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黔珍
(湖南农业大学 商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8)
人力资本对返乡农民工创业影响的实证分析
——基于湖南省1305名农民工的调查
张黔珍
(湖南农业大学 商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8)
基于湖南省1305名农民工的调查,按照返乡农民工是否进行创业和决定创业后的资金投入的强度分两阶段运用线性回归-线性概率模型,从人力资本积累的视角探讨了农民工务工前培训、就业行业的同一性对返乡创业决策的影响。研究表明,农民工务工前非农培训和长期坚持在同一行业工作这两项因素,提升了农民工人力资本存量,增加了农民工对某一行业的了解与把握,极大地激发了返乡农民工创业的热情,促使农民工能够将尽可能多的资金投入到创业实践中去。
人力资本;返乡农民工;创业
关于城市农民工回流的问题在国际学术界研究已久,关注点主要集中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包括印度尼西亚、赞比亚、中国等。Chilivumbo在研究赞比亚农民工回流现象后指出,回流的劳动力相对于没有迁移过的农村劳动力,将拥有更大面积的农场,能够最大限度地吸纳先进的农业实践经验和采用新兴的农业技术成果。[1]在我国,农民工问题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社会经济结构转变中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韩俊,2009)。[2]近十年来,随着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型升级,大量农民工返回农村,在乡镇创办小型生产型企业,发展流通服务业,投资规模经济型农业项目,开创自己的一番事业,这种现象被学术界称之为“农民工返乡创业”。相对于其他人群的创业实践,农民工由于受自身的教育水平、从业经验、资金积累、社交网络等方面的限制,其创业行为外显出差异化的特征,创建的企业规模较小,发展前景难预料。基于此,笔者拟深入分析影响返乡农民工创业的内外部因素,并进一步测度各影响因素对返乡农民工创业的直接或间接效果,从而为各级政府出台各项支持政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已有文献关于创业研究的较多。梳理一下,大致从个体因素(企业家的个人特征和社会特征)、环境因素(经济、政治、文化及社会环境)和创业过程(识别机会、利用机会、动员资源、创建新组织、开展新业务等)3个方面展开。舒尔茨在《改造传统农业》一书中,对农民投资进行了分类,包括成人继续教育、在职培训、正规教育、保健设施和服务、就业迁移等。[3]劳动者的知识、技术水平、劳动技能的高低不同,决定了人力资本对经济的生产性作用的不同。例如,Fafchamps and Quisumbing通过考察巴基斯坦农村地区得出结论认为,受教育程度更高的家庭成员更易成为创业者。[4]国外以农民为主体的创业理论及实践研究较少,仅有少数几位学者关注这一领域,主要集中于考察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中农民迁移、教育与创业之间的关系。国内关于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文献颇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对我国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现状与走势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指出农民工返乡创业过程中,由于在观念、资金、土地、管理、素质等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创业的层次、规模及成功率等均不够理想、缺乏全方位的扶持和保障。[5]李含琳对我国的农民工返乡创业问题进行多层面的深入探讨后认为,创业资金不足、政策支持缺乏、文化素质偏低是农民工返乡创业面临的主要问题。[6]韩俊等基于全国劳务输出示范县农民工回乡创业调查认为,人们对农民工回乡创业的重要意义认识不够、缺乏相关的优惠政策、创业难、“三乱”现象时有发生、融资和用地困难等问题的存在,使我国农民工回乡创业还面临诸多困难。[7]阳立高等深入调查研究湖南省农民工返乡创业后指出,政府服务思想不够明确、创业初期融资困难、税费负担偏重、用地难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企业发展需要、生活环境差等问题,是制约农民工返乡创业的重要因素。[8]赵曼等基于湖北省15县67名返乡创业者的纪实调查认为,自身素质和条件以及外在环境条件限制,制约着返乡农民工的创业发展。[9]韦吉飞等基于西北 5省的调查表明,受过职业培训的农民创业成功概率是没受过培训农民的7.86倍,而社会背景较强的农民创业成功概率是没有或处于弱势的农民创业成功概率的3.59倍。[10]朱明芬以浙江杭州为例实证分析了影响农民创业行为的因素,结果表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家庭人口数、家庭承包耕地面积及农民受教育程度对农民创业行为有重要影响。[11]朱红根等利用江西省1145个返乡农民工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影响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因素,结果表明:在农民工个体及家庭特征因素中,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文化程度、从业资格、技能获取、风险态度、家庭人均纯收入及外出务工收入等因素对其返乡创业意愿有重要影响;在社会资本因素中,每月话费支出、常联系的朋友个数、亲戚担任村干部或公务员状况对农民工返乡创业意愿影响显著;政策支持力度也是影响农民工返乡创业意愿的重要因素。