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题型概述
辨析题是河南省思想品德中考中难度较大的一种题型。它通常给出一个或两个观点,如时政热点,学生的疑惑点、争论点等,要求学生运用有关知识分析正误、辨别是非。这种题型能很好地考查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二、解题方法
要想做好辨析题,首先,要弄清辨析题的要求。辨析题既要求“辨”也要求“析”。“辨”即辨别观点是否正确、全面;“析”即对正确的观点要分析原因,对错误的观点要将其改正并分析原因,对观点不全的要补充完整并分析原因。其次,要明确辨析题的解题思路。第一步:辨明是非。即找出题目中需要辨析的“辨点”,判断这些辨点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判断哪部分辨点正确、哪部分辨点错误,判断辨点在什么条件下正确、在什么条件下错误。第二步:分析事理。即联系所学知识说明自己作出上述判断的理论依据,对正确的观点要分析原因,对错误的观点要将其改正并分析原因,对观点不全的要补充完整并分析原因。分析说明时要做到条理清晰、有理有据。第三步:概括结论。即在辨是非、析事理的基础上,从宏观或微观层面得出总结性评价,表明自己的立场、观点,或指明正确观点的意义,或揭露错误观点的实质和危害,以起到“画龙点睛”之效。
另外,要掌握辨析题的解题技巧。一般来说,应该先列提纲,后组织答案;根据辨点划分层次,然后对每一层次进行辨别分析。
三、分类解析
辨析题类型多样,常见的有直言式辨析题、材料式辨析题、对话式辨析题等。下面,笔者就常见的这几种辨析题进行详细解析。
1.直言式辨析题。
直言式辨析题可分为观点单一型、正误混杂型、以偏概全型等。观点单一型、正误混杂型辨析题的解法比较简单,笔者不再赘述。以偏概全型辨析题的特点是:观点既有其合理性又有其片面性,现举例说明。
例1:只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思路解析:本题中的观点没能全面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外延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需的多方面条件,片面地强调了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忽视了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解题要领:解答以偏概全型辨析题,首先要肯定其合理性并说明理由;其次要分析其片面性,补全观点并说明理由;最后要进行适当的总结、提升。
参考答案:①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或: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②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还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坚持改革开放,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坚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面协调发展等。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你我共同的责任,我们应当从自己做起,从身边事情做起,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贡献。
2.材料式辨析题。
材料式辨析题通常给出一段文字材料,要求学生从中提炼出正反两种观点或多种观点并进行辨析。
例2:夏季某一天,张某在购物途中,乘坐一辆空调公交车,但车长拒开空调,于是张某将该公交公司告上法庭。人民法院一审判决被告返还1元车费,并支付张某诉讼产生的3元交通费。某班同学针对这一问题展开了一场讨论,有的同学认为为1元钱打官司不值得,有的同学认为这是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请你根据所学的知识对此进行辨析。
思路解析:答题时,一要认真审题,了解材料中的人物及其行为性质。二要回归教材,找到分析材料中人物行为的角度和依据。三要组织好答案,注意运用学科术语,切忌抛开教材知识空泛评析,又忌不联系材料内容照抄教材。
解题要领:在解答材料式辨析题时应先分析道理,再评判是非,其中分析是关键,是主体。一般来说,材料式辨析题的解题步骤是:阅读——辨别——分析——总结。阅读,就是认真阅读材料,把握材料的层次、关键词、主要内容和要辨析的问题;辨别,就是围绕要辨析的问题,回归教材进行比对,对要辨析的观点作出正误判断;分析,就是依据所学知识对材料所反映的观点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的分析,说明观点正误的原因;总结,就是进行适当的总结、提升。
参考答案:①现代社会是一个法治社会,人们要依法自律,依法维权。②维权不在金钱多少,也不在事情大小,打“1元钱官司”看似有点小题大做,实质上是在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它不仅表明当事人有较强的法律意识,更重要的是能引起社会的关注,进而推动我国的法制化进程,从而形成良好的法治氛围。③到法院打官司,依法状告侵权者,要理直气壮、旗帜鲜明,这是公民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正当途径。
3.对话式辨析题。
对话式辨析题是近几年新出现的一种题型,它有效地避免了直言式辨析题古板、容易模式化等问题,避免了材料式辨析题增加阅读量的问题,符合考试实际和学生实际,是一种贴近学生生活和教学实际的好题型。
例3:
我国资源丰富,为了发展没有必要节约资源。
我国是“资源小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势在必行。
思路解析:解答本题时,首先要对左面同学的观点进行判断,肯定其正确的一面,否定其错误的一面,并分析原因。然后对右面同学的观点进行判断,肯定其观点并分析原因。最后进行适当的总结、提升。
解题要领:对话式辨析题的解题步骤是:思考对话——提炼辨点——辨析观点——总结归纳。思考对话,就是要认真阅读对话,明确双方对话内容以及对话之间的关系;提炼辨点,就是在领会对话内容的基础上,确定需要辨析的辨点,然后回归教材进行比较;辨析观点,就是先对双方的观点进行正误评判,然后从多角度、多层次对辨点进行分析,分析观点正误的原因;总结归纳,就是要结合所学知识或社会生活实际进行总结、提升,提出全面、正确的观点。
参考答案:①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这是我国自然资源的优势;但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同时我国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十分严重,使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形势。②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仍然需要继承和发扬这一传统美德。③我们必须坚持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④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势在必行,我们青少年应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作出自己的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