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试题评析
(一)考点分析
2012年高考大纲全国文综卷地理试题主要考查了高频考点:等值线、气候与天气、地球运动、农业区位和发展条件、城市区位、交通线布局和影响、可持续发展等。从总体上看,试题所涉考点均体现了学科主体内容,注重地理思维过程,关注社会发展变化。其中,1~2题考查能源方面的问题,属基础题;3~5题考查河流的含沙量及影响年净输沙量的因素,体现了高考素材的灵活性,属中等难度题;6~7题考查地球运动,属中等难度题;8~9题考查人口分布的因素及城市区位,对空间定位要求较高,属中等难度题;10~11题以长江为载体,结合天气系统和比例尺等素材,考查了大气与生活,难度较大。第36题以高考钟情的经济作物为考查线索,结合经纬网、气候类型、农业区位及农业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着重考查考生的审题及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此题好下手,但得高分难。第39题考查自然条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不管是思维过程,还是答案组织,都具有一定难度。
(二)试题评价
1.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是考查的主体,区域地理只是载体,纯区域地理的考查仅占4分。今年这套高考地理试题有强调自然和人文平衡的趋势,考查主体没有变,只是切入点有所不同。
2.试题强调考查考生地理思维的严谨性。考查等值线与自然地理原理的结合,体现了高中新课程学会学习的教育目标。如第10~11题,要求考生结合比例尺分析运动中的天气系统,思维要求较高。
3.试题注重与社会生活的联系。题目关注社会热点,联系实际,能结合地理原理,贴近考生的现实生活。
4.突出对主干知识的考查。近几年的试题考查不面面俱到,不注重知识的覆盖面,而是抓取核心考点,充分体现高考“知识抽样,突出主干”的命题特征。
5.虽再次出现对地球运动知识点的考查,但体现出了新课程降低难度的要求。如第6~7题考查了地球运动知识,比传统考查难度明显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