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名词(三)

2012-12-29 15:07:33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
中国科技术语 2012年6期
关键词:供体外源生物量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

需氧菌 aerobe 利用分子氧进行呼吸产能,以维持正常生长繁殖的微生物。

微需氧菌 microaerophile 在氧分压低于空气、但非无氧的条件下生长最适的微生物。

厌氧菌 anaerobe 缺乏超氧化物歧化酶,需在无氧或低氧化还原电势的条件下才能正常生长繁殖的微生物。

需氧生活 aerobiosis 有氧条件下的生命活动。

底物促死 substrate-accelerated death 由于缺乏某种营养物质而处于饥饿状态的细菌细胞群体在补加所欠缺营养物质后表现出高死亡率的现象。

严紧反应 stringent response 细菌在贫养环境(如缺少氨基酸)中生长时,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及其他一些代谢过程被迫暂停的现象。

巴氏效应 Pasteur effect 全称“巴斯德效应”。在既能发酵产能又能呼吸产能的微生物(如酿酒酵母)中氧抑制糖酵解的现象。

葡萄糖效应 glucose effect 当葡萄糖与其他碳源同时存在时,较易利用的葡萄糖抑制较难利用碳源的代谢酶系合成的现象。

克鲁维效应 Kluyver effect 某些酵母菌在非厌氧条件下利用特定二糖的现象。

自溶[现象] autolysis 细胞被自身所含有的酶系所消化的现象。

休眠 dormancy 又称“隐生现象(cryptobiosis)”。某些细胞或芽孢在较长时间内表现出最低生理生化变化的状态。这种变化不能被检测出。

衰老型 involution form 培养时间过长或培养条件不适宜的培养基中细胞出现形态异常的状态。

静息细胞 resting cell 维持代谢活动但处于停止分裂状态的细胞。

同化作用 assimilation 生物体把从外界环境中获取的营养物质转变成自身的组成物质,并且储存能量的过程。

异化作用 dissimilation 生物体分解自身一部分组成物质释放出其中的能量,并把分解的终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

