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刘志刚
初看“民主的细节”这个题目,以为这是一部深奥的政治论文集。翻开读来,才知它是作者刘瑜在《南方人物周刊》专栏文章的结集。作者用生动而细腻的语言,讲故事,用数据,从权力制衡、公民社会、福利、平等、法治、自由及具体人物等视角,对当代美国社会进行了一次白描式写生。
《民主的细节》中的鲜活案例,无一不是美国民情的体现,其制度的有效运行,无论是纵向的联邦、州、县的分权还是横向的三权分离制衡,无不基于其民众的行为模式。如此,吾国吾民希望何在?难道真如鲁迅先生所言,我们天生只有做奴隶,仅有的区别在于只有坐稳了奴隶的时代和想做奴隶而不能的时代,而且还将永远延续下去吗?
设若这一切均根植于人性,同时我们的人性天然就处于弱势,则我们必然是没有希望的。后一个问题——即人性是否同一,为善还是为恶——实在太广大,其实是一切社会科学的根本问题,于此不做讨论。但前一个问题,即民主社会的成功运行是否根植于人性,则误解颇多。
再来看看《民主的细节》中的生动故事,其背后,或体现着民主的发展历程,或体现着权力制衡的理念,或体现了规则的效用,但无不反映了自治与协商的精神,体现了自主交往的公民社会的发展成果。这样看来,我们的希望,不在于生动的故事,也不在于具体的规则,更不能寄希望人性的嬗变、伟人的恩赐、暴力的革命,恰恰应该在于公民生活本身。正如作者在本书最后所言:“……我希望它能激起一些人把政治作为柴米油盐、衣食住行来观察的兴趣。我想比一个人的政治立场更重要的,是他抵达一个立场的方式。”诚哉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