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承接与自主创新*——以皖江示范区为例

2012-12-15 06:59王可侠范谷雨
江淮论坛 2012年6期
关键词:皖江示范区安徽

王可侠 范谷雨 夏 琦

(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合肥 230053)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产业转移和自主创新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两大主题。 长期的高速发展,使我国中西部地区的资源、要素和环境容量等优势日显突出,加工制造业由沿海向内地转移势在必行;同时,全球经济数年低迷,经济复苏步履维艰,振兴我国工业的出路唯有自主创新。 从2008 年建立“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以下简称“合芜蚌”自主创新实验区),到2010 年1 月皖江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以下简称皖江示范区)正式获国务院批准,安徽在抢抓产业转移和自主创新的机遇上确实走在了前面,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二者的有机结合。 近年来,以安徽为范例研究二者关系的文献多见诸报刊。 随着产业的发展,有关研究将内容更加深入,形式更加丰富,并提出更多需要探讨的问题。

本文讨论的主要问题是:在产业承接中影响地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主要因素是什么;皖江示范区目前的自主创新能力如何,何种产业模式更能促进地区在产业承接中创新发展;皖江示范区自主创新的动力来源及政策如何更好推动地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

一、产业承接与自主创新关系的理论与实证

本问题的理论分析,主要通过国内外大量的文献研究,理清产业转移和承接中各种影响承接地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因素;实证分析则通过数据比对和建立模型,进一步佐证作者的观点。

(一) 产业承接地的经济水平对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影响

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产业转移中的技术外溢效果和产业承接中的外溢吸收效果。

1.产业转移的技术外溢效果。 产业从经济水平较低地区向经济水平较高地区转移, 一方面,企业为适应承接地的更高水平要求,不得不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增强创新实力,由此加大技术的外溢, 促进了承接地的R&D 投入和创新。 Kogut和Chang 运用R&D 差异作为变量, 根据1976-1987 年间日本直接投资美国的数据,证实了美国产业的R&D 密度和创新频率同进入美国的日本企业的数量呈正相关关系。 另一方面,企业为获得承接地的先进技术,会敞开自己原有的优势融入当地产业,结果将可能达到其自身和承接地产业技术创新上的双赢效果[1]。 Fosfuri 和Motta 以技术外溢的重要性和基础知识的扩散为依据建立模型,认为后进国家或地区对先进国家或地区直接投资,是获取技术知识与创新外溢的重要渠道。 通过直接融入技术领先地区,后进地区企业更容易获得先进地区技术信息传递渠道,因而能获得技术外溢[2]。相反,从高经济水平地区向低经济水平地区转移的产业,可能因为其技术已经在当地具有先进性和竞争优势而不再创新,由此限制了产业转移带来的技术外溢效果。

2.产业承接的技术吸收效果。 经济基础越好的地方,对技术外溢的吸收能力越强。Girma 等通过实证得出了类似的结论。 他们运用英国电子和工程部门的企业数据,考查了企业吸收能力对于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 结果发现,如果当地企业的吸收能力有限或者不够高,那么外资进入当地不会产生技术外溢效应,甚至产生负的技术外溢效应[3]。我国学者也同样认为,承接地技术外溢效应的大小同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当地企业要想获取外资企业的溢出效应,应该有选择地引进同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程度相当的技术(冼国明、严兵,2005)[4]。 表1 选取安徽7 市样本数据,通过处理可以发现,位于皖江示范区经济基础较好的合肥、芜湖两市,每亿元省外资金吸收量产生的专利申请量(见表1 第三项)明显高于皖北诸市。

表1 2006—2010年间七地市吸收省外资金和专利申请数量情况

(二) 产业转移主体对承接地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影响

不同的产业转移主体会对承接地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产生不同的影响。 从以皖江示范区为代表的安徽承接产业转移情况看,承接内资产业转移相比较承接外资产业转移,更能促进地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 李伟庆和金星通过对安徽地区行业面板数据分析,得出FDI 对承接地自主创新影响不显著的结论[5],这与我们采用stata11.0 对合肥、芜湖、蚌埠、淮北、亳州、宿州、阜阳7 市,2006—2010 年5 年的外商直接投资、实际到位省外资金、研发费用、专业技术人员数量、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 专利申请数量等35 个数据点所进行的回归分析是一致的。 但是,外资企业技术外溢效应不及内资企业并非安徽独有。 蒋殿春、夏良科通过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外商对我国高新技术行业创新能力的作用,发现FDI 的竞争效应不利于国内企业创新能力的成长,但会通过示范效应和科技人员的流动促进国内企业的研发活动[6]。 范承泽、胡一帆通过对世界银行的数据分析,发现单个企业的研发随着外商投资数的增加而减少,而作为行业层面的研究随着外商投资数的增加而增加,综合来看FDI 对中国国内企业的作用为负[7]。

