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龟图”传奇

2012-12-29 00:00:00肖崇东
上海故事 2012年8期


  引子
  知府徐文卿和师爷兴冲冲打开箱子,小心翼翼地取出一幅画,准备启程送往京城。知府摊开画一看,大叫一声“苦啊!”猛吐一口鲜血瘫倒在地……
  1
  皇太后六十大寿,朝廷下诏知府以上官员搜集奇珍异宝、名画古玩、佳木异石、花鸟虫鱼给老太后祝寿,无物进贡的官员重则撤职查办轻则罚俸降职。
  圣旨下到播州,把知府徐文卿愁出病来,徐知府是个清官,在播州一不摊丁摊税,二不贪污腐败,三不收受贿赂,凭俸禄养一家老小,日子过得紧巴巴。
  徐文卿为前科状元本可在朝做大官,因他不肯趋炎附势,得罪宰相温体仁,把他贬到播州。播州府地处黔中蕃地,山高林密、地僻人稀,因土蕃叛乱打了十年恶仗,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民不聊生、元气大伤,名为府实不如内地穷县。
  眼看别处官员挖空心思搜寻奇珍异物,不惜重金收购各种宝贝讨好老太后,徐文卿急死了,可囊中羞涩哪儿弄得到奇珍异宝、哪儿购得起名画古玩、哪儿买得来名花名鸟名鱼?若去盘剥百姓,他又于心不忍,因此忧心忡忡、六神无主、坐卧不安,正哀声叹气,师爷来说同知舒六求见!
  知府让舒六进见,舒六喜笑颜开说知府大人,下官为你寻到一件珍宝!
  知府问什么珍宝?舒六拿出一幅画说,大人请细看——知府细看画卷是一幅“仙鹤戏神龟”图,画中鹤、龟栩栩如生、神气活现,画纸下角有“邹济”印章。
  徐知府对邹济早有所闻。此人原是翰林院的一个编修最善书画,为本朝一代名师,他性格痴颠狂傲人称画颠,年轻时在京师很出名,后来不知为何事辞官,到深山隐居老死林泉。也有人说他遇异人,练成九转金丹成仙,他的画现被皇家重金收藏民间少见。
  见知府凝视画卷不语,舒六说大人你知邹济的来历么,皇家为啥收藏他的画?知府摇头说这倒不知。
  舒六告诉知府,邹济跟太后是青梅竹马恋人,在他离京游历名山大川时先皇大肆选美,太后之父贪赏将她送后宫当美人,邹济回京后两人宫墙阻隔,从此生死分离。
  恋人被皇帝宠幸,邹济心死如枯木,远遁山里隐居终老林下。太后因先皇宠爱,从御嫔封为妃子,后因儿子做了太子,母以子贵当上皇后,先皇驾崩太子登基,她又当上太后。
  太后年老思念邹济,重金收集邹济之画,民间的邹济画,几被朝廷搜刮一空,太后还不满足,派内侍到处搜寻,因此邹济画比奇珍异宝贵重得多!
  这邹济一生孤独,所画的花鸟虫鱼,都是孤单独只,画中少见两只以上动物,这也是太后最遗憾的。而这幅“鹤龟图”有一鹤、一龟,在邹画中绝无仅有,是孤品中的绝品,若送给太后就是绝品中的极品了!
  舒六说完,徐知府有些惊疑。这舒六在朝为官,跟温体仁关系密切,有这层关系他胆大妄为贪污受贿,被御史参一本贬到播州当同知。他初来乍到,跟知府并无交情,为什么献这么贵重之物?再说如此珍品怎会在边地出现?
  见知府心存疑惑,舒六说出真情:邹济当年伤心离京,就是远遁播州深山,他的画从这穷乡僻野传到京城。播州多是土著蕃人、刀耕火种、放养六畜,少受中原文明熏陶,识得书画文章的人聊聊无几。
  邹济的很多画,落在本地蕃民手里,他们不知画的价值。许多中土商人,不远万里来播州,低价买画拿到京城千倍万倍,甚至十万倍地赚,现在播州也难找到邹济画了。
  舒六贬到播州来时,走错路误入原始森林,在一土著猎户家借歇,偶尔见到这幅画。猎户不知画的价值,挂在灶墙边烟熏火燎,舒六识货用十串铜钱,买下这件宝贝儿。但这么贵重宝贝,他为什么献给知府呢?
