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人本思想在中国语境的发展实践

2012-12-22 06:24刘洋蒋锦洪
理论导刊 2012年10期
关键词:马克思马克思主义思想

刘洋,蒋锦洪

(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发展研究中心,上海200241)

马克思人本思想在中国语境的发展实践

刘洋,蒋锦洪

(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发展研究中心,上海200241)

人本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思想和重要内容,这一思想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伴随着马克思主义的深入实践而被不断重新诠释和创新发展。在中国语境下,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既追求着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最高理想,又脚踏实地地将这一思想在当代中国生动地付诸实践。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以其深刻意蕴超越时空界限,与中国革命建设实际发生碰撞,产生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对当今中国的发展实践发挥着重要的思想指导作用。

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中国语境;发展;实践

人本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思想和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思想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整个过程,并且伴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深入实践而不断创新发展。马克思人本思想在中国语境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人本观同中国实际的结合,不仅丰富和完善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同时对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多维度建设产生了重要的思想指导作用。

一、马克思人本思想在中国语境发展的基础——马克思主义的人本观

马克思的人本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理论基础。西方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曾指出马克思主义是一种“见物不见人”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学说存在一种“人学空场”。这其实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一种极大误解,他没有看到马克思主义者都深切地关注和追求着人的解放和发展,更没有看到马克思人本思想的丰富内涵和本真精神。马克思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上科学地分析了人,以“现实的人”为前提去解读人的本质,在此基础上阐释了人的需要、实践活动、社会关系,并最终落脚于人的解放与发展。

1.“现实的人”是马克思人本思想的理论前提。马克思批判了费尔巴哈作为其人本主义哲学开端的“自然的人”,指出了这种人脱离了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一种非社会、非历史的存在。要用一种“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1]241来代替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哲学,并指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2]73这样的人是与物质生活条件及实践活动相联系的人,是在现实的生活中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人,也是在历史的进程中不断发展变化的人。马克思的“现实的人”全面超越了黑格尔的“抽象的人”和费尔巴哈的“自然的人”,既站在了唯物主义的立场上科学地分析了人,又克服了传统唯物主义的客体直观性。这样的理论前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解放和发展提供了现实性和可能性。

2.人的本质是马克思人本思想的核心内容。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是在对费尔巴哈人的类本质思想的继承和超越的基础上形成的。费尔巴哈从人与动物的区别入手回答了什么是人的类本质,并将这种本质归结为理性、意志和爱。马克思在继承费尔巴哈人的类本质思想的同时把这种认识从人自身转化到了实践领域,认为“自由自觉的活动”才是人的类本质。随着对劳动过程和人的社会关系的深入考察,马克思发现“自由自觉的活动”这一类本质不足以说明人与人之间的不同本质,而仅仅是人作为类与其它类的不同性。马克思进一步探究,发现人们在劳动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关系足以区分出人们之间的不同点,得出了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56的科学论断。

人的本质思想是马克思人本思想的核心内容,只有科学地分析人的本质,才能够深刻理解人的需要、人的实践活动、人的社会关系以及人的自由个性。无论是从类本质,还是从社会关系的角度去理解人的本质,人要生活必定产生人的需要,马克思也将人的需要规定为人的内在本性。人的需要产生后,人必须要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去满足自身的需要,而正是在这种实践活动中人与人产生了不同的社会关系,也便产生了个性。对人的本质的科学把握有助于我们准确地掌握马克思人本思想的内容体系。

3.人的解放与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人本思想的最终目标和归宿。人的解放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价值追求,也是马克思人本思想的最终目标和理论归宿。面对现实世界中资本主义血淋淋的剥削,以及商品逻辑下劳动者的异化,马克思深切感受到人的解放的重要性。马克思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2]294这就指明了人本主义实现的现实途径,那就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建立,在这样一个社会里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将被化解,人们再也不受任何剥削和压迫,可以获取自由个性,得到全面发展。

二、马克思人本思想在中国语境下的创新发展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从此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紧密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我国革命和建设实践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从毛泽东提出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中国共产党和革命军队的根本宗旨,到今天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人本思想在中国的土地上不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1.人民利益至上的价值取向是马克思人本思想中国化的主线。主线在科学体系中的地位犹如脊椎在人的机体中的地位一样,起着支撑性的作用。只有对主线有所把握才能理清科学体系的脉络,更好地去了解一种思想学说。人民利益至上的价值取向,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奋斗目标,是马克思主义鲜明的政治立场,也是马克思人本思想中国化的主线。无论是在革命还是建设时期,毛泽东都始终强调党和军队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我国改革停滞不前、出现问题的时候,邓小平提出把“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判断我们事业是非得失的标准;在世情、国情、党情出现新变化的情况下,江泽民提出把“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强调发展成果人民共享。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在中国的发展都是围绕着人民利益至上的价值取向这一主线的不断发展。

