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省军区政治委员 杨忠民 少将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我国经济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关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国防科技工业作为国家战略性产业,转方式、调结构的核心和出路都在于实现军民融合式发展。从对某省调查情况可以看出,军工企业经过多年发展,已具备一定发展基础和优势,加上外部环境不断改善,实现军民融合式发展条件基本成熟。一是推进军工企业融合发展碰到难得的发展机遇。党的十七大以后,中央着眼实现富国与强军相统一,强调要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围绕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作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二是推进军工企业融合发展有较好的发展基础。军工企业具备一定的发展规模,拥有较强的人才、技术和品牌优势,军工企业文化底蕴深厚,积蓄了强劲的发展潜力。通过多年的结构调整和改革脱困,军工企业的“阵痛期”已过,大多可以轻装上阵。三是推进军工企业融合发展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从世界科技发展的一般规律看,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往往首先产生或运用于国防科技领域,再向民用领域转移,进而推动民用产业升级换代。科技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为军民融合发展提供了载体和广阔市场。四是推进军工企业融合发展有着良好的发展环境。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丰硕成果,给军工企业融合发展提供了丰厚的人才、技术、资金等方面的资源和良好的政策环境,为军工企业融合发展增添了持续发展的后劲。
军工企业虽然呈现出较好的发展态势,但整体发展基础相对薄弱、综合竞争能力不强等方面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军工企业要做好转方式、调结构这篇大文章,实现军民融合式发展,还有许多矛盾需要深入分析研究,还有许多问题需要积极探索破解。
转方式、调结构首先是一场思想革命,军工企业通过军民融合式发展把企业做大做强,必须在解放思想上求突破。从调查的情况看,当前有的军工企业走融合式发展的步子迈不开,主要是思想没有跟上来。一是紧跟市场参与竞争的意识不强。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等靠要”、“皇帝女儿不愁嫁”等思想根深蒂固,放不下“老军工”的架子,主动参与市场竞争意识不强,市场风险、生存危机意识较弱等问题,带有一定的普遍性。从随机抽问某军工企业中层管理人员和一线生产工人看,大部分人仍把企业发展寄希望于军队扩大军品计划订购规模,对如何通过市场竞争加快企业发展缺乏成熟思考。二是做大做强企业的意识不强。从管理层到普通员工,占相当比例的人安于现状,尤其是对近年来因部队大规模换装带来的企业效益转好、员工待遇提高沾沾自喜,小富即满、小富即安思想较重。三是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意识不强。对中央转方式、调结构战略部署缺乏应有的敏锐性,等待观望上层出政策的多,主动思考、超前谋划、积极应对的少。与4个军工企业17名主要领导座谈,部分同志对军工企业如何在转方式、调结构中抢抓机遇发展还没有很好思考。四是坚持军民融合发展的意识不强。对军民融合发展的辩证关系缺乏正确认识,大多把军品和民品发展完全割裂开来,发挥军工优势做大做强民品和“引民入军”推动军工产业更好更快发展的观念不强。
推进军工企业军民融合式发展,必须首先“洗脑”,打好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这场硬仗。要组织广大军工企业员工特别是领导、管理人员深入学习中央主要领导同志在年初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精神、中央与省里关于转方式、调结构的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到转方式、调结构率先成功转型的企业参观见学,广泛开展如何更好地推进军民融合发展大讨论,自觉破除各种制约军民融合发展的陈旧思想,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念。一是要树牢加快发展理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键是要在“加快”上下工夫、见实效。