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苹果

2012-12-29 00:00:00姜中介
21世纪商业评论 2012年19期


  9月12日晚,卢德晓拿着自己的iPhone 4在微博上不停刷新苹果最新手机iPhone 5的发布会直播,对于专注于做iPhone配件的卢德晓来说,库克在发布会上的一言一行都将左右他今后的生计。
  “果然是个加长版的iPhone,告诉厂里,准备加长版的壳子。”在库克拿出iPhone 5展示之时,卢德晓立即通过电话指示工厂提速生产,要在iPhone 5正式发售的当天将手机配件上摊。
  时间来到13日凌晨,卢德晓依旧无法入睡,困扰他的并不是iPhone 5的外形改变导致此前用了2年的iPhone 4模具作古,而是iPhone 5采用全新8针数据线接口,非此前使用9年多的30针接口。
  尽管iPhone 5采用全新8针接口在卢德晓的意料之中,但有传言新接口内置暗藏“认证芯片”,以至于国内配件厂商无法像过去一样随心所地制作兼容配件,这将直接影响到他最新开展的移动电源业务。在没有拿到iPhone 5样机来进行研究分析之前,这个传言还是让这个在手机外设圈摸爬滚打10多年的年轻人充满焦虑。
  “好在移动电源不像手机壳是个赚快钱的业务,就比拼新款iPhone上市后半个月的铺货速度,否则这个传说中的‘认证芯片’会让很多企业死掉。”卢德晓向记者叹了口气。破解“认证芯片”需要时间,如果像手机壳一样是个拼铺货速度的生意,那对于众多资源不充分的小企业来说将是个灾难,因为他们无法在第一时间获得iPhone 5样机来破解,而通过“黄牛”获得的iPhone 5已经晚于竞争对手。
  “你要知道,市面上最早铺货iPhone手机壳的人是郭台铭的侄子,其中原因你懂的。”卢德晓坦言,在手机外设圈子内,最早拿到样机的是与苹果、富士康有着非常密切关系的人,其次就是他们这些打拼多年而稍具规模的企业主,基本上可以和黄牛同步拿到货源,众多小企业主只能通过黄牛去购买样机,尽管只比他们晚一两天拿到货,但在比拼铺货速度的手机壳行当里,这样的速度已经可以宣布出局。
  苹果的衍生产品包括苹果充电底座、苹果音箱、手机套、移动电源等众多种类,每年可以创造百亿规模的市场价值,成千上万的“卢德晓们”抱紧苹果这棵大树来乘凉,他们在分享苹果带来的巨大市场效益的同时,也在承担着苹果升级换代和技术标准改变带来的风险。
  救命稻草
  2007年苹果刚刚推出iPhone手机时,人们对于这款触控的智能机还略感陌生,以诺基亚为代表的按键手机是市场主流。在手机外设市场上,为诺基亚提供配件服务自然占据主流,没有人会想到一款更像是MP4的手机最终改变了他们的命运。
  “在当时,大家只是把iPhone作为一个普通手机来看待,没有现在这样专注。”卢德晓回忆道。
  在随后的两三年内,一直以廉价著称的中国制造开始出现危机,受2008年的金融海啸影响,中国大量的制造型企业订单缩水,不少企业倒闭、老板跑路,在2009年末2010年初终于迎来了“企稳回暖”的曙光,但又开始出现大面积的“用工荒”,这迫使不少企业主提高了薪酬标准,增设绩效奖金、发放夜班津贴等,但这也增加了企业运营成本,不少从事手机外设制造的企业频临倒闭。
  由于混迹手机外设制造多年,卢德晓苦心经营建立的渠道相对稳定,日子还算能勉强维持。此时的卢德晓开始为自己的未来盘算,但却陷入两难的境地:一方面,如果继续坚持本行,有可能会陪得血本无归;另一方面,如果转行,那么多年苦心经营建立的渠道即将作古,自己又要白手起家重头开始。
  就在这种骑虎难下的纠结之时,远在地球另一边的乔布斯拯救了这些处在水深火热中的企业主,2010年6月8日凌晨,乔布斯在在旧金山发布了全新的iPhone第四代手机。iPhone 4一发售便出现售罄的局面,在中关村、华强北等电子卖场内,动辄上万元的iPhone 4被哄抢一空。
  “当时就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必须要抱紧苹果这个大树。”卢德晓随即通过黄牛以9000元的“内部友情价”收购了一台iPhone 4,然后迅速开模、铺货,成为第一批在iPhone 4引导下的外设生态链中尝到甜头的人。
  “其实很简单,和之前做生意一个路子,就是找到一个可以投机赚钱的领域,然后快速扩大产能铺货即可。”卢德晓说。
