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治理视域下思想政治工作的功能探讨

2012-12-22 23:44高志青张齐学
理论导刊 2012年1期
关键词:危机政治思想

高志青,张齐学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广州510225)

危机治理视域下思想政治工作的功能探讨

高志青,张齐学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广州510225)

危机治理中,人们的思想观念、心理意识与行为方式都发生了许多改变,思想政治工作的环境也变得十分复杂,其内容与方式方法都与平时有很大不同。这些要素及其结构的改变,凸显了思想政治工作在危机治理中的社会稳定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与和谐功能等。在危机治理中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功能,必须借鉴有益的经验,完善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充分利用大众传媒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

危机治理;思想政治工作;功能;措施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的发展壮大都伴随着各种社会与自然危机。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危机更是令党和政府以及普通群众无法回避的社会问题,同时也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必须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在危机治理中的功能研究,为维护社会稳定与发展提供必要的精神动力。

一、危机治理中的思想政治工作具有特殊性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本身是个复杂的系统,从其基本构成来看,它是一个由主体、客体、介体、环体等基本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本质上是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内含着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与其意识的关系,决定了其重要的社会功能。然而在危机治理中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一种非“常态”下的思想政治工作,其系统的各个要素及其结构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首先,从“人”的因素来看,教育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被打破,或者变得模糊。虽然在思想政治工作系统中有主体与客体之分,但事实上,任何人都会受到危机的影响,美国著名危机管理专家罗伯特·西斯把危机情境下的人划分为以下三大类:受害者、反应者和旁观者,但事实上几乎所有的人都可能受到危机的侵害和影响:一方面危机的扩大会影响更多的人(包括有反应的人和旁观者),另一方面,反应者、旁观者以及受害者的家属和亲戚朋友都有可能变成受害者。在危机情境中,人们或受到生命威胁、财产损失、经济损失,或置身危机救援,或亲眼目睹事件发生的全过程,都具有一定程度上的“脆弱性”,[1]民众陷于这种“内忧外患”的脆弱状态,思想和行为具有非“常态”下的特殊性,心理上处于非理性状态,形成不确定、不系统、不稳定的自发意识,逆反、埋怨情绪迅速蔓延,或面对危机时思想消极而变得迷信、悲观甚至绝望,或者变得敏感、过度紧张甚至心理恐慌;在行为上表现为听天由命、无所作为,或者发生行为的失范,例如抢购、哄抬物价、听信和传播没有得到证实的传闻等。

其次,从环境因素来看,危机情境中,思想政治工作环境容易恶化。陈秉公先生曾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建设的标准进行了研究,总体标准是要做到美化和净化,[2]即一个优美的、有利于人身心健康发展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排除环境中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不一致的因素,使环境影响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在方向上保持一致。但在危机状态下,无论是社会物质环境,还是精神文化环境,都会遭到破坏,尤其是危机事件爆发时,必然存在许多与思想政治工作目标不一致的环境因素,甚至会丧失对部分环境的控制。以媒介环境为例,今天的大众传媒已经无孔不入,但由于我国的大众传播媒介的经营与管理逐渐趋向功利化和商业化,为提高发行量和收视率、点击率,危机事件中经常存在炒新闻、卖新闻、策划新闻、变相制造新闻等现象,导致一些欺骗性、误导性甚至有害的信息充斥社会。危机治理中,一些传媒对人物和事件进行评价时信口开河,或颠倒黑白、混淆是非,对重大事件进行报道时不客观公正,或报喜不报忧,或采用一面之辞,甚至为不良现象公开辩护,[3]从而引起了更多的矛盾冲突和混乱。