[孢子]萌发 germination 孢子发育成为营养细胞或菌丝的过程。

裂殖 fission,schizogenesis 细胞通过分裂或断裂进行增殖的方式。

芽殖 budding 母细胞通过出芽形成子代细胞进行增殖的方式。

生长曲线 growth curve 微生物培养过程中,以细胞数目或生物量对生长时间作图获得的曲线。

均衡生长 balanced growth 细胞中所有必需组分均以指数方式增长,且与细胞数目或生物量增长同步的生长状态。

不均衡生长 unbalanced growth 细胞中某些必需组分增长速率与其他组分不同,细胞数目与生物量增长不成正比的生长状态。

生长抑制 staling 由于代谢产物积累引起细胞生长受制约的现象。

比生长速率 specific growth rate 特定微生物每小时每克细胞物质所产生的新细胞物质的克数。

最大比生长速率 maximum specific growth rate特定微生物每小时每克细胞物质最多可产生的新细胞物质的克数。

同步生长 synchronous growth 借助特定实验手段,使一个微生物群体中的所有个体细胞处于同一生长阶段分裂步调一致的生长状态。

二次生长 diauxic growth,diauxie 当培养基中存在两种不同碳源时,由于微生物代谢底物转换而先后呈现两个对数生长期的现象。

二次生长曲线 diauxic growth curve 又称“双峰生长曲线”。微生物生长过程中两度出现延滞期、指数期和稳定期而形成有两个峰形的生长曲线。

时间-存活曲线 time-survival curve 以微生物培养物中存活细胞数对时间作图所得到的曲线。

延滞期 lag phase 细菌接入新鲜的培养基后的初期生长阶段。此时细菌代谢发生调整而使细胞数或生物量的增长速度处于最低水平。

营养期 trophophase 微生物培养物由延滞期后期向对数期过渡直至对数期中期,菌体生长和初级代谢占优势的时期。

对数期 log phase 又称“指数[生长]期(exponential phase)”。微生物生长延滞期之后细胞数目或生物量呈指数增长的时期。

稳定期 stationary phase 微生物生长对数期之后细胞数目或生物量增长减缓直至停止的时期。

衰亡期 decline phase 又称“死亡期(death phase)”。微生物生长稳定期之后培养物中活细胞数目下降的时期。

倍增时间 doubling time,generation time 又称“代时”“增代时间”。在细菌培养过程中,对数期中细胞数目或生物量增加一倍所需的时间。

指数生长 exponential growth 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细胞数量呈几何级数增长的状态。

指数生长速率常数 exponential growth rate constant处于对数期的微生物在单位时间内增殖的代数或生物量、细胞数目倍增的次数。

产量系数 yield coefficient 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消耗单位质量(克)特定营养物质所形成的菌体质量(克细胞干重)。

接种量效应 inoculum effect 体外测定细菌对抗生素抗性试验中最低抑制浓度随接种量变化而改变的现象。

抗微生物指数 antimicrobial index 抑制剂浓度与逆转抑制的底物浓度之比。

氧胁迫 oxidative stress 微生物耗氧代谢产生的活性氧对自身细胞的不利影响。

双组分调节系统 two-component regulatory system 又称“双因子信号转导系统(two-component signal transduction system)”。细菌中调节基因表达水平以应答环境变化的系统,含感应激酶和应答调控蛋白两个成员。

感应激酶 sensor kinase 位于细胞质膜上的负责接受环境信号的感应因子。

应答调控蛋白 response regulator 位于胞内负责接受感应激酶转导的环境信号并进行应答的效应因子。

酵母双杂交系统 yeast two-hybrid system 通过报道基因表达与否,来检测与酵母转录调节蛋白中的DNA结合结构域及转录激活结构域分别融合的两种蛋白质是否发生相互作用的实验系统。

原养型 prototroph 一般指营养缺陷型突变体经回复突变或重组后产生的菌株,其营养要求在表型上与野生型相同。

营养缺陷型 auxotroph 丧失合成一种或多种必需生长因子能力的菌株。

多重营养缺陷型 polyauxotroph 丧失合成多种必需生长因子能力的菌株。

营养特需型 idiotroph 又称“特需营养要求型”。失去合成前体能力的抗生素产生菌的突变体,加入该前体时才能合成原株所产生的抗生素。

分离变异 dissociation 特定细菌菌株子代细胞中出现的表型改变。

光复活[作用] photoreactivation 细胞经紫外线照射在DNA中形成嘧啶二聚体,再经300—600 nm光照后嘧啶二聚体被切割成单体,受损DNA被修复的现象。

交叉复活 cross reactivation 当一个正常病毒存在时,一个缺陷病毒通过与前者发生重组形成感染性子代病毒粒子的现象。

接合[作用] conjugation 供体菌与其近缘受体菌的完整细胞经性菌毛直接接触而传递大片段DNA的现象。

致死接合 lethal zygosis 细菌接合后因质粒转入而导致受体菌死亡的现象。

重组 recombination 通过基因的转化、接合转移、转导、或基因工程手段产生新的基因组合的过程。

高频重组 high frequency of recombination,Hfr携带致育因子的供体菌在对受体细胞的接合转移过程中,将DNA传递给后者并发生高频率重组而参入染色体的现象。

