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漱溟家族:儒者风骨

2012-12-21 21:17施雨华
人民周刊 2012年3期
关键词:雅量梁漱溟

◎施雨华

梁漱溟家族:儒者风骨

◎施雨华

父亲梁济:20年前的革命家

那天早晨,梁济收拾好纸笔,说是要去亲家彭翼仲家住三五日。临行偶然从报上看到一条国际新闻,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提问:“世界会好吗?”二儿子梁漱溟说:“我相信世界是一天天往好里去的。”梁济点点头:“能好就好啊。”说罢出了门。

3天之后,梁济投湖自尽。

再过3天,就是他的60大寿。这竟是父子俩的最后一次谈话,说的还是社会问题。

梁济的自杀令人诧异。从他之前在生活中的表现,一点也看不出他有以身殉清的意向。而事实是清帝逊位之后没几天,殉身的念头就开始在梁济心头盘旋。

有许多事延迟了他的行动,7年之后的自杀只是达成宿诺。

辛亥革命时,得知梁漱溟参加了革命组织,他劝告儿子说,立宪就足以救国,何必革命呢?如果大势不可挽回,我何尝不想国家由此有一转机?但我们家几代做清朝的官,就等天命决定好了,别跟着他们造反。儿子不肯听,他也没有强求。1917年张勋拥立溥仪复辟时他并不欢欣,反而写信劝张勋放弃,“屯兵养望,监督民国实行仁义之政”。在遗书中,他说自己“决非反对共和,而且极赞成共和”。

也许可以说,曾经站在清末改良思潮前沿的梁济对渐进改良的拥护胜过对暴力革命的信心;对国家命运的关切胜过对清室一姓的忠诚。梁济不可化解的痛苦在于,他认为社会的基础是道德,而他身处的时代正值中国传统文化道德秩序解体的前夜。而中国进入现代时所遭遇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问题,不可能只凭道德精神解决,但梁济已决心以自己全部的力量感化世人。

正如梁济预想的那样,他的死对社会产生的道德影响是他此前一生的努力都无法比拟的。逊帝溥仪下诏追赠谥号表彰他的忠义;20天后,他的一位朋友,蒙古旗人、前理藩部郎中吴宝训也自沉于湖中;连他猜想听到消息会大骂的陈独秀,也说他的自杀“总算是为救济社会而牺牲自己的生命,在旧历史上真是有数人物”。尽管有人称他为“梁疯子”,但一般人都被他的行为感动。

死,竟是他最有效的改良手段。

两次欲自杀,一度想出家

梁漱溟说,他不是“学问中人”,而是“问题中人”。他一生精力都用在两个问题上:一是人生问题;一是中国问题。对人生问题的追问,使他出入于西方哲学、印度宗教、中国学问,而被视为哲学家;对中国问题的求索,使他投身于辛亥革命、乡村建设,发起中国民主同盟,而被视为社会活动家。

因为崇尚事功,此时中国问题对梁漱溟的刺激,远大于人生问题。武昌起义爆发,即将中学毕业的梁漱溟在学校呆不住,参加了汪精卫获释后暗中组织的革命团体京津同盟会。不久清帝退位,暗杀暴动可以搁下了,他又和一班朋友办《民国报》宣传革命,“漱溟”二字正是当时总编给他拟的笔名。

做了一年多的新闻记者,与社会频繁接触,渐渐知道事实不尽如理想。1913年,他离开了《民国报》。

他原是个事功派,此时见到政治阴暗的一面,一下由昂扬转入消极、伤感、烦恼,再加上用思过度,精神状态不稳定,竟两度自杀。

母亲的病逝更令他悲痛不已。重病中她曾把不愿结婚的儿子叫去,“挽儿手而泣”,劝他娶妻。坐在旁边的梁济却沉默不语。第二天母亲写纸条给儿子:“汝母昨日之教,以衰语私情,堕吾儿远志,失于柔纤委靡,大非吾意。汝既不愿有室,且从后议。不娶殆非宜,迟早所不必拘耳。”

普通人一到晚年多半希望能有孙辈,梁济也不例外。他自杀前,大儿子梁焕鼐结婚10年,只生了两个女儿,按传统观念说,梁家尚无人传宗接代,但他始终没跟梁漱溟提结婚的事。他希望儿子继续学业也并不催促,任由他在家闲居了两三年。在那段时间,梁漱溟沉浸于佛学中,甚至想出家。1913年7月,他给舅父张耀曾写信提到决心当和尚的事,说以前和尚可以托钵化缘,现在恐怕行不通,他近来致力于医学,将来可能当和尚而以行医维持生计。

与毛泽东通宵长谈

很多熟识梁漱溟的人认为他不适合搞政治,他原本也不愿意搞政治。但战争改变了一切。1937年夏,国民政府召开的庐山谈话会因“七七事变”终止。中途折返的梁漱溟被请去南京参加“国防参议会”。之后政府迁到汉口,国防参议会改为国民参政会,他担任驻会委员(常委)。政府要参议员去各地考察,他选择了陕西和河南,但“目的地实是延安”。

