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同步低价转载说“不”

2012-12-23 05:20徐娟
检察风云 2012年19期
关键词:低价稿酬知识产权

文/徐娟

文化

对同步低价转载说“不”

文/徐娟

今年第三期开始,知名文学杂志《收获》与作者签订协议:提高作者稿酬,谢绝转载,引起文学界和读者热议。杂志执行主编说,此举并不是一刀切地拒绝文学选刊转载,而是希望可以在《著作权法》的框架下规范转载,文学选刊应当大幅提高稿费和转载费。

对于原创文学刊物而言,文学作品的刊登往往包含了选稿、编辑、与作者沟通等一系列费时费力的工作程序,饱含了文学编辑和原创作者的辛勤劳动。不过,现在许多作品一经刊发,马上就被文学选刊“轻松”转载了。举个例子:某文学选刊此前转载《收获》刊登的一部7万字的中篇小说,最后只付给编辑200元的转载费。按《收获》杂志执行主编的话来说,该杂志有四五个重量级的编辑反复看这篇稿子,这200元“连买眼药水的钱都不够”。更有甚者,一些报刊杂志和网站是不打招呼乱转载,无视原发刊物和作者的著作权,更别提支付应有的稿酬了。

低价甚至无偿转载满天飞,一方面,是因为现行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法规相对滞后,让有机可乘者钻了空子;另一方面,高昂的维权成本往往令维权者望而止步。去年,《新京报》诉某网站四年间非法转载其7706篇文章一案,法院裁定“应当予以分案审理”,意味着双方要打7706场官司,算下来 30年都打不完。而更多的作者,即便通过诉讼赢了官司,也是“追回一只鸡,赔了一头牛”,所以面对侵权,只好“打掉牙往肚里咽”,这种无奈的忍让,客观上又加剧了侵权者的肆无忌惮。

转载是国际通行的做法,既有利于作品的广泛传播,扩大作者的知名度,也有利于受众以不同的渠道、便捷的方式阅读作品,还可以增加原刊编辑和原创作者的经济收入,是一举多得的好事。但这里有二个问题,一是时间上能不能同步?现在的情况是,你刚出版,一些报刊和网站马上就转载了,几乎同时到受众面前,这显然是无视原刊编辑的劳动和原创作者权益的行为。二是报酬上有没有商量?我们去商店买个东西,第一件事就是问价格。现在转载的做法是先拿走东西,然后再由买主决定给不给卖主钱,给多少钱,这显然颠倒了权利人和义务人的关系。这次《收获》杂志抓住时间和报酬两个关键性问题,有条件地拒绝转载,得到广大作者的称赞,道出了民声,收获了民意。

现在问题的关键是,《收获》此举仅仅是单方面的与作者签订协议,在当前的转载乱象面前,更多地是停留在“声明”、“告知”这种层面,有多大的实际作用还有待检验。但不管怎么说,这毕竟是全国首家杂志站出来对同步低价转载说“不”。要让《收获》收获的民意,转化为使保护知识产权成为公众的共同行动,我们需要法律和政策的配套完善,需要执法的落实到位,需要知识产权合理使用机制的尽快形成,从根本上使原刊和转载“双赢”而不是“对立”,避免公众的阅读视野因两者的争执而受到影响。

猜你喜欢
低价稿酬知识产权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关于及时领取稿酬的通知
低价≠实惠 吃喝玩乐购,切记避开这些“坑”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关于及时领取稿酬的通知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关于及时领取稿酬的通知
关于支付《读书文摘》中摘文稿酬的启示
重庆五大举措打造知识产权强市
关于知识产权损害赔偿的几点思考
为什么高价总能打败低价?
复合肥低价促销是否会成常态
合理低价法在公路工程招投标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