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敏
1)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北京100871
2)山东省地震局,济南250014
山东省地震群测群防体系建立及发展*
刘敏1,2)
1)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北京100871
2)山东省地震局,济南250014
地震群测群防工作是我国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鼓励、引导社会组织和个人开展地震群测群防活动的重要途径。本文在认真回顾山东省群测群防工作发展历程的基础上,结合山东省群测群防工作的实践经验,从5个方面归纳介绍了山东省群测群防工作的有效作法,并展望了进一步深入开展地震群测群防工作的发展空间。
群测群防;发展历程;实施方略;深化拓展
地震群测群防工作是我国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防震减灾工作中群众性基础工作[1]。20世纪60年代邢台地震后,我国采取多种方式开展群测群防工作,周恩来总理充分肯定了灾区群众的这些创举,指出地震监测预报工作不仅要专业队伍,还要有群众队伍环绕在专业队伍周围[2-3]。经过广大一线测报人员的辛勤劳动,我国地震群测群防建设工作不断推进,在海城地震、唐山地震等多次大地震震前积累了丰富的实例和宝贵的经验,为群测群防工作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防震减灾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4]。
同全国群测群防工作发展相似,山东省的群测群防工作大致经历了“起步—发展—停滞—恢复—繁荣”5个阶段,这5个阶段既反映了全国群测群防工作的基本发展过程,也包含了山东省群测群防工作的特色,更为重要的是,历史的经验与教训再次强调了群测群防工作在防震减灾工作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和积极意义。
1966年邢台地震后,全国各地开展了以土地电、地应力、水位、动物异常等为主要形式的群测群防工作。山东省在此期间也开展了大量的群测群防工作,采取了水井网、深井电阻率、动物异常等多种形式的群测工作。当时专业地震观测技术水平有限,地震台站数量少,社会公众对于地震预报认识不全面并急于在地震预测预报中取得直接的成效,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全省乃至全国群测群防工作的发展。
一方面是随着观测技术的不断发展、地震监测台站数量的增加;另一方面是由于当时的群测群防没有取得较为明显的成效,群测群防队伍不断缩减;更为重要的一个因素是,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群测群防工作没必要、办法土、不科学,加之有些人认为“地震不可预报”的学术思潮对于群测群防工作起到了负面作用。这一时期全国各地对于群测群防工作重视程度逐步弱化、甚至完全放弃。在此阶段,山东的群测群防也受到了较大影响,群测群防点和群测群防人员数量都有不同程度地减少。
1995年山东苍山地震后,山东群测群防工作再次提上日程,逐步进入恢复阶段。2000年,温家宝总理在全国防震减灾工作会议上指出,“要认真研究新形势下如何开展地震群测群防工作,进一步发挥群测群防在防震减灾,尤其是在地震短期和临震预报中的作用”。山东的群测群防工作也以此为契机进入了快速恢复期。2003年以来,山东省着力加强群测群防体系的建设,在不断推进“三网一员”的建设进程中,在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支持配合下,群测群防测报点不断增加,群测群防网络体系和管理制度日臻完善,群测群防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并在开展群测群防工作中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有力地推进了防震减灾事业的发展。
群测群防工作强调公众参与,就要从思想认识上让参与群测群防工作的管理者和实施者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开展群测群防工作的重要意义[5]。在原有群测群防工作的基础上,山东省地震局提出了“群测群防工作网格化”的概念。“网格化”是指,利用网格将山东行政区域划分成若干小区域,每个网格内都有一个群测群防测报点。山东区域网格的密度,反映了群测群防工作的实际情况。既是捕捉地震异常信息的重要途径,也是全民参与防震减灾工作、扩大宣传防震减灾知识、快速响应地震事件的重要力量。这个网格越密,把握地震前兆信息的能力越强,在真正发生破坏性地震时发挥的作用就越大。山东省地震局提出的“网格化”思想,把抽象问题进行具体化,在群测群防建设中,以“三网一员”为抓手,山东省、市、县、乡(镇)各级群测群防体系完善,群测群防队伍不断壮大。
针对各市发展不均衡、管理制度不健全、人员经费无保障、业务素质不够强、人员队伍不稳定等群测群防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山东省地震局以山东省政府名义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群测群防工作的意见》(鲁政办发〔2009〕36号)。《意见》在剖析问题根源的基础上,提出了“注重体系建设、完善管理措施、强化技能培训、拓宽经费渠道、整合资源发挥部门优势”等具体措施,从政府工作和政策措施等不同角度有力推进了群测群防工作的开展。截至2010年12月,山东省群测群防测报点接近2000个,同时在管理体系和工作模式上都有了较为明显的改善。
