文采可言。“要”字句用得太多太滥,便是司空见惯一例。官员们以文章或讲话传达某种精神、公布某种信息也好,宣传某种道理、部署某种任务也罢,“要”字句是用得着的。但如果用得过多过滥,那情景——“要”坚持、“要”提倡、“要”确立、“要”懂得、“要”看到、“要”维护、“要”发扬、“要”保持、“要”遵守、“要”具有、“要”破除、“要”反对、“要”严防、“要”杜绝……试想,面对这样一副居高临下的冷脸,一派盛气凌人的官腔,一堆虚张声势的套话,听众们将会怎样?难怪会场上时有这样的情形:台上讲得唾沫横飞,台下一片嘁嘁喳喳,甚至鼾声四起。
  “要”字句不能用么?当然不是。发布硬性指令时,自不必说。若不是发布指令,以变变句式或语气为好,或者将“要”换作“应该”、“应当”、“理应”等词。后者与“要”同义,而语气和情感色彩有别。“要”属于不由分说的命令式;而后者则是基于说理的引导式,显得态度平易,语气舒婉,所产生的效果比硬梆梆的“要”字好得多。
  有人或许会说,官员们政治性、理论性的讲话和文章,不是文艺作品,文采可有可无。此言差矣!无论是谁,也无论什么文体,文采都是应该讲求的。
  孔子有云:“言而无文,行之不远。”作品没有文采,往往流于粗野枯燥,如同无翅的鸟儿,飞不起来;又像缺盐少醋的食品,使人感觉味同嚼蜡,没有胃口。历朝历代的先人们,在几千年中形成的文字作品,当如恒河沙数。今天所见到的古籍,内容各异,百科杂陈,却无不文采斐然,使人如含英咀华,兴趣盎然。恐怕有数量更多的作品,由于文采稍逊,早就交付时光的流水了。众所周知,毛泽东同志极重也极富文采,其理论著作和政论文章,颇具语言艺术魅力。他在《反对党八股》中批评有人作演讲或写文章,“语言无味,面目可憎,像个瘪三”,还说“群众就不欢迎他们枯燥无味的宣传,我们也不需要这样蹩脚的不中用的宣传家”。马克思在《资本论》里这样描写劳动力的买卖:“原来的货币所有者成了资本家,昂首前行。劳动所有者成了他的工人,尾随身后。一个笑容满面,雄心勃勃;一个战战兢兢,畏缩不前,像在市场上出卖了自己的皮一样,只有一个前途——让人家来鞣。”如此深奥的理论,用如此形象生动的语言来表述。这难道不比抽象枯燥的文字更鲜明、更深刻、更简洁,也更好懂吗!
  文采逊色者,必定欠读书。书籍是语言艺术的宝库。多读书,尤其多读文学、历史典籍,对于丰富知识、增长才华大有好处。读书须善于思考,消化吸收,像蚕吃桑叶吐丝一样,为我所有,个性化表达,而不是生吞活剥,华而不实,只会堆砌华丽词藻。
  文采逊色者,大抵远离群众,缺乏实践知识。群众的实践活动和鲜活语言,是文采最深厚的源泉。只有深入群众,与之息息相通,才能汲取无尽的营养。只有熟悉基层情况,不乏实践知识,才能使文章或讲话有的放矢,切中肯綮。
  总之,文采的获取,不是一件容易事,需要勤奋努力,下苦功夫,远不像高高在上地发官腔、讲套话那样轻松省力。由此可见,官员文采的有无,不仅关乎其文风,也关乎干部队伍的思想、工作作风乃至整体素质,不可等闲视之。
  (作者为河北省委讲师团成员)
   责编/李逸浩 美编/李祥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