  “那个时候,我都是要排单来做,订单多到自己干不过来,甚至将一些订单外包给其他人来代工。”卢德晓表示在当时做iPhone 4的外壳是个一劳永逸的事情,因为iPhone 4作为一个单一手机型号造成万人空巷的抢购,作为外设厂家不需要考虑库存积压的问题,更不用像此前还要顾及与其他手机型号的产品线分配问题,只要弄到iPhone 4的模具,然后迅速开工,将渠道建设好即可赚到钱,在找到了苹果这棵大树以后,卢德晓的生意开始迅速进入上升通道。
  但iPhone 4引发的风潮也引来了不少外行人参与,由于做iPhone 4外壳并无太多技术含量,加之整个制造业的不景气,导致不少制造业的企业主都将做iPhone 4外设视为最后的“救命稻草”。“不光是我们这些原来做外设的,甚至连那些做水泥的、做服装的,都在掺和。”卢德晓说。
  但这些外来者并无外设渠道的资源,无法与原本从事外设行业的竞争对手“较劲”,加上进入行业时间较晚,只能分一些残羹冷炙食之,无奈只能开启“价格战”。据一些行业人士透露,此前一个手机壳可以获利20元的行业最终沦为获利1元钱左右,一次能出货几万个的订单也缩水至几百个。
  “这些新来的太没规矩了,难得找到一个可以赚钱的行当,就这么给做烂了。”卢德晓气愤道,原本排单做的他也无奈开始收缩产能,好在之前的行业积累让他在和这些外来者的竞争中略占上风。
  对此,环球资源展览部总裁黄谭伟表示,从2010年年底开始,苹果产品的外设开始初具规模,他们也专门开设外设专区来为这些外设企业服务,目前已经从100多个企业拓展到500多个,其中有不少企业此前根本就没有涉足过外设领域。
  豪赌iPhone 4S
  这些外来者在iPhone 4时代并没有占到太多便宜,只能分食一些残羹冷炙,而开启的价格战无异于“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但在iPhone 4时代已积累相关聚到资源后,他们都寄希望苹果在外形上有着巨大改变,从而实现弯道超车。
  由于手机外壳的行当是一门赚快钱的生意,而且并无任何技术壁垒,因此谁能够最先掌握新款iPhone的相关数据信息,谁能第一时间拿到新款iPhone的模具,谁就能最终拿到更多的市场份额。
  因此,在手机外设领域内衍生出了一个新的组织,由和苹果、富士康高层有着亲密往来的人士组成,专门为各色手机外设厂家贩卖最新款iPhone的内部资料,他们服务的对象包括iPhone手机壳、移动电源以及耳机等企业主,而价格自是不菲,一套完备的新款iPhone图纸公开叫价几十万元。
  该组织并非正式组织,存在诸多灰色地带,加之众多没有在iPhone 4获得实惠的企业主力图在iPhone 4S上翻身创造了极大的购买力,这就给了不少人以“苹果、富士康某某高层的亲戚朋友”的名头来招摇撞骗的机会,各种关于iPhone 4S要改变外形的传言便纷纷出笼。
  据卢德晓透露,在当时已有不少所谓的“业内人士”纷纷毛遂自荐来兜售自己的信息,其中一位自称给富士康提供原料的供应商给他留下深刻影响,其滔滔不绝的说辞让卢德晓几乎动心。“但我在iPhone 4的时候还是赚到了钱,没有必要出那么大的本钱来赌这一把,大不了在iPhone 4S的时候少赚点钱而已,多年的渠道优势还是可以弥补相关的损失。”卢德晓说。
  卢德晓的保守给自己规避了风险,当2011年10月5日凌晨,库克高举那款和前作外形几乎一致的新款手机,并命名为iPhone 4S时,除了众多网友在高喊“一直在创新,就是不换壳”,在珠三角的诸多企业主也大骂“坑爹”,因为不少人为豪赌iPhone 4S改变外形不但高价购买了虚假设计图,而且还将自己iPhone 4的生产线几乎全部停掉,转而照着假图纸生产“新款”iPhone 4S的外壳。
  这一夜,注定是深圳华强北的不眠夜,有人因没被忽悠而暗自窃喜,有人因豪赌失败而捶胸顿足。那一夜后,华强北不少从事手机壳业务的企业主关门倒闭,有一位叫李响(化名)的企业主向记者回忆道:“当时在微博上看到库克拿起iPhone 4S的时候,脑子都晕掉了。”
  在经历了1分多钟的大脑空白后,李响马上拨通了当时购买设计图的卖主,但此时在电话中传来的声音却是“不在服务区”。
  李响说:“即便我当时赌赢了,最多就是和原有从业者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而每一次苹果发布新品,我都要胆战心惊地猜测新机到底长啥样。”
  手机壳作为苹果衍生出来的附属产品,在无任何技术门槛要求之下,注定是一个风险系数极高的“微利行业”。“iPhone 4S推出后,是有不少人因豪赌失败而退出,但马上又有很多新人来填补,我的日子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判断正确而好过多少。”卢德晓向记者坦言。
