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缩小贫富差距的着力点

2012-12-29 00:00:00寇斌
人力资源 2012年3期


  “贫富差距”向来是社会敏感话题,逐渐拉大的贫富差距更是威胁社会和谐稳定的最大隐患。对此,著名经济学家、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终身教授徐滇庆认为,若要遏止我国贫富差距扩大的趋势,务必要切中造成收入差距扩大的要害,决不能盲目提高“最低工资”,那样只会适得其反。
  记者问(以下简称间):现在很多人都在讨论我国的贫富差距问题,您觉得目前我国的贫富差距到底有多大?
  徐滇庆答(以下简称答):贫富差距是一个非常敏感的话题。要讨论贫富差距,我们就必须非常冷静、准确地找到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的根源。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基尼系数只有0.31。现在无论从那个角度来看,都已经突破了0.5。在亚洲几十个国家里面,中国排名倒数第三。这个现实恐怕是很多政府官员和学者都无法接受的。对此应该采取什么对策,需要大家认真讨论,光喊“要缩小贫富差距”虽然是一个良好的愿望,但对解决现实问题帮助不大,所以找准缩小贫富差距的着力点非常关键。
  调整贫富差距在经济学理论上,早有定论,它包括三个层次的问题,第一个是生产层次,第二个是分配层次,第三个是再分配层次。
  第一个层次需要做到让人们在公平的起点上竞争,反对垄断,让民营企业获得更多的机会。第二个分配层次是最重要的。也就是要通过一系列的公共财政政策,把国家的负担让社会成员合理地承担起来。第三个层次是慈善事业,这方面西方国家有比较成熟的经验,但在我国才刚刚起步,又遇到了新的障碍,也就是公信度的问题。
  如果这三个层次设计得好,作为以共同富裕为目标的社会主义国家,贫富差距没有理由会这么大。但现实如此,主要原因就在于我们三个层次都没有设计得十分合理。
  首先,在生产层次方面,我国现在的垄断现象依然相当普遍,公平竞争还没有实现,特别是在一些垄断性的领域之中。在历年进入《财富》500强的中国企业中,垄断性、资源性企业占据了主要席位。这是需要我们逐步改进的,对这个问题社会各界的看法也比较一致。
  其次,就是在分配环节,这也是最为主要的部分。为什么我们总是找不准缩小贫富差距的着力点呢?这和税制绝对有关。西方税制中的个人所得税,占整个税收的40%-60%,而中国只有6.8%,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老百姓的税收负担不重,而是表现出我们的税制还具有很浓的计划经济色彩。在计划经济中,政府所有开支都来自于国有企业,所以无所谓税收,那么走向市场经济,别的都改了,农业、工业、贸易等领域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唯独税制依然保留着计划经济特点——由企业承担起绝大部分的税收负担。大家都知道,向企业征税非常简单,这是计划经济下最通用的方式。它的弊病在于,企业交税无法发挥调节贫富差距的杠杆作用,而目前6.8%的个人所得税数量又太小,对调节贫富差距作用不大。
  同时,对于资产征税,直到今天都没有拿到议程上来好好讨论。现在人们都在讨论房产税,房产税是西方很重要的一个税种,地方政府的主要财源都来自于房产税,而我们现在的房产税刚刚开始讨论,还没有认真地研究过。很多人还不知道“什么是房产税,如何征收房产税”,几乎全民都在反对设立房产税,因为按照现在流行的说法,是在目前的税制基础上再征一个税——这是一个误区。我们要整个改变税制,大幅度地减少政府开支在GDP中的比重。减税是减轻老百姓的负担,同时要改变税制结构,其中企业税占30%,个人所得税占25%,房产税占20%-25%。当我们把整个税制调整好了之后,就能做到有钱的人多交,没钱的人少交,最困难的人不仅不交,还能拿到社会救济——这是很好的杠杆。但现在它没有包含在一个整体的改革范围之内,老百姓都误解为房产税是额外再“扒一层皮”。所以我们必须要整体考虑对整个财税体制的改革方案。这样才能有效地从根本上来缩小贫富差距c20f4fbd426b8f9587c187fe5ea70267759da17669ec467ffef5f4ee5780af80