[12]汪三贵等利用对河南省固始县265名返乡农民工调研得到的截面数据,实证分析了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对农民工创业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民工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直接影响农民工的创业意愿和创业行为。在人力资本中,高等教育和职业培训对返乡农民工创业具有更大和更显著的影响;在社会资本中,同质性社会网络更有利于农民工的创业,和谐的社会环境也能促进农民工创业行为的产生。[13]陈波利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2007年一项针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的专项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个人的风险偏好对创业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越是保守的人,由于期望投资量偏小,返乡创业难度降低,创业的可能性越大;越是偏好冒险的人,由于期望投资较大,返乡创业难度增加,创业的可能性也就越小。[14]
已有研究表明,人力资本是影响农民工返乡创业的重要因素。但是,深入探讨该问题的实证研究并不多,未能较好地测量人力资本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影响。基于此,本文拟以中部劳务输出大省湖南为例,对返乡农民工创业进行问卷调查,考察农民工的务工前培训与就业行业的同一性对其返乡创业决策的影响。
人力资本投资对于改善个人及家庭收入状况具有积极的影响。舒尔茨通过大量的研究分析,论证了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能增加农民收入;并且,他进一步指出教育、培训是提高农民人力资本的重要途径。[3]Douglas指出,获得技能培训与成就激励的群体更能积极地从事创业活动。[15]农民工外出务工前接受职业技能培训,必然提升自身人力资本,并体现为今后就业中更高的工资补偿。随着收入的增加,农民工积累的资本逐渐充裕起来,返乡以后极有可能进行自主创业,并将更多的储蓄用于创业投资。据此,笔者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 1:农民工务工前接受了培训,他们返乡创业的可能性愈大,投入资金的强度越大。
据统计,农民工外出务工的年限大多在 3~8年,在这段时间里,由于受经济结构调整、产品市场供过于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他们不得不寻找其他的工作岗位来谋生,农民工变换工作岗位是司空见惯的事情。[7]再者,由于农民工主要从事技术性不强、简单重复性的工作,这给他们变更工作岗位带来了便利,转换成本相对较低。但是,从吸取工作经验、储备创业本领的角度来看,长时间在同一性质行业中工作对增强创业本领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这样不仅积累了某一行业的技术和技能,同时还学到了管理经验。因此,笔者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 2:务工过程中就业行业同一性愈强的农民工,他们返乡创业的可能性愈大,投入资金的强度越大。
(1)因变量。本文测量返乡农民工是否创业(Y1)和返乡农民工创业投资强度(Y2)。
(2)自变量。返乡农民工创业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包括储蓄的增加、社会关系资本的形成以及人力资本的积累,等等。本文主要从农民工人力资本积累的角度来考察返乡创业决策从萌动到付诸实施的生成机制。笔者认为农民工人力资本提升主要受两个重要因素影响:农民工务工前培训(X1)和务工过程中就业行业的同一性(X2)。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过程中,对农民进行投资尤显重要,培训就是向农民投资的类型之一。[3]当前,为提高农民的素质,减少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盲目性和无序性,政府部门积极开展各种培训。本文以农民工务工前培训指标测量外出务工农民工是否接受过非农技能培训。长期在同一行业中工作,可以积累大量工作经验;与此相反的是,经常更换工作的行业和工作岗位,结果会丧失把握某个行业本质和某项工作技能的本领。本文以就业行业的同一性指标测量外出务工农民工是否长期坚持在同一行业中工作。
返乡农民工创业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具体来说,主要有农民工的个体特征、资金的积累程度、人际关系网络以及务工的环境因素。关于农民工的个体特征本文主要从性别(X3)、年龄(X4)、教育水平(X5)三个方面来衡量;资金的积累主要观察农民工务工的储蓄水平(X6);人际关系网络主要考察农民工是否有担任村干部经历(X7);务工的环境因素主要考察农民工务工区域(X8)。
因为返乡农民工创业与务工前培训、就业行业的同一性存在非随机独立性,本文采用包含工具变量的两阶段最小二乘法(2SLS)。在 2SLS估计方法中工具变量的选择是关键,本文选取如下工具变量:Z1定义为当地政府农民工培训投资,它与农民工外出务工前参加培训的可能性及多少有关。Z2定义务工地区外来人口的比例,它反映了各行各业劳动力供给饱和度,并与农民工重新选择务工行业类型难度直接相关。表1详细地说明了本文各研究变量的选取和定义。
表1 变量的选取和说明
3.模型构建
返乡农民工创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至今没有一个完整的模型来描述其实施机理,本文将分两阶段对返乡农民工创业决策进行考察:第一阶段,考察返乡农民工是否进行创业;第二阶段,对于有创业行为的农民工,考察其创业投入的强度,即投入多少资金进行创业。
