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民生的蒲城做法

2012-12-29 00:00:00张建军
人民论坛 2012年34期


  十八大报告中提到,要“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近年来,蒲城县围绕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特别是注重惠民政策的具体落实,统筹推进富民安民惠民各项工作。
  优先战略保民生。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蒲城县每年确定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规划时,每项工作筹划实施以惠民来评估和考量。举全县之力保民生,把新增财力的80%用于民生,全县领导干部的精力和时间向民生工作倾斜。在考核干部评价指标设置上,除了反映经济增长指标,还有民生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等指标,并加大这些指标的考核权重。
  发展经济系民生。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发展,带动民生问题解决,以发展满足民众多样化更高需求。工业化以转方式促转型为主线,突出发展渭北煤化工业园和蒲城工业园。城镇化围绕2020年建成城区面积达30平方公里、人口30万的关天经济区三级城市目标,加快实施“南扩东进”战略。促进农民增收突出,抓好年出栏3000万只肉鸡、3万头奶牛、人均一亩果、25万亩设施农业等“四件事”。促进城镇居民增收,落实好再就业、最低工资标准等政策。
  落实政策惠民生。坚持党的惠民政策原原本本、不折不扣落实,把上级给基层的钱用好、交办的事办好。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注重落实政策的普遍性,严格落实教育、医疗、养老、低保、粮食补贴等政策,定期下访群众,了解资金落实;注重政策的侧重性和具体性,通过“进千家门、暖万人心”活动调研,突出解决党的惠民政策没有涉及或照顾还不到位的弱势群体的生活问题,对慢性病非住院治疗进行新合疗补贴,对农村特困户大病治疗新合疗报销后再补贴。
  解决难题为民生。当前正处在社会转型、矛盾凸显时期,保障和改善民生,不仅是一个为民办实事的过程,更是一个理顺情绪、化解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的过程。全体领导干部定期接访、约访、下访,对涉及群众反映的个性问题调处解决,对涉及反映的普遍性问题调研制定政策解决,对涉军上访群体解决公益性岗位,办理最低生活保障金。对群众有要求、解决起来有难度或者把握不准或面上难以推开的,先行试点,探索办法,逐步推进。
  兴办实事强民生。对欠发达地区来讲,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关键是要补上医疗卫生、教育等基础设施欠帐,尽可能集中力量办大事。建成桥山中学、紫荆公园、县医院综合住院大楼等一批建设标准高、综合效益强的民生项目,就业形势稳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16%以内;渭北医疗中心地位日益突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现全覆盖,城镇居民医疗保障综合参保率达91.6%,村卫生室覆盖率达到100%;实行小学六年级向城镇集中、初中向重点镇集中、高中向县城集中,促进教育资源在优化中实现均等化;全县各村铺修水泥硬化路,硬化率达到100%。
  加强组织促民生。基层组织的服务功能如何,党员干部的作风如何,直接关系到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的成效。抓基层打基础,认真落实村干部待遇,探索建立村干部离职干部生活补助制度,强化了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功能,调动了广大基层干部为民服务的积极性。建立村干部值班、说事日制度,凡涉及民生工作都要召开村两委会及群众代表联席会议决定、公开公示、阳光落实惠民政策等制度,把惠民政策办的群众明白,干部清白,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筑牢了和谐社会基础。
  责编/刘广为 美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