  舒六自言是朝廷贬官,播州远在蛮荒之地,他一天也呆不下去,想回京先要讨好顶头上司知府,只有知府上奏他忠于职守、改过自新,才有机会回内地。
  听舒六说详情徐知府相信了,出百两纹银买下“鹤龟图”,上奏朝廷说他在播州发现画颠“鹤龟图”,图上画有仙鹤、神龟二物,是迄今为止绘有两只生物的邹济画。
  太后听说此宝画圣颜大悦,皇上下旨播州府速送画赴京给太后。
  2
  徐知府接圣旨大喜,想这回捡到个大便宜,太后见了“鹤龟图”定然高兴,太后一高兴皇上龙颜大悦,自己定当步步高升,岂会久困边城?
  这幅画十分珍贵,知府锁在木箱不敢示人,快要上路了才把师爷叫到后衙,一齐开箱取画。知府取画一看,大叫一声“苦啊!”猛吐一口鲜血昏了过去,被师爷一把扶住。
  师爷把知府扶坐椅上再看画,见画上少了一只白鹤,只有那只乌龟神气活现昂着头,像在嘲笑徐文卿大傻瓜,让人骗去卖了还给人数钱!
  原是奸相温体仁生性贪婪、心胸狭窄、眦睚必报,他把持朝政贪污受贿、打击异己、气焰熏天,大小官员卑躬屈膝投到他门下,没人敢跟他唱反调。徐文卿刚中状元,老贼想收为门生,无奈徐文卿不知好歹拒绝,大折宰相颜面。温体仁恨死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东西,找岔子把他贬到边地,仍觉不解恨始终耿耿于怀!只因播州太远鞭长莫及,徐文卿才太平几年。但温体仁一刻也没忘记他,逢着舒六贪污腐败,被皇上贬往播州,温体仁冒出个鬼主意,在舒六出行前把他叫到相府安排一番,让舒六到播州见机行事陷害徐知府,只要把徐文卿整垮,就让舒六代任知府,熬个一年两年的,想办法调回内地升官发财。
  温体仁借太后六十大寿,各地官员搜集奇珍异宝,献给太后祝寿之机,让舒六做点文章。太后喜好邹济之画相爷心知肚明,相府暗暗收购不少邹济画,供相爷时常献给太后邀宠。相爷派人把一幅“独龟图”和几种特殊颜料,悄悄送给舒六让他用这颜料,在“独龟图”上添画一只仙鹤,将“独龟图”变成“鹤龟图”卖给知府。知府定然上奏皇上说获邹济“鹤龟图”,宫中的邹济画中都是一只孤物,出现两只生物的画,令太后兴奋万分,皇上下旨速送京师。
  这特殊颜料画的仙鹤,一月后在纸上消失,知府奏本早送朝廷,皇上看到白纸黑字上写的是“鹤龟图”,太后要的也是“鹤龟图”;而“鹤龟图”却变成“独龟图”,背上欺君大罪的徐知府定是死路一条。
  知府不知舒六有一手好画艺,当日京城兴邹济画时他就模仿,他模仿的邹济画几乎以假乱真,没有老到的法眼根本分辨不出!因此买“鹤龟图”时知府、师爷没看出破绽,现在说什么都迟了。知府面对“独龟图”欲哭无泪,师爷急得搓手想不出好主意。
  两人正无计可施,突听一声鹤唳划破长空,一只白鹤翩翩飞下,落在花园萝藤上。
  听到鹤唳之声,知府的小女儿从房中跑出来,给她的宝贝喂食。
  知府来播州见地僻人稀、十分穷困,闷闷不乐。一日他带人出城狩猎解闷,骑马上山听鹤唳凄惨,仰头望天,只见老鹰追一只白鹤,鹤已受伤羽毛纷落!
