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浦东开发开放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实践与启示

2012-12-22 19:02:46邱素琴陆沪根
上海党史与党建 2012年9期
关键词:浦东改革开放特色

● 邱素琴 陆沪根

从浦东开发开放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实践与启示

● 邱素琴 陆沪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成果为思想基础和行动指南的社会主义。浦东开发开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载体,充分体现了我们党解放思想的政治勇气,极大地丰富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内涵,为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和范本。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浦东开发开放

开发开放浦东是我国改革开放的重大举措。20世纪90年代初,党中央、国务院在国内政治风波和国际苏东剧变的严峻考验面前,毅然决然地作出了开发浦东的战略决策,把上海推向改革开放的最前沿,进而形成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全面布局,充分体现了我们党解放思想的政治勇气。

一、浦东开发开放一开始就被赋予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先行先试的历史使命

浦东开发开放比深圳晚了十年,邓小平同志曾指出:“浦东开发晚了,是件坏事,但也是件好事。可以搞得好一点,搞得现代化一点,起点可以高一点。”[1]浦东开发开放从一开始,就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和关心。党的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都对浦东开发开放提出了明确的指示。江泽民强调:“浦东开发开放是从整个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出发提出来的,一定要集中力量把浦东开发这件大事办好,不断使浦东开发开放工作跃上新高度。”[2]2004年7月,胡锦涛在浦东考察工作时,语重心长地对浦东的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要继续搞好浦东开发开放,加快体制创新,不断提高外向型经济层次,努力在更高起点上实现快速发展。2005年6月21日,国务院正式批准浦东新区为全国首个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地区,使触及体制机制的综合性改革成为新时期改革开放的新思路。

“高起点”,既是党中央对浦东开发开放提出的要求,也是上海市委、市政府为浦东开发开放确立的发展目标。上海市第九次、第十次党代会报告都明确指出“充分发挥浦东新区在加快推进‘四个率先’中的示范带动作用、在加快建设‘四个中心’中的核心功能作用”[3],“继续高举浦东开发开放旗帜,深化浦东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着力在扩大开放、完善市场体系、吸引人才、创造最佳创业环境和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等方面先行先试、率先突破,为全市和全国改革积累经验。”[4]浦东开发开放按照“全国能借鉴、上海能推广、浦东能突破”的原则要求,以制度创新推动金融发展和自主创新为重点,始终坚持“高起点”可持续发展,不断探索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为全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提供可借鉴的经验。经过22年的开发建设,浦东新区已基本实现了从形态开发向功能开发的转型,初步建成了外向型、多功能、现代化的新城区,并成为上海现代化建设的缩影和中国改革开放的象征。

二、浦东开发开放极大地丰富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内涵,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和范本

浦东开发开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载体,积极探索,勇于实践,极大地丰富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内涵。

(一)坚持解放思想,率先突破制约改革发展的瓶颈约束。浦东开发开放以来,始终坚持解放思想,以创建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现代国际贸易示范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探索实施服务业税制改革试点等为重点,率先探索形成符合国际惯例、有效促进功能建设和产业发展的制度环境,努力形成高起点、宽领域、全方位的开放格局;率先试点扩大服务贸易对外开放,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封关运作的保税区——外高桥保税区;率先开展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外资参股中资银行等试点,使对外开放由生产制造领域扩大到金融保险、国际贸易、现代物流等服务业领域;率先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创新,适应国际大都市特大城区发展要求,建立扁平高效的新型区域管理体制,完善开发区体制,形成联动发展机制;逐步推进农村资源要素市场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积极探索改进法律监督、民主监督、社会监督的新方法,扩大民主协商、凝聚社会共识的新形式,加强社会调解、化解社会矛盾的新途径。不断突破制约改革发展的瓶颈约束,在新的战略定位上提出新的奋斗目标。

(二)坚持转型发展,不断增强改革发展的内生机制。上海市第十次党代会提出“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国际大都市”,这是在更高起点上推动上海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浦东开发开放作为国家整体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责无旁贷承载着发挥上海率先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先锋作用。为此,浦东的发展不仅仅是简单的做大产业规模,而是要求转型出功能,即根据国家战略的要求,把重心放在做强功能上。目前,我国全球的资源配置能力相对较弱,与生产大国、消费大国、贸易大国、投资大国、创新大国的地位还不相匹配、不相适应,这就要求浦东从拓展资源运作空间、强化枢纽中心地位、提高跨境资源配置能力等全局性战略性的高度出发,推进上海“四个中心”建设,更好地服务全国。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的道路。要求改革当先锋。在新的历史阶段,一方面,浦东要进一步深化包括科技、文化、观念、制度等在内的改革创新,为改革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另一方面,要更加突出制度创新,使创新成果更好地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这是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重要的动力支持和制度保障。要求让群众更幸福。浦东的转型发展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做到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人民共享,让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加幸福、更为满意、更有尊严。而共同富裕,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

(三)坚持人才优先,大力推进改革发展人才聚焦战略。浦东开发开放之初,原有的干部储备无论在素质上,还是数量上都存在着与建设现代化、多功能、外向型的浦东新城区不相适应的情况。新区党委一是坚持以一流干部推动一流开发,提出“党政领导干部也是重要人才”的理念。早在1993年,就率先打破身份、户籍、行业、地域等体制性障碍,面向全国公开招聘了40名党政机关干部。2005年,新区首次面向海外招聘2名海外留学生到政府机关任职。自2007年开始,又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公务员职位聘任制试点。同时,积极探索干部能上能下、竞聘上岗等公开选拔机制。坚持在矛盾突出的动拆迁、重大工程和信访工作等开发建设第一线培养干部、选拔干部。如果说在浦东建设之初,更多通过资本先行,撬动整个板块,则浦东新一轮开发,更是以人才为支点,加快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以开发公司、保税港区、临港新城等新的国家重要产业集聚区为载体,“筑巢引凤”,形成国际国内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和创新创意产业的领军人才、高端人才和创业团队集聚高地。据统计,浦东新区现有留学归国人才(指中国籍获得海外正规学历的人员)1.1万人,在浦东的境外从业人员(外国籍和港澳台从业人员)1.9万人。共有六批60人入选中央“千人计划”。创造性地形成了以人才集群引发高新产业集群的开发模式。

