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其亚
【摘要】在财务管理活动中,资金管理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近些年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改革和发展,行政事业单位面临的内外部环境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随着行政事业单位项目资金规模和覆盖面的增加,行政事业单位在项目资金使用过程中存在着预算不规范、使用不合理和评价失效等问题,造成了资金使用的低效率。本文从项目资金管理在行政事业单位中应当遵循的相关原则入手,探讨了项目资金管理中存在的不足,继而提出了对项目资金管理的一些建议,希望能改进行政事业单位的项目资金管理活动,提高资金在事业单位中的利用效率。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项目资金管理
项目资金管理是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活动的核心工作之一,是整个事业单位管理活动中应当重点关注的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同企业一样,在进行日常的经营活动过程中,通过货币计量对单位整个资金预算以及经营活动中资金的收支予以统计和记录。项目资金管理以行政事业单位发生的资金使用的活动为核算对象,对事业单位的日常活动进行监督和反映。项目资金管理中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做到专款专用,保证资金的使用效率,确保不同项目之间不存在资金的挪用和占用现象的发生。因此加强行政事业单位项目资金管理,促进资金支出的科学性,是保障行政事业单位有效行使社会公职,满足社会需要的前提和保障。
一 项目资金管理应当遵循的原则
行政事业单位的最终目标是为了更好地服务社会、为社会创造价值。行政事业单位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同样需要进行项目的投资和建设,从而带动社会经济正常而全面的发展。同企业中的项目投资一样,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项目决策时同样需要对投资活动的具体环节进行监督和控制,其中最重要的便是对项目投资中的资金管理活动进行控制,以提高资金利用的效率,更好地发挥项目的实际社会价值。为了更好地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实现资金管理活动,保障项目资金在支出环节的有效性和合理性,应该坚持以下三方面的原则。
1.合规性原则
行政事业单位项目资金管理的合规性原则,是指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项目资金管理工作时,应有一套稳定的适用的项目资金管理规定可以遵从。合规性原则要求事业单位应当设计和建立科学的管理规范制度,在项目投资活动中能够做到按章办事、有章可循。在具体的项目活动过程中,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对有关项目资金使用前的审批、使用过程中的支出及使用后的绩效评价等活动有一套完整的制度规定。行政事业单位在项目资金中的管理过程中遵从合规性原则,可以避免资金使用过程中的随意性和主观性,避免资金的浪费和效率的低下。
2.经济性原则
项目资金管理过程中的经济性原则重点关注项目投入和产出的关系。行政事业单位的项目投资虽然不同企业一样,为了获取最大的经济收益而存在,但是都注重项目投资过程中的效率高低。企业在进行项目投资之前,应当同时关注项目未来能为社会带来的社会效应及相关的经济收益。行政事业单位的项目虽然以实现公众价值为首要目的,但是仍然不能忽视或忽略项目本身的收益问题。从具体环节上来看,行政事业单位遵循经济性原则需要创新项目论证方法、优化项目资金的支出结构,关注事业单位资金投入的合理性,以及在资金使用时资金利用效率的高低和降低资金的使用成本。
3.效果性原则
项目资金管理活动中的效果性原则,主要指行政事业单位在项目投资活动之前,应对项目资金支出的数额设定一些定量和定性的指标,以能够对项目资金的支出情况做出评价,判别项目资金管理活动中是否存在着问题。这些指标包括资金使用率、支出效果率等。通过对这些指标完成效果的考核,可以更好地知道企业项目资金管理活动实施的情况,为改革和完善项目资金管理提供依据。
在实际的项目资金使用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以上三个原则,将其贯穿于整个事业单位的资金管理活动中,充分考虑财政项目资金支出的多样性特征,确保项目资金支出得到全方位的控制。
二 项目资金管理活动存在的不足
行政事业单位日常的经营活动与企业相比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主要原因是由于两者的目标不同,导致了在经营活动理念上的巨大差异。因为行政事业单位在市场经济中的定位原因,适用于企业的一些内部控制和相关规定,难以套用在事业单位上,造成事业单位在经营活动中难以做到有效的内部控制和监督。其中又以项目资金管理活动体现得更为明显。事业单位的财政项目支出不仅要考虑到项目的经济效益,还要结合当地情况将社会效应也纳入考核范围。如此多的复杂因素汇聚在一起,导致了项目资金管理活动存在着不足。
1.缺少预算编制
行政事业单位的项目投资活动往往受社会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是为了完成社会公共服务和价值而进行的投资。一些事业单位仅仅为了完成相应的项目投资任务而忽视了对项目价值的考虑。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项目投资活动之前,没有对项目进行深入的调研与分析,缺乏对项目未来资金使用情况的预算编制,或者编制过程中缺少对具体支出项目的进一步分析。这种情况下设定的预算编制也难以起到预算控制的作用,不能准确反映项目实际的资金需要,加大了资金剩余和资金短缺的风险,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效率。
