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发展理念的与时俱进

2012-12-22 23:44王占霞
理论导刊 2012年1期
关键词:现代化建设发展

王占霞

(浙江艺术学院,杭州310053)

中国共产党发展理念的与时俱进

王占霞

(浙江艺术学院,杭州310053)

引领和推动社会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矢志不渝的价值追求,纵观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社会发展实践历程,中国共产党的发展理念不仅应时而变,而且不断升华,并逐步提升到新的视野、新的境界,真正实现了与时俱进。

中国共产党;发展理念;与时俱进

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矢志不渝的价值追求。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写进了自己的行动纲领。在领导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后,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以改善和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为根本目的,以发展为主题,用发展的眼光、发展的思路、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不断探索中国的发展之路,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根据不同的社会发展条件和中国社会面临的主要矛盾,提出了不同的发展理念。纵观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理念的嬗变,可以发现,中国共产党的发展理念不仅应时而变,而且不断升华,并逐步提升到新的视野、新的境界,真正实现了与时俱进。

一、发展目标:从“四个现代化”到“四位一体”

目标是前进的方向。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不同历史时期,针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为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确立了不同的阶段性目标。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国内一穷二白、千疮百孔的局面和帝国主义对我国新生政权的不断颠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在总结“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的基础上提出:要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生产,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进入过渡时期,党又提出并贯彻“一化三改”的总路线。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深入发展,党对中国未来的发展目标也日益明晰。1954年9月,周恩来在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的任务,1956年又把这一任务写入八大所通过的党章中。在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党和国家领导人逐渐认识到科学文化在发展经济、实现现代化中的重要性。1957年2月,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将我国建设成为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1]201960年,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毛泽东第一次完整地表达了“四个现代化”的思想。他说:“建设社会主义,原来要求是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学文化现代化,现在要加上国防现代化。”[1]116在1963年1月上海科技工作会议上,周恩来把农业现代化提到了工业现代化前面,把“科学文化现代化”改成了“科学技术现代化”,同时明确科学技术现代化是关键。“四个现代化”作为我们的发展目标,为新中国发展勾画了一幅宏伟蓝图,极大地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和劳动热情。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准确把握和平与发展这一时代主题,认为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面临发展问题。强调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是关系到中国社会主义前途和命运的根本性、长远性、战略性问题,由此提出了“发展是硬道理”的科学论断。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江泽民继承和发扬了邓小平关于发展的理念,他从执政党兴衰存亡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进一步作出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科学论断。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根据我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方位和现实需要,在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并强调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随着我党对发展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化,我们党确立的社会发展目标也日臻完善。1982年党的十二大提出了“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国家”的发展目标;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的发展目标;2007年党的十七大把“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确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的发展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四位一体的社会主义发展目标,使我国实现了由单一的经济现代化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转变,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发展模式:从“苏联模式”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如何发展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重要问题。由于世界各国都有自己独特的自然条件、社会结构和文化传统,其发展模式的选择必须结合本国的国情和文化传统。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现代化发展模式也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建国初期,由于认识上的局限,我们曾认为苏联的道路是按照历史发展规律为人类社会必走的道路,要想绕开这条道路是不可能的。因此,我国社会主义发展模式自然选择苏联式的由政府主导的计划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我党逐渐发现中国不能盲目照搬西方国家或其他国家现代化发展模式,必须结合中国的国情,走自己的路。在借鉴了苏联发展模式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探索出了一个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以农、轻、重为序安排国民经济发展的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模式。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在反思建国后中国现代化问题时认为:中国现代化出现挫折的根本原因在于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而将苏联模式的种种弊端当作社会主义的本质附加在社会主义上,使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没能充分发挥。在深刻总结中国和世界现代化发展经验以及继承毛泽东有关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思想基础上,邓小平指出:“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2]3“我们搞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2]29“四个现代化前面有‘社会主义’四个字,叫‘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2]138由此提出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模式的概念。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础上认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各项事业是相互协调和全面发展的事业,不但经济建设要上去,人民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素质和社会风气都要搞好,初步提出了相互协调发展和全面发展的模式。进入新世纪新阶段,面对新的国际国内环境,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领导集体对中国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认识进一步深化,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模式的新认识,为中国现代化指明了方向。