1938年1月,他在延安停留了20天,见了边区政府代主席张国焘和总书记张闻天。谈话最多的是毛泽东,除了设宴欢迎和送行是礼节性的,其余6次,每次至少两个钟头,其中有两次通宵。

梁漱溟对毛泽东印象很好:“他不落俗套,没有矫饰,从容,自然而亲切。彼此虽有争辩,而心里没有不舒服之感。”听他谈话时毛泽东随手记录。“秃笔粗墨,在大纸上横行写来如飞。我一边谈,他一边写。我谈完,他便手指所记要点,一条一条答复。条理清楚,句句到题。”当时他对抗战前景很悲观,毛泽东“从国际方面,敌方,我方,三下分析给我听,转换我的悲观见解不少”。

两人对中国未来前景的看法分歧比较大,原因在于对中国的历史文化认识不同。梁漱溟认为中国和诞生马列主义的西方在本质上是不同的,中国老社会有其特殊构造,与欧洲中古或近代社会都不一样,中国革命因而也有其特殊性。毛泽东也认同中国社会有其特殊性,“但他说,中国社会亦还有其一般性,中国问题亦还有其一般性,你太重视其特殊性而忽视其一般性了。我回答他:中国之所以为中国,在其特殊之处,你太重视其一般性,而忽视其特殊性,岂可行呢?”

两人的对话到此为止。

“1953年事件”

对梁漱溟来说,“1953年事件”是个意外。1953年9月,梁漱溟在政协常委扩大会上发了言,其中有这么一段话:“过去20年的革命全在于发动农民、依靠农民。……当初革命时农民与共产党亲切如一家人,今日已不存在此形势。”

次日,他列席中央人民政府会议,毛泽东即席讲话:“有人不同意我们的总路线,认为农民生活太苦,要求照顾农民。……有人竟班门弄斧,似乎我们共产党搞了几十年农民运动还不了解农民。笑话!”

梁漱溟感觉毛泽东“似暗有所指”,半夜起来写信,第二天面交毛泽东,“主席坚谓我是反对经济建设路线的人,竟不得自明。”

9月16日会上,周恩来发言时毛泽东3次插话。一次说:“人家都说你是好人,我看你是伪君子。”一次说,“你不是以刀杀人,却是以笔杀人。”最后说,“对于你非止这次不开除你的政协委员,下届政协仍将有你。为什么?因为社会上有一部分人还受你迷惑。”他站起来想辩解,主席台上宣布会期延长一天,准许他明日发言。

18日午后,梁漱溟到会发言。以往政府开会列席人员不多,这次却有200多人,他发言不到10分钟便被群众制止。他向主席台上说:“现在我唯一的要求是给我充分的说话时间。我很希望领导党以至在座的党外同志考验我,给我一个机会,就在今天。同时我也直言,我还想考验一下领导党,看看毛主席有无雅量。等我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清楚,毛主席能点点头说,好,你原来没有恶意,误会了。这就是我要求的毛主席的雅量。”

毛泽东这时插话,“你要的这个雅量,我大概不会有。”梁漱溟紧接着说,“主席你有这个雅量,我就更加敬重你,若你真没有这个雅量,我将失掉对你的尊敬。”

毛泽东建议让他再讲10分钟,并说他的作用就是借揭露他的反动思想,使大家分清是非。梁漱溟依然坚持,“我有许多事实要讲,10分钟讲不清楚。”

毛泽东说,“你这个人啊,就是只听自己的,不听大家的。不让你讲长话,你说我没有雅量,可是大家都不让你讲,难道大家都没有雅量吗?”经全场(包括列席者)表决,剥夺了他的发言权。

奇怪的是,开过会后他的“问题”被挂了起来,不做结论、不给处分。事件之后,毛泽东、周恩来与梁漱溟再没有来往。

为父亲做的三件事

1987年11月,中国文化书院举办“梁漱溟学术思想国际研讨会”。这是梁漱溟在公众场合的最后一次露面。

几个月后,1988年6月23日,他在医院留下了最后一句话,“我累了,我要休息。”

父亲去世后,梁培宽、梁培恕兄弟为他做的第一件事是抵制介绍父亲生平的稿件对“1953年事件”的描述。梁氏兄弟坚持:父亲生前不接受的说法,他们不能替他接受。

梁培宽1986年退休,在此前后开始做整理父亲文字的工作。父亲去世后,在中国文化书院以及一些朋友的帮助下,他开始主持出版《梁漱溟全集》。

2011年3月,《中国最后一个大儒》终于出版,书名是出版社定的。梁培恕原想书名应为《至大至刚——记父亲梁漱溟》。“这是父亲对自己的期许。至大,就是廓然大公,无我;至刚,就是没有任何东西能左右我的言行,在是非问题上,没有交易可言。他认为人就应该这样。”

摘自《南方人物周刊》2011年第43期

猜你喜欢
雅量梁漱溟
《铮铮铁骨——梁漱溟先生》
痴笃意在绘画,雅量成就器局
梁漱溟的“力性”人生观
充满人情味的雅量
梁漱溟论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结合
梁漱溟在重庆北碚的文化教育活动
曹操雅量惜才
雅量与胆量良性互动促进民主监督
梁漱溟思想中的多元性与混杂性
狄仁杰的雅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