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到七里塘

2012-12-18 00:00:00郑培进黄振群
安徽文学 2012年11期


  一首歌和一个人
  在观看一台教育系统的大型文艺晚会时,听到一首歌。歌曲的旋律非常优美,高亢而不失之抒情,激情而不失之优雅,一下子就把我们吸引住了,歌词中写道:
  定远西南七里塘/人工水面七里长/路远地偏人热情/笑迎宾客在八方。
  歌词中又道:春到七里塘/遍地油菜花儿香……/夏至七里塘/一池荷叶翠绿妆……/秋到七里塘/稻谷颔首鱼欢畅……/冬至七里塘/万绿丛中披银装……
  面对这首难得的好歌,面对着这首充满了作者对家乡挚爱之情的颂歌,我们很激动,打听之下得知,这首歌出自于当地自学成才的典范杜卫国之手。
  见到杜卫国时,我们眼前一亮,这是个看上去朴实而儒雅的中年人,谈吐也很不俗,对生活、友谊、事业和文学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评判。我们以为自己见到了一个作家,哪知细谈才知道他不仅是一个作家还是一个职业教育工作者,现任定远县七里塘初中校长。
  短暂的交流中,杜卫国校长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他带领下的七里塘中学给我们的印象更加深刻。
  领导关心如春风化雨
  七里塘初中是定远县境内一所公办全日制学校。有七、八、九计三个年级,九个教学班,三十位教职工,近六百名学生。
  学校成立以来,受到了地方党委政府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上级领导多次来到学校视察和关心学校的教学工作。杜卫国把领导的关心和重视作为办学的动力,在如何办好学校,带好队伍,育好学子方面下足了功夫,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取得了许多闪光的业绩。学生说,那是我们每天都想去的地方,家长说,那是我们最放心的地方,社会说,那是一块品牌,是可以让一棵苗苗不断长大的地方。当我们看到一排排整齐的校舍,一间间宽敞的教室,一支充满热情的教师队伍和那些充满快乐的孩子们,我们说,这些都名副其实!
  多年来,七里塘乡党委、政府和定远县教育局高度重视这个偏远学校的建设工作。在领导们眼里,学校偏远了,但心不能偏,为此,对七里塘中学就多了一份关注。为了让孩子们能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家长放心,社会放心,为学校排除一切干扰因素,使得学校的教学工作能在安定的环境下顺利展开,首先突出了对校园周边环境的大力治理。
  在具体工作中,一是在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让学校充分享受到政策的实惠和便利;二是在资金上给予充足的投入。只要是为了学校,为了学生,为了安全,为了社会影响,为了教育成效,有资金申请,就研究,有条件就支持,确保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三是在人员上给予充分的保障。由于学校偏远,许多老师不想过去,但是,为了保证教师队伍的完整性,也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定远县教育局在充分做好思想工作和协调工作的同时,根据实际需要,适时选派优秀教师到岗,从而在保证学校拥有宽裕的办学条件的同时,也拥有了丰厚的师资力量。
  齐心努力开大船
  七里塘乡地处定远县城西南五十公里,南面与长丰县毗邻,北边与千年古镇炉桥一河相望。每当大地初露熹微之色,那绿意漫漶的乡村学校就会传来一片悦耳的合奏之声,心旷神怡之下,你会感到,在这袅袅升起、不绝于耳的读书声、歌声、跑步声和百鸟鸣叫声中,寄托了多少人的希望和理想啊!正是为了这个希望和理想,杜卫国和他的团队废寝忘食,孜孜不倦,谱写了一曲又一曲教书育人的颂歌。
  领导班子率先垂范是抓好学校工作的先决条件。
  平时,七里塘的校长和分管校长很少坐在办公室“看地图”,都是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他们亲临教学第一线,和其他教师一样为自己安排了课程,杜卫国自己则说,坐在办公室是讲不到点子上的,站在旁边看是看不出门道的,要当好家,不讲外行话,不说错话和有损教师员工积极性的话,首先就得自己沉下去,放下身价,舍得汗水。在实践中探讨和摸索出来的东西,才能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明确方向。
  打造一支团结和具有奉献精神的教师队伍是争先进位,实现跨越的根本。
  在这方面,七里塘学校的领导班子瞄准人性化管理这几个字,在各项工作中始终不渝地坚持民主和集中相结合的原则,使广大教师员工都能畅所欲言,干起工作来,心里无淤积,眼里有风景,方向明确,思想集中,发力点准确。平时,他们尤其注重对教职员工进行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工作讲实效,生活讲品味的相关教育,鼓励教师们为学校工作献计献策,帮助教师树立“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甘为学校的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的精神理念,使学校涌现出了一大批业务精、责任心强、有创新意识、乐于奉献、能出成果的教学尖子。
  创新教育是培养优秀人才的基石。
  2005年是个令人难以忘记的一年,这一年,七里塘学校喜事连连,鞭炮声声,正如学生家长们说,祥云已降七里塘,七里塘中学要出金凤凰了!
  是的,这一年,七里塘初中学生杜亚萍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定远中学,三年后,该同学以全县文科状元的身份考取了中国人民大学;2009年,该校学生司德春,以拔尖的成绩考取了定远中学,2012年,他以674分的高考成绩,一举夺得定远县理科高考状元桂冠,被清华大学录取,为辉煌的定远教育锦上添花。
  这么偏远的基层农村初中,为什么能够走出如此拔尖人才呢?
  一句话,在七里塘学校,创新教育出了成果。而他们的抓手则是素质教育中的精髓——养成教育。
  孟子曰:“不违农时,谷不可胜收也……”强调顺从天性;
  大禹治水取得成功,讲究的是合理疏导;
  培根说过: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
  这些都是养成教育的理论基础,七里塘中学将其浓缩为两个字:“培养”,即:培养行为收获习惯,培养习惯收获性格,培养性格收获命运。
  如:司德春同学,在读初中时,早出晚归,家离学校近十里路,每天天不亮他便迈出家门,临晚回家,一边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合理安排自主学习,同时不忘帮助家庭做些做饭、洗碗、喂猪等家务;读高中期间,每次放假回家,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坚持下地劳动。播种,插秧,除草样样在行。还不忘孝道,为患病的奶奶洗头、捶腿……
  显然,司德春、杜亚萍正是七里塘创新教育的成果,而这仅仅是个开始!
  杜卫国向我们描述了七里塘中学未来的教学目标后,我们似乎看到了一道彩虹正从七里塘升起,那是希望,更是未来。
  乘风破浪再扬帆
  冰心老人说:“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是的,为了教育事业,七里塘中学的全体教职员工洒下了辛勤的汗水!他们理应得到更多人尊敬和赞美!
  适逢党的十八大召开之际,七里塘中学的全体教师员工信心百倍,豪情万丈,争取以更为优异的成绩回报社会,回报学生和家长,回报各级领导的关心和厚爱!
  春到七里塘,遍地油菜花儿香!如今,我们怎么也不能说这首歌是杜卫国写给一个文艺晚会的,在教育这个大舞台上,杜卫国和他的同仁们,呼唤着春天,创造着春天,憧憬着春天,而到过七里塘中学的人都会说,七里塘就是春天里的一幅画,让每一个看过这幅画的人都会心潮澎湃,兴奋不已,浑身充满了向上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