要克服等待观望的情绪,强化“转得早、发展早,转得快、发展快,转得好、发展好”的意识,以“抢抓”的姿态对待这一变革。二是要树牢融合发展理念。把思想观念从“军民分割发展”、“军民结合发展”转变到“军民融合发展”上来,走出单纯依靠转产民品推进发展的初级模式,促进军用与民用技术资源、技术人才的互动和科技成果的双向转化,形成军转民、民进军、军民融合、寓军于民、军民良性互动的大国防科技工业格局,实现军工企业产业结构的深度融合。三是要树牢创新发展理念。尽快摆脱跟踪研仿的思维模式,加强国防科技工业创新体系建设,鼓励大胆探索,掌握核心技术,不断增强创新能力,激发创新活力,使国防科技工业创新取向更明确,创新活力更充沛,真正成为主要依靠创新推动发展的创新型产业。四是要树牢市场牵引发展理念。要引导广大军工企业员工尤其是管理人员转变计划经济时期固有的思维定式,摆脱“军工特殊”的思想束缚,积极调整心态,放下架子,广泛参与市场竞争,通过市场搏击增强综合竞争能力。
军工企业不走军民融合之路势必影响发展,融合不好同样难以很好发展。从对湖南省的调查情况看,军工企业民品产值虽然占全行业总产值的70%左右,但多数是“两条腿”走路、“军”与“民”分割,有的企业在民品开发上还是空白,有的却是抛开军需搞民品,普遍存在军工生产线利用率低、军工企业科技和生产优势发挥不明显、民品生产成本过高、军民融合程度不深等问题。必须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推进融合发展双重变革中,坚持以军品科研生产为根本,以推动国防科技工业创新发展为前提,找准军事利益最大化与企业市场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结合点,大力研制和开发军民两用产品,避免出现只顾“市场”不顾“战场”的急功近利行为和单靠“战场”不管“市场”的单打一行为。一是坚持以发展军民两用产品为切入点深化融合。当代科技革命、产业革命和新军事变革的发展,使国防经济与社会经济、军用技术与民用技术的界限越来越模糊,结合面越来越广。通过多年不断发展,军工企业已步入自主创新、重点发展军民两用高新技术产品的发展阶段,研发生产了一批军民两用产品。比如某公司研制的燃气轮机、某基地研制的近空间飞行器、某厂研制的特种摄像机等,这些产品技术含量高、军民通用性强,都是找准了军民融合结合点的成功实践。要充分利用军工企业的基础能力和资源条件,努力发展军民两用优势产业,拓展军民两用空间,形成军民两用优势产业。二是坚持以拓展军工企业研发生产能力为切入点深化融合。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某省军工企业中70%以上的尚不具备生产民用总集成产品的能力,但这些企业中有80%以上的都能生产用于民品的零部件和元器件,并且是市场广受欢迎的零部件和元器件。因此,要瞄准市场需求,并借助“中国军工”这一过硬品牌,发挥军品质量过硬优势,通过配套产品的生产,为市场提供原材料、零部件、元器件以及中间加工服务,打开民品生产的大门。三是坚持以利用军工企业技术优势服务民品为切入点深化融合。军工企业在军品研制生产过程中,积累了一大批设计、工艺、集成等技术,研发生产能力显著提高,形成了军工企业特有的技术优势,有些可直接用于民品生产,有些经过二次开发后也可以转为民用。比如注浆堵水、通风防尘、爆破器材、轻武器和重型装备制造技术等等,都可以在民用中发挥重要作用。某公司利用装甲车辆履带底盘技术和生产线研发生产的新型垃圾压实机、沙漠植被机、森林防火车、高机动抗灾抢险输送车,利用军品传动技术研制的国内首台轿车无级自动变速器等,都是利用军工优势技术生产民品的典范。他们的实践告诉我们,要善于把握军工技术与民用产品的结合点,注重军民两用技术的提高升级,进一步拓展军工技术民用空间,推进军民融合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从调查的情况看,军工企业单打独斗、关起门来自我发展的多,产业集成度、与地方产业关联度都不高,缺乏带动产业发展的大企业大集团。必须抓住转方式、调结构这一难得机遇,加强资源整合,壮大产业规模,加速推进军工企业融合发展。一是壮大优势产业。要积极鼓励和引导中小企业生产和研发“专、精、尖”产品,利用军工产业优势,加快产业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抓紧研发一批科技含量高、辐射能力强、市场前景好的军转民和军民结合重点项目,把优势技术做精,把优势产业做强,实现军工产业优势向产业强势转变。二是实施龙头带动。要坚持以优势资产为纽带、以成熟技术为支撑、以骨干企业为重点、以重大项目为载体,支持军工企业通过对外合作、兼并重组、互相参股等方式组建大型企业集团,提升规模经营水平,加快培育一批主业突出、优势明显、带动作用大、竞争能力强的“龙头”产业。三是推动集群发展。鼓励军工骨干企业,打破企业隶属关系,推动企业资金、技术、产品和人力资源的整合,支持军工企业集团就地、就近与地方联办生产企业,通过集群发展细化产业分工,提升产业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