基于以上的分析,笔者使用以下模型对有关的假设进行检验。
第一步,为了验证农民工务工前培训和岗位经历对返乡农民工创业的影响,本文运用以下2SLSLPM(阶段线性回归―线性概率模型)回归模型:
模型中的βi(i=0,1,…,8)是回归系数。
第二步,如果返乡农民工后创业,需要进一步验证务工前培训和就业行业的同一性对返乡农民工创业投资强度的影响,本文运用2SLS回归模型:
模型中的 αi(i=0,1,…,8)是回归系数。
在模型(1)和模型(2)的2SLS回归中,
其中 Xmi是控制变量,依次代表 X3i、X4i、X5i、X6i、X7i、X8i。
根据前面的分析,工具变量 Z1与解释变量 X1直接相关,工具变量Z2与解释变量X2直接相关,并且以上两个工具变量均与返乡农民工创业决策无直接的相关关系。为了检验工具变量选取的有效性,本文将采用OLS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见表2。根据表2中4~5列的结果,工具变量Z1、Z2分别仅与它们各自对应的内生解释变量直接相关。2~3列的结果显示,工具变量Z1、Z2与返乡农民工创业决策无直接相关关系。以上计量分析结果表明工具变量的选取是有效的。
表2 工具变量选择的计量依据
本文数据来源于湖南省的14个市(州)的随机问卷调查。2010年7月至8月,笔者组织湖南农业大学商学院的学生对已经返乡的农民工开展调查,一共发放调查问卷 1500份,剔除与本研究相关的各变量信息不全的样本,有效样本为1305个,有效回收率为87%。其中返乡创业的农民工样本共214个,占有效样本量的16.4%。
调查表明(表3),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的热情高涨,众多返乡后的农民工愿意在家乡开创自己的一番事业。由于农民天然具有的保守性个性,返乡农民工的创业投资力度不大,仅将自己积累的约60%资金用于创业投资。只有一少部分的农民工务工前接受了培训,他们外出务工中行业选择变动较大、稳定性差。就业的区域多集中在沿海地区,主要从事制造业、建筑业中的相关工作。从返乡创业农民工的个体特征来分析,他们以男性为主,年龄集中在中年阶段,教育水平不高,绝大多数是初中文化,储蓄水平的差异较大,只有少部分的农民工曾经担任过村干部。
表3 主要研究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
本文用EVIEWS6.0中的2SLS对模型(1)和模型(2)分别进行回归,具体结果分别如表4所示。所有回归结果至少在10%水平上显著,模型拟合度效果较好。观察农民工务工前培训和就业行业的同一性对返乡农民工是否创业的影响和对农民工创业投资强度影响的全样本回归结果,不难发现,随着样本的针对性逐渐增强,模型的拟合度得到了显著的提高,调整R2从0.377调高至0.530。
表4 模型回归结果
由表4可知,通过模型(1)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出,农民工外出务工前的培训情况对返乡农民工的创业存在显著性正向影响,其系数为0.069,显著性水平为 10%,这说明外出务工前参加过相关技能培训的农民工比没有参加过技能培训的农民工在返乡后更有可能自主创业;农民工就业行业的同一性与其返乡创业之间存在显著正向相关关系,回归系数为0.143,显著性水平为5%,这说明长期坚持在同一个行业就业的农民工比频繁更换就业行业岗位的农民工在返乡后更有可能自主创业,其原因可能是长期从事某一行业的工作将为他积累更多的经验,更能把握行业发展的趋势。由模型(2)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出,农民工外出务工前的培训情况对返乡农民工的创业投资强度存在显著性正向影响,其系数为0.15,显著性水平为5%,这表明在返乡创业的农民工中外出务工前参加过相关技能培训的农民工比没有参加过技能培训的农民工的投资强度更大;农民工就业行业的同一性与其返乡创业投资强度之间存在显著正向相关关系,回归系数为0.514,显著性水平为1%,这表明在返乡创业的农民工中农民工在外务工的行业越稳定,其返乡创业投资的力度越大。由此可见,在模型(1)和模型(2)中,农民工务工前培训和就业行业的同一性两个变量的回归系数均与前面的假设相符,且模型(1)回归系数至少在10%水平上显著,模型(2)回归系数至少在5%水平上显著,这一结果验证了本文的研究假设。
在所有的回归结果中,性别、教育水平、储蓄、村干部经历和务工区域等变量的回归系数均为正值,则表明这些控制变量对返乡农民工是否创业和创业投资强度存在显著性正向影响,返乡农民工年龄变量的回归系数为负,则表明年龄增长并不利于返乡农民工的创业决策实施。还有一点值得关注,那就是受教育水平这一变量在模型(2)中的显著性提高到了 5%,说明农民工的教育状况作为反映人力资本高低水平的重要指标,将影响返乡农民工的创业实践,这一点在众多文献中已得到验证。
农民工返乡创业是“民工潮”的派生物,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本文以实地调查的数据,实证研究了农民工务工前非农培训与务工过程中就业行业的同一性对返乡农民工创业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民工的务工前非农培训和极少的就业行业转换与返乡农民工是否创业显著正相关;在返乡创业农民工中其务工前非农培训和极少的就业行业转换与返乡农民工的创业投入强度显著正相关。这充分表明通过农民工的人力资本积累和就业行业的经验积淀,增加了农民工对某一行业的了解与把握,极大地激发了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激情,会促使农民工能够将尽可能多的资金投入到创业实践中去。
上述实证检验结论,具有如下政策含义:一是应加大政府对农民工务工前技能培训的资金投入,降低农民工参加技能培训成本;二是应加强政府对农民工相关技能培训的组织化管理,扩大农民工接受培训的机会;三是应加强农民工务工前技能培训的信息化平台建设,建立起农民工技能与管理的信息交流机制;四是应建立健全农民工务工前非农培训的管理机制,提高农民工技能培训的效率;五是应加强农民工的返乡创业教育和创业引导,消除农民工的返乡创业顾虑;六是应加大创业宣传力度,提高返乡农民工的创业意识。
