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fx361.cc/images/2024/1220/VsoZeaEqbxxiWB6EH6BBQo.webp)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4/1220/djbDqs44233UpcoxGq32a2.webp)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4/1220/AY8U7Em7DbSX2EJcHPbzDF.webp)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4/1220/7AakEBT5eoMM5sLdYU4mH3.webp)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4/1220/QJiymYMAQ7EZA6PWGBq2oe.webp)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4/1220/UjC5jpWRNAsXSMbhxTGSBh.webp)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4/1220/T9GYbegANDgAXGqcRZQK5Z.webp)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4/1220/ZNTu5FsbF4tzsPkTNgNjd5.webp)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4/1220/BMzW3ozJYw5gMPiQVgAymw.webp)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4/1220/RH8JQBFbPeLLx6iaPKZkNe.webp)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4/1220/ksw4b8g7HoAJPiatgZZf2U.webp)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4/1220/4f9vfWC4SrtzCbHZ8KYHgk.webp)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4/1220/HDDYdneyNfu9Tg3dTeeUhu.webp)
一、高考关注
1.考纲要求
(1)城市的空间结构:阅读有关城市地图,说出城市主要功能区的分布特点并归纳其空间结构特征;结合实例,运用地理原理解释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
(2)城市服务功能:理解不同规模的城市与其服务功能及服务范围的关系,运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城市规模的变化;通过实例,了解中心地理论在分析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差异方面的应用。
(3)城市化:理解城市化的内涵;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运用有关资料,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考情播报
3.命题特点
从考查形式上看,一般以城市空间结构分布图或城市某一事物分布特征示意图作为命题背景。题型以选择题为主,综合题多要求判断主要功能区的分布及原因、分析城市的区位条件等。从考查内容上看,高频考点主要有:城市主要功能区的分布规律及其原因,城市地价变化特征及其原因,城市区位分析,不同等级城市在服务范围、数量和职能种类等方面的差异,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过程和特点的差异,城市化对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等。从考查能力上看,试题重在考查考生阅读、分析城市布局图、城市主要功能区的布局图和城市某一事物分布图的能力,且往往与城市人口、交通、商业、工业和居住密切结合进行考查。
二、考点解读
1.城市区位分析(城市宏观空间结构)
(1)自然地理区位:
(2)经济、政治与文化地理区位:
2.城市功能分区(城市微观空间结构)
受自然地理条件、历史文化因素、经济发展水平、交通运输状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在城市里高度集聚,形成了不同的功能区。其中最主要的是商业区、住宅区和工业区,对这三大功能区的比较如下:
3.城市等级与城市的服务功能、服务范围、数目、距离之间的关系
(1)不同等级的城市,提供的服务种类和服务范围、城市数目、彼此间的距离等存在差异,具体表现如下表:
(2)等级高的城市具有的职能,等级低的城市不一定具有。城市等级的变化是有条件的,如资源丰富的地区或交通枢纽上的城市有条件发展成级别较高的城市。
(3)在同一地区内,不同等级的城市构成一个地区的城市等级体系。等级较高城市的服务范围包含了多个等级较低城市的服务范围,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是层层嵌套的,从而构成层次分明的空间网络系统。
4.城市化的过程与特点
(1)城市化的概念:指人口向城镇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
(2)城市化的表现: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和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3)衡量城市化的主要标志: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4)城市化进程的三个阶段及其特点:
(5)世界城市化特点及其原因:
5.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城市化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2)城市化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
三、典型例题
例.(2011年高考江苏地理卷)图9为某城市地价等级分布图。读图回答17~18题。
17.与图9中M—N一线地价等级变化相符的是 ( )
18.图中P区域地价低于周边地区是因为 ( )
A.土地形状不规整__________ B.交通不便
C.远离市中心__________ D.受铁路影响
解析:影响地价的因素主要包括距市中心距离、交通通达度和环境的优劣。第17题,根据地价等级图例在M—N一线的分布情况,可得出该市地价等级由两侧向中间大致呈阶梯状提高,说明市中心地价最高,且市中心左侧地价较右侧低。故本题C项正确。第18题,读图分析可知,P区域位于市中心,有铁路通过,交通便利,但是铁路、车站会对该区域产生噪声污染,导致该区域地价较低。因此本题选D。
四、强化训练
某城市地处平原地区,图1示意该城市功能分区,图2示意该城市地租变化。读图完成1~3题。
1.若该城市功能分区合理,则其主导风向和河流的大致流向可能是 ( )
A.西风;自西向东_____ B.西北风;自东向西
C.东南风;自东向西_____D.东风;自西向东
2.图2中的曲线能反映图1中甲乙一线地租变化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3.工业区不断向外缘移动主要是为了 ( )
①降低生产成本 ②加强城市经济实力 ③保护城市环境 ④拓宽城市地域范围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图3表示以上海为中心、南京和杭州为副中心的长三角大都市圈城市体系。读图回答4~6题。
4.图中南京都市圈中的城市按等级可分为 ( )
A.2级 B.3级
C.4级 D.5级
5.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苏州市比杭州市提供的服务种类少
B.扬州市比无锡市的服务范围小
C.城市体系中上海市的服务范围最大
D.宁波市比德清县的服务功能更全面
6.图示地区城市化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有 ( )
①温室气体排放多,出现城市“热岛”现象 ②改变局部大气环流,使降水减少 ③城市建筑物面积扩大,增加了生物多样性 ④城市建设使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加快
A.①②_____B.③④ C.①④ D.②③
7.分析某城区图(如图4),并回答问题。
(1)根据图中工业布局,该地主导风向可能是_____。
(2)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市工业区位除考虑风向外,还具有两个特点:①_____,原因是_____ 。②_____,原因是_____ 。
(3)A处规划一大型工厂,根据当地具体条件,最可能是 厂,其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
(4)该市计划在B处建商业中心,是否合理?原因是_____ 。
参考答案:1.A 2.D 3.B 4.C 5.B 6.C
7.(1)偏东风(或东风、东南风、南风)
(2)工业区位于城市郊区 保护城市生活环境,郊区地价低廉 工业区位于交通线沿线 便于原料和产品运输
(3)钢铁 接近煤铁资源,交通便利,水资源丰富,且处于城市的下风向
(4)不合理。 不符合商业布局的市场最优或交通最优原则[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