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荣江,赵 晖,朱明哲,王国亮,胡 平,陈利风
(河南科技学院,河南新乡453003)
小麦是主要的粮食作物,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食物结构的需求开始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化。因此,小麦育种工作者不仅要注重小麦高产,更重要的是提高小麦的品质。前人曾利用对应分析,从小麦品种、性状间的亲疏关系进行了小麦聚类研究,如薛觉民等运用对应分析对山西省小麦进行生态区划研究[1]、肖枝洪等有对小麦品种(系)的耐湿性采用对应分析进行有效分类与综合评价[2]。对小麦产量与品质性状相互制约相互依存关系的研究报道也很多,如杨崇力、曹莉、曹俊梅、杨春霞等分别对小麦产量和品质性状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3-6],黄承彦等对小麦品种品质状况进行了分析[7]。然而上述研究由于试验条件、生态环境以及研究问题的角度不同,研究结果不尽一致。对2006-2007 年连续两年参加河南省小麦区试品种的产量、产量性状和品质性状进行对应分析和偏相关分析,以期为小麦品种改良目标及其性状相关性选择提供有益信息。
分析资料来源于2006-2007 年河南省小麦区试高肥冬水组连续参试两年的品种试验结果。参试品种包括:泰麦2016、中作七号、321-2-3、中麦12、金豫麦2 号、平麦998、济麦4 号、温9912、许科99087、豫保1 号、泛麦8 号、轮选01-11、新89019、郑农20、金豫麦6 号、郑豫麦9987、漯9908、天丰18、03 中35,共19 个品种。分析的性状包括:①品质性状:密度(x1,g·L-1)、蛋白质(x2,%)、湿面筋(x3,%)、降落数值(x4,s)、吸水量(x5,mg·100 g-1)、形成时间(x6,min)、稳定时间(x7,min)和沉淀值(x8,ml);②产量性状:公顷穗数(x9,万)、穗粒数(x10,粒)、千粒质量(x11,g)和公顷产量(x12,kg),共12 个性状。
1.2.1 对应分析。对应分析是将R 型和Q 型因子分析相结合的一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它将样品与变量结合起来分析,其结果能统一反映在一张图上,便于对统计参数进行专业解释。对应分析中的数据变换及分析步骤如下:
(2)因子分析。
(3)绘制对应分析图。为了能在一张二维图上清楚的表现各品种和指标之间的关系,这里分别提取R 型和Q 型因子分析的前两个因子R1、R2、Q1、Q2,再将Z 阵看成原始数据阵(第i 行看成第i 个样品,第j 列看成第j 个变量),计算变量与样品的主因子值,然后将变量与样品的主因子值标在同一张图上。这样,根据变量与样品在坐标系F1-F2(G1-G2)中的位置关系,可以直观地解释品种、性状以及二者之间的亲疏关系。
1.2.2 偏相关分析。对多变量的相关分析,需要将其它变量加以固定,排除它们对所讨论的两变量相关的影响而得出的净相关,反映在多个变量中两两变量的真实相关关系。偏相关分析的步骤为:(1)记R 为因子变量x1,x2,…xp及目标变量Y 间的相关系数矩阵,先计算其逆阵:
为了解参试品种产量性状和品质性状的平均水平及变异幅度,对各性状进行简单统计分析,见表1。
表1 参试各性状的平均值及变异系数Table 1 Averages and variation coefficients for the traits in tested varieties
结果表明,公顷产量平均为7 649.8 kg,变异系数为4.56%,参试品种在产量上的差异很小;公顷穗数、穗粒数及千粒质量3 个产量因素性状的变异系数均处于10%左右,差异不大。品质性状的变异系数在8%以下的依次为湿面筋(7.85%) >蛋白质(5.89%) >吸水量(5.3%) >密度(2.02%),可知各品种的这些品质比较稳定;变异系数在10%~20%的品质性状依次为沉淀值(18.56%) >降落数值(12.71%),为中等稳定性状;变异系数最高的性状为稳定时间(74.59%)和形成时间(39.94%),这两个性状很不稳定,具有明显的改良空间。
为了解各参试品种的性状特征,首先对各品种及所考察的性状进行R 型因子分析。按累积方差贡献率选取两个主因子(其累积方差贡献率达77.78%,接近80%),可基本反映参试品种的绝大部分信息,其因子载荷阵见表2。从表2 可见,第一主因子载荷中以稳定时间(x7)、沉淀值(x8)的载荷值较大,主要反映参试品种的品质信息,故称为品质因子。第一主因子值越大,表明其综合品质愈优;第二主因子降落数值(x4)的载荷最大,称为降落数值因子。然后,根据R 型因子分析结果进行Q 型因子分析,结果见表3。根据对应分析的原理,将各参试品种与诸性状的得分值分别标注在以公因子F1和F2所确定的坐标系上,图1,就可分辨品种与不同性状的亲疏关系。
表2 R 型分析的主因子载荷阵Table 2 Principal factors pattern of R
图1 19 个参试品种12 个性状的对应分析结果Fig.1 The corresponding analysis results of 12 traits of 19 varieties
表3 Q 型分析的主因子载荷阵Table 3 Principal factors pattern of Q