再次,从思想政治工作内容来看,在危机治理中,既有常规工作的内容,也有应对危机的特殊内容。包括:其一,对各种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严重事故、恐怖主义行为等现象的发生及其原因、危害进行科学的分析,引导教育群众正确认识社会危机事件的性质及其实质,关系着群众能否正确认识国家的历史和现实,能否增强爱国情感、集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其二,引导群众遵守正确的行为规范,即提倡做什么、允许做什么、反对做什么的规范。思想政治工作中将这些要求明确化和具体化,才能使个体行为符合有效治理的社会要求,达成行为的一致,避免行为取向和选择的随意性,有利于有效地治理危机。其三,传授对危机事件的处置措施及具体方法,包括组织疏散、检查防灾设备与紧急装备的完好程度,教授一些基本的灾难辨识、逃生、自救互救技能以及传染病的辨别、预防、控制的方法等。其四,对群众进行心理干预,使其克服心理恐慌和心理偏差,包括如何缓解心理压力、如何控制与发泄情绪、重塑社会认知,减少心理障碍的发生,防止极端行为的出现。

另外,危机治理中有效进行思想政治工作,还要求工作方式方法更有吸引力、有感染力、有说服力,才能引起群众的感情与思想的共鸣;在工作目标与任务等方面也都具有特殊性,以适应危机情境的非常状态,从而展现出思想政治工作的特殊功能。

二、危机治理中思想政治工作的功能

思想政治工作作为社会管理的重要手段,在危机治理中发挥着重要的社会功能:

1.社会稳定功能。思想政治工作可以在结合社会发展和人们自身发展的目标取向和根本利益的基础上,引导人们在政治方向、政治原则上实现认同,从而消除分歧与偏见,达成政治共识;通过联系人们的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在思想动机、思想方法上取得一致,克服思想认识上的片面和偏执性,并在此基础上,达成一致的行动,防止行为的越轨,从而维护政治秩序和社会稳定。[4]

危机治理中,思想政治工作有助于及时发现矛盾冲突并寻找到冲突的根源,缓解矛盾冲突的程度。危机的发生或冲突的存在,除了有物质利益上的原因,事实上还有人们认知和思想观念上的因素。切实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可以引导人们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分析社会问题和危机事件,解决认知上的障碍,找到观念上的差异,澄清思想上的误区,引导人们以正确的态度、理性的行为来对待这些问题,可以最大化地化解矛盾冲突,实现社会稳定。

思想政治工作还可以通过心理调适促进社会稳定。我国社会的转型,积聚了大量的社会问题和矛盾,一部分民众对此感到困惑和迷茫,产生了不安、焦虑、烦躁等心理,容易引发一定规模和范围的冲突;在突发事件处置和其他危机治理中,一些群众存在恐慌、不安等情绪,都需要调适和引导。危机治理中,通过思想政治工作,能帮助民众消除心理障碍,提高适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塑造健康的社会政治心理,可以有效地增进团结,减少矛盾和冲突。

2.凝聚功能。危机治理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及时、有效地解决危机事件,单靠政府和个体力量是无法实现的。为此必须凝聚社会各界力量,广泛动员各方力量积极参与或主动配合,才能有效进行危机治理,这离不开思想政治工作的凝聚功能。

思想政治工作可以有效整合社会资源参与危机治理。危机治理需要大量的资源,但往往绝大多数防灾救灾的工具与资源并不为政府所掌握,[5]人力、财力也都有限,无法单独承担危机治理的所有工作。思想政治工作可以通过有效的动员和宣传,培养人们的公民意识、危机意识以及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唤起人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精神,能大规模地调动民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动员更大范围的民众参与危机治理,从而形成“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良好局面。建国以来的历次公共危机的治理,都显示了思想政治工作强大的凝聚功能。

3.激励功能。在危机治理中,由于危机事件突如其来,其不良影响和破坏性极强,不仅会给人们带来物质和经济利益损失,还会造成巨大的精神伤害与心理阴影,影响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的意志和斗志都经受着巨大的考验,需要思想政治工作激发他们的信念和信心,激励群众顽强不屈的勇气、自力更生的精神以及正义感、荣誉感、社会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而对于进行危机治理的人们来说,抢险救灾、治理危机的紧迫性、艰难性和持久性难以预料,经受着精神意志与肉体艰辛的双重折磨,需要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去鼓励人们临危不惧、敢于吃苦、连续作战,坚定其意志和斗志,使其将精神力量转化为自觉行为,去克服危机治理中的一切障碍。