群测群防测报人员数量多、分布范围广,测报人员的工作补助经费,是群测群防工作开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和忽视的问题。既要强调群测群防工作的公益性特点,使测报人员履行依法参加防震减灾活动的义务;又要多方面努力拓宽群测群防工作经费渠道,保障异常落实、信息报送等工作经费的支出来源,用于稳定群测群防队伍[6-7]。虽然各市级财政每年都会或多或少给各市地震局下拨群测群防经费,但这些经费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市里年度经费富裕了就给点,紧张了有可能分文没有,而且从来没列入过政府财政预算。2009年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群测群防工作的意见》之后,山东省地震局与山东省财政厅短时间内联合印发了《地震观测人员观测补助标准》(鲁震发(2009)64号)。该文件出台后,各市地震局积极落实,在原有群测群防工作经费基础上多数都有所增加,更为重要的是,这些经费已明确纳入年初市级财政预算。
防震减灾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山东省各级地震部门广泛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防震减灾工作,使防震减灾逐步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广大人民群众既是防震减灾的服务对象,也是防震减灾的重要力量。群测群防工作是社会公众参与防震减灾事业的有力纽带,是加强防震减灾宣传教育、普及地震科学知识、增强防震减灾意识、提高地震灾后自救互救能力的有效途径。东营、烟台、威海、枣庄、潍坊、临沂等市地震局,打破地震部门独自开展地震群测群防工作的局限,联合环境监测、水文地质、畜牧养殖、海洋渔业水产等部门,借助部门优势和基础资源,真正把群测群防工作落实到了全民化这一重要特性上来。
“5·12”四川汶川大地震以来,全国地震系统开展了全面深入的科学反思,就如何进一步做好地震群测群防工作进行了深入讨论。2008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第8条明确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依法参加防震减灾活动的义务。国家鼓励、引导社会组织和个人开展地震群测群防活动,对地震进行监测和预防。国家鼓励、引导志愿者参加防震减灾活动”。再一次强调了防震减灾工作是依托社会力量、全民参与的一项工作,群测群防工作无疑发挥着极其重要的纽带作用。山东省在群测群防建设中,就是将群测群防建设作为基础,强化社会参与度,当作防震减灾的社会化网络来建设。多年来,群测群防网络成为地震监测宏观异常的上报渠道,成为防震减灾知识和社会防御宣传的主干网络,成为社会地震应急实施的大动脉,真正实现了全民参与的防震减灾社会网络。
促建设抓管理,始终是保障工作体系不断完善和发展的头等大事。在群测群防工作中,各市地震局制定了群测群防工作管理制度,梳理了管理上的隶属关系,规范了信息报送方式,建立了人员技能培训、异常落实程序等具有可操作性的工作机制,注重群测群防网络的建设运行质量[8-9]。例如,临沂市地震局对全市群测群防点进行了分级管理,择优、动态调整市级群测群防网点,调动了各县(区)的积极性;东营市借助畜牧、海洋渔业部门开展群测群防网点建设;威海市地震局注重利用畜牧兽医部门的动物防疫人员网络资源和水文监测部门的地下水动态监测信息,以“开拓资源、部门参与、借船出海、注重实效”的地震宏观观测理念,把群测群防工作做大、做强。本文以威海市地震局群测群防为实例,剖析其建设与管理经验。
2009年起,威海市地震局依托市畜牧局防疫网,建立了以防疫站、防疫员为主体的畜牧防疫观测网。充分利用兽医最贴近动物的日常生活特点,并且具备判断动物异常的专业知识,建立了由354名镇级畜牧专业人员和2 845名村级防疫员组成的畜牧防疫观测网(图1)。并在落实专项保障经费的基础上,将所有镇级畜牧站作为动物宏观观测的基本单位。每个单位选择1名工作人员为本区管理人员,组成154人的动物观测网络队伍,为其配备手机,要求每周利用短信方式报送本辖区的观测信息。这一模式形成了明显的优势,一是形成了市、县、镇、村4级组织网络,具有专业性;二是遍布威海市每个村和专业养殖场,种类多样,覆盖面广;三是由专业人员负责落实动物异常原因,由外行落实转变为内行落实,科学性高;四是部门协作,减轻了地震部门落实异常的压力和困难,具有实效性;五是发挥了畜牧资源的社会功能,借助手机通讯条件普及防震减灾基础信息,社会综合效益显著。
图1 威海市畜牧防疫观测点分布图
地下水动态观测是地震监测预报的重要手段之一,但专门为地震监测预报钻探新井的成本高、投资能力不足。威海市与水文水资源监测局协商,利用水文部门现有的74个水文监测站(图2),通过数据共享获得了实时数据。这些数据既提高了获取地下水信息的时效性,又减少了经费投入。同时威海市地震局还在此基础上,研发了管理软件,获取全市降雨量和地下水动态历史数据,并且通过技术控制,实现了监测井数据变化监测报警功能,对于不同观测井设定了报警阈值,在增加信息量的同时,工作量反而相对降低了。
威海市地震局在推进群测群防建设中,通过拓展思路,很快打开了群测群防工作新局面,由原来的54个宏观观测点飞跃到近3300个点,其产出投入比高[10],这在突出“网格化”群测群防体系上是一个值得推广的积极做法,值得借鉴。
抓好群测群防体系建设,强化群测群防日常管理,稳定群测群防观测队伍,提高群测群防业务水平,既是稳步推进群测群防工作的有力措施,也是积极促进防震减灾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加强群测群防工作建设,既是健全专群结合的地震监测预报体系的基本要求,也是一项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政治性任务。坚持“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指导思想,制定出符合本辖区的群测群防工作的明确目标、建设任务。通过有重点地开展工作,把群测群防工作的积极作用和社会意义充分体现出来,我们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
图2 威海市水文观测井分布图(圆形图标为地下水观测井,近似三角图标为海水入侵观测井)