从图1 可以看出,按照品种与性状的距离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类包括郑豫麦9987 (p)、金豫麦2 号(e)、天丰18 (r)、新89019 (m)、泛麦8 号(k)、03 中35 (s)、许科99087 (i)、豫保1 号(j)、漯9908 (q),共9 个品种,这类品种表现为产量高,但综合品质欠佳,为高产中质类品种。第二类含平麦998 (f)、济麦4 号(g)二品种,属中产中质类品种。第三类包括泰麦2016 (a)、中作七号(b)、321-2-3 (c)、中麦12 (d)、温9912 (h)、轮选01-11 (l)、郑农20 (n)、金豫麦6 号(o),共8 个品种,它们离高产性状指标距离较远,但与优质指标的密度(x1,g·L-1)、蛋白质(x2,%)、湿面筋(x3,%)、形成时间(x6,min)、降落数值(x4,s)很贴近,为中低产、中上质品种。品种各性状的平均值及标准差表明,第三类8 个品种的品质指标中密度、蛋白质、湿面筋、降落数值、稳定时间及沉淀值最高,第一类这些品质指标的对应值偏低,见表4。平均公顷产量依次为第一类>第二类>第三类。
表4 各类品种各性状的平均值及标准差Table 4 Averages and standard deviation of each trait in varieties from each category
3.3.1 产量性状间的偏相关分析。产量因素性状与产量的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公顷穗数与穗粒数、千粒质量均极显著负相关,与公顷产量呈正相关(达0.1 水平显著),见表5;穗粒数与千粒质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产量显著正相关。
表5 产量性状间的偏相关系数Table 5 Partial correlated coefficients among yield traits
千粒质量与产量显著正相关。3 个产量因素对产量的相关程度依次为穗粒数>千粒质量>公顷穗数。根据试验结果,可以看出,在保持公顷穗数600 万·hm-2的前提下,增加穗粒数、千粒质量,可以提高小麦产量。
3.3.2 品质性状间的偏相关分析。8 个品质性状的偏相关分析(表略)表明,密度与蛋白质、湿面筋均达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15 3*,0.653 8*),形成时间与稳定时间呈极显著正相关(r =0.728 8**),吸水量与沉淀值显著负相关(r =-0.562 0*),其它品质性状间的偏相关均未达显著水平。据此可知,选择密度高的品种,对提高小麦蛋白质与湿面筋含量有明显的效果。
3.3.3 产量性状与品质性状间的偏相关。小麦产量性状与品质性状间的偏相关分析结果(表略),除产量与密度的正相关系数(0.372 0)较大外,其它性状间的相关性较低。说明产量性状与品质性状相互影响很小,因此,从产量性状与品质性状的相关性进行选择,对提高小麦品质很难凑效。在小麦育种过程中,除追求高产选育目标外,必须注重早代对品质性状的择优选取。
(1)根据河南小麦区试品种的表现,从产量上看,各参试品种均明显增产,若再适度提高穗粒数和千粒质量,将会使小麦产量更上一个台阶。从品质上看,大部分参试品种属中等品质。这可能与河南小麦育种目标逐渐由追求高产转向高产优质有关。一些育种单位,在采用生物技术保证高产的同时,从早代就对品质性状进行检测和选择,一些品质性状指标,如蛋白质、湿面筋等虽然得到相应的改善,但要将多种优良品质基因聚合到同一品种内,还需要进一步的努力。
(2)根据对应分析将19 个供试品种划分为三大类,并计算各类品种产量性状及品质性状的平均值和标准差,从而明确了各类品种的改良目标,对第一类高产中质类品种,除保持产量稳中有升外,应注重各项品质性状的全面改良与提高;对第二类中产中质类品种,除注意增加穗粒数和千粒质量提高产量外,还应注意改良其降落数值、稳定时间和沉淀值等品质性状;对第三类中低产中上质类品种,除保持各品质性状指标稳中有升外,应着重提高穗粒数和千粒质量,方可实现高产优质的预期目标。
(3)产量、产量性状与品质性状间的偏相关分析表明,各性状间的相关系数均未达显著水平。说明产量、产量性状与各项品质性状相互影响是可以克服的,可以同时达到高产优质的目标。密度不仅与产量正相关程度较强,并且同蛋白质、湿面筋呈显著的正相关,因此在注重提高穗粒数和千粒质量的同时,加强对容重的选择,可能是实现小麦高产优质的有效途径。
[1]薛觉民,韩春琏,曹家林. 山西省小麦生态区划[J]. 生物数学学报,1997,12 (5):569-574.
[2]肖枝洪,黄 征. 小麦品种(系)耐湿性的对应分析[J]. 统计与决策,2008 (19):98-100.
[3]杨崇力,罗树中. 小麦产量和品质若干性状的相关性[J].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1990 (03):20-24.
[4]曹 莉,王 辉,李学军,等. 黄淮冬麦区小麦品质性状与产量性状的关系研究[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3,21 (2):117-121,141.
[5]曹俊梅. 新疆近年中晚熟冬小麦新品系产量和品质性状分析. 新疆农业科学,2010,47 (4):659-663.
[6]杨春霞. 小麦产量与若干品质性状的相关研究[J]. 耕作与栽培,2001 (3):11-12.
[7]黄承彦,迟 斌,曲辉英,等. 山东省小麦品种品质状况分析[J]. 山东农业科学,2004 (2):12-15.
[8]杜 强,贾丽艳. SAS 统计分析标准教程[M].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