在危机治理中,思想政治工作可以通过树立榜样和先进典型进行激励,能产生强大的示范作用,激励更多的人主动效仿;通过全方位的情感激励,能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让更多群众受到感染、启迪、鼓舞和鞭策;通过奖功惩过、奖优惩劣、奖勤惩惰,可以让遵纪守法、舍己为人、团结奋进等积极行为得到强化,让违法乱纪、自暴自弃、损人利己等消极行为得以遏制和矫正。

4.和谐功能。危机事件的发生,最直接的原因无非有两种:一是天灾,即自然灾害或由不可抗力引发;二是人祸,即社会危机事件。天灾的发生大多与人不恰当地对待自然有着莫大的关联,而社会危机可以归因于人对自身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处理不当。

危机治理中,思想政治工作的和谐功能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调节人和自然环境的和谐。通过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明确人类在自然系统中的地位,解决人与自然的价值冲突,从而建立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形成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崇高道德情操,实现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二是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通过预测、防范、疏导、协调、教育等措施,培养人们对政治体系、经济体系、文化体系及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感,从而达成高度的社会共识,可以有效地化解矛盾冲突,维护社会稳定和人民团结。三是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实现人的身心和谐。通过引导人们加强自身修养,提高各方面素质,理顺情绪,增强心理承受能力,以更好的心态对待竞争和压力;通过帮助人们认识社会变化的特征和趋势,培养正确的思想观念,从而处理好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促进人格的健全和完善。

三、危机治理中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建议

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各种危机事件时有发生,要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在充分发挥好思想政治工作在危机治理中的功能的前提下,我们应努力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借鉴国际经验,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在危机治理中的功能。西方国家经过多年的探索,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危机管理体系,并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在其中的作用,有许多经验值得我们借鉴:第一,未雨绸缪,利用思想政治工作预防危机事件的发生。以日本和韩国为例,它们都重视在常规思想政治教育中渗入危机应对的内容,以便在危机到来时凝聚国民力量。日本历来重视以“忠诚”为核心的国家民族意识的培养,强调护国强国、尽忠报国;韩国始终把爱国主义教育放在首位,国民的爱国主义意识和集体意识十分强烈,在国家遇到危机和重大困难时,国民都愿意无私奉献自己的力量。第二,将思想政治工作纳入应急管理体系。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的应急管理体系比较完备,常设有独立的危机管理职能部门和综合应急管理系统,其中包括加强对民众的政治、道德和法纪教育内容,规范了危机事件中政府、社会组织以及公民的权利义务和行为规范。第三,及时的心理援助和引导。心理干预在西方国家应对危机事件中运用比较广泛,以美国为例,大量专业心理咨询机构和组织在危机事件中积极行动,对民众进行心理辅导和治疗,即使在发生了“911事件”之后,美国普通民众仍能保持较高的理性和平和的情绪,政府也获得了民众的信任。第四,整合社会力量参与危机治理。美国政府非常重视充分发动民间团体和市民,动员全体民众积极参与应急管理社会网络的建立,并保证这个网络的高效运行。