人民利益至上的价值取向体现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和观点。唯物史观深刻揭示了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力量。能否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体现人民群众的意志、愿望,代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自然成为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坚持人民利益至上的价值取向,就是坚持了唯物史观,就是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马克思主义是在无产阶级的革命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是无产阶级利益的代表。鲜明的阶级性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政党长期的奋斗目标和价值追求,也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在利益多元化的今天,能否坚持把人民利益放在根本地位成为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人民利益至上的价值取向与我国的国情和我党的党情相吻合。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劳动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空谈社会主义好毫无用处,必须让人民得到切实的好处,让人民的主人翁地位得到实现,人民才会感受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真正拥护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人民利益的代表,其以人民利益为根本的价值取向集中体现在党的纲领中。党的最高纲领是带领人民走进共产主义社会,在共产主义社会中,人们摆脱了“人”和“物”的统治,得到自由全面发展。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历史任务又形成了党的最低纲领,它反映了人民群众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迫切需求。当前党的最低纲领是将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不论是党的最高纲领还是最低纲领,都是和以人民利益为根本的价值取向相一致的,是马克思人本思想中国化的主线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展开与发展。

2.围绕人民利益至上价值取向主线的发展轨迹。193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上第一次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70多年来,随着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的不断深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在不断深入,作为马克思思想一部分的人本思想也在中国语境下不断得到诠释和发展。

毛泽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开端。1944年,毛泽东为张思德同志作了《为人民服务》一文,用通俗流畅的语言表达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并指出这是党和革命军队的根本宗旨。在七大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中他指出我们的出发点就是“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3]党的七大也将这一思想写进了党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是在中国革命建设时期毛泽东对马克思人本思想做出的具体诠释,具有丰富的内涵。首先,在为人民服务时要求我们必须全心全意,这是一个度的界定,半心半意、三心二意或虚心假意是绝对不行的。其次,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这是这一思想的核心,一切言行都要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考虑个人利益和小团体利益。最后,在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时,切记把国家集体利益放在第一位,反对自私自利的个人主义,当然也承认个人的正当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正是毛泽东将马克思人本思想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这一思想对于我们完成民族独立、国家解放和建设的历史任务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邓小平“三个有利于”标准是马克思人本思想在中国的进一步发展。改革开放初期,人们脑子里长期存在着姓“资”姓“社”的观念,改革的步子迈不开,改革开放面临着巨大的问题。针对这种情况,邓小平在1992年对武昌、深圳、上海、珠海等地进行了考察,并发表了重要的南巡谈话。他指出,对于我们党和国家工作是非得失的评判“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4]这一评判标准的提出打破了长期以来人们的思想禁锢,改革开放也不再纠缠于“资”、“社”之争,各项事业得以稳步前进。“三个有利于”标准层次分明,从生产力到国家综合国力,最后落脚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基础,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必须放在首要位置。只有在这个基础上,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才能增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才能发挥,人民的生活才有保障。三个标准,不论是生产力角度、综合国力角度还是人民生活水平标准,其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人民的根本利益,体现了科学标准与价值标准的统一。“三个有利于”标准是邓小平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方法去解决我国改革和建设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得出的科学结论,是对马克思人本思想做出的更符合时代特点的阐释。党的十七大把“三个有利于”标准写进了党章总纲。

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世纪之交对国内外形势变化的人本回答。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虽然我们面临的时代课题、主要任务都没有根本性质的变化,但国际、国内形势却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严重曲折期;国内建设取得一定成就,但改革处于攻坚阶段,发展处于关键时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正面临新的困难和挑战。江泽民在这样的背景下,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江泽民指出:“我们党要继续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胜利前进,归结起来,就是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落脚于人民利益。先进生产力是人们长期改造客观世界的产物,先进文化是人们主观世界长期发展的积淀和精华,代表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是代表人民利益的前提,而代表人民利益是这一思想的核心和理论归宿。我党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体现了我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在世纪之交对新形势、新问题做出的人本回答。党的十六大把这一思想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

胡锦涛“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人本思想在当代中国的集中体现。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它科学地回答了为什么要发展以及实现怎样的发展等问题。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明确了发展必须为了人民,发展必须依靠人民,发展成果必须由人民共享。把“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对人民的主体地位及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的科学把握,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与价值观的全面统一。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始终把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的首创精神,实现人民的各项权益,促进人民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人本思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三个有利于”标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人本思想在中国语境下发展的最新成果。