[1]Chilivumbo A.Migration and uneven development in Africa:The case of Zambia[M].New York: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1985.
[2]韩 俊.中国农民工战略问题研究[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9.
[3][美]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4]Fafchamps M,Quisumbing A R.Social roles,human capital and the intra household division of labor:Evidence from Pakistan[J].Oxford Economic Papers,2003,55(1):36-80.
[5]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农民工战略问题研究”课题组.中国农民工现状及发展趋势总报告[J].改革,2009(2):9.
[6]李含琳.对我国农民工返乡创业问题的经济学思考[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1-6.
[7]韩 俊,崔传义.我国农民工回乡创业面临的困难及对策[J].经济纵横,2008(11):3-8.
[8]阳立高,廖进中,张文婧,等.农民工返乡创业问题研究——基于对湖南省的实证分析[J].经济问题,2008(4):85-88.
[9]赵 曼,刘鑫宏,顾永红.农民工返乡创业发展规律、制约瓶颈与对策思考——基于湖北省15县67名返乡创业者的纪实调查[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8(6):68-73.
[10]韦吉飞,王建华,李录堂.农民创业行为影响因素研究——基于西北五省区调查的实证分析[J].财贸研究,2008(5):16-22.
[11]朱明芬.农民创业行为影响因素分析:以浙江杭州为例[J].中国农村经济,2010(3):25-34.
[12]朱红根,康兰媛,翁贞林,等.劳动力输出大省农民工返乡创业意愿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江西省1145个返乡农民工的调查数据[J].中国农村观察,2010(5):38-47.
[13]汪三贵,刘湘琳,史识洁,等.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对返乡农民工创业的影响[J].农业技术经济,2010(12):4-10.
[14]陈 波.风险态度对回乡创业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9(3):84-91.
[15]Douglas E.Durand.Effects of achievement motivation and skill training on the entrepreneurial behavior of black businessmen[J].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Performance,1975,14(8):76-90.
Effect of human capital on returned migrant workers’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Based on the survey data of 1305migrant workers in Hunan
ZHANG Qian-zhen
(College of Business,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Changsha 410128,China)
Based on the survey data of Hunan province,the paper analyzes the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 and the input of migrant workers with the use of 2SLS-LPM model,and probes into the effect of the pre-service training and employment homogeneity of migrant workers on their entrepreneurial decision-mak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uman capital accumulation.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e-service training and long-standing working in the same industries enhance the power of the human capital stock of migrant workers,greatly stimulate migrant workers to make as much money into entrepreneurial practice.
human capital; returned migrant workers; entrepreneurship
F323.6
A
1009-2013(2012)01-0014-06
2011-05-04
湖南软科学计划一般项目(2009ZK3027)
张黔珍(1967— ),女,湖南沅陵人,助理研究员。
李东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