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益世索贿案”引爆台湾政坛

2012-12-29 00:00:00刘世洋
世界知识 2012年16期


  近日,马英九爱将、“行政院秘书长”林益世因涉嫌收贿索贿请辞并被检方羁押,成为马当局上台以来首位因涉贪落马的高官,立即在岛内政坛引发强烈震撼。该案直接冲击了马英九团队十分珍视的清廉形象,并给马当局施政及国民党未来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政治金童”一夕沦为“阶下囚”
  林益世出身高雄政治世家,是“红派”(高雄地方政治派别)掌门人林仙保之子,与朱立伦、连胜文、吴志扬并称“四小公子”,被视为“政治金童”。林益世历任国民党首任青年团总团长、副主席、中央政策会执行长,31岁当选第四届“立委”后又连任三届,2012年寻求“五连霸”失利后升任“行政院秘书长”,仕途一片光明。
  但6月27日台湾《壹周刊》突然报道,林益世在“立委”任内收受“中钢”下游厂商地勇选矿公司负责人陈启祥6300万元新台币,帮助该公司获得“中钢”公司炉渣采购合约,今年合约到期前夕林益世再度索贿8300万元新台币,但陈启祥不愿给付,随后地勇公司遭“中钢”及其子公司断料,面临倒闭危机。对此岛内舆论一片哗然,各大媒体及名嘴高度关注,林益世则两度举办记者会坚称“绝无收贿索贿”,要求握有证据者将资料交给检方“让我一刀毙命”,并控告《壹周刊》及陈启祥涉嫌诽谤。29日,林益世宣称身陷“政治谋杀工程”,但为不影响行政团队而请辞获准,成为马当局上台以来首位涉贪请辞的高官。
  30日凌晨,特侦组拘提陈启祥并传唤其女性友人,获得两份关键录音带。7月1日,检方分11路搜查林益世在台北、高雄的住所及多家公司,并传唤林益世夫妇到案说明。2日凌晨,林益世在充分证据下被迫改口坦承曾收受陈启祥6300万元新台币,随后检方及法院依“涉贪污罪嫌重大,有串证、灭证之虞”对林益世羁押禁见两个月。短短六天内,林益世便从云端跌落谷底,沦为可能面临逾十年徒刑的“阶下囚”。
  马英九“清廉”招牌蒙尘
  “林益世索贿案”曝光后,马英九亲上火线公开道歉,宣示“不论涉案人数多少、层级多高、范围多大都要查办到底”,并提出建立“廉政品管圈”、贯彻廉政会报制度、明订请托关说规范等举措,国民党也迅速开除林益世党籍并专门召开反贪座谈会。但不容否认的是,该案已明显冲击马英九团队的清廉形象,并将对国民党未来选举产生不利影响。
  众所周知,马英九2008年“大选”高票胜出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打“清廉牌”,上台后虽屡遭“无能”诟病,但因始终坚守清廉而获民众谅解,2012年“大选”中再度以打“清廉牌”成功连任。此次马英九一路提携且颇为倚重的心腹林益世因收贿索贿而阴沟翻船,无疑给“矢志打击贪渎的马当局一记重击”。林益世从喊冤到坦白的前倨后恭,索贿时的“国库印章是我盖的,也是我管的”、“行政院只有院长、副院长和我在上班,其他人都是我们的幕僚”等嚣张言论,不仅让其死忠者难以释怀,更让原本就认为马英九团队“无能”的民众越发不满。有评论指出,2008年以来国民党在历次选战中独享清廉红利,压得背负扁案的民进党喘不过气来,但“林益世索贿案”爆发后,国民党再打“清廉牌”威力将大打折扣,2014年“七合一”选举及2016年“大选”将面临更多障碍。
  马当局执政困境加深
  马英九连任以来,因陆续推出开放美牛进口、油电价双涨、复征政所税等争议法案而饱受批评。加之民进党在“立法院”祭出“焦土策略”,连续霸占主席台120小时导致“议事空转”,马当局顿时陷入困境。此时“林益世索贿案”的爆发不仅重创蓝营士气,打乱“临时会”部署,更进一步恶化了马当局本已十分脆弱的民意基础。TVBS(台湾无线卫视)7月2日至3日民调显示,该案爆发后马英九满意度仅剩15%,创历年新低,不满意度达69%,为历年最高。台湾指标调查研究7月5日至6日民调显示,该案爆发后民众对马英九信任度与满意度的“负向”评价各增加四个和五个百分点。
