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河有
(内蒙古师范大学旅游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2)
国内旅游中心城市研究述评与展望
宋河有
(内蒙古师范大学旅游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2)
通过对以往相关文献的统计与梳理,发现近20年国内学者对旅游中心城市的研究和关注呈不断上升态势,其研究内容主要涉及六方面:概念界定、城市功能、形成与演化、旅游中心城市体系和旅游中心性、城市与区域的互动发展以及城市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建设。通过对相关研究的回顾与总结,发现以往研究中存在着概念混乱、理论体系不完善、以个案研究为主、旅游中心性指标不统一、城市与区域的互动发展研究深度不够等典型问题。今后应注重对相关概念、知名旅游吸引物匮乏类城市、旅游中心性指标、城市与区域互动等问题的深化研究。
旅游中心城市;旅游中心地;研究述评
自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特勒(Christaller,1933)提出中心地和中心性概念以来,作为旅游区位理论的核心,旅游中心地在区域旅游发展中的核心作用越来越受到旅游研究者的重视[1]。分析以往相关研究文献发现,旅游中心城市这一称谓源于中心地以及旅游中心地相关研究,它是从旅游中心地概念中衍生出的新名词。笔者认为,严格来说,两者并不能直接画等号。我国很多学者,尤其是地理学科背景的学者一直沿用旅游中心地概念。但在近20年,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后,在我国旅游学界和业界,旅游中心城市的称谓越来越多。本文重点分析以旅游中心城市称谓的文献,原因之一在于力图澄清两者之间的严格区别;原因之二在于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以“旅游中心城市”为命题的研究文献数量在逐步增加,有必要对其进行梳理;原因之三在于在我国各级旅游规划实践中,“旅游中心城市”已成为离不开的名词,但往往只是直接拿来使用,并没有对其内涵做明确界定。从我国旅游发展实践和研究状况看,旅游中心城市相关理论研究明显落后于实践。因此,全面回顾和总结国内旅游中心城市相关研究进展,进而明确未来的研究方向,是一个必要而紧迫的课题。
对 “中 国 知 识 资 源 总 库 (http://www.cnki.net/)”中的“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和“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所收录文献进行检索,以“旅游中心城市”为关键词和题名分别进行“精确”检索,时间为2012年6月20日,结果如表1所示,其中新闻报道占大多数,研究性文献占少数。这说明旅游中心城市已经成为我国旅游发展实践中常用的名词,但作为学术问题展开的有针对性研究还比较匮乏,理论研究明显滞后于实践发展,但已经初步形成了规模。阅读以“旅游中心城市”为关键词获得的183篇期刊论文和43篇学位论文,可以发现多数文献只是正文内容提到旅游中心城市,但研究的主要问题却不是旅游中心城市。本文以“旅游中心城市”为题名检索获得的38篇期刊论文和9篇学位论文为基础进行梳理和总结。
表1 “旅游中心城市”相关文献数量统计Table 1 Quantitative statistic on the literatures about tourism central city
以“旅游中心城市”为题名对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数据库进行检索获得的47篇文献中,剔除其中的重复期刊论文2篇、研究内容非相关的期刊论文3篇和学位论文1篇,最后获得33篇研究性期刊论文,8篇学位论文。另外,笔者通过百度网络搜索引擎(www.baidu.com)搜寻获得题名中含“旅游中心城市”的学位论文1篇和期刊论文2篇。笔者对这44篇文献按发表年份进行统计整理,结果如图1所示。由于很多学者将“旅游中心城市”与“旅游中心地”互用,下文分析中涉及的文献数量要大于此图所示结果。
图1 以“旅游中心城市”为题名的文献数量时间分布Fig.1 Distribution situation of the literatures titled with tourism central city
