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文摘
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在全国宣传部长座谈会上指出,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高度和宽广视野,科学阐述了事关党和国家全局的若干重大问题,深刻回答了党和国家未来发展的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对于团结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满怀信心地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深刻把握讲话的总要求,把握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意义和实践要求,把握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的重大部署,切实用讲话精神统一思想认识、推动宣传思想文化各项工作。
刘云山指出,要按照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的要求,切实做好宣传舆论工作,兴起迎接党的十八大宣传教育热潮。要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学习教育,更好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凝聚力量,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要继续深化“科学发展成就辉煌”主题宣传,全方位展示辉煌成就,更透彻地揭示内在原因,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的时代主旋律。要有针对性地加强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引导,把讲怎么看与讲怎么办结合起来,进一步凝聚社会共识、壮大主流思想舆论。
(摘自新华网)
首先,讲话在科学发展观的论述上有很多新提法,比如阐明了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对它的理论地位做了新的阐述。比如讲到科学发展观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有力的指导,这个判断非常重要;还谈到科学发展观是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力量,关键是我们怎么落实,怎么真正体现出来。其次,提出了三个“取决于”的观点,能否牢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关键取决于思想认识,取决于工作力度,取决于推进改革的步伐。这三个取决于也非常重要。现在我们的机遇来了,也面临着很多的挑战,要抓住机遇,把挑战化为机遇。
此外,还有一个内涵深刻的新提法是对于生态文明的界定,认为生态文明是涉及到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根本性的战略任务。生态文明包括生产方式根本性的变革,不是一个小打小闹的变革,这个内涵相当深刻。生产方式的变革,是生产力的发展,甚至生产力的调整上要做文章。生活方式的变革,你的生活方式是不是绿色的文明的,总书记放在生产力方式的根本变革位置上来提,是值得我们回味和学习的东西,内涵是相当重要的。
(摘自人民网)
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奋勇前进,是讲话的主题。讲话强调:“我们必须毫不动摇走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开辟出来的正确道路,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是中国列车驶向远方的坚实轨道,是中国航船驶向成功彼岸的可靠航线。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国经济为什么能够挺住并生机盎然?特大地震灾害的降临,中国人民为什么能够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入世10年的考验,中国制度为什么能够岿然不动?结论只能是:中国发展的深厚基础,是符合中国国情、顺应时代潮流、代表人民利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实践证明:这条道路是成功的路,逆转就要失败;这条道路在世界历史的坐标中是顺应时代潮流的路,逆转就是倒退;这条道路是充满光明前景的路,逆转就丧失动力。学习讲话,就要更加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信心。
(摘自人民网)
治国先治党,治党必从严。不严,精神就会懈怠,能力就会退步,就容易滋长脱离群众倾向,滋生消极腐败现象。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按照胡锦涛总书记讲话精神,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我们党才能始终充满活力地挺立时代潮头,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领导核心。
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必须深刻把握党的建设“五位一体”总体格局。要加强思想建设,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用科学发展的理论统一思想、指导实践,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提高全党思想政治水平;要加强组织建设,继续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进一步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要加强作风建设,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的作风,以优良党风促政风带民风;要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不断以反腐倡廉新成效取信于民;要加强制度建设,以党章为根本,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发展党内民主,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不断推进党的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摘自新华网)
搞好民族关系,维护民族团结,是民族工作的第一职责。胡锦涛同志深刻指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明确民族关系是我国政治和社会领域必须认真处理好的五大关系之一,强调各族人民要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合作、互相帮助,不断巩固和发展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
中央指出,各族人民大团结是中华民族的生命所在、力量所在、希望所在,提出要从我国国情出发,突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群众性、实践性、时代性,增强感召力、亲和力、影响力,打牢民族团结的思想基础和群众基础。这些重要论述,体现了我们党对民族关系、民族团结本质属性、发展规律的崭新认识和深刻把握。
为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新形势下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我们党高举民族大团结的旗帜,大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创建和表彰活动。中央和有关部门出台一系列举措,在全社会加强党和国家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民族法律法规和民族基本知识教育,有针对性地下发文件,提出要求,坚决纠正侵犯少数民族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努力消除影响民族团结和民族关系的各种隐患。各条战线涌现出一批又一批民族团结进步的时代先锋和先进典型,有效地引导了社会、教育了群众,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观念更加深入人心。
(摘自《求是》)
各民族团结进步,是中华民族的前途所在、力量所在、生命所在。做好民族工作是事关国家团结统一和长治久安的重大任务。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增强开展创建活动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推动创建活动更加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一要把创建活动与激发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积极性紧密结合起来,推动国家支持民族地区发展的政策、相关规划的贯彻落实和创新发展,引导各族人民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共同奋斗。二要把创建活动与保障和改善民生紧密结合起来,大力发展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促进各族群众的就业,让各族人民进一步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三要把涉及民族因素的矛盾纠纷化解作为创建活动的重要任务,建立推进民族团结的长效机制,切实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四要把加强民族团结宣传教育作为创建活动的重要抓手,在全社会唱响民族大团结的时代强音,促进各民族互相信任、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五要把创建活动作为民族工作创新发展的重要契机,大力推进民族领域的社会管理创新,努力拓展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宽广道路。
(摘自新华网)
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文化事业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党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深入阐述,提出繁荣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文化建设,既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切实保障少数民族基本文化权益,不断满足广大少数民族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必然要求;既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中华文化的活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必然要求,也是抵御外来文化渗透,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促进民族团结与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六大以来,少数民族文化工作在三个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一是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活力,一大批少数民族文艺人才、优秀电影和歌舞品牌脱颖而出。二是少数民族基本文化权益得到切实保障,文化惠民工程扎实推进,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丰富和改善了各族群众的文化生活。三是中华民族共同精神家园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少数民族文化已成为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巩固和扩大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阵地,维护文化安全和国家利益,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创造力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摘自《求是》)
“十一五”以来,136个边境县建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农村低保制度,解决了340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和172万人的用电问题,建设和改造寄宿制学校757所,满足了21万中公共服务水平,推动公共资源更多地向贫困群众和贫困地区倾斜。民族地区的地区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每年均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高于全国平均增速,综合经济实力大幅提升。
实践证明,只有搞好民族团结,发展才有强大动力;只有加快发展,团结才有坚实基础。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未来5年,我们要全力推动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小学生的寄宿要求。国家加大了对茅草房、杈杈房改造的支持力度,少数民族群众的居住条件发生了巨大变化。
与此同时,随着中央对民族地区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的不断加大和民族地区自身财力的逐步增强,民族地区不断提高荣发展,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与全国共同迈入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国家民委主任杨晶说。
(摘自《光明日报》)
责任编辑:刘秉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