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 瑜
(彭阳县公路管理段,宁夏 彭阳 756500)
农村公路一般是指通乡(镇)、通行政村的公路。通乡(镇)公路是指县城通达乡(镇)、以及连接乡(镇)与乡(镇)之间的公路。通行政村公路是指由乡(镇)通达行政村的公路。也有部门认为“就我国的现状而言,农村公路就是指县乡公路和通村公路”。农村公路在彭阳县的社会经济发展中担负着及其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我县农村公路管养现状的调查,就目前我县农村公路管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谈谈个人看法。
彭阳县现辖12个乡镇,156个行政村,808个村民小组,26.26万人,总面积2528.65平方公里。截止2012年6月,全县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1377.5公里,其中:县道4条105.7公里,乡道23条482.993公里,村道58条788.807公里;沥青路743.501公里,水泥路38.45公里,砂砾路595.549公里,全县100%的乡镇、行政村通等级公路。
但是,由于工程建设前期设计标准低,投入资金少,导致桥涵、边沟、挡墙、边坡、安保标志等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近年来,随着全县生态治理效益初现,降雨量相对同期也有所增加,一些等级沙砾公路冲毁现象较为突出;由于主要支线道路超限超载严查重管,一些车辆就绕道农村公路,虽然公路管理部门设置了限宽门,可是强行冲卡现象依然存在。这样一来,对原本设计承载能力就低的农村公路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加速了路面裂缝、坑槽等病害的普遍出现,有些路段甚至出现了大面积沉陷。更值得一提的是,这些病害还在继续蔓延,直接缩短了农村公路的使用年限,降低了交通运输的社会效益,甚至不能发挥作用。
2.1 宣传教育不到位,爱路护路意识淡薄。长期的政府管理模式,使绝大多数群众只知道使用公路,享受“公路通,百业兴”带来的实惠,不知道公路也需要大家爱护,随意地乱搭乱建、在路基取土、偷盗路沿砖等现象屡禁不止,靠路吃路,似乎是理所应当的。这些现象的发生,很大程度上是公路损害的直接原因,影响了公路的使用安全,也极大地浪费了公路建设资金。
2.2 建设资金不充裕,路基配套工程标准低。在我县已建成的农村公路中,40%的公路是在原有的便道上修建的。这并不是无法加宽路基,而是资金存在严重缺口。有的项目在申报时是设计标准很高的扶贫道路,但在真正建设时,国家只补贴60%的先期投入,剩余的40%需要县财政筹措。我县前几年的财政收入仅仅能维持最基本的公共建设,没有能力支付这一大笔投入,这样就势必造成了一些公路在建设时降低标准,部分配套设施被裁减,这也为日后公路在使用过程中过早出现病害留下了很大的隐患。
2.3 管养体制不完善,公路管养存在缺失。长期以来,人们已经形成了“公路管养有道班”的思维定势,诚然,公路养护部门对公路的管养固然重要,但各乡(镇)、村、组配合,分级负责的农村公路管养体制更有利于农村公路的管养和使用。再者,随着扶贫开发的不断深入,我县的农村公路建设也飞速发展,全县12个乡镇156个行政村,全部通沥青水泥路,30%的村民小组通等级沙砾公路,农村公路管养任务直线上升。而全县公路养护人员共91人,近年来由于退休、调动等各种原因减少18人,线路多,人员少的现象愈来愈突出,直接导致一部分农村公路管养不到位,个别路段管养缺失。
3.1 强化宣传教育,增强群众爱路护路意识。要加大公路相关法律、法规宣传普及工作,开展爱护农村公路安全设施教育。完善县、乡(镇)、村三级宣传网络,利用多种渠道和手段,不断创新宣传思路和方式,采取制作固定宣传栏、张贴宣传教育漫画、组建文艺宣传队、发放反面宣传教材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教育方式,增强宣传教育效果,不断提高群众爱路护路意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公路法》、《公路安全保护条例》及《宁夏回族自治区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提高沿路群众的守法、护路的意识。利用农家院墙、公路边坡等地方,涂写大量爱路护路的标语,减少沿路群众对公路基础设施的破坏。同时要坚决打击那些对公路管理法律法规置若罔闻、破坏公路的不法分子,从根本上杜绝破坏公路现象的发生,减少公路安全隐患,延长公路使用寿命,充分发挥公路建设资金的投入效益。
3.2 多方筹措资金,提高农村公路建设质量。一要紧紧抓住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自治区南部山区移民开发工程战略机遇,积极主动争取国家财政投入,新修和改造一批高标准的农村等级公路。要科学合理制定全县农村公路建设和管养发展规划,切记盲目扩大建设。县、乡政府要合理安排财政预算,统筹规划管养资金。各级村民委员会可以采取自愿捐赠、集资出力等方式筹措资金,为农村公路建设提供充足的资金保证。二要加强资金监管,完善资金申请、拨付、使用等各个环节的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宁夏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定期对全县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资金的使用效率和安全。并接受县纪检、财政、审计等部门的资金使用审查,县公路管理段应每月向交通局上报当月完成的工作量,再由交通局审核后上报宁夏公路管理局审批,实现资金申请、拨付的规范化。严格杜绝挪用、挤占农村公路管养资金的现象发生,确保农村公路管养资金的安全、合理使用。
3.3 创新管养模式,实现农村公路“有路必养”。一要建立科学高效、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公路养护管理机制,结合实际,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全县农村公路管理办法、养护管理考核评价体系、养护定额、养护质量评定标准等行政管理规章和技术性规范标准,使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实现规范化和标准化。二要改革公路养护生产组织形式和作业方式。对全县符合列养条件的农村公路进行全面深入调查,摸清路况,核实里程,统一编号,绘制各条道路的详细路线示意图,落实“有路必养”。
我县农村公路占全县公路养护总里程的92.3%,随着农村公路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里程成倍增长,技术标准大幅提升,管养工作也成为摆放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面对人员相对较少、资金严重短缺、养护里程增多等诸多矛盾和困难,我们要进一步深化管养体制改革,拓宽融资渠道,加大科技投入,提升管养质量。要从根本上转变思想观念,逐级落实公路管养主体责任,最大限度为农村公路提供人力、资金、技术和设备保障,指导引进和推广公路养护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促进传统养护方式向现代作业方式转变,确保全县农村公路"管无盲区,养无死角",努力创造全县农村公路平稳、整洁、通畅、安全的通行环境。
[1]宁夏回族自治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2010.
[2]裴成.浅析农村公路管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国公路网,2011.
[3]张帮毅.中国路面机械网,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