  知府见鹤快要葬身鹰口,便持箭朝天射鹰,老鹰吓得落荒而逃,白鹤落到知府身边全身颤抖。见它被鹰爪抓伤直流鲜血,知府包好伤口抱回城,给小女儿作宠物,小女见鹤十分欢喜。
  鹤在府衙栖宿伤口愈合,知府家人有了白鹤,日子过得有滋有味,白鹤跟人特别亲热,人鹤相处乐在其中。女儿跟白鹤成了好朋友,教白鹤跳舞、鞠躬、拜谢,白鹤聪明一一学会,它在后花园栖息,白日飞上蓝天不见踪影,至黄昏自回。
  望着白鹤翩翩起舞,师爷眼睛一亮道,大人,咱们有救了!就附知府耳边,说皇上迷信神仙,招一群道士进宫祈仙练丹,意想长生不老,各地官员投其所好,这儿称祥瑞应现,那儿说见了神仙;甲地出芝兰仙草,乙地出灵狐异兽,纷纷献朝廷邀功,皇上全盘接纳,重赏这些官员。前些年传说本朝画颠邹济修练成仙,皇上、太后都相信,我们何不利用这个,在这鹤上动点脑筋……
  知府将信将疑说,这办法能行吗?
  师爷说现在死马当活马医,若不思巧变硬献“独龟图”欺君之罪难免,咱俩脑袋搬家,如按小人主意或有一线生机。
  知府为求生将鹤抓到笼里,重写本章上奏说:臣奉圣命欲献“鹤龟图”,怎奈邹济成仙画卷有仙气,画中仙鹤突从纸中飞下被臣所捉,但“鹤龟图”已变成“独龟图”。臣不敢欺蒙圣上,带画中飞出的仙鹤一只和成为“独龟图”画卷一幅,上京献太后。
  知府写完六百里加急送朝廷,与师爷带“独龟图”、白鹤上京。一路上他们心怀鬼胎惴惴不安,不知等待的是何种命运?
  3
  皇上看了第二道奏本龙颜大怒,骂徐文卿混账东西竟敢欺君,前时说得了“鹤龟图”今日却变成“独龟图”,胡说画中仙鹤飞出鬼话,把我堂堂天子,当作三岁毛孩耍?想是知府贪“鹤龟图”珍贵昧下了,弄幅“独龟图”和一只鹤糊弄朕,真是罪该万死!
  皇上最恨臣下欺骗,待徐知府一进京,就拿下千刀万剐!他正怒气不休,逢太后来看皇儿,见皇上龙颜不悦,问何事生气。
  皇上把徐文卿第二道奏章给太后看,太后看了大吃一惊说:“奇哉、奇哉!有这等异事?”
  皇上忙说母后呀,什么异事?
  太后说:“皇儿不知,为娘昨夜得了一梦,见邹济成了仙人,飞到宫中看我,我正想跟他说话,他却提笔画只仙鹤就隐身不见,我四处找他不见,却见画中仙鹤飞下,落在哀家身上鸣叫呢!哀家正百思不解,没想徐文卿这道奏章,应验了哀家的梦。皇儿呀,徐文卿没说谎!”
  皇上惊得大眼瞪小眼,忙说有这等异事?他有点相信了,又召来几个大臣,讲述徐文卿第二道奏章,应验老太后怪梦之事。
  众大臣目瞪口呆,他们都阿谀奉承惯了,听到这样的事,自然山呼万岁说:“恭喜皇上,贺喜皇上,此是吉祥之兆,乃我主洪福!”
