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最近又有了新的创意:目标是“消灭信用卡”。9月中旬,招商银行与HTC联合推出搭载招商银行“手机钱包”应用的智能手机,实现手机与银行卡“合二为一”。这是在移动支付产业新标准出台后的首款移动支付产品,也是商业银行首度与手机生产商合作。这款“手机钱包”所带来的一个意义在于,它使得人们开始获得真实的“移动支付”体验,而不再仅是听到的关于“支付元年的概念”。
关于移动支付,究竟能有怎样的想象空间?无论是占美国网络零售市场的近20%市场份额的巨头亚马逊、还是为改变世界而持续进行颠覆式创新的苹果、又或是搜索霸主谷歌和成就了历史上科技公司规模最大IPO的Facebook,他们无一不在尝试着与移动支付相关的商业模式开发和推进。最新消息,成立仅3年的支付公司Square,估值已经飙升到32.5亿美元,一家伟大公司的诞生故事似乎已经写好了开头的段落。
市场研究公司Gartner最新研究报告表明,2012年全球移动支付总额将超过1715亿美元,同比增长60%以上,到2016年预计将高达6170亿美元。而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统计,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预计在2013年将突破2000亿元。移动支付这个拥有金融业与通讯业遗传基因的混血儿,无疑将成为众多行业发展的全新助推器。
在电信产业的漫长产业链中,没有任何一个“玩家”愿意失去控制权。商业银行,一度全权掌控着融资和支付的两项社会基本功能,但面对着直接融资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加之银行存贷利差在收窄、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等挑战陆续浮现,银行的盈利压力与日俱增,事实上,资本和技术的脱媒的力度还在加大。到2011年,第三方支付交易规模连续五年增幅保持100%,现已突破2万亿元,支付手段的创新,渠道的增多,支付平台供给增多,这些都促使着新型客户群体的大量诞生和“严酷”测试着传统客户的“忠诚度”。
移动支付之所以备受瞩目,是源于他们试图帮助消费者突破一切阻碍支付的繁杂环节,将支付扩展到移动终端之上,实现随时、随地、随身付款,现金和信用卡的消失呈现在日程表中。如今,人类已经不是简单地生活在一个物理宇宙之中,而是生活在一个由符号组成的世界,“信息的DNA正在迅速取代原子而成为人类生活中的基本交换物”,17年前,互联网预言家、未来学者尼葛洛庞帝就在他的《数字化生存》做出断言。
从“原子”到“比特”的飞跃不可逆转,满足“安全性”和“便捷性”才是赢得这场战役的关键所在,谁拥有了更多用户支持,平衡了各方的利益,提供更好的服务和应用,谁才可以打造充满无限想象空间的“支付帝国”。巨头的发力也即意味着商业模式转型的开始,其他“玩家”可切勿轻视,毕竟,提供“支付”服务可是银行的看家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