2.转变观念,完善思想政治工作机制。思想政治工作往往被认为是各级党团组织和政工干部的职责,与普通群众和企业(尤其是私人企业)并无多大关系。然而,危机治理中的思想政治工作涉及社会的各个方面,必须转变观念,完善思想政治工作机制,针对危机情境的变化,建立全天候、全领域、全方位的思想政治工作网络和群众性思想道德教育组织,构建覆盖全社会的思想政治工作格局,才能保证把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实处,因此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其一,做好非公有制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基层政府的党团组织必须加强与个私企业广大员工的联系和沟通,建立个私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宣传员队伍,完善思想政治工作网络系统,解决思想政治工作“无人员、无制度、无投入”的问题,这样才能及时发现和化解各种矛盾和问题,做好危机事件的预警、调控和疏导工作。其二,完善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网络。社区是各项工作的落脚点,只有加强社区建设,才能使思想政治工作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此要搞好社区文化阵地建设,建立文化馆、图书室、体育场等;切实解决居民生活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把思想政治工作与社区管理工作紧密结合,才能做好危机治理中的宣传教育和动员工作。其三,积极发展群众性的思想道德教育组织。在各级党组织的宏观指导下,可以组织社会贤达和有影响有威望的知名人士牵头,成立群众广泛参与的思想教育组织,充分发挥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老工人、老劳模的作用,能更直接、更主动地调解各种社会矛盾,形成强大的道德舆论力量,这是解决社会危机事件的第一道防线。

3.充分利用大众传媒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危机治理中,思想政治工作要取得快速、显著的功效,就必须充分利用传播速度快、覆盖范围广的报纸、电视、广播、网络、手机等大众传媒,帮助人们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号召人们积极行动,参与危机治理。为此,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其一,着力打造思想政治工作的阵地。危机事件的产生,或者在治理危机的进程中,大众传媒展现了越来越强大的力量。思想政治工作对大众传媒的利用,不能仅仅局限于党刊、红色短信、红色网站等等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教育的大众传媒上,任何一种大众传媒都应为思想政治工作服务。目前我国广播和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均已达到95%以上,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统计,至2011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85亿,微博用户数量以高达208.9%的增幅,从2010年底的6311万爆发增长到1.95亿,[6]移动电话用户超过7亿,普及率达到47.9%以上,手机已成为一种新的大众传播媒体,其实用功能已经与文化功能统合起来,理应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阵地。其二,充分发挥媒体的思想政治工作功能。大众传媒的形式丰富多彩,可以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大众传媒以文字、图片、声音、画面的形式做到有声有色,动中有静,能够极大地吸引民众的注意力,把思想政治教育因素融于这些信息中,能起到潜移默化的功能;大众传媒可以承载思想导向性和权威教育内容,全方位地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宣传教育,提高人们的认知能力,坚定人们的政治立场;通过对危机事件的具体分析以及典型事例的报道,使人们保持清醒头脑,分辨是非善恶,把握正确方向。其三,积极引导媒体,提高民众素质。大众传媒是把“双刃剑”,需要积极引导才能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以手机媒体为例,它是高效的信息传播方式,但缺乏“把关人”进行信息过滤和议题控制,一些颓废的、虚假的甚至是煽动性和反动性的文字可以自由散发,在危机状态下,会降低人们的理性,误导人们的判断和行为选择。积极引导媒体,必须要为媒体在危机事件中的公正介入设立准入机制,并对媒体的危机报道进行适当的监管,[7]才能真正实现媒体的社会责任。值得重视的是,如何通过教育工作,提升民众的媒体素养,以更有效地选择、利用、鉴别媒体及其传播的信息内容,自觉抵御各种不良信息的影响,是危机治理中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新课题。

[1]彭宗超,钟开斌.非典危机中的民众脆弱性分析[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4).

[2]陈秉公.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1:294.

[3]邵培仁.媒体的当下使命及社会责任[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6,(6).

[4]张耀灿.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33.

[5]王宏伟.从梅里雪山雪崩事件看应急社会动员[J].中国减灾,2007,(7).

[6]CNNIC发布“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1-07-19 )http://www.cnnic.net.cn/dtygg/dtgg/201107/t20110719_22132.htm l

[7]薛澜,张强,钟开斌.危机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132.

D64

A

1002-7408(2012)01-0074-03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项目“危机治理视域下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研究”(GD10CMK03)的阶段性成果。

高志青(1956-),男,广东东源人,硕士,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副研究员,党委书记;张齐学(1976-),男,重庆人,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思政部讲师,华南师范大学政行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责任编辑:闫生金]

猜你喜欢
危机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高等教育的学习危机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危机”中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