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又到周末,大家又来到“作文茶座”。)
生1:李老师,今天我们计划聊什么呢?
师:今天谈一谈“写作文无话可说”怎么办?
生2:平日作文时,有很多同学认为作文很难写,感觉作文很神秘,多年来,我们训练得也不少,就是得分不够“灿烂”,请李老师给点拨一下。
师:对于作文,有同学认为总是难以看清它的真面目,更难以把握它。事实真的如此吗?今天就来揭开它的神秘面纱。我认为,作文要有话可说,言之有物,就要带着眼睛这部“摄像机”,走进生机盎然的大自然,深入到五彩缤纷的现实生活,随时随地拍下身边亮丽的风景。
生3:确实如此。比如可以拍下悠然飘荡的白云,拍下吐蕊绽放的鲜花。
生4:还可以拍下同学们生龙活虎的矫健身影,可以拍下集市上琳琅满目的繁华商品,拍下清晨喷薄而出的太阳……(师生鼓掌)
师:说得真精彩,看大家都听得入迷了。俗话说:“眼观四向,耳听八方”,我们在用眼睛拍摄精彩画面的同时,还要侧耳聆听。(众生点头)
生5:听乡村的鸡鸣狗叫,夏夜的阵阵蛙声;
生6:听春燕的呢喃,百灵的欢歌;
生7:听雨水的哗啦,山泉的叮咚;
生8:听荡气回肠的《梅花三弄》,也听柔肠百结的《二泉吟》;
生9:听集市上粗犷嘈杂的叫卖,也听父母师长温文尔雅的教诲……
师:(众生茅塞顿开)不错!录下这些,你的作文定能真切感人。
生10:李老师,除了用眼睛和耳朵去感受生活,我们接着还要怎么样呢?
师:我们还要动手去接触生活中的许多东西,只有接触了,抚摸了,才能抓住特点,写得入微。可以去摸摸狗儿的皮毛,摸摸父母额上的皱纹……当然,我们还要及时把真切的感触及时地记录下来。这样,时间的浪潮就不会连同“底片”一起冲走了。
生11:有道理!(点头)这样日积月累,何愁没有好的素材呢?又何愁无话可说?何愁作文时无从下笔?
师:积累了真实丰富的素材,我们还要放飞思绪,深入浅出,从题材上挖掘内涵,进行艺术加工,要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去清理,去感悟。把精粹沉淀,让灵感升华。
生12:嗯,我明白了。比如听乐曲《渔舟唱晚》时,我们除了欣赏旋律的优美外,还要展开想象的翅膀,在头脑中再现出生动的画面——在斜阳里,波光粼粼的江面上,渔民满载而归的情景。(渐入情境)
生13:(补充发言)有了原汁原味的生活素材,学会了开拓创新的手法,写出真情洋溢又文采飞扬的作文,自然不在话下了。
师:是的。我们要投身自然中,感受生活,开放视野,积极思考与练笔,你的作文必将会走出一条阳光大道。香茗共品,技法共析。相信同学们对如何作文有话可说,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此次“作文茶座”,可谓不虚此行吧?
众生:(异口同声)是!
师:我总结了四句话送给同学们:“一双慧眼看世界,两耳聆听悟生活。乐于实践勤积累,精雕细刻巧润色。”老师期待你们能够将其落实到作文训练中去,力争写出令人眼前一亮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