外资对承接地自主创新影响不大的原因主要来自技术水平的差距。 Kokko 运用1970 年230个墨西哥制造业的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仅仅是跨国公司的先进技术或者说技术鸿沟还不足以阻止技术外溢效应的产生,但是技术外溢效应在具有“飞地式”特征的行业里是不可能产生的[8]。Kokko 等在另一篇文章中利用乌拉圭的制造业为样本数据研究发现,当地企业同外国企业的技术呈中等差距时, 技术外溢效应才能产生[9]。Ariken 和Harrison 分析了1976—1989 年委内瑞拉4000 个企业的面板数, 发现外资参股企业的数量增加对于50 人以下的小企业的生产效率具有正向作用,但是外国独资企业的增加对于行业的生产效率具有极大的抑制作用,二者的综合效应对于经济的影响微乎其微[10]。 实际上,由于经营理念上的差异和交流上的困难,也会阻碍外资企业的技术外溢。 比较而言,内资转移企业较少存在以上问题。

(三) 产业承接地的产业结构对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影响

1.承接地不同层级的产业结构状况,影响产业转移内容和自主创新能力。 当承接地的产业结构形成主要靠低端资源利用时,产业承接内容更多集中在以占有资源和利用资源为目的的产业转移,对承接地的自主创新影响极其有限。 刘志彪通过对20 世纪90 年代以来,中国大量吸收跨国公司“代工生产”和“贴牌生产”的模式分析指出,作为接受代工的中国企业仅具有对产业低端的加工能力,并因自身设计研发能力的缺乏而严重依赖外商。 但是,他同时指出,这种产业转移模式可以把承接地企业,从一个封闭的环境带入高度竞争的开放性国际市场,对于培养企业的国际市场意识,锻炼和增强企业的管理能力、学习能力和组织能力大有帮助。 并且历史地看,模仿性引进产业是地区经济发展的必要过程。 模仿虽然不能创新, 但是它有利于经济提速和规模扩张,并在这一过程中逐步形成技术学习和产品创新的能力。 从模仿到创新的时间距离,取决于承接地学习速度的快慢[11]。

2.承接地不同类型的产业结构状况,影响产业转移内容和自主创新能力。 承接地的产业结构是分散型还是集聚型,哪种类型更有利于产业承接中的自主创新? Krugman 认为产业集聚往往伴随着大规模的产业转移,而产业集聚因其强有力的吸引力容易吸引更多的产业转移到该地,知识、技艺容易在集聚地扩散,因而产业集聚地更容易产生技术溢出效应。 Baptista 和Swanm 通过模型实证分析了产业集聚与技术溢出的关系,结果表明产业集聚能使知识外溢,进而能促进技术创新, 其创新速度显著高于其他非产业集聚区。接着,Markusen 和Venables 通过研究外资与下游产业集聚地的关系,结果表明:尽管产业集聚地企业有被外资企业代替的可能性,但是外资的进入促进了企业之间的互补性,同时本地企业有可能成长到具有挑战外资企业龙头地位的实力。 但是,国内学者似乎不认同上述观点。 李平、盛丹通过实证分析也认为承接地自主创新能力受产业集聚程度的影响。 当产业集聚程度较低时,承接地企业能够从产业转移活动中获得技术外溢效应,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而当产业集聚度较高时,则自主创新能力受到抑制。 为什么国内外学者在这个问题上观点截然不同? 从我国地区产业集聚发展的实际情况看,早期的产业集聚一般为企业集聚,即生产相同类型产品的企业扎堆一起。 典型案例如温州的打火机,湛江的小家电和佛山的陶瓷等等。 它们既因竞争而产生技术壁垒,又因竞争而产生创新动力,自主创新的内生性较强。 这种条件下,外来企业不会产生明显的技术外溢效果。 但是,随着市场逐步细分,在专业化分工基础上产生的产业集聚,往往能在高水平的产业承接中提高地区的技术创新能力。 如合肥的家电产业,早期承接的产业转移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产业规模扩大和速度加快上;随着产业配套体系完善,高水平的大项目不断进驻带来企业的核心技术、人才和产品研发、实验基地等,产业技术外溢效应提高,大大推动了当地自主创新能力建设。

二、皖江示范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成效及问题

皖江示范区正式成立以来的近3 年时间,产业承接成绩显著, 地区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已经形成产业承接与自主创新相互促进、创新发展的良好势头。 在理论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将对皖江地区通过产业承接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情况加以总结探讨。