  皇上被几个大臣吹得神乎其神、龙颜大悦,因此徐知府进京献上白鹤和“独龟图”,皇上加官晋爵重重赏赐。
  那鹤有灵性,献给太后时朝太后点头起舞,如同参拜一般,喜得太后呵呵大笑乐不可支。她对邹济本一腔思念,自古爱屋及乌,太后思念故人不见,只把一腔感情融入故人的“画中仙鹤”,将它当心肝肉,怕它在禁宫不开心,安排人携带出宫游玩放飞、早出晚归。
  每到黄昏白鹤回来,太后就给它洗澡喂食,起名叫“宝贝”。片刻不见“宝贝”,太后的心就像被摘去似的。
  只是这只白鹤离开徐知府似有些悲哀,太后想徐知府怕跟此鹤有缘,就在宫中成立养鹤署,让知府入宫豢养仙鹤。
  4
  徐文卿当上养鹤官,发现这个职位权力很大。养鹤众内监仗着太后宠爱白鹤耀武扬威,出宫狐假虎威横行霸道,白鹤飞到哪里,他们骑马跟到哪里,沿途踏坏庄稼甚至踩死人,却没人奈何他们!这伙人放鹤京郊,地方官都要摆酒接驾焚香拜鹤,他们趁机敲诈勒索,搅得官民不安。大家暗骂那只鹤是个“祸”,为京中“两大害”中的一大害;另一害是宰相公子温怀仲养的神鹰。此鹰枭勇善飞会抓獐鹿狐兔,温公子把它当心肝宝贝,公子带鹰狩猎附近百姓遭殃,农民养的鸡鸭受鹰之害,既不敢怒又不敢言。
  一日神鹰飞到农家叼鸡,农民以为是野鹰,拿竹竿打了几下,被寻鹰的公子看见勃然大怒,令手下将农民一家打死,还放火烧了村子。京中都说宫中“仙鹤”、相府“神鹰”飞到哪里,哪里就有哭声,老百姓苦不堪言。
  这些话传到太后耳中,令她忧心忡忡,才选熟读圣贤书颇重儒家礼节的徐文卿入宫,当养鹤主管制约那伙无法无天的内监。
  一天徐文卿带那伙内监,雄赳赳气昂昂携仙鹤出来散放,天空飞来一队白鹤呼唤同伴,那只鹤昂头长唳直上九霄,随鹤群远去不归。
  内监们鸭颈伸得鹅颈长,愣了半天不见鹤归,个个吓得面如土色。半晌,一人大哭起来所有人都跟着哭,徐文卿也抱头哭、真是祸不单行。上次画中仙鹤突然消失,差点要他的小命,这回白鹤竟自飞走,他们大家只恐性命难保,这真是躲过了初一,躲不过十五。
  这时温怀仲扬扬得意狩猎归来,他的神鹰叼回一只野生白鹤。徐文卿见到公子神鹰啄死的野鹤,不禁“咦”了一声说,这鹤怎像我们那只呀?偏让一个内监听见了,那内监眼珠一转计上心头,他跟大家一讲大家异口同声,说温公子猎杀的鹤就是太后的仙鹤!这伙内监都是老太后的红人,平日人五人六谁都不怕,今要保自己的脑袋,得找个替死鬼垫背,他们哪管温公子什么来头?一齐扑上去拉着温怀仲,说他胆大包天,放鹰啄死太后仙鹤,真是大逆不道!
  众人心照不宣齐声喊叫,将温公子揪到京兆府,告他放纵恶鹰,猎杀太后仙鹤!徐文卿未阻拦。
  府尹不敢审问上奏皇上,太后听说宰相公子的鹰,啄杀了她的宝贝,哭啼啼找皇帝问罪!
  皇帝龙颜大怒逮捕温公子,众官员见风使舵落井下石讨好太后,上奏温公子及其父种种劣迹!
  太后失了白鹤终日以泪洗面,非要皇上斩了温怀仲为仙鹤报仇!
