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兵
(广东省大宝山矿业有限公司, 广东 韶关 512128)
配矿是指为满足矿石质量指标的要求,对品位高低不同的矿石,按比例进行互相搭配,尽量使之混合均匀。通过开展配矿工作,有助于增强输出矿石品位的稳定性,有助于增强输出矿石的质量性和连续性。
矿石回采率是指矿石开采过程中采出纯矿石与工业储量的比值。回采率是评价矿石开展的重要指标,其充分反映出矿产资源回收状况。
废石混入率又称之为围岩混入率,其是指矿石开采过程中混入采出矿石中的废石量与采出矿石量的比值。通常情况下,必须靠经验来判断回采出矿过程中的废石混入率。
计划输出矿石品位是指待配矿工作完成后,得到的矿石品位。计划输出矿石品位往往被作为控制矿石质量的唯一衡量标准,其大都以选矿的技术经济效益为依据确定。
配比计算是实施矿石质量规划的重要技术工作。采矿或配矿人员通过矿块图资料对采矿点的矿石品位等质量指标波动范围和波动趋势进行估计,并根据产品要求的质量指标来确定配矿方案,计算当时的配矿比例(简称配比)。
配矿人员是在中深孔爆破后,观察各出矿点矿堆,凭经验估算出矿堆的围岩混入率,结合地质品位和围岩品位计算穿脉的平均品位。
围岩混入率不仅关系到矿石品位,而且还对配矿工作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受围岩混入的影响,使得矿石品位大幅度下降,导致配矿工作无法顺利高效开展。为缓解这一弊端,需要充分利用起高品位矿石搭配,从而不断提升配矿效益。同时,基于各出矿点存在着不可预警性,造成围岩混入呈现无规律变化。截止现阶段,我国尚未制造出检测品位变化的有效仪器,给予配矿比计算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2.1.1 六点法
目前,我国在目测矿堆围岩混入时最常用放矿漏斗放矿口六点法,该方法将为有效且推测矿堆的平均品位的准确性相对较高。即放矿口左右、矿堆中间左右两点、放矿矿堆底部左右两点,以六点的矿石状况为依据判断。
2.1.2 出矿经验法
就矿区围岩来说,其大都为千枚岩,从重量方面看,该岩的密度比铁矿石比重小,同体积下围岩的质量小于矿石的重量,所以可通过测量重量区分围岩或铁矿石;从性质方面看,矿石大都呈无规则结构,而千枚岩大都呈片状结构,为此也可以通过观测形状结构区分围岩或铁矿石;从性质方面看,千枚岩大都呈现暗黑色,无反光效应,而矿石大都呈现净铁矿,具有反光效应,也可以此为依据区分围岩或铁矿石。
块矿率作为检验爆破效果的重要指标。块矿率过高或过低均会影响到铲装出矿,导致配矿计划工作无法按照预期的目标实行。
由于备采矿源不足,导致采矿工作难以按照配矿计划制定,以至于输出矿石品位和输出矿石质量大幅度降低。
我国配矿工作中对矿块内的穿脉不合理,打破了矿块内穿脉品位平衡状态,造成高品位和低品位不成比例,从而给予配矿工作到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一旦爆破效果未能够达到预期目标时,极易形成推排、悬顶,从而呈现不饱满矿堆、围岩混入无规律等不良现象,较大程度上制约到配矿工作的顺利高效开展。
采矿技术员在做中深孔爆破设计时,结合爆破设计图纸和现场中深孔爆破后崩矿情况,估算出矿堆中围岩混入率并结合工业矿石品位和围岩品位,计算不同进路的采场采出矿石品位。根据出矿量按照加权平均法,结合供矿平均品位和不同进路矿石量和采出矿石品位情况给出几种不同的配矿比,通过方案比较选出最优的,即可确定不同进路的矿石配矿比例。
自矿山开采设计起止于年、季、月采矿作业计划的编排,现阶段,我矿针对于月作业计划采矿的各阶段之间的配矿过程均进行了科学合理的编排,之后将生产现场实际状况与编排采矿作业计划有效的结合起来。
矿山以原详细生产勘探技术和相关知识为出发点,通过汲取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的相关经验,进一步提高矿石储量级别,从而为编排剥采计划和采矿生产的顺利开展提供充足的信息资源。通常情况下,矿山常用穿爆牙轮钻孔矿粉取样技术控制回采台阶矿块矿石品位品级。即地质部门针对于穿爆牙轮孔矿粉逐孔系统进行取样分析,并以各孔成孔品位加权为依据计算出单元矿块的综合平均品位,之后结合原地质资料编制出回采台阶穿爆矿块图。对于回采台阶穿爆矿块图而言,其将以依据穿爆孔矿粉品位变化的大小划分为单元小矿块,最后以单元小矿块为区域逐个进行爆破。
受矿石入仓或入选品位要求及其矿石类型或品位差异性的影响,使得配矿比例呈现灵活多变性。一般情况下,配矿手段往往依据控制运矿入仓车数确定。随着我国电子计算机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完善,矿山采矿普遍实现现代化、信息化,即由电子计算机控制,利用电子计算机配矿系统,结合矿山各矿点的品位状况、运输距离以及配矿要求,实现电子计算机计算配比,以此不仅较大幅度上提升了配比计算的准确性和效率,而且还节省了大量的计算成本。
矿山露天基建期间及生产初期,矿体表部存在着些许低品位矿石。基于该部分矿石形态不规划、品位相对较低,给予开采综合回收带来了极大的挑战。经研究分析,我国相关矿山决定放弃该部分的矿石开采,采取矿区境界外合适地方堆存的形式降低存放,以便日后开采。
采矿作业及生产管理人员是采矿工作的核心,其直接关系到采矿工作的实际状况。因此,为保障矿山采矿作业和生产管理的顺利开展,这就需要加强采矿作业及生产管理人员的生产质量意识,明确质量目标和要求,增强其人员的从业素质。同时,定期对其人员进行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使其能够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
通过提高矿山生产技术,强化出矿管理,科学合理配矿有助于实现有效资源的合理配置,推进矿山实现经济效益价值最大化。
结合矿山各采矿点的矿石量和矿石品位分布,采场生产能力等因素科学合理配矿,其行为对稳定供矿品位发挥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矿山供矿量需严格依据生产技术部制订的月度生产计划确定。之后依据生产天数平均到每一天、每一班的产量,结合矿山的实际状况确定其供矿品位,若其品位达不到标准需对其调整,以此充分发挥矿石资源的最大价值。
(1)地质部门定期性更新回采区域内的地质状况,实现矿块图的有效细化,从而为配矿工作提供准确、完整、充足的信息资源。
(2)科学合理的运用采矿技术,有效安排回采顺序,尽可能使用小配比,最大限度上提升矿石进入矿仓的均匀度。
(3)对于矿层较复杂的矿段来说,为降低矿石贫化和损失,有利配矿工作可实行分爆分采。
(4)综合比较和分析工作至关重要,因此,在其比较和分析时必须致力于一次配矿和二次配矿的基础之上,采取有效措施尽可能控制矿石质量的波动性,降低配矿成本。
[1] 王超文,周斌. 合理配矿提高矿石质量[J].矿业工程, 2010(05).
[2] 易丽平,王李管,房智恒. 线性规划在露天配矿中的应用[J]. 现代矿业, 2010(01).
[3] 王涛. 探讨配矿方案在均衡原矿品位中的应用[J]. 科技信息, 20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