三、发展战略:由“赶超战略”到“新三步走”战略

实现社会发展目标,必须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为此,中国共产党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在社会主义制度刚刚确立之初,毛泽东等党的第一代领导人希望缩短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在低起点实现高目标,用跃进的步伐追赶欧美发达国家,提出了“赶超战略”,即用15年超英、20年赶美。结果犯了急于求成的错误,导致了“大跃进”的发生,造成了国民经济的严重混乱,使人民生活水平陷入极大困境。在总结教训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逐渐认识到要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1963年9月中央工作会议在讨论制定国民经济长远规划时提出了“两步走”的战略设想。1964年12月周恩来在全国三届人大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宣布:“从第三个五年计划开始,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可以按两步来考虑:第一步,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的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3]为了保证贯彻落实“两步走”发展战略,党还制定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战略方针。但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发生,这个战略没有得到真正落实。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党在总结国内外发展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针对中国的国情,提出了要有步骤、分阶段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1979年12月,邓小平在与日本首相的谈话中第一次提出了“小康”的目标。1980年1月,他把到20世纪末的20年分为两个10年,初步提出分“两步走”达到“小康水平”的战略构想。1982年党的十二大正式提出分“两步走”经济发展战略,并确定了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步骤和一系列正确方针。在确立了20世纪最后20年发展战略的同时,我党进一步思考在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小康以后的发展战略。1987年4月,邓小平在会见西班牙客人时,第一次使用“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这样的提法,明确了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思想。同年10月,党的十三大把邓小平“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构想确定下来:第一步,从1981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0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在我国提前实现了“三步走”战略的前两步后,为了把第二步和第三步战略很好地衔接起来,党的十五大把“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进一步具体化,提出了三个阶段性目标:21世纪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努力,到建党100周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21世纪中叶建国100周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新三步走”战略使“三步走”的战略和步骤更加具体明确,也更具有操作性。

四、发展要求:由“多快好省”到“又好又快”

早日实现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为了实现这个心愿,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发展的历程中,针对不同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实际,提出了不同的发展要求,实现了发展要求的与时俱进。在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以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人为尽快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的现实,缩短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在1958年5月党的八大二次会议上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由于这个总路线片面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作用,忽视了经济发展自身的客观规律,客观上推动了“大跃进”的盲目行为,使中国社会经济发展遭到严重破坏。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针对中国经济发展缓慢、贫穷落后的社会现实,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认识到: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为此,提出我们要抓住时机,加快发展的速度,使我国的经济发展力争几年上一个台阶。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实践过程中,我党对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的认识也不断深化。邓小平指出:“不是鼓励不切实际的高速度,还是要扎扎实实,讲求效益,稳步协调地发展。”[2]375因此,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长期实行的是“又快又好”的发展,即在重视速度的同时,把“速度”与“效益”即“快”和“好”联系起来。

从党的十四大到十六大,在不断总结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和问题的基础上,我党对“好”字不断充实内容。从原来的“效益比较好”,相继增加了“整体素质不断提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等要求,进一步突出了保护资源和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2006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总结几年来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经验时指出:“又好又快发展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2007年党的十七大进一步强调要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又好又快”意味着在处理“快”和“好”的关系上,要求“好”字当头,好中求快。它鲜明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反映了经济建设指导思想的升华,使我们对新阶段发展规律的把握更加全面,指导发展的方针更加符合实际,破解发展难题的途径更加明确。

五、发展动力:由“矛盾推动”到“自主创新”

马克思主义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毛泽东以中国的实践经验为基础,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全面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指出: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矛盾,正是这些矛盾推动着社会主义向前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它们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初期,由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没有充分展开,各种矛盾还没有充分暴露出来,毛泽东认为与生产力发展相矛盾的生产关系主要是还没有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那部分生产关系。后来他把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当作主要矛盾。理论认识上的局限以及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缺乏科学认识等原因,导致了实践中的失误,如脱离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盲目提高生产资料公有化程度,试图“以阶级斗争为纲”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等,结果使社会主义建设遭受了严重挫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特别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状况进行了深入思考,在新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指出,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和生产力相适应,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主要看它是否适应当时当地生产力的要求,能否推动生产力发展;在社会主义社会仍然有解放生产力的问题;生产力发展水平低,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矛盾的途径是发展生产力。邓小平认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4]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的基本途径,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向前发展的动力,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江泽民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论证了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社会发展的动力问题。指出:党的先进性是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共产党必须坚持“三个代表”;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力量,社会新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可以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在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全局出发,综合分析世界发展大势和我国所处的历史阶段,作出了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走新型化工业道路的重大决策。把自主创新作为在新形势下中国发展的内在动力。

六、发展布局:由“均衡发展”到“先富带动后富”

社会主义必须走共同富裕之路,但怎样实现共同富裕,我党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在改革开放前,由于把共同富裕误解为全体人民在同一时间以同等速度富裕起来,我们曾追求均衡发展,吃“大锅饭”,结果导致了共同落后、共同贫穷,严重挫伤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劳动积极性。