  第三,是慈善事业。我国慈善事业还处于初级阶段,和目前市场经济发展、文化道德建设不相协调,个人和企业的慈善意识还比较匮乏。除此之外,慈善机构的公信力不足,慈善机构运作不够透明等等,也容易造成公众的不信任。政府应该一方面加快立法和制度建设的步伐,改革慈善事业的准入制度,健全公益财产管理制度、公益机构分级监管制度、行业评估制度和信息统计等制度,使行业组织、进入和运行有法可依;另一方面,应该注重政策扶持,尤其是在税收方面,鼓励企业积极从事各项社会慈善事业。
  问:税制改革,在缩小贫富差距过程中应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答:前段时间,我和吴敬琏老师在一起讨论过几个问题,其中一项就是关于我国的税制改革。
  税制改革对中国来说是个大问题。根据财政部的数据,2010国家财政决算本级支出89874亿元,比上年增加了17.8%。由于2006年我国已全部取消农业税,因此,将近9万亿元的政府支出均由城镇人口承担。2010年底,我国城镇人口总数6.69亿,人均承担政府支出1.34万元,而我国城镇家庭平均每人可支配收入1.9万元。换句话说,2010年,我国城镇人口名义收入应该为3.24万元,其中超过40%的人均名义收入都是让政府消费掉了。由此可见,中国人的税负压力还是非常大的。但是,为什么大家对税负的压力没有感觉呢?这是因为大部分的压力转移给了企业。
  我认为,应该通过税制改革,大幅度地削减企业税负,增加员工的工资,估计可以为企业减轻25%-35%的税负压力。也就是说工人的工资可以增加25%-30%,然后通过递进税制对个人所得征收所得税,来供给政府开支。也就是说如果企业减100万的税,就给员工发100万的工资,然后政府再向员工征100万的税,这笔钱在这里面打了一个转,大家都没什么影响,政府依然能够有原来那么多的税收,企业也没增加负担。有人会说,企业员工多得了100万又交了100万,是不是玩了一个数学游戏呢?完全不是。企业员工交的100万税里面,收入高者承担的比例也相对较高,这个恰恰是我们税制设计的基本原则,富人多交税,穷人少交税,有困难的不交税,甚至还能拿补贴。
  1996年加拿大与我们中国留美经济学会,曾经组织过一次中国税制国际研讨会。中国派出了有30个人组成的庞大代表团,领队的是刘吉先生、董辅初先生,还包括现任重庆市市长黄奇帆。在那时候大家就已经认识到了税制改革迫在眉睫,税制改革会有助于缩小贫富差距。但是遗憾的是,15年过去了,我们的税制改革依然在原地踏步,这就难怪我们的贫富差距会越来越大了。
  问:现在很多人建议公务员要率先减薪,您觉得这会带动整个国家公务员体系的减薪吗,这对缩小目前的贫富差距有多大作用?
  答:“减薪”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必须要说出理由来。如果说不出理由来,那就是“作秀”。我觉得,真正需要减薪的理由,是在民族遭遇危难的时候,也就是说政府财政没有钱了,如果不减薪政府就要关门,但现在还远没有到那个地步。
  空喊公务员减薪对缩小贫富差距毫无作用。目前,我国的政府机构改革进入到了“深水区”,公务员的整个收入还没有纳入到正常的监管轨道,一些官员对“公开收入”还遮遮掩掩,公务员工资之外的福利补贴名目繁多,数额巨大,大量的社会资源一直在向他们倾斜,所以人们都挤破脑袋要报考公务员。这些问题必须要解决,而且要在“公平”问题上做足文章,这一点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问:去年很多专家学者都提出,为缩小贫富差距,将在“十二五”期间实现“工资倍增”,您觉得“增加工资”会缩小贫富差距么?
