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传勇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外语系,安徽合肥,230022)
从动态顺应看人称指示语中的映射现象
乐传勇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外语系,安徽合肥,230022)
指示语是联系语言结构同语言使用的语境之间的纽带,对指示语的正确理解是成功交际的必要条件之一。在此将从顺应论的角度对人称指示语中的映射现象进行讨论并分析其原因。最后得出结论:人称指示语中的映射现象体现了人们在交际过程中的动态顺应,而心理方面的顺应则处于核心地位。
人称指示语;顺应论;指示映射
指示现象(deixis)是语用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它充分体现了语言结构和语言使用的语境之间的密切关系。话语的理解离不开语境,因此对指示语的正确理解是成功交际的必要条件之一。
指示这一术语指的是在言语活动中,尤其是在有一名说话人和至少一名听话人参与的典型的语言交际活动中,对参与者所谈及的人物、事物、事件、过程和活动等做出确切的理解都必须把它们和某些语境构成要素联系起来这一现象[1]56。指示语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当时的学者主要从语法的角度研究指示语。使指示语真正成为语言学研究课题的是德国心理学家布勒(K.Buhler)。人称指示语是指示语中很重要的一类,它指对编码于言语活动中的参与者或相关角色的符号指称[2]。本文研究的主要是人称指示语中的映射现象。
指示是一个人类语言中带有普遍性的现象,在不同的语言中体现出的词汇和语法手段也大同小异。指示语按照其指代性质及与语境结合的不同情况,基本上可以分为以下五种:人称指示,时间指示,地点指示,篇章指示,社交指示。
在使用和理解指示语时,必须有一个明确的参照点。在Levinson的《语用学》一书中,作者谈到了指示中心的问题。这里的指示中心就是我们所说的参照点。根据Levinson:人物中心是说话人;时间中心是说话人说话的时间;地点中心是说话人说话时所处的地点;语篇中心是说话人说话时所处的位置;社会中心是说话人与其他参与者之间相对的社会地位[3]64。也就是说,语言中的指示语都是以说话人为中心组织起来的,这就是指示语的自我参照特性。
以移动动词come和go为例:come表示向着说话人在说话时刻所处的方位移动,而go则表示向着说话人在说话时刻所处的方位不同的方向移动。例如:
(1)Please come to my home next week.
(2)Let’s go over there.
在句(1)中,由于说话者是邀请对方到自己的家里去,因此使用的是come。在句(2)中,因为谈及的地点离自己有一定的距离,所以说话者使用了go。这里两个动词的使用都体现了说话者以自己为中心的特点。
然而在人们的日常交际过程中,有时指示中心会从自我转到其他参与者身上而以说话者以外的参与者为中心。Lyons称这种现象为“指示映射”(deictic projection)[4]。在Levinson的《语用学》中有这样的例子[3]74:
(1)a.This program is being recorded today,Wednesday April 1st,to be relayed next Thursday.
b.I write this letter while chewing peyote.
(2)a.Thisprogram wasrecordedlastWednesday,April 1st,to be relayed today.
b.I wrote this letter while chewing peyote.
以上两个例子反映了在交际过程中,交际者为了实现现时的交际目的,可以有意识地转换指示中心。那么这里的转换是否违背了交际者中心地位的原则呢?我们认为,人称指示语中的映射现象也同样体现了说话者在交际过程中的动态顺应和主体性(subjectivity)。为了从理论上探讨这个问题,我们不妨结合顺应论的相关理论来具体分析一下。
比利时国际语用学学会秘书长Verschueren在《语用学新解》一书中系统阐述了他的顺应论思想,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理解和诠释语用学。
Verschueren认为语言的使用过程是语言使用者基于内部和外部的原因而在不同的意识水平上不断地进行语言选择的过程,其中包括语言形式和语言策略的选择。我们认为,人称指示的选择既是语言形式的选择,也是语言策略的选择。
语言使用者之所以能够在语言使用过程中进行恰当的语言选择是因为语言具有变异性(Variability)、商讨性(Negotiability)和顺应性(Adaptability)这三个基本属性。语言的变异性指“语言具有一系列可供选择的可能性”;语言的商讨性指“所有的选择都不是机械的、或严格按照形式—功能的关系做出,而是在高度灵活的原则和策略的基础上完成”;语言的顺应性则是指“能够让语言使用者从可供选择的语言项中做出灵活的变通,从而满足交际需要”的特征[5]59-61。也就是说,为了实现成功的交际,交际者必须做出顺应交际需要的语言选择。必须明确的一点是这三个特性之间是有严格顺序的,如果没有变异性和商讨性,顺应性也就无从谈起。