国内关于旅游中心城市的称谓最早出现于1990年邹积林的“旅游区划问题探讨——以成都地区为例”[2]一文中,1991年陈枫的“正确认识旅游资源对旅游中心城市的依赖关系”[3]一文也直接使用了该词。但对旅游中心城市相关问题有实质性研究的开端是1993年骆静珊等的“利用区位优势,发挥昆明旅游中心城市功能”[4]一文。董志文在“旅游中心城市在旅游业中的地位和功能分析——兼论沈阳市的旅游中心城市建设对策”[5]一文中对旅游中心城市的研究有了一定深化。总之,在2000年之前,真正意义上的相关研究很少;2000年之后开始增加,尤其是近5年,直接针对旅游中心城市的研究文献数量明显增多。从统计结果看,虽然直接相关的文献数量仍不多,但国内学者对旅游中心城市的关注呈持续上升趋势。
由于旅游中心地和旅游中心城市之间概念混乱,在对旅游中心城市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时,也必然会对一些旅游中心地相关文献进行分析,以便得到更全面的综述。综合看,关于旅游中心城市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六方面。
国内学者对旅游中心地和旅游中心城市有多种界定(表2),两者间存在必然的联系,其共同点体现在都是指对区域旅游发展具有中心性(核心)作用的地点或场所。对旅游中心地而言,这种中心性可以通过旅游吸引功能实现,也可以通过旅游服务功能实现,还可以通过两者共同作用来实现;但对旅游中心城市而言,倾向于认为它是通过旅游服务功能实现对区域旅游发展的中心性作用。
表2 国内学者对旅游中心地和旅游中心城市的概念界定Table 2 Definitions of tourism central place and tourism central city in China
每位学者对旅游中心城市的功能表述各有差异,但可归纳为两大类观点:一是认为旅游中心城市都有其吸引和辐射功能,既是旅游目的地,又是旅游集散地和管理中心,具有旅游目的地功能、旅游集散地功能、旅游管理与服务功能,以骆静珊[4]、陶犁[16]、郑 秀 娟[14]、朱 忠 芳[15]等 为 代 表。 二 是 以 董 志文[5,12]、冯霞[17]、邬幼明[18]、钱天鹏[19]等为代表,强调城市的旅游服务和区域旅游协调职能,认为其辐射功能表现为对客源的集散、信息集散、对人才的扩散、旅游接待服务、旅游管理等功能。不难看出,研究者都认同旅游中心城市的旅游集散、服务与管理功能,区别在于是否认为旅游中心城市必须具备强大的旅游吸引功能。这样的分歧是由于学者们对旅游中心城市的概念认识不同造成的。
关于形成条件,有以下看法:1)董志文[5,12]、郑秀娟[14]、宋河有[20,21]等认为良好的客流集散与旅游接待条件是形成旅游中心城市的充分必要条件,强调城市的旅游服务条件;2)章尚正[22]、李跃军[13]则提出旅游中心城市应是旅游集散中心和旅游目的地;3)很多学者认为应具备更多补充条件,如李跃军[13]、郑秀娟[14]认为所在区域的旅游资源必须丰富,章尚正[22]、邬幼明[18]提出应是区域经济、文化中心、人口集聚地等;4)杨皖苏[23]、钱天鹏[19]认为以上条件需同时具备。可以看出,很多学者没有抓住核心问题,进而对形成条件的界定越来越多样。
关于旅游中心城市的发展与演化探讨不多,宋河有[21]将其分为旅游资源驱动和综合实力驱动两大形成路径,认为城市会发展成为区域旅游形象代表;郑秀娟[14]认为区域内的资金、技术、人才会大量涌入并推动其成长为区域中心城市。
关于旅游中心城市的类型,学者们基于不同角度进行了分类,主要有3种观点:章尚正[22]将中国的旅游中心城市分为全国性旅游中心城市、省域旅游中心城市和地区旅游中心城市;宋河有[21,24]将其分为旅游吸引物禀赋状况良好和旅游吸引物禀赋非优两大类型;钱天鹏[19]认为旅游中心城市主要有资源型、集散型、经贸型和综合型。
顾朝林最早提出了旅游中心城市体系概念[6],郑秀娟[14,25]则进一步明确了概念,认为在一定旅游区域内,辐射能力、等级、旅游职能不同的多个旅游中心城市相互作用,构成了旅游中心城市体系。近年又有更多学者关注此问题,汪威[26,27]、杜忠潮[28]、林爱平[29]、周玉翠[30]等分别选取了不同指标对相关城市的旅游中心性进行了测定,进而明确构建了特定地域的旅游中心城市体系,所选取指标涉及城市旅游经济规模、旅游吸引功能、旅游集散功能、接待与服务水平、基本要素水平等方面。薛莹[31]利用Voronoi图的空间分割原理以及马楠[32]从城市旅游经济联系度角度计算出城市的旅游影响力。