改革开放以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在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大政策。他认为这是一个“能够影响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政策”。[5]152他在提出这个大政策时强调先富起来的条件必须和只能是依靠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是“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5]152从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出发,在处理“先富”与“共富”的关系上,邓小平认为,在不同时期应该有不同的重点。他指出:“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使这个拥有两亿人口的广大地带较快地先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反过来,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个大局。那时沿海也要服从这个大局。”[2]277-278党中央为此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和投资倾向措施,支持广大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使东部经济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这一时期东西部之间的差距却在加大,不仅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也严重影响了国家的稳定。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认识到发展过程中不平衡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邓小平“两个大局”战略思想指导下,及时提出“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的方针,提出要在继续加快东部沿海地区发展的同时,必须不失时机地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通过几十年乃至整个世纪的艰苦努力,建设一个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生活安定、民族团结、山川秀美的西部地区。江泽民提出并付诸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是我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结合实际对我国跨世纪经济发展作出的一个重大战略部署,是在我国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作出的振兴中华的宏伟战略,是对“两个大局”战略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胡锦涛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我国当前改革发展的实际和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要求,把统筹协调发展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议明确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接着,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又提出了促进区域统筹和协调发展的战略布局: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形成分工合理、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区域产业结构,推动各地区共同发展。这一战略布局是一个把握规律、统揽全局的重大决策,对于整合各方面的利益,更大限度地发挥区域优势,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从而最终实现社会和谐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七、发展重点:由“以经济为中心”到“以人为本”

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特殊的国情决定了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方面不可能平衡发展。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紧密结合中国的实际,在每一发展阶段以解决主要矛盾为着眼点,确定了不同的发展重点。新中国成立后,面对中国贫穷落后的现实,加快中国经济建设,提高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发展必须解决的主要问题。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确定了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战略重点,并反复强调要从中国是一个大农业国的实际出发,在发展工业的前提下,兼顾农业和其他方面的发展。要以农业为基础,正确处理重工业同农业、轻工业的关系,找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中国工业化道路。

“文化大革命”后,面对中国社会经济停滞和徘徊的状态,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之初就果断地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他指出:“经济工作是当前最大的政治,经济问题是压倒一切的政治问题。”[6]194若“离开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就有丧失物质基础的危险”。[6]250他还强调,社会主义中国“不仅经济要上去,社会秩序、社会风气也要搞好,两个文明建设都要超过他们,这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2]378他把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引入社会主义的本质,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2]373并提出要从人民利益得失的角度来考虑发展问题,要以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他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标准把“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最终目的。尽管邓小平没有明确提出“以人为本”,但他的这些提法直接体现了他“以人为本”的思想。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和拓展了邓小平“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他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他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着眼点和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目标之一,指出:“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7]

在全面推进建设小康社会的征程中,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胡锦涛多次强调要坚持“以人为本”,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最广大群众的利益出发来谋发展、促发展,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各方面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经济、政治、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他指出:“对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来说,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充分发挥全体人民的积极性来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始终是最要紧的。”[8]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将“以人为本”正式提出并写入了党的正式文件,这是我党发展理念的一次重大创新,也是我党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最新贡献。

八、发展环境:由“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

整个世界的发展是一个大系统,每个国家就是这个大系统中的小系统,时刻和周围的环境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因此,发展的环境对一个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通过不断努力,使中国的发展环境由过去“封闭半封闭”逐渐形成为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的新格局,实现了发展环境的与时俱进。

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曾设想要同世界各国发展经济贸易往来,对一切国家的长处包括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但由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封锁、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不足和“左”的思想的干扰,新中国长期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占主导地位的世界经济主流活动无缘,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虽说是开放的,但只是对苏联和东欧开放,以后就关起门来。因此,这一时期,中国基本上处于封闭半封闭状态,这给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的不利影响,阻碍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认真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认识到:“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2]78依据世界发展的大趋势,中国共产党提出并实施了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以创办经济特区为突破口,连续作出了批准14个沿海开放城市、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批准海南建省并成立特区、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新区、批准沿边沿江沿路城市和内陆中心城市开放等重大战略决策,逐步形成了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的多层次开放格局。在此基础上,党的十四大报告提出了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开放要求;党的十五大报告强调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完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新要求;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强调要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地结合起来,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目前,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通过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我国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增强,已经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新格局。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发展环境将更加良好。

[1]毛泽东选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周恩来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439.

[4]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3.

[5]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6]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7]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94.

[8]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读本[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04:255.

D2

A

1002-7408(2012)01-0060-04

王占霞(1965-),女,陕西岐山人,浙江艺术学院副教授,浙江大学访问学者,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

[责任编辑:闫生金]

猜你喜欢
现代化建设发展
边疆治理现代化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武器装备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