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江平
河北省涿州市医院神经内科,河北涿州 072750
近年来,随着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病死率明显降低,但是,致残率仍居高不下,许多患者不具备生活自理能力,生活质量严重下降,同时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的护理负担,成为临床急需解决的重大难题之一。为了进一步提高治疗效率,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笔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早期应用依达拉奉注射液联合综合康复治疗措施对78例急性脑梗死合并肢体功能障碍的患者进行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观察组78例患者均为2009年10月~2011年10月在涿州市医院进行早期康复治疗的急性脑梗死合并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其中,男42例,女36例,年龄52~78岁,平均(57.4±4.70)岁。对照组78例患者为同期未进行康复治疗的同类患者,其中,男40例,女38例,年龄50~79岁,平均(57.9±5.1)岁,两组患者年龄、病情严重程度、合并症情况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确诊后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降低颅内压、脑保护剂、吸氧、抗感染等对症支持治疗。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78例患者均早期应用依达拉奉注射液联合康复治疗。确诊后立即应用依达拉奉30 mg加入250 mL 0.9% NaCl注射液中静脉滴注,30 min内滴完,2次/d,14 d为1个疗程。康复治疗措施如下:
1.2.1 软瘫期康复训练 A翻身训练:早期由医师和护士协助患者进行翻身训练,逐渐由被动翻身向主动翻身过度,分为向患侧翻身和向健侧翻身两种。B桥式运动:①协助患者进行双腿屈髋,屈膝,双足平放于治疗床上等运动;②抬臀运动。C坐位及坐位平衡训练。D肩的控制及肩胛带的运动:目的是恢复患者上肢功能,具体方法为①患者仰卧,治疗师用双手托住患肢,保持伸展外旋位,然后推患者的肩胛向上向前;②双手握住上举,让患者双手交叉抓握,掌面接触,用健手带动患手上举,伸直患臂[1]。E下肢控制能力训练:①髋和膝的屈曲或伸髋时的屈膝练习;②踝背屈练习。
1.2.2 痉挛期康复训练 ①抗痉挛模式:打破由共同运动,联合反应,异常姿势构成的异常运动模式,治疗师一只手帮助患者把手很好地接触床面,另一只手抬高肩胛带,然后要求患者把全部体重移至患侧臀部。②尽早负重,如起立床训练,也可采用四点跪位,双腿持重重心转移等训练。负重训练是保证患者具备生活自理能力的重要环节,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尽早进行负重训练。③平衡训练:先从坐位平衡训练开始,逐步过渡到站立位平衡训练[2-3]。④步行训练:从有人搀扶逐步过度扶床,扶拐杖等行走。开始训练强度不宜过大,应根据患者情况制定治疗方案,但是不能间断,监督患者执行。
1.2.3 生活能力训练 患者恢复到一定程度后,进行穿衣、洗漱、进食等日常生活训练等及患侧手指操作训练如磨砂板练习、滚筒练习、拧螺丝练习等,每次15~30 min,每天2~4次。
采用Fugl-meyer量表对患者上下肢功能进行评价,患者生存质量评价采用QOL-35量表进行评价。
应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u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采用Fugl-meyer量表对患者上下肢功能进行评价,由表1数据可见,观察组患者肢体功能评分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急性脑梗死合并肢体功能障碍患者Fugl-meyer评分比较(±s,分)
表1 急性脑梗死合并肢体功能障碍患者Fugl-meyer评分比较(±s,分)
组别 1个月上肢 下肢3个月上肢 下肢观察组(n=78)对照组(n=78)u值P值37.2±11.4 30.1±13.3 6.679 0.022 16.2±6.7 14.2±7.1 4.832 0.031 50.7±8.3 41.6±12.7 12.467 0.000 25.2±4.4 20.9±5.3 8.409 0.016
急性脑梗死合并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生存质量评价采用QOL-35量表进行评价,QOL-35评分于治疗3个月后进行。由表2数据可见,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急性脑梗死合并肢体功能障碍患者QOL-35评分比较(±s,分)
表2 急性脑梗死合并肢体功能障碍患者QOL-35评分比较(±s,分)
组别QOL-35评分总分 一般健康与生活质量独立生活能力心理功能 社会功能 生活环境观察组(n=78)对照组(n=78)u值P值52±12 47±13 7.509 0.004 57±7 51±10 11.401 0 61±9 49±11 12.853 0 52±12 43±14 10.342 0 57±13 48±14 10.784 0 56±11 51±13 7.307 0
随着我国居民饮食习惯的改变和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在综合致病因素的作用下,急性脑梗死的发病率也一直居高不下,急性脑死致残患者的康复治疗成为临床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在降低颅内压等治疗的基础上,早期应用脑保护治疗可有效降低早期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从而使控制患者神经功能障碍成为可能[4]。依达拉奉是一种高效的自由基清除剂,早期应用可有效对抗脑梗死患者早期因N-乙酰门冬氨酸减少引起的损伤作用,并达到抑制梗死灶周围局部脑血流量减少的作用,抑制脂质过氧化,从而抑制脑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神经细胞的氧化损伤,从而有效阻止病情进展,为临床进一步治疗争取时间[5-6]。
在早期应用依达拉奉治疗的同时,根据患者情况早期采取规范的康复治疗措施,可有效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从而有效减轻社会和家庭治疗和护理负担[7-8]。康复治疗程序复杂,费用相对较高,且患者痛苦大,难以坚持,且许多患者和家属存在错误认识是导致目前,康复治疗难以广泛推广的的重要原因,所以,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使其认识到康复治疗的重要性,并积极配合治疗,对患者的术后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结果显示,经过规范的早期康复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ugl-meyer评分结果和QOL-35评分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早期康复治疗可有效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综上所述,早期康复治疗有助于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和生存质量提升,值得临床推广。
[1]陆赟,江丽娟,赵燕萍.多学科合作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的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25):155-156.
[2]杨茂顺.社区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黑龙江医药,2011,24(3):466-467.
[3]赵婷.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恢复情况[J].中国医药指南,2011,9(13):120-121.
[4]Feng S,Yang Q,Liu M,et al.Edaravone for acute ischaemic stroke[J].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2011,12:CD007230.
[5]Munakata A,Ohkuma H,Shimamura N.Effect of a free radical scavenger,edaravone,on free radical reactions:related signal transduction and cerebral vasospasm in the rabbit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model[J].Acta Neurochir Suppl,2011,110(2):17-22.
[6]Hamaishi M,Orihashi K,Isaka M,et al.Low-dose edaravone injection into the clamped aorta prevents ischemic spinal cord injury[J].Ann Vasc Surg,2009,23(1):128-135.
[7]李迎光,李志君,李小军.早期部分减重步行训练联合常规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J].郑州大学学报,2011,46(1):160-162.
[8]田锦芳.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3(8):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