2.资金使用效益不高
行政事业单位项目的审批和资金拨付存在着不同步的情况。行政事业单位项目的审批主要由项目主管部门负责,而项目资金的拨付则来自财政部门。不同部门之间由于沟通上的不便,往往会使项目的投资和建设活动发生不协调的情况,具体体现为:一方面,行政事业单位的项目活动已经获得了审批、得到了许可,可以开始实际的投资和建设活动,而此时由财政部门下发的资金却迟迟不能到位,造成投资项目的延误,以及社会职能实现的延迟,造成了损失;另一方面则恰好相反,项目资金提前到位,但是项目的审批工作却还没有完成,导致大量资金闲置,难以产生效益。
3.资金被截留、挪用
行政事业单位项目活动所需资金应遵循专款专用的原则,不得随意进行项目之间的资金调用和周转等违反相关规定的操作。在現实情况中,由于行政事业单位涉及领域较广,项目活动不单一,呈现出项目复杂化和多元化的特征。行政事业单位在对项目进行管理的时候,往往存在多头管理、分散使用的现象。其中负责资金管理活动的财务人员只局限于会计核算和资金支付等简单工作,没有参与到项目资金使用前期的规划和决算等事前工作,在项目进行的活动中只能被动地对项目活动进行一个监督和反映,难以有效评价资金使用过程中是否存在着截留、挪用和超支等现象。行政事业单位资金一旦没有按照正常的使用程序进行使用和投放,比如一个投资项目的资金被用于另外一个项目活动中会产生巨大的风险,可能导致资金被挪用的项目无法按照既定的建设时间完工。
4.项目资金监管意识不足
评价行政事业单位的一个重要考核要素便是该单位在一定期间内完成的政绩,是外在的能被社会大众和上层部门直接观察到的。然而在实现事业单位社会职责过程中的成本的耗费和管理的好坏则难以纳入考核的范围之内。这就造成了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忽视项目资金管理,对资金管理活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行政事业单位一直以来都存在着这样一种风气,那便是注重项目的申请,忽视项目的具体实施;注重资金的筹集和投入,忽视资金使用过程中的效率和效果。这种只注重项目数量而忽视项目质量的行为必然会造成项目整体质量的下降,弱化了行政事业单位项目资金的监督和管理。
三 改革和完善行政事业单位项目资金管理的建议和措施
行政事业单位项目资金管理工作在执行中的情况并不是很好,存在着许多问题和不足之处。行政事业单位应当根据以上不足,结合事业单位的具体情况加强行政事业单位项目资金的管理工作。为了实现高效的项目资金管理效率,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做好以下三点。
1.合理界定投资范围,保证重点项目建设
行政事业单位作为国家宏观政策导向相关活动具体的实践者和带头者,在领域范围之内开展有关项目的投资和建设。但是行政事业单位普遍存在着擅自提高建设标准、扩大投资规模等现象,缺乏相关的自我约束。没有一套完整的行政事业单位项目投资制度的规定,事业单位的主观随意性高,易造成项目投资效率降低和监督管理活动失效。因此事业单位在项目资金管理活动中首先要做好项目的立项工作,确定项目投资的范围,做到项目“有所为,有所不为”,发挥资源优化配置的作用。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在确定项目的时候充分考虑到项目的实际社会价值,把资金投入到最为关键、与民生最为紧密的事业中去。
2.健全预算和监督体系
良好的项目资金预算是保证项目资金利用效率提高的前提条件。只有不断完善预算编制的质量,才能保证项目资金在拨付的过程中有条不紊,与项目资金的实际使用数量相吻合,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果。做好预算编制,同时也可以避免因为资金拨付不足而导致的项目建设的延迟。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往往只注重项目资金的申请,而忽视了项目资金的管理和使用。为了更好地解决资金使用混乱的问题,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做好事前投资的控制,从项目开始建设前就做好资金的预算管理工作,避免实际支出显著超过预算支出。
3.做好项目资金的内部控制
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完善项目资金使用的内部控制制度,要吸取企业在资金使用过程中监督和管理上的经验,不断推进项目资金风险防范制度的建立。首先,项目资金的使用都应当有相关的授权审批制度环节,项目资金应当在规定的范围、额度之内进行使用,对重大的项目资金活动应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进行集体表决;其次,在会计账户的核算时,应当施行项目资金专账核算,确保各项目核算时的独立性,使得项目资金的使用情况能够得到清晰和准确的反映。除此之外,行政事业单位还应当建立健全项目信息的公开制度,将项目资金的预算和开支等信息向大众公开,便于外部其他监督单位的监督和管理,从而保证项目资金在使用时合乎规定。
参考文献
[1]吳铁君.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商业,2011(21)
[2]王树凯、李洪昌.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J].财政监督,2007(15)
[3]潘华平.关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思考[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