(一) 促进产业承接与自主创新的政策相互支撑融合

从合芜蚌实验区正式启动,到皖江示范区获批成立的一年多时间,地区的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还处在搭建创新平台、培育新兴产业阶段,自主创新能力表现并不明显。 皖江示范区成立后,安徽省委省政府在已出台文件的基础上,从加快产业技术升级、支持产业和技术同步转移、打造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加大自主创新政策激励、加强财政投入和金融支持5 个方面, 提出21 条针对性措施。 这些措施旨在增强地区自主创新的内生性,加快了地区自主创新的步伐。 在政策推动下,省、市两级政府不断加大对自主创新活动的支持力度,地方财政的科技拨款大幅增加。2010 年底,全省地方财政科技拨款达58 亿元, 为中部6 省之首;同时,地方财政科技拨款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为2.24%,高于全国2.15 的平均水平。 而合芜蚌三市的这一比重更是分别达到6.38%、5.86%和3.24%。

以皖江示范区为带动,全省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也促进了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的自主创新能力建设。 从2009 年和2010 年的全年专利申请量同期增长数字看, 合肥分别为24.6%和308.9%,芜湖为34.0%和76.3%,蚌埠为119.3%和90.6%。合肥市和芜湖市2010 年的增长数字大幅超过2009 年, 表明皖江示范区的成立和承接产业转移带来自主创新能力的大幅提升。 蚌埠市的增长变化则有明显差别。 同样的差别还表现在2010 年研发支出的强度指标上,合芜蚌三市分别为:1.83、1.78、0.83(全省平均0.98)。 这种差别可以从产业承接与自主创新的密切关系中得到解释。2009 年是蚌埠市进入“合芜蚌”实验区的第一年,在政策的支持推动下,创新能量呈爆发态势,故专利申请量大为上升。 但是,皖江示范区成立后带来的产业承接高潮,使作为示范区“两核”的合肥市和芜湖市成果丰硕;而地处皖北的蚌埠市在“合芜蚌”自主创新实验区这个政策区域内有被边缘化的可能,故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上升势头也较缓慢。

(二)产业承接促进地区自主创新的成效

2010 年后, 皖江示范区产业水平快速提升,并形成向皖中和皖西北扩散的趋势,带动全省自主创新能力增强。 从中部6 省比较看,表2 显示,安徽2010 年专利申请量大幅上升, 位居中部第一;表3 显示的技术市场合同成交额,安徽也增长较快,为中部第2,仅次于湖北。与此同时,全省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和增加值大幅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 的比重由2009 年的10.9%提高到2011 年的14.2%。

表2 中部各省国内专利申请及授权情况表 单位:件、%

表3 中部六省技术市场合同成交额及全国排位表 单位:亿元、%

皖江示范区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通过自主创新提高产业水平形成的产业发展路径主要有三种。 第一种是家电产业路径。 产业发展路线表现为:已有产业基础带动→产业集聚式承接→规模快速扩张→配套体系完善→吸引高附加值产品和企业研发基地转移→产业水平提升。 第二种是汽车产业路径。 产业发展路线表现为:本地区龙头企业带动→承接零部件配套产业→市场不断细化→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产业水平提升。第三种是动漫产业路径。 产业发展路线表现为:承接产业转移→发展现代服务业→吸收技术外溢→形成新兴产业。

总起来看,不论何种路径,产业从低水平向高水平发展, 都必须经过产业规模扩张过程;产业在规模扩张过程中逐步完善配套体系,夯实产业基础, 才能为承接高水平的产业转移创造条件,加快自身的自主创新能力建设。

(三)地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存在的问题

客观分析,皖江示范区成立后,加快了“合芜蚌”实验区发展,推动了示范区乃至全省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取得的成果及其明显,但是,存在的问题同样不容忽视。 从制度建设和各种数据分析看,问题主要有以下方面:

1.自主创新投入与产出不成比例。近几年,安徽加大对科技投入的力度,但是,这种科技拨款主要将款项分散在各个相关厅委,各厅委再以项目申报方式投入。 由于各厅委对项目要求不同,相互之间协同不够,存在一个项目多头申报的问题, 有关系的企业利用各种手段套取支持资金;再加上支持资金下发后, 缺乏有效的监管和考核,许多投入并没有产生应有的效益。 从表4 看,2010 年,安徽地方财政拨款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例排在全国第7 位,而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 的比重却排到12 位; 安徽地方财政科技拨款排在全国第8 位,而全社会研发投入却排在15 位。 由此不难看出,财政科技拨款的大量资金并没有形成有效投入。