这些研究都是对特定地区进行的个案研究,郑秀娟[14,25]对陕西省、汪威[26,27]对丝绸之路中国段、薛莹[31]对苏浙沪地区、杜忠潮[28]对关中地区、南宇[33]对西北丝绸之路区、林爱平[29]对福建省、马楠[32]对环渤海地区、周玉翠[30]对27个省会城市分别进行了研究。总体而言,权威性的理论总结尚未形成,指标选取及测定方法多样。
对此问题的研究还处于宏观理论探讨阶段:首先,学者们都认同旅游中心城市与区域旅游发展息息相关,邹积林[2]强调应处理好两者的关系,董志文等[12]认为旅游中心城市与外围旅游区域之间有辐射、扩散作用,还存在极化作用;其次,骆静珊[4]、章尚正[22]、王 七 章[34]、程 晓 明[35]、许 金 根[36]、郑 秀娟[14]、冯霞[17]、杨皖苏[23]、宋河有[20,21]等都认为旅游中心城市在区域旅游发展中发挥着龙头作用;还有,吴佳宾[37]认为旅游中心城市与周边的灰度旅游区之间存在对立与统一关系,宋河有[38]认为区域内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移植到旅游中心城市开发可以实现双赢。在这方面学者们形成了宏观层面的一些共识,但有待于进一步深化研究。
旅游中心城市作为旅游目的地建设的理论研究匮乏,宋河有[38]提出将区域内有魅力的非物质文化资源移至旅游中心城市开发利用是增强城市旅游吸引力和发挥旅游辐射功能的有效途径。实证研究则非常多,主要是针对缺乏知名旅游吸引物的大城市展开的,尤其是省会城市备受关注。骆静珊[4]、肖星[6]、章 尚 正[22]、南 宇[39]、邬 幼 明[18]、陈 霖 婷[40,41]、林爱 平[42]、朱 忠 芳[15]、周 艳 芳[43]、宋 河 有[20,21]、金梅[44]、钱 天 鹏[19]、年四锋[45]、邓 峰[46]、文 彤[47]等分别对昆明、兰州、合肥、厦门、福州、郑州、西安、重庆、郴州、吉首等城市进行了个案研究。
(1)基本概念尚未达成共识。由于旅游业所提供产品的特殊性,中心地理论在运用到旅游业中时,出现了旅游中心地、旅游中心城市、旅游中心镇、旅游中心、中心旅游城市等多种称谓,学者们提出了各不相同的界定。这直接造成了相关概念的混淆现象:有时多个学者说的是一个问题,称谓却不同;有时称谓相同,谈的问题却不一致;很多学者干脆就将这些概念互用。
归纳起来,相关概念的混淆或争议主要表现在:第一,旅游中心城市与旅游中心地是等同还是前者属于后者?第二,旅游中心城市是否一定是区域中心城市?第三,旅游中心城市应是旅游服务中心还是旅游吸引中心,还是两者的统一体?第四,旅游中心城市所指的地域场所是城区还是行政所辖市域范围?上述争议一直不能澄清,必然造成了如今的概念混乱局面。
(2)个案研究占主导,理论体系尚未形成。总体而言,针对典型旅游中心城市或典型地区旅游中心城市体系进行的个案研究占多数,一般是在进行个案研究前对相关理论做浅显探讨,并没有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探讨问题主要集中在旅游中心城市的形成条件、功能、类型、演化规律等基本问题上,并且没达成一致,基础理论框架尚未建立起来。这说明理论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
(3)测定旅游中心性的指标没有统一。测定一个城市是不是区域旅游中心城市及其等级,最直接的方法就是通过相关指标来测定其对区域的影响力大小,即测定其中心性。以往有学者借助不同分析工具对一些城市的中心性进行了测定,但所选取的指标各不相同。每个城市的特点不同,各个指标发展情况各不相同,对一个城市而言,选取不同的指标就会得出不同的测定结果。
(4)城市与区域旅游的互动发展研究深度不够。旅游中心城市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对区域旅游发展的带动方面。虽然有学者探讨了旅游中心城市对区域旅游发展的辐射与极化作用,多数学者也认同其对区域旅游的带动作用。但从更深入具体的层面看,旅游中心城市该如何实现与区域旅游的互动发展,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研究框架,这使得旅游中心城市的中心性作用发挥有限。
