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建设政府引导创新发展

2012-12-29 00:00:00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2年6期


  近日,教育部发布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为帮助教育信息化工作者深入理解和准确把握《规划》的重点,《中国教育网络》记者专访了中央电教馆馆长、《规划》编制专家组成员王珠珠,请她介绍了《规划》中的重要内容和核心理念。促进均衡发展培养创新人才
  记者:《规划》强调了“缩小基础教育数字鸿沟”的问题。这一目标的提出,对于基础教育的发展会带来哪些好处?
  王珠珠:“缩小基础教育数字鸿沟”是《规划》提出的基础教育信息化首要任务。我国教育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和学校之间的差距,是实现教育现代化必须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也是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必然要求。数字化教育资源是我国在现阶段能够较快推动优质资源均衡配置的现实选择,是帮助所有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平等、有效、健康地使用信息技术的基础工程,也是贯彻国家课程标准,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能力的有效手段。过去十年,我国教育信息化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促进教育公平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教育信息化发展如果没有切实的措施,可能会加大实现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重点的教育公平的难度。这一点党和国家十分重视,《规划》要求的相关举措正在落实之中。
  记者:教育信息化是手段,培养人才是目的,《规划》提出要改革和提高人才培养模式。您认为借助信息化的手段,人才培养模式会有哪些突破?
  王珠珠:信息化是人类新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未来人才离开信息化难以工作和生活。教育信息化可能改变人们的教育观念,改变学校的教学内容和组织方式,改变教育者的角色,改变学习评价方式……教育观念的改变,将使人们对固有的知识与不断在实践中生成的知识之间的关系有更多的体验。通过信息化手段,人们将会对“学习什么,怎样才能学得更好”诸如此类的问题形成共识,从而使学习者可以把有限的时间用在最有效的学习上。学习内容的改变,学习方式的灵活多样,促使教师更好地成为学习的指导者和帮助者,学习评价就能够更全面而准确。这些是人们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基础,有了这些基础,就有了人人成才的条件,也就具备了通过更有针对性的教育实践实现人们在自己的特长和兴趣方面成为“大家”的可能。
  政府引导开放合作
  记者:《规划》特别强调要“基本建成人人可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信息化学习环境”。在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建设方面,需要实现哪些突破?
  王珠珠:此次十年规划在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建设方面的要求,是在认真总结和深刻反思我国教育资源建设与共享的经验和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的。“人人可享有优质教育资源”既是教育信息化的关键环节,也应该是体现教育信息化成效的标志性成果。在内容上,教育资源的概念需要进一步拓展,不仅是数字化的内容,还要包括工具、平台以及在使用中不断生成的内容和方法。
  在媒体功能上,不仅要能够更好地呈现知识,还应该进一步有针对性地解决学习问题,增加智能性,使学习者能够在交互性的学习活动中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但就其重要性而言,最核心的还是应用,应用的广度与深度是教育资源发展的命脉。应用越广泛,需求更新和优化得越快,教育资源建设的推动力就越大,共享的问题就越好解决。
  目前,教育部正在引导社会各方面积极参与资源建设以及增强资源使用者自主选择和购买资源,并从这两个方面研究政策和机制的突破,这是非常重要的。数字教育资源与其他资源相比有较大区别,必须创新。
  记者:在资源的开发和推广时,引入政府引导、多方参与、共建共享的开放合作机制,政府的作用举足轻重。《规划》中指出“采用引导性投入,支持资源的开发和应用推广”,如何理解“引导性投入”?
  王珠珠:我国教育资源建设与共享还面临许多阻碍发展的重要问题,如优质资源短缺、企业开发的积极性不高、师生使用的自觉性和有效性有待提高等,所有这些都需要政府采取切实措施加以引导。我理解的引导性投入有两层含义:第一是有教育需求,或教育需求比较大,但社会一时还开发不出来,或对开发的方向把握不好,这时需要政府投入引导。政府投入的目的是解决急需,引导企业投入持续发展。第二种是一线的教育教学暂时还没有呈现出现实的需求,但从教育与技术的结合上可以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让教师教得更有效、学生学得更快乐,这时政府需要投入,引导企业向这个方面研发,引导学校向这个方向应用。这是一个扩大需求、培育市场的过程,也是知识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在教育领域的体现。
  积极参与推动资源建设
  记者:随着《规划》的正式公布,中央电教馆对下一步信息化工作有哪些安排?
  王珠珠:中央电教馆以及全国电教机构作为我国教育信息化的一支重要力量,将在教育部的总体部署下,以优质教育资源建设与共享为主线,以推动区域和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为重点,抓机遇、促改革,实施以网络为载体的业务整合,积极承担“中国数字教育2020行动计划”重大项目任务,建立“数字教育云服务平台”,努力从维持正常运转向推动事业大发展跃升,从适应性服务向主动服务跃升,从面向需求自行开发资源向以组织协调指导资源建设跃升,努力提高服务教育信息化宏观决策和事业发展的能力、服务一线教育教学的能力、服务电教系统改革创新和协同发展的能力;在做贡献中谋发展,探索资源建设的运维机制、管理服务机制等。
  (摘编自中国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