语用描写和语用解释的四个任务或研究角度包括语境关系顺应、结构对象顺应、动态顺应和顺应过程的意识突显性[5]65-66。这四个任务或角度又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一个有机的其中,动态顺应是核心,也就是说语境关系、客体结构等内容只有在动态顺应中才有意义。所以动态顺应可理解为交际者随着所处语境关系(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和物理世界)的变化,顺应地与结构客体中各个语言层次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动态地解释了交际者选择语言过程中的顺应性作用[6]。动态顺应可以体现在语言的各个层次,从指示语的角度来说,则主要体现在词汇层面。下面本文将从动态顺应的角度对人称指示语的映射现象进行进一步的探讨。
人们的交际活动总是涉及到说话人、受话人,有时还会涉及到不在场的第三人。因而人称指示语可分为具有近指义的第一、第二人称(与即时交际语境相关)和具有远指义的第三人称(可脱离即时交际语镜)。人称指示语的作用是维系交际者之间的社会关系,确立交际者之间的距离。上文我们提到,人物中心是说话人,也就是说在一般性的交际过程中说话人是指示中心。但这并非一成不变的教条,在很多情况下,说话人为了某些特定的交际目的会违反这一指示中心规律。其主要表现有如下两种:
第一人称指示语的映射现象多表现为用第一人称的复数形式、第二人称甚至第三人称来代替第一人称。请看以下例句:
例1咱们(=我)是个计算机盲,不会摆弄那玩意儿。
例2这回你就听老师(=我)一句话吧![1]66
在例1中,“咱们”指的正是说话人自己。而说话人采用第一人称复数形式来表达,主要是为了表达自己的谦虚之意,从而拉近自己与听话人的距离,表现出一种群体认同。同样在例2中,第三人称表达“老师”实际上指的也是说话人自己,体现出说话人对听话人接受心理的顺应,即使话语作为一种委婉的建议而非命令。在这样的一些情况下,说话人在自我指称时采用第一人称的复数形式或第三人称是为了从权势或主体性地位向平等关系方向下移,向亲密、谦逊方向归度,从而缩短双方的心理距离[2]。从顺应论的角度来考虑,这两种表达法都是说话人在语言选择时对交际双方的社会心理以及语境关系的顺应。语境关系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所以它包含的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和物理世界也在不断改变,这就决定了顺应过程的动态性。
第二人称指示语的映射现象主要是第二人称为第一人称复数或第三人称所替代。举例如下:
例3我们(=你)大学生应该有理想、讲道德,做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楷模。
例4 Someone(=you)has eaten the icing off the cake.
例3中的“我们”是用来指代听话人的,其目的同样是拉近说话人与听话人之间的心理距离,以表示说话人对听者的心理认同。根据动态顺应理论,则是说话人在语言选择时对交际双方社会心理的顺应。例4则是委婉间接地表达一种指责,体现出说话人恰当地判断了听话人的语言能力,在语言结构的词语层面上进行了灵活的选择,从而产生了特殊的语用效果。这种语用效果在很多情况下被称为交际中的语用距离。语用距离产生于语言的使用过程,广泛体现在指示现象和不同的话语类型之中。它们不仅透视出说话人与听话人或者所指对象之间的心理距离。
指示语的选择不仅是为了顺应交际双方的物理、社交和心理世界,也是为了交际者根据交际情景不断选择的结果,具有动态特征。其顺应过程可以概括为下图中的步骤:
图1 指示语选择的动态顺应过程
如图1所示,顺应是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的双向互动,具体体现在物理、社交和心理方面,三者的结合可以实现成功的交际。说话人选择指示语是为了进行顺应,这种顺应反过来又能对说话人指示语的选择起到导向作用。听话人理解指示语也是为了实现顺应,这种顺应也反作用于听话人对指示语的理解。而成功的交际又会对说话人和听话人产生强化作用,使双方进行再次的顺应,从而使交际不断继续下去。因此,顺应不仅是一个双向作用的过程,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语言交际是发生在特定人之间的言语行为,交际者以自己为中心搭建了一个交流的平台,而交际者始终对交际过程起支配作用。顺应论从人们的认知、社会和文化的角度去看待人们的交际活动,从宏观上解释了语言交际的动态特征。语言选择的过程就是人们之间互相对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和物理世界的顺应的过程,而动态性则是贯穿于整个交际过程的始终。
因此指示语中的映射现象从另一个侧面体现出人们在交际过程中的相互顺应和说话者的主体地位。
[1] 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 陈治安,彭宣维.人称指示语研究[J].外国语,1994(3):28-34.
[3] Levinson,S.Pragmatic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
[4] Lyons,J.Semantics[M].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7:74.
[5] Verschueren,J.Understanding Pragmatics[M].London:Arnold,1999.
[6] 何自然,于国栋.“语用学的理解”——Verschueren新作评介[J].现代外语,1999:428-435.
H030
A
乐传勇(1978-),男,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及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