  麻烦的接口
  在经历了那场iPhone 4S豪赌后,卢德晓充分地意识到手机壳仅仅是一个赚快钱的行当,其风险大、利润率低的特性导致这门生意并非是长久之计,必须要找到一个适合长期经营的业务,同时又可以嫁接自己多年在手机外设领域建立的渠道。
  由于苹果产品的热卖引发了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爆发式增长,但电池续航能力一直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移动产品的便携性,这让移动电源蕴含着巨大商机。
  同时,中国的移动电源因其低廉的价格得到海外市场的普遍认可,目前全球超过78%的移动电源在中国采购,除加工成本较低外,移动电源主要元件锂电池均产自中国,而深圳则集中了85%的移动电源生产及经营企业。
  “不光是iPhone,其他系统的智能手机都需要移动电源,即便苹果倒下了,我的生意依旧可以继续。”卢德晓认为移动电源是自己下一个业务的开发重点,并表示要将品牌做大,避免在手机壳业务上的价格战悲剧。
  移动电源由于众多小作坊式生产厂家加入,大量出货就直接导致产品价格迅速回落。从2011年年底开始,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国内移动电源的出货价格就掉到了“白菜价”,3000毫安的移动电源从100元跌至30元。
  正是这些小作坊式生产的厂家加入导致产品质量得不到保证,市场上移动电源质量良莠不齐。作为卢德晓在移动电源的得力干将,以技术出身的成霖向记者表示,移动电源虽然构造简单,但实际上制作条件非常苛刻,如果没有专门的工厂以及技术是达不到技术指标要求的。如果没有严谨的制作过程以及符合规定的电路板和外壳材质制作,这样的移动电源安全隐患极大,容易成为潜在手雷。
  “移动电源不同于手机壳,手机壳制作工艺差一点不会造成安全问题,但移动电源就不同了,所以说移动电源还是有些技术门槛。”成霖说。
  “iPhone以及一些高端智能机的用户对于移动电源有着很高的品质要求,至少在外观工业设计上要和手机相搭配。”卢德晓认为走高端路线才能延续移动电源的业务寿命,进而开发的高端移动电源也大受欢迎,居然可以进入苏宁等高端连锁卖场,这是卢德晓这个常年混迹于“山寨”行业的人所无法想象的。
  就在卢德晓准备在移动电源业务大展拳脚之时,一个突如其来的打击让他有些措手不及,在2011年年初,卢德晓就通过各种渠道获得准确的情报——iPhone 5将采用全新8针接口。
  这意味着卢德晓将要对产品线做出调整,必须有意识地压缩老款接口产品的产量,在经历了一年前豪赌iPhone 4S的疯狂后,众多企业主趋于理性,在新款接口上,没人敢肆意将老款产品线全部叫停。
  事实上,除了企业主趋于理性的思考外,苹果9年多积累下来的老款接口的iPhone、iPad以及iPod等设备的存量不容忽视,如何分配新老产品的比例,将时刻考验着卢德晓的智慧。
  尽管第一时间拿到iPhone 5的样机进行破解对于众多企业主并非难事,但也要时刻提防苹果的“专利战”,此前的三星便成为“刀下鬼”。
  苹果在过去根本无力保障认证配件商的利益,获得MFI(苹果公司“made for iPhone”、“made for iPod”、“made for iPad”的英文缩写)认证后并不能取得更多的实际好处,只代表了配件生产企业的设计与技术实力,而据国外媒体报道,MFI认证通过率仅有2%,参与认证的企业不但需要满足苹果的各项苛刻条件,缴纳高昂检测费用,即使最终获得MFI认证,每售出一个配件苹果还会被收取20%左右的分成。
  对苹果来说,MFI认证并不仅仅是对苹果终端配件质量的监控,还是一项不菲的收入,利用芯片来对未获MFI认证的产品进行技术隔绝无疑成为苹果推出新接口的最大动因,而被唯冠在中国摆了一道的苹果势必会对中国市场上的侵权行为重点照顾。
  对此,成霖表示公司将采取向获得MFI认证的商家采购一部分8针接口,这样就可以规避非MFI认证所带来的法律风险。“在中国,关于这方面侵权的法律并不是很健全,苹果不会把我们怎么样。”成霖说。
  “实际上,如果我们这些非MFI认证商家受到整体性的冲击,那么苹果它自己的移动终端也将受到影响。”成霖认为在智能手机越来越费电的今天,如果没有移动电源的支撑,那么各色移动终端也将成为“摆设”,苹果来制裁他们这些非MFI认证商家无疑是在自毁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