群测群防工作的人员体现在“群”字的主体上,防震减灾工作积极推进的重要基础在于全民参与,强化防震减灾意识,主动参与防震减灾工作。全民参与是把人的因素和人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尤其是新修订的防震减灾法,体现了这一核心理念,这为社会各行各业支持防震减灾工作开展奠定了基础。因此,要充分把握好群测群防的群众参与这条主线,以其为核心拓展相关的工作范畴,丰富参与内容。
群测群防工作最初的主要内容是开展多种方式的地震观测,以实现对地震的有效防御。基于这一点,多年来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群众性、简易性观测方式,随着观测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地方地震主管部门的重视,观测技术和观测仪器可靠性都有了较大改观,群测工作的数据质量和可信程度也得到了明显提高。各级地震管理部门要进一步规范群测群防的管理,规范观测点的操作技术规程,保障有实际观测意义的观测点能够实现长期的连续观测,扩大观测类别,创新观测组织管理形式,实现群测工作的持续发展。同时,随着地震群测网点的建设,会有更多的人员加入到防震减灾队伍中来。测报人员在不断工作实践的同时,了解和掌握了更多的防震减灾知识。一个测报员对防震减灾知识的宣传,会带动一个家庭、影响一个社区,使防震减灾知识深入人心,使公众的防震减灾意识普遍增强。面对突发地震事件,能够在防震、避震、救助等多个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大大减少人民生命财产损失。
从我国国民经济情况实际和地震作为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角度出发,地震防御工作是有效减轻人员伤亡的重要途径。开展群测群防工作,尤其是推进“三网一员”建设,更多的人接触防震减灾工作实际,客观、实际地认识、了解防震减灾工作的特点,使社会公众能够更加注重综合防御、学会应急避难、开展自救互救,最大限度地扩大防震减灾宣传工作的实际效能。当个人、团体、单位不断接触、了解、认同地震防御基本知识和管理理念时,城市规划、公共设施建设都会更为合理,地震灾害防御能力会得到有效提升。
地震群测群防作为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新生事物,自其出现以来曾在防震减灾中发挥过重要作用,但随着时代的进步,地震群测群防活动从内容到形式,乃至管理方式都有必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在当今社会背景下,完善群测,强化群防,仍不失为防震减灾和建设公民社会的有效手段。
(作者电子信箱,刘敏:liumin@eqsd.gov.cn)
[1]高建国.群测群防:全民防灾减灾的历史借鉴.中国减灾,2011(7):10-11
[2]于仁宝,王梅德.群测群防队伍如何在防震减灾工作中发挥作用.防灾减灾学报,2010(1):66-68
[3]李三练.地震群测群防的历史回顾与发展策略.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09(4):96-101
[4]赵晓晖.群测群防网络在防震减灾工作中的作用.高原地震,2008(1):70-72
[5]杨新友,张翠竹.地震群测群防发展思路浅析.管理观察,2010(11):53-54
[6]喻虹桥.打造公众参与防震减灾平台.防灾博览,2007(5):31-31
[7]张登科.做好地方地震监测预报基础工作之管见.山西地震,2009(2):38-39
[8]陈修民.抓住机遇建设新世纪专群结合的地震监测预报系统.地震学刊,2001(3):51-54
[9]刘佳,钟贻军,张国荣,等.广东省地震群测群防工作的思考.华南地震,2004(3):101-106
[10]安勇.转变观念调动社会力量推进地震群测群防工作社会化管理初探.地震监测,2011(3):85-91
The establishment and development of mass monitoring and preventing system of earthquakes in Shandong Province
Lium in1,2)
1)School of Earth and Space Sciences,Peking University,Beijing 100871,China
2)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 of Shandong Province,Jinan 250014,China
As an essential part of earthquake preparedness and disaster reduction,earthquake mass monitoring and preventing is a substantial approach for the government,it encourages and leads society and individual to develop earthquake monitoring and preventing.In this paper,on the basis of reviewing the development course and the practical experience of earthquake mass monitoring and preventing in Shandong Province,we introduce the earthquake mass monitoring and preventing effective experience of Shandong Province from five aspects,prospect the improving space for further development of earthquake mass monitoring and preventing system.
mass monitoring and preventing;development course;implementation;further development
P315;
A;
10.3969/j.issn.0235-4975.2012.03.005
2012-03-09;
2012-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