2.低水平创新比重较大。 首先,从专利分类看,专利申请量高,发明专利授权量低。 如表5 所示,2010 年, 安徽百万人口的专利申请量排在中部第1 位,而百万人口发明专利授权量却排在中部第四位,甚至低于山西。 这说明大量的研发活动没有真正取得实效。 其次,从创新结构看,在发明专利、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三大类专利创新活动中,发明专利技术含量最高,实现难度也最大,实用新型专利次之,外观设计专利的形成过程则较为简单, 容易通过模仿实现。 按照李伟庆等(2011)对安徽面板数据的模型分析,安徽承接省外产业转移对发明专利申请量没有显著影响,产出弹性达到0.310; 承接省外产业转移对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影响显著,显著性水平在1%以上,二者的产业弹性分别为0.283 和0.340。 再次,从创新人员看,参与自主创新科技人员层次较低是安徽创新活动层次较低的主要原因。 上述模型分析同样证实了安徽科技活动人员对本地区技术水平较低的自主创新起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对外观设计专利申请产生显著的正向溢出效应,显著性水平达到5%以上。

表5 中部各省国内专利申请及授权情况表 单位:亿元、%

3.区域自主创新体系建设缓慢。主要表现在:一是创新城市自成体系,没有形成区域合力。 合芜蚌三市因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云集,自身都具有较强的研发能力。 三市之间在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上,多年来一直表现为同构化的产业竞争大于产业合作;同样,自主创新也会在同构化的产业竞争中各自为政,重复进行,最明显的例证是汽车发动机的自主创新以及新车型的研发上。 另外,合肥市和芜湖市在皖江示范区成立后,因承接的大项目带动,自主创新势头很强;蚌埠市在这期间与前两市的差距明显拉大,说明三市没有作为整体起到互相支撑作用。 二是研发项目自成体系,缺少公共平台可以利用。 建立“合芜蚌”实验区后, 虽然安徽通过科技创新路路通体系建设,在合芜蚌三市分别设立服务站,提供信息共享平台,但是对自主创新的具体指导和推动不明显,尤其是对企业的研发项目帮助不大。 究其原因,主要是平台内容较泛,不能针对具体需求提供服务。 如何围绕公共资源创新、技术成果转化交易和技术研发设计服务等较大平台,针对不同产业和不同技术种类,细分服务平台,这在皖江示范区乃至全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三、结论及政策建议

2012 年以后,安徽的产业承接和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继续保持较好的发展势头。 皖江示范区的产业承接呈现优势产业进一步集聚发展,产业发展趋势更加明朗。 在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上,1—6月,全省共申请专利30813 件,同比增长60.5%,增幅居全国第2 位,但是,发明专利授权量及其增幅仍然较低,居全国第15 位和第14 位。

(一)总体评价

皖江示范区正式成立3 年来,在产业承接中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其显著成果主要得益于以下方面。

1.政策支持得力。 皖江示范区是在“合芜蚌”自主创新实验区实行一年多的基础上成立的,省委省政府颁发政策文件, 在支持皖江示范区和“合芜蚌”实验区建设的同时,十分重视两区的融合带动,这表现在政策内容上,在促进加快产业承接的同时,对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给予各种支持和奖励,进一步引导地区在产业承接上,注重引进有带动力和高科技的大项目。

2.产业基础扎实。 经过“十一五”时期工业赶超式发展,皖江地区已经在家电、汽车等产业领域形成比较优势十分明显的集聚式发展。 这些产业都具有产业链条长、科技含量高和市场空间大等特点, 企业普遍重视产品创新和技术研发。2010 年,安徽有研发机构的企业占全部企业比重达38.21%,为中部六省之首。

3.科教资源丰富。安徽的科教资源不仅丰富,而且主要集中在合芜蚌三市。 “十一五”后期,在政策引导下,通过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和产学研结合平台的不断完善,三市的技术创新活动十分活跃,带动地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增强。

4.上升动力强劲。 “十一五”以来,安徽连续多年固定资产和技术改造的大幅投入,全省工业增长迅速,工业发展正处在强劲上升阶段。 一般在经济上升阶段,创新活动容易处在频繁和活跃状态。

5.外资比重较小。实证研究已经证明,区际之间的产业转移产生的技术溢出效果,大大高于国际之间的产业转移和承接。 安徽承接产业转移中,外资所占比例很小。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0年数据计算,安徽外商投资和港澳台商投资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为2321.86 亿元, 在华东地区排名倒数第一,分别是上海、江苏、浙江、山东的11.83%、6.41%、18.07%、16.75%。