(1)概念亟待厘清并形成权威界定。随着研究的深入,旅游中心城市相关概念亟待厘清,否则以后的研究还将持续概念混乱的局面。笔者认为,造成以往概念混乱的局面主要有以下原因:第一,学者研究背景不同,地理学科背景的学者更倾向于使用旅游中心地概念,其它学科背景的学者习惯使用旅游中心城市称谓;第二,不同学者对旅游产品的认识不同,有的学者认为旅游业提供的核心产品是旅游景区,即旅游吸引物,有的认为旅游业提供的核心产品是旅游服务。总之,概念混乱的局面不利于旅游中心城市的研究发展。笔者建议通过全国学术会议,召集相关领域专家讨论厘清相关概念,形成权威界定。
(2)知名旅游吸引物匮乏的旅游中心城市将备受关注。我国多数城市中没有高知名度旅游吸引物,如呼和浩特、石家庄、郑州、合肥、兰州、南宁、福州等一大批省会城市都属于典型的知名旅游吸引物匮乏类旅游中心城市。在区域旅游发展中,城市的地位与作用不容忽视,作为服务中心的旅游中心城市更是区域旅游发展的脊梁。为了追求区域旅游整体快速发展和城市地位提升,这类城市必将受到更多学者关注。
(3)量化研究成为趋势,旅游中心性指标有待统一。随着不同学科背景学者的涉入,研究手段和分析工具将继续呈现多样化倾向。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注重“用数据说话”,以获得更强的说服力。但采用不同的分析工具和选取不同的指标对同一城市的旅游中心性进行测定,可能会得出截然不同的结果。选取哪方面数据作为测定旅游中心性的指标,应是未来需要达成共识的重要问题。
(4)旅游中心城市与区域旅游发展的双赢问题仍将成为焦点。对旅游中心城市的研究不能局限于城市本身,更需要关注区域旅游整体发展,最终目标应是实现城市与区域旅游的双赢。随着我国旅游发展水平的提升,各地越来越注重区域旅游业整体发展。旅游中心城市与所在区域的资源整合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旅游中心城市与区域旅游的互动发展过程中,旅游中心城市如何更有效地发挥旅游中心性作用,旅游中心城市体系如何协调分工,旅游中心城市如何借助区域资源促进自身吸引力提升进而提升区域旅游竞争力等一系列问题都有待于深化研究。
[1]简王华,黄敏,阎广慧,等.欠发达地区旅游中心地发展与演变——以南宁市为例[J].旅游学刊,2008,23(8):34-38.
[2]邹积林.旅游区划问题探讨——以成都地区为例[J].旅游学刊,1990,5(2):26-28.
[3]陈枫.正确认识旅游资源对旅游中心城市的依赖关系[J].旅游学刊,1991,6(3):1-2.
[4]骆静珊,陶犁.利用区位优势发挥昆明旅游中心城市功能[J].旅游学刊,1993,8(6):26-29.
[5]董志文.旅游中心城市在旅游业中的地位和功能分析——兼论沈阳市的旅游中心城市建设对策[D].东北师范大学,1994.
[6]肖星.兰州旅游中心城市建设的构想[J].丝绸之路,1998(3):22.
[7]吴必虎.区域旅游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328.
[8]柴彦威,林涛,刘志林,等.旅游中心地研究及其规划应用[J].地理科学,2003,23(5):547-553.
[9]何调霞.长三角旅游中心地等级体系及职能优化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6.
[10]何调霞.旅游中心地的内涵及成长机制研究[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0(2):27-30.
[11]顾朝林.中国城市地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212.
[12]董志文,盛红.旅游中心城市在旅游业中的地位和功能研究[J].海岸工程,2002,21(1):57-62.
[13]李跃军.试论区域性旅游中心城市的构建——以浙东南旅游区为例[J].台州学院学报,2003,25(1):83-86.
[14]郑秀娟.陕西省旅游中心城市体系构建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
[15]朱忠芳,兰思仁.省会旅游中心城市功能定位探讨——以福州市为例[J].长沙大学学报,2008,22(4):19-20.
[16]陶犁.论昆明旅游中心城市功能的发挥[J].经济问题探索,2001(12):117-120.
[17]冯霞,张立明.构建旅游中心城市之研究——以荆门市为例[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6,18(6):88-92.
[18]邬幼明.合肥市“十一五”建成安徽省旅游中心城市的对策研究[D].安徽工业大学,2006.