三、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在当代中国的生动实践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既与马克思人本思想一脉相承,又是对马克思人本思想与时俱进的理论提升。它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对人的解放与发展的追求,又扎根于我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实际。马克思的人本思想以其深刻意蕴与现时代的中国实际发生碰撞产生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这一思想渗透在我国当代发展实践的各个方面。

1.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中重视人民幸福。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丰硕成果,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和谐的大环境下,仍存在着如经济增长导致资源环境恶化、收入分配差距过大、衡量经济发展指标偏颇等诸多经济问题。这是我们过去一味追求经济增长的结果,我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要求我们把工作中心放在经济建设上,但我们所要追求的经济发展必须是又好又快的发展,“好”字应当先。当下我国社会已达到总体小康水平,人民的基本生活需要得到满足,这时我们更要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中重视人民的幸福,因为“幸福始终是人类的根本追求”。在经济发展中重视人民幸福,正是马克思人本思想在我国经济领域实践的展开。主要表现为:第一,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使得经济发展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摒除一味追求经济增长、“见物不见人”的现象。第二,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格局,统筹城乡发展,消除城乡发展二元化格局,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第三,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坚持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无论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统筹城乡发展,还是推进区域协调发展都是使经济建设朝着“好”的方向前进,都是把人民幸福作为出发点和归宿,是马克思人本思想的当代彰显。

2.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保障人民权利。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呈现出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法治,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生动实践着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主要表现在:第一,扩大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在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主要是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来实现。当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得到完善,人民代表权利日益得到加强,人民意志不断变为国家意志,人民民主权利得到扩大,人民当家做主地位得到保障。第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落实。要使“以人为本”真正得到实现,首先必须加强法制建设,由人治向法治转变。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它既要求依法办事、依法行政,又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障全体人民的自由全面发展权利。第三,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建设服务型政府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政府要坚持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统一,但更要强化服务意识,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政治文明的实质就是民主与法治,而民主与法治旨在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权利的实现,其最终归宿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3.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提升人民素质。文化在当下愈发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也成为我国人民的迫切希望。改革开放以来,广大人民群众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目标,不断推进着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使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得到保障,文化素质得到提高。主要表现在:第一,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这是尊重文化多样性的表现,只有文化多种多样,内化出的思维方式、个人品质等才有所不同,人们才能获得自由个性。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时,我党坚持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元化的统一,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同时尊重差异,包容多样,使人们得到全面发展。第二,营造和谐的文化环境。和谐的文化环境是文化发展的前提,和谐的文化环境使得文化事业能够向积极的方向发展,能够促进区域文化的协调发展,能够培育新的文明风尚,使得人民素质得到不断提高。第三,不断进行文化创新。在新时代,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传播手段、发展机制创新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我们当下不断推进文化创新,创作更多反映人民主体地位和现实生活的文化作品,以满足人民需求;不断从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世界文化中汲取养分,结合时代实践,创造先进文化,提高人民素质。

4.在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中关注人民生活。社会建设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努力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必然要求,也是广大人民群众实现自身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当代中国在社会建设中关注人民生活的实践主要表现在:第一,努力落实社会保障和就业工作。社会保障是社会安定的重要保证,也是人民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前提。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以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助为基础和中心使得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得到完善。就业是民生之本,扩大就业是社会建设的重点,也是关注和改善人民生活的重点。目前我国实施扩大就业大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第二,努力发展教育和医疗事业。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两者分别从主观和客观方面使人得到完善。改革开放以来,在教育方面我们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优化教育结构,提升教育质量,不断提高人民受教育程度;在医疗方面努力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面健康水平。

5.在加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中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生态文明作为人类追求的一种新的文明,强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全面协调。人是自然中的人,自然是人类从事物质生产实践的基础,人与自然的关系应该是和谐共处。但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人们对自然进行着无止境的掠夺,导致了重经济轻生态的发展观念,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呈现一种对立状态。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使我们重新对发展进行审视。这个发展不再是单纯追求经济增长,而是一种可持续的发展,注重人与自然和谐的发展。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也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同等重要的地位。人民的根本利益当然也包括环境利益,生态环境的保护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当下提出的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正是对人民生活最基本最现实问题的关怀,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41.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94-1095.

[4]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3.

[5]江泽民.论“三个代表”[M].北京: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152.

[责任编辑:闫生金]

D 61

A

1002-7408(2012)010-0055-04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马克思的人本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08 J A 710017)。

刘洋(1988-),男,安徽南陵人,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发展研究中心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蒋锦洪(1961-),男,上海人,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猜你喜欢
马克思马克思主义思想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思想与“剑”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