  不仅如此,“林益世索贿案”还进一步冲击到马当局的执行力和威信。首先,林益世曾长期执掌国民党“立院党团”,熟悉“立法院”运作和生态,且不惜以强硬姿态贯彻马英九意志,因而落选后仍被延揽至行政团队。该案爆发后“行政院”与“立法院”间原本就沟通不畅的情况更难改善,不利马当局争取“立法院”对其施政的护航。其次,林益世作为“国民党在南台湾惟一的马家军”,是马英九重点培养的国民党接班人选之一,其涉贪中箭使马英九立即背上“用人不察”的骂名,党内对马英九“小圈圈决策”的批评再度高涨。最后,党内反马声音再度浮出台面,罗淑蕾、林沧敏等“立委”公开要求马英九“免兼党主席、专心执政”,有中常委就感慨“基层反马力量实在很惊人,若不赶快消毒,9月中常委选举恐怕会变成挺马与保马大战”。
  国民党南部选情受波及
  国民党在南台湾的基层组织早已松动,2012年“二合一”选举后实力进一步萎缩。林益世在高雄具有丰沛的人脉和政治实力,是国民党经营南部的指标性人物。据称,国民党在林益世败选后仍予重用,是想利用高位为其养望,以期未来为蓝营夺回高雄市长宝座,日前拟定由其出任党政平台召集人的规划也是出于同样考虑。林益世的陨落,直接打乱了国民党在南台湾的布局,令2014年“七合一”选战蒙上阴影。
  从长远看,“林益世索贿案”还将冲击国民党在高雄市的基层实力。2010年与原高雄市合并的原高雄县共有三大政治派系,以林益世为“少主”的红派与以“立法院长”王金平为精神共主的白派长期为国民党所倚重,1985年以来多次控制高雄县长职位的黑派则支持民进党。林益世落马后,红派台面上人物仅剩下原县议长许福森及原副议长黄玺文,但均缺乏接替林益世的威望,舆论称红派可能从此走向“灭派”。原与红白派密切互动的党政高层,至少短期内也将为自保而与其切割,对国民党在高雄的发展不利。加之案发初期媒体炒作“国民党红白派系内斗”、“马英九提拔林益世意在制衡王金平”、“王金平为给马英九难堪而整林益世”,尽管这些舆论很快得以澄清,但仍对高雄红白派系互信及国民党高层团结留下阴影。
  民进党难以趁势脱困
  “林益世索贿案”爆发后,长期受扁案拖累的民进党认为终于找到翻身良机,因此极力炒作,猛攻马英九当局的“清廉”招牌,企图围魏救赵、从扁案贪腐阴影中脱困。民进党主席苏贞昌批评马英九“只出一张嘴,没有积极作为”,前主席蔡英文攻击马英九“失信、失能”,发言人林俊宪宣称“林案背后还有共犯分赃集团”,“立院党团”要求“内阁全面改组”、“行政院长”陈冲下台。为扩大影响,民进党南部党部还大量拷贝林益世索贿录音光盘免费分发,并组织民众参观林宅,亲绿电视台也持续播放2008年“大选”时林益世骑摩托车载着马英九拉票的画面。一时间民进党内信心膨胀,认为国民党将难以继续利用扁案敲打民进党,民进党反而获得新的“打马利器”,重新看到2016年再次上台的希望。
  但岛内社会及选民并不这样看,而是呼吁“民进党讲话要公道一点,不要双重标准”,“在指责马英九时有没有想到自己?马英九起码还有道歉,民进党不但没有道歉,已经坐牢了还否认贪污”。有评论分析,林益世犯事的南台湾一贯是民进党大本营,绿营台面人物也不见得完全干净,民进党推波助澜说不定会牵出自家丑事,以致杀敌一千自伤八百。日前民进党中常委改选爆出有黑道介入及涉贪者当选,但党中央却无心纠正,被媒体斥为“拥抱黑金”。台湾指标调查研究7月5日至6日民调显示,近四成立场中立的民众认为国民两党“皆无反省与自我监督的能力”,显见民进党借“林益世索贿案”漂白扁案的规划并不成功。
  案件逐渐回归司法
  “林益世索贿案”爆发后,在媒体和名嘴推波助澜及民进党煽风点火下一度偏离正常的司法轨道。7月9日、10日,岛内名嘴胡忠信连续爆料称,陈启祥当初曾先求告国民党高层“X先生”,被告知“益世是我在南部的大桩脚,你们找他就好,他会解决”,并影射“X先生”就是吴敦义。胡忠信还扬言,“目前曝光的讯息只能算是‘广岛核爆’程度,从今天起,整个马政权将出现‘长崎原爆’”。11日《壹周刊》又挖出吴敦义与陈启祥女友的前任亲家吴门忠的交往旧事,令案件火上浇油。但由于爆料方拿不出坚实证据,加之吴门忠“以性命担保吴敦义不沾锅”,“林益世索贿案”引发的政治乱象才逐渐降温,各界纷纷反思名嘴随意爆料的负面效应。
  俗话说“祸福相依”,“林益世索贿案”对国民党也未必全是坏事。马当局若借机强力肃贪,反倒可能将“清廉”招牌擦得更亮,从而“化危机为转机”,将正在联署挺扁“保外就医”、容纳涉贪者担任中常委的民进党比下去。国民党还可趁势提升选举文化,改革传统地方派系的分赃运作模式,强化国民党驾驭地方派系及培养地方人才的主导性,在长期以来困难重重的南台湾推进“马氏改革”,以达“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