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蔡正兵
令人警醒的百分之九十
文/蔡正兵
河南省郑州市人民检察院对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郑州市部分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情况进行了职务犯罪预防调查,共涉及工程项目69个,标的近110亿元。检察官在调查中发现,招投标环节行贿案中90%涉及“一把手”。
在招投标环节行贿案中,“一把手”所占比例高达90%,令人深思,也令人警醒。或许这只是郑州市“个案”,但不容忽视的是其他一些地方、一些部门大概也有类似的情况吧,只是暂时尚未曝光而已。行贿的主要目标锁定为“一把手”,早已成为公开的秘密了,在一些无良商人看来,搞定“一把手”,生意就成了,结果“潜规则”肆意横行大行其道,“显规则”成了聋子的耳朵——摆设。
行贿中90%涉及“一把手”,主要是因为“一把手”作为本单位的最高领导,位高权重,行贿者看中的就是“一把手”手中的权力,既然想权为其所用,当然要在“一把手”身上花花工夫了。行贿90%涉及“一把手”,其实都是权力惹的祸。在一些地方和部门,“一把手”的权力几乎是随心所欲,不受任何制约的,他们就是单位的老大,常常是“一言堂”,独断专行,审批项目是一支笔,项目给谁不给谁全凭他一张嘴说了算。
不过,板子也并不能都打在“一把手”的屁股上,不少“一把手”还是想把工作做好的。但俗话说得好,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受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一些“一把手”由微腐到小腐再到大贪甚至巨贪,最后沦为权力的奴隶。
要让行贿中90%涉及“一把手”现象不再重演,一方面必须在全社会加强道德法制的宣传教育,广泛开展商业伦理教育、权力信念教育,;另一方面,要靠民主和法制。在单位无论大事小情,除了涉及国家和本单位机密的,一律阳光操作,实行民主集中制,杜绝“一言堂”和按长官意志办事现象。对重大事项必须经领导班子集体研究,然后由班子集体审核、集体会签。
同时进一步落实严格的监督制度,尤其是要发挥舆论监督和法律监督的作用,加大举报宣传力度,实施举报保密和奖励制度,对“一把手”收受贿赂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公正司法、严格执法。唯有如此,“一把手”才能清正廉洁、远离腐败。
编辑:靳伟华 jinweihua1014@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