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
2012,来了
晓寒料峭,春风含梅。“传说”中的2012,款款走进了我们的生活。
新的一年刚刚来临,就有两件民生新事儿让人眼前一亮。
“这么一整,票好买多了”——上海网友“峰”将QQ签名由“我为票狂”改为这样一句话。2011年12月29日上午,该网友通过网络实名顺利订到了回湖北老家的火车票。同一天下午,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向外界高调宣布,“最低工资标准从2012年1月1日起上调100元,增至1260元”。
众望所归、覆盖全国所有车次的火车票实名制从今年元旦起全面“落实”,成为新年伊始最值得关注的民生举措。但鲜为人知的是,火车票实名制从试行到全面推开,在期盼与争议中一路坎坷,走过了长达8年的时间。
同样值得关注的是,新年来临,不仅仅是北京,全国共有24个省份在2011年底调整了最低工资标准,平均增幅达22%。最低工资标准的上调,似乎彰显了政府调控工资增幅的决心和力图跑赢CPI的信心。
几天前,我们还在挖空心思地发掘2011年的年度热词,沉湎于盘点这一年留在记忆里的那些人和事。转眼间,当我们睁开惺忪的双眼,2012年已在面前。
回望过去的365天,也许有太多的是非曲直让我们纠结不已,也许有太多的喜怒哀乐让我们回味感叹。
2011年,我们曾经纳闷:为什么一些外文词语,会突然在这个英语并不普及的国家流行?比如“HOLD住”“PM2.5”“CPI”……为什么一些专业而陌生的化学名词,会介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并且让老百姓如此揪心?比如“瘦肉精”“塑化剂”“福尔马林”……为什么身边一些平常的字眼,会掀起官方和民间舆论如此大的波澜?比如“高铁”“校车”“郭美美”……
好在过去的已经过去,“前尘往事成云烟”,所有的“纳闷”正在被各种努力化解。
“亲,2012年正在走近,新年里的愿景,你有木有?”一家网络媒体这样向网民征集“2012民生微愿景”。
“物价少涨点儿,工资多涨点儿,股市能好点儿”;“俺就盼着把拖欠的占地补偿款如数拿到手”;“2012年我给爹娘掏钱上新农保”;“万一去医院的话,不用排队那么久”……这些留言,因为质朴而格外感人。
翘首2012年,虽然满眼犹疑,但我们更有理由满怀期待。
新的一年正在开启新的希望,新的空白正在承载新的梦想。
因为在教育方面,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将占GDP的4%,将“支持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在医疗方面,补助标准将提高到年人均240元,“并适当提高报销水平”;在社保方面,将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在安居方面,将新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700万套以上,“竣工总量确定为40万套”……
民生之重,转型之难,当我们拨亮所有希望,2012年将绚烂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