  答:目前一些人认为,要缩小贫富差距就要通过增加工资收入来达到目标,我认为这条路走不通,甚至会走上歧途。
  前面我提到,缩小贫富差距必须以“公平”为前提,我们的目的就是追求公平。那么缩小贫富差距首先就应该帮助最需要帮助的低收入者。中国的低收入者集中在哪里,是谁?很明显是在我国的中西部地区,那里依然存在一亿到两亿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他们才是真正需要帮助的人。
  我国离完成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目标还有很长的距离,世界各国的农业劳动力占劳动力总额的比例都在5%-8%。在发达国家中,加拿大有2.4%,日本有2%,美国只有0.8%。而我国现在农村劳动力占全国劳动力总数的38%,就算要降到20%,我们的任务还是非常繁重的。这是中国的国情,我们绝不能过高地估计我们目前所取得的发展成果,而忘记了我们还有很艰巨的改革任务。毕竟还有38%的劳动力在农村,其中还有一亿多的农民实际上处于剩余劳动力的状态。我们必须给他们提供就业机会,把这些劳动力从农业转移到服务业、制造业,这样才能帮助农民脱贫,这是世界各国走过的道路,也是发展经济学反复证明了的道路。
  可是现在有些人急于求成,说缩小贫富差距,就应该增加工资一一我不同意这种观点。若要增加工资,应该是给所有人都增加,特别先给最贫困的穷人增加。那么请问,还有一亿多农村剩余劳动力,如何给他们增加工资。如果做不到,就是给现在城里的人加工资,甚至提出五年和七年“工资翻番”的计划,其结果会是怎样?这就等于把这个社会拦腰砍了一刀,把上面这部分提上去了,下面却无法落实,这是万万做不得的事情。我们现在提倡和谐发展,就一定要把全体劳动者当作一个整体,而且特别要关注低收入群体,实现共同富裕,而不能盲目地提高最低工资线,以达到城镇就业人口的工资翻番的“目标”。而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反倒会因为最低工资线逐步上升,就业机会变得越来越少,这对于农民来说,决不是好消息。
  这一系列问题,都值得我们警惕,一旦通货膨胀爆发,绝大多数受害者将是低收入的人民群众,反通胀就必须理顺所有这些经济关系,从客观实际出发促进社会各个阶层的和谐发展。我们决不能忽视当前贫富差距扩大的问题。要彻底解决贫富差距的关键,就在于通过反对垄断、税制改革、提倡慈善,在三个层次上充分发挥调节的杠杆作用。如果在这个关键的时刻,在重大政策上出现失误,很有可能导致通货膨胀,随后还会发生金融危机,届时我们就将承受极大的损失。
  问:现在很多人都在谈论印度的发展模式,也经常拿“印度模式”和“中国模式”进行比较。你如何看待中国和印度之间的“龙象之争”?
  答:前几年,我曾出版一本书《终结贫穷之路》,主要就是将中国与印度的发展模式进行了比较。中国和印度都是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有很多人在预测,说印度很可能要赶上甚至超过中国,把中国和印度之间的关系也很形象地比喻为“龙象之争”。
  究竟是“龙”赢还是“象”赢,每个人都有各自的观点,我的基本观点非常清楚,不能简单地说“龙象之争”一定谁赢,但印度要超越中国只有两个条件:第一中国犯错误,第二印度改正错误。
  1980年印度所有指标都比中国好,但30年后的2010年,中国的人均GDP是印度的2.2倍,钢铁产量是他的6倍,铁路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都比他强得很多。这是什么原因呢?我想是因为印度走错路了。
  总有一些人说,印度的高科技很先进——某些方面确实很先进,他们的银行系统比我们好,证券市场比我们好,生物制药比我们好,有些大企业还真的很好。但印度整体选错了发展道路,他选择在有限资源的约束下发展高科技行业,而中国选择了以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为主的发展道路。为什么现在印度超越不了中国,为什么许多产业中,我们的劳动生产率比他高三到五倍,根本原因在于中国拥有两亿产业大军,而且“产业训练”将他们从一般的农村劳动力变成了产业工人——这是非常了不起的转变。
  相比之下,印度的劳动力却比较松散,他没有组织起来,没有工作,所以他无法接受“训练”。中国30年前、20年前的打工仔、打工妹现在都成了老师傅,他们经历了劳动分工,融入了工业组织,融入了规模经济,所以全世界到处都是“中国制造”。从目前来看,中印的差距不是在缩小,而是剪刀似的在扩大。
  为什么中国能够保持30年经济的高速增长,因为中国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随着我国剩余劳动力逐渐减少,下一轮的竞争将是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印度尼西亚这些人口大国之间的竞争,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也迟早要转移到这些国家去。对印度人来说,他们真正的竞争对手应该是孟加拉、印度尼西亚而不是中国,印度必须跟中国保持密切的合作,才有可能把下一轮接力棒紧紧握在他们手中。
  但是这一天并不会在短期内到来,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转移一定会先从中国的沿海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如果我们盲目地或是大幅度地提高最低工资线,就很有可能把这些产业给逼到越南、印度等国家,到时候全世界就可能很难见到“中国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