重组体 recombinant 又称“重组子”。通过重组作用所产生的与双亲中任一方都不同的基因型的子代。

转化 transformation 某一基因型的受体细胞从外界摄入另一基因型的DNA并使其遗传特性发生相应改变的过程。

转化体 transformant 又称“转化子”。接受了外源遗传物质(如质粒DNA等)使遗传特性发生了改变的菌株。

共转化 cotransformation 两个或多个DNA分子同时转化受体细胞,或位于同一个DNA片段上的两个或多个基因的同时转化。

同型转化 autogenic transformation 在受体细菌中出现与同一种供体细菌相同性状的转化现象。

异型转化 allogenic transformation 在受体细菌中出现与同一种供体细菌不同性状的转化现象。

转染 transfection 起初指外源基因通过病毒或噬菌体感染细胞或个体的过程。现在常泛指外源DNA(包括裸DNA)进入细胞或个体导致遗传改变的过程。

转染子 transfectant 通过转染而获得外源基因并表达特定性状的受体细胞。

转导 transduction 由病毒介导的细胞间进行遗传物质交换的一种方式,把供体菌的DNA小片段通过交换与整合,导入受体菌基因组中,使受体菌获得供体菌的部分遗传性状。

普遍性转导 generalized transduction 噬菌体的一种转导方式,可将供体菌染色体上任何DNA片段转入受体菌。

局限性转导 restricted transduction 又称“特异性转导(specialized transduction)”。噬菌体的一种转导方式,噬菌体只将携带的供体菌染色体的特定DNA片段导入受体菌。

共转导 cotransduction 同一个噬菌体同时转导两个以上外源基因的过程。

泛主质粒 promiscuous plasmid 一类能够在多种微生物间进行转移并稳定遗传的质粒。

隐蔽性质粒 cryptic plasmid 一类不表现功能或尚未发现其表型效应的质粒。

严紧型质粒 stringent plasmid 在微生物细胞内复制受到严格控制、分子量较大的低拷贝质粒。

松弛型质粒 relaxed plasmid 在微生物细胞内复制不受严格控制、分子量较小的高拷贝质粒。

共整合质粒 cointegrating plasmid 由大肠杆菌质粒和土壤杆菌Ti质粒的转移DNA区段重组改造而成的一类质粒。

质粒相容性 plasmid compatibility 复制和分配模式不相同的两个或多个质粒共存于同一细胞并稳定遗传的特性。

质粒不相容性 plasmid incompatibility 又称“质粒不亲和性”。同一类型质粒不能在同一细胞中共存的特性。

质粒获救 plasmid rescue 一种通过构建同源辅助质粒,使携带外源DNA的质粒能与之重组,在进入细菌细胞内不被破坏的技术。

质粒图谱 plasmid profile,plasmid pattern 反映原核生物质粒DNA的存在样式特征的电泳图谱,可作为种以下分类与鉴定的一个指征。

质粒指纹图 plasmid fingerprint 用限制性内切酶处理质粒DNA分子后,在琼脂糖凝胶上电泳得到的图谱。根据该图谱可区分微生物种以下的分类单元。

限制修饰系统 restriction modification system原核生物细胞中的限制性内切酶和DNA甲基化修饰酶系统。前者选择性地降解外源DNA,后者则使宿主DNA的限制性位点被甲基化而不被降解,是原核生物细胞的一种保护机制。

感受态 competence 微生物生活周期中的特定阶段或理化因子处理的受体细胞呈现为易于接受外源DNA的暂时性生理状态。

猜你喜欢
供体外源生物量
具有外源输入的船舶横摇运动NARX神经网络预测
轮牧能有效促进高寒草地生物量和稳定性
今日农业(2020年19期)2020-12-14 14:16:52
外源铅胁迫对青稞生长及铅积累的影响
外源钙对干旱胁迫下火棘种子萌发的影响
现代园艺(2018年3期)2018-02-10 05:18:12
外源添加皂苷对斑玉蕈生长发育的影响
不同氢供体对碳纳米管负载钯催化剂催化溴苯脱溴加氢反应的影响
生物量高的富锌酵母的开发应用
高龄供体的肝移植受者生存分析
终末热灌注对心脏移植术中猪供体心脏的保护作用
基于SPOT-5遥感影像估算玉米成熟期地上生物量及其碳氮累积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