  皇帝将温公子斩首,千刀万剐了那只“罪鹰”,还冷落了炙手可热的相爷,不久就找个罪名罢了他的相位,温体仁失了相位又思念儿子得病身亡。朝廷少了一大奸臣,京城“两大祸害”一时全消,百姓拍手称快。
  5
  白鹤没了,宫中养鹤署取消了,徐文卿出宫官升两级为江淮布政使,他让师爷回播州接家小,抓了舒六带到京中交给太后严审。
  舒六此时才知自己无意间充当了徐文卿、温体仁和老太后三人中的棋子:原来,温体仁昔日跟邹济同窗学友、同科中了进士、同在翰林院当官。他忌妒邹济文才高过自己,在上司眼里比自己更得宠,办事处处强过自己,在前面挡了自己的升官路,还得到富翁李氏美人青睐,便妒火燃烧,非要除之而后快。
  温体仁从小道消息得知先皇要大选美女,他撺掇老实的邹济告假离京游历名山大川挥笔写生绘画。朝廷选美时节,温体仁暗奏皇帝说,京师李氏有女才高八斗、花容月貌,仙女差她三分颜色,神女少她七分文才,若选入宫陪伴君王是万岁的洪福。先皇本是好色之徒,看了温体仁奏章就逼李女入宫。
  先皇见了李美人魂不附体,万千宠爱,温体仁因此得先皇重视步步高升,当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邹济遭他排挤,回京后知爱人入宫万念俱灰,又见温体仁处处陷害自己,想京城是非之地,就辞官远走高飞名为隐居,实是心灰意冷躲避灾祸。
  温体仁见李美人得宠,怕自己暗中上奏之事被她知道,为了斩草除根他派人寻刺邹济灭口。无奈邹济四海为家飘临深山林海,几十年都找不到踪影,而李氏女已封皇后,先皇死后太子登基又尊她为太后。为了查清当年自己无故被皇家强掳入宫之事,皇太后也派人寻访邹济。
  太后跟邹济是恋人,这事有关皇家脸面,明里不敢大张旗鼓只好找人暗中悄寻。太后假意欣赏邹济之画,重金收购到皇宫,就是寻邹济的一种策略:找到邹济的画,就不难找到他的人。谁知这邹济似闲云野鹤,总是惊鸿一现就找不到了。也难怪,一因他知道当朝宰相正派人刺杀自己,二是皇宫跟民间不通信息,邹济不知太后煞费苦心寻找自己……
  徐文卿之父跟邹济有交情,这个太后也是知道的。徐文卿中状元后太后召见了他,交给他一个任务暗中寻访邹济,顺便查清当年是谁阴险密写的李氏出美女的奏章?
  后来太后身边的人,打探到邹济隐居播州原始森林,逢徐文卿拒做宰相门生得罪温体仁,温体仁谋划将他贬往偏远州府,太后暗中活动借力把徐文卿“贬”到播州专心寻找邹济。
  徐文卿到了播州假装不得意,常带人入深山密林狩猎,实是寻查邹济完成太后交办任务。功夫不负苦心人,他终于在深山寻得邹济,劝其回京见太后。
  怎奈邹济人老心灰,过惯了与麋鹿为伍,同白云为伴的自由野性生活不愿进京。徐文卿不好强逼,写了密信送给太后,怎知保密不严,让温体仁侦知。温体仁大惊失色和心腹舒六商量,怎样人不知鬼不觉除掉邹济杜绝后患?就命御史以贪污腐败为名,上本参舒六将其贬往播州,让舒六在贬谪路上,假意走错路误入深山,谋害了邹济。
  太后知邹济不肯出山,却不知他已被害,就想传徐文卿回京问明情况。她假意筹办六十大寿,召知府以上官员入京贺寿,是想暗中召见徐文卿。徐文卿也想回朝,向太后秉报邹济被害之事,没想温体仁怕徐文卿回京,利用“独龟图”叫舒六以特制颜料添上一只白鹤,以此陷害徐文卿除隐患。
  没想徐文卿的师爷很有心机,来个“仙鹤从画中飞出”挽危局,又有太后在宫中心照不宣的帮忙,徐文卿免去杀头之祸,还入宫当了养鹤官,把温体仁为害邹济密写奏章让先皇强纳太后入宫,让邹济失去恋人精神萎靡后又处处排挤陷害,逼邹济辞官隐居深山,最后还免不了死于老贼之手等事,一一告之太后!太后对温贼恨得咬牙切齿想除掉此贼。
  徐文卿当养鹤官出外放鹤,实是受命老太后,暗中收集奸相罪证,寻机为国除奸。徐文卿开始想放长线慢慢来,没想到奸相恶贯满盈,自己撞来找死:太后的白鹤随鹤群飞走,他那不肖子放鹰猎到一只野鹤,迎头撞上丢失太后白鹤后无计可施的放鹤队伍;徐文卿处处留心温家动向,以期除掉温体仁势力。见温公子猎回野鹤心里一动,故意说温公子猎杀的白鹤,有点像太后的仙鹤,提醒了那伙放鹤内监。那群狡猾的内监求之不得,他们正要扯根“救命稻草”转嫁灾祸,就此讹上温公子,纵鹰猎杀太后仙鹤,终于把温家父子一举清除为朝廷除国贼,为邹济和太后报了冤仇。
  那只白鹤却已融入鹤群,自由自在翱翔在蓝天白云之间了。
  (责编/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