(四)坚持一流党建,始终确保改革发展的政治引领。浦东开发开放以来,不断完善和调整基层党组织的设置方式和管理模式,以适应经济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的变化,推动基层党建工作由区属党建向区域党建转变、组织管理由垂直管理向网络化管理转变、活动方式由单向式转向多样化、开放式,把党的组织建到经济最活跃的细胞上,把党的工作做到代表先进生产力的人群中。面对开发开放以后,“两新”组织大量涌现、人员流动性大大增强的新情况,新区党委按照“开发建设推进到哪里、党的工作就延伸到哪里”的要求,坚持“单位建党”与“社区建党”相结合,探索按照“两稳定一合适”①、“行业相近、地域相邻”原则建立党组织,并在青年白领集中的商务楼宇,创造性地提出“支部建在楼上”的组织构想。近年来,形成了以楼宇党建、楼组党建、开发区党建、社区党建、两新组织党建等为载体,以结对、联合的方式,形成了社区与驻区单位党建工作互联、互补、互动区域化大党建格局。针对改革开放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开展党的群众工作出现的基层组织资源匮乏、群众利益诉求多元化等许多新问题,新区党委早在2003年就开展了以凝聚党员、凝聚群众、凝聚社会为目标的“三服务”主题活动。2010年起,开展了走访千个村(居),听万户心声主题活动(简称“走千听万”)。建立完善了一系列服务群众的有效机制,为群众引领思想、排忧解难、反映呼声,把服务落到实处。与此同时,新区党委积极探索扩大党内民主的有效途径,先从基础好的街道、镇试点,由点及面,从村居委换届实行“两推一选”到镇党委换届试行“公推直选”,从镇党代会常任制试点到区党代表任期制试行,从区委到街道(镇)全面推行“党务公开”,形成了整体推进党内民主的制度优势。

三、浦东开发开放的经验启示

浦东的探索和实践,包括创造的许多成功经验,具有普遍的示范和借鉴意义。浦东之所以能始终保持强劲的势头走在改革开放的最前沿,其中,最重要、最根本的经验是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浦东改革开放的历程也是我们党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从中我们可以得到四点启示:

(一)浦东开发开放首先是解放思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不动摇,这是浦东开发开放最宝贵的精神财富。解放思想是推动开发开放的一大法宝。浦东开发开放的战略决策是解放思想的产物。改革开放,是一个对旧有的不合理体制不断进行变革和创新的过程。浦东始终坚持解放思想,不断探索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全面协调发展。浦东开发开放的成功实践也是解放思想的生动体现。

(二)浦东开发开放实践为改革开放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供了新经验。浦东开发开放坚持“以一流党建促一流开发”,围绕开发开放大局,加强党的建设。摈弃传统党建工作的行政化模式,创新领导体制和工作方式,努力把各类最活跃的经济组织、社会组织中的党员群众团结凝聚起来,把各类最主要的利益群体中的群众代表吸纳进来,使党组织在与各类治理结构要素和基本力量的广泛联系中,提升组织功能,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多元利益关系中的协调和引导作用,使浦东的开发开放最大限度地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同与拥护,最广泛地调动了一切积极因素投身于改革开放。

(三)浦东开发开放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示范效应。浦东开发开放国家战略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和全国人民的关心支持下,不断解放思想,敢为人先,为率先探索建立和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先行先试。浦东的实践充分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具有蓬勃的生命力,就在于它是以改革开放为基本内涵和强大动力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

(四)浦东开发开放国家战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探索。浦东开发开放始终坚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强社会管理,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始终坚持一流党建促一流开发,加强党的领导,不断提高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浦东的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积极探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成果为思想基础和行动指南的社会主义,在理论上是一个伟大的创新,在实践上是一场深刻的革命。浦东开发开放22年的实践,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充分佐证了改革开放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实践,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创举。

[1]邓小平与上海改革开放[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318.

[2]谢金虎,张持坚.中南海与浦东开发[J].瞭望,1996(17).

[3]习近平.坚定走科学发展之路,加快推进“四个率先”,努力开创“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的新局面[Z].2007-5-24.

[4]俞正声.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而奋斗[Z].2012-5-18.

注释:

①企业经营稳定、党员队伍稳定、合适的支部书记。

D616

A

11009-928X(2012)09-0009-03

作者邱素琴系中共浦东新区区委党校副教授;陆沪根系中共浦东新区区委党校教授

■ 责任编辑:周奕韵

猜你喜欢
浦东改革开放特色
特色种植促增收
今日农业(2021年17期)2021-11-26 23:38:44
三十年的浦东
少先队活动(2020年9期)2020-10-28 08:03:54
中医的特色
改革开放是怎样起步和前行的
“三不”工作:打造人民调解浦东模式
人民调解(2019年1期)2019-03-15 09:27:22
我们,与改革开放同行
金桥(2018年12期)2019-01-29 02:47:30
改革开放四十年颂
改革开放 如沐春风
快乐语文(2018年7期)2018-05-25 02:31:51
完美的特色党建
什么是真正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