[19]钱天鹏.重庆作为长江上游旅游中心城市构建研究[D].西南大学,2009.
[20]宋河有.基于全省旅游中心城市定位的郑州旅游业发展研究[D].青岛大学,2007.
[21]宋河有.试论我国旅游中心城市的形成与演化[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09(3):31-33.
[22]章尚正.旅游中心城市:合肥旅游发展的战略目标[J].决策咨询,2000(11):35-36.
[23]杨皖苏,严鸿和.安徽省旅游中心城市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人文地理,2007(6):105-108.
[24]宋河有.关于郑州作为河南省旅游中心城市的探讨[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41-43.
[25]郑秀娟.陕西省旅游中心城市体系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1342-1344.
[26]汪威.丝绸之路中国段旅游中心城市体系构建研究[J].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8(4):380-383.
[27]汪威.丝绸之路甘肃段旅游中心城市体系构建及其空间一体化发展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
[28]杜忠潮,陈书卿.关中地区旅游中心城市空间结构系统优化研究[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93-98.
[29]林爱平.福建省旅游中心城市体系建设[J].闽江学院学报,2011(6):73-76.
[30]周玉翠.省会城市旅游中心性聚类研究[J].经济地理,2012,32(3):157-160.
[31]薛莹,俞路,韩贵峰.基于Voronoi图剖分的区域旅游中心城市体系——以苏浙沪地区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8,27(2):81-84.
[32]马楠.环渤海旅游中心城市等级结构体系研究[J].北方经济,2011(7):10-11.
[33]南宇.西北丝绸之路区旅游中心城市合作开发网络模式研究[J].经济地理,2010,30(6):1038-1042.
[34]王七章.论四川旅游支柱产业的培育和旅游中心城市的构建[J].理论与改革,2000(4):70-73.
[35]程晓明,邓龙刚.对旅游中心城市主导作用的认识——兼析万州如何建设为三峡库区旅游服务中心[J].中国三峡建设,2002(5):33-34.
[36]许金根.旅游中心城市建设与西部旅游业的发展[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科版),2003,23(4):67-71.
[37]吴佳宾.旅游中心城市周边灰度旅游区旅游形象优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
[38]宋河有.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在旅游中心城市的有形化利用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10(11):91-96.
[39]南宇.将兰州建成黄河上游沿岸的旅游中心城市[J].社科纵横,2002,17(1):17-18.
[40]陈霖婷.厦门建设海峡西岸会展旅游中心城市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
[41]陈霖婷.厦门建设海峡西岸会展旅游中心城市的比较优势分析[J].沿海科技与企业,2009(12):89-91.
[42]林爱平.建设福州旅游中心城市刍议[J].闽江学院学报,2007(1):16-19.
[43]周艳芳.福州建设海峡西岸旅游中心城市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
[44]金梅,崇尚锟.旅游中心城市的形象设计——以西安市为例[J].甘肃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21(2):42-44.
[45]年四锋,李东和.区域旅游中心城市建设研究——以安徽省合肥市为例[J].科技和产业,2010(12):21-25.
[46]邓峰,吴海兵.郴州打造“湘、粤、赣”省际区域旅游中心城市的战略构想[J].时代金融,2011(7):50-52.
[47]文彤.吉首市构建大湘西新型旅游中心城市的探讨[J].民族论坛(学术版),2011(8):46-48.
Review and Prospect on the Study of Tourism Central City in China
SONG He-you
(TourismCollegeofInnerMongoliaNormalUniversity,Huhhot010022,China)
Based on the quantitative statistic and analysis on the former literatures,it found that more and more scholars focusing on the issue of tourism central city in China.The research contents involve six aspects,including definitions,functio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tourism central city system and centricity,mutually development between tourism central city and region,construction as a tourist destination.After review to relevant study,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can be drawn:firstly,the definition is confusing;secondly,the theory system is incomplete;thirdly,case study is dominant;lastly,the centricity index is also disagreed;except that,the study on mutual development between city and region is also not deep enough.In the future,the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se aspects:relevant concept,tourism central city with less famous attractions,centricity index and mutual development between city and region.
tourism central city;tourism central place;review
F590
A
1672-0504(2012)06-0101-05
2012-06- 26;
2012-09-03
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NJSY12036)
宋河有(1979-),男,硕士,讲师,主要从事区域旅游开发与旅游经济管理相关研究。E-mail:songheyou@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