(二)政策建议

加强产业承接中的自主创新能力建设, 需要借助政府的力量。 政府在不同时期要根据发展的不同需要,有重点并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和扶持。

1. 要从当地产业水平实际出发,承接技术水平适宜的产业。 经济后进地区因急于赶超式发展, 在承接产业转移中除了追求投入的资金规模,往往也会追求企业的技术水平越高越好。 一些高技术含量的企业落户工业欠发达地区后,一方面因与当地技术水平的差异, 技术难以外溢;另一方面, 因其技术在当地的绝对优势地位,通常又会被地方政府奉为上宾,有求必应,企业自身也缺乏创新动力。 因此,在经济基础薄弱地区,不能盲目追求高层次引进。 依托土地、劳动等资源,先通过产业承接扩大产业规模,再逐步通过市场细分和产学研结合探索创新,可能更有利于后进地区自主创新的内生性培育。

2.树立品牌意识,建立以品牌建设为目标的创新体系。 安徽这几年在专利申请量上的较大增长, 从另一方面说明为创新而创新的问题存在。与此同时,安徽的品牌建设还十分落后,这与我们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上的成效很不匹配。 一个地方的品牌建设,不仅代表地方的经济实力,同时表明地方的创新能力。 因此,要在自主创新激励机制上考虑地方品牌建设,把创建品牌作为政策鼓励和扶持的重要内容。

3.通过创建有效平台,不断加大R&D 投入。实证分析显示,地区研发资金投入对本地区技术水平较高的自主创新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尤其是行业科技研发资金投入,对承接地行业整体的自主创新有显著促进作用。 要使企业加大R&D 投入,关键要做好产学研结合的平台建设,这是促进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重要途径。

4.集中科技项目资金,加强投入监管机制。如上所述, 安徽地方财政在科技资金上投入大、占比高,但是形成的R&D 投入并不高。 由于科技资金分散管理,项目设置过多过滥,项目主管部门又精力有限,致使很多项目在申报过程缺乏认真审核,在实行过程缺乏跟踪监管指导,在项目结项时更是缺乏严格考核。 企业或团体为拿项目资金趋之若鹜,这其中不乏一些“空手套白狼”的项目申请者意在净赚项目资金。 因此,要尽快改变这种科技资金投入方式。 一是要减少一些中小项目投入,同时加大平台建设投入;二是对科技创新项目投入进行审计,并建立更加规范的项目评审和考核制度; 三是建立资金使用信用体系,对项目投入产生创新成果或取得品牌效应的,列入重点扶持名单,反之则打入黑名单。

[1]Kogut.B.,Chang.S.Technological Capabilities and Japanese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 [J]. 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1991,Vol.73.

[2]Fosfuri A,Motta M. Multinationals without advantages[J].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Economics.1999,(101):617-630.

[3]Girma.S, H. Gorg.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spillovers and absorptive capacity[C]. Evidence from Quantile regressions GEP Working Paper No2002/14,2003.

[4]冼国明,严兵.FDI 对中国创新能力的溢出效应[J].世界经济,2005,(10).

[5]李伟庆,金星.区际产业转移对承接地自主创新影响的实证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9).

[6]蒋殿春,夏良科.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作用的经验分析[J].世界经济,2005,(8).

[7]范承泽,胡一帆.FDI 对国内企业技术创新影响的理论与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8.

[8]Kokko.A.,Technology、Market Characteristics and spillovers[J]. Stockholm School of Economics,1994.

[9]Kokko.A. ,Tansini and M.Zejan.Local technological capability Productivity Spillovers from FDI in the Uruguayan Manufacturing Sector [J].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1996(32):602-611.

[10]Ariken and Harrison Aitken,Brian J. and Ann E.Harrison.Do Domestic Firms Benefit from Direct Foreign Investment[J].Evidence from Venezuela,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9,89(3).

[11]刘志彪.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制造业升级的路径与品牌战略[J].经济问题研究,2005,(5).

[12]Krugman P. 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geography[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1,99.

[13]Batista R ,Swanm P. Do Firms in Clusters Innovate More?[J]. Research Policy, 1998, 27(5),525-540.

[14]Markusen. J, Venables A.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s a Catalyst for Industrial Development[J].European Economic Review,1999,(43), 335-356.

[15]李平,盛丹.产业集聚、FDI 技术溢出与东道国自主创新[J].社会科学战线,2009,(1).

猜你喜欢
皖江示范区安徽
河滩地建起中药材示范区
中国第三个国家级入境再制造示范区通过验收
新四军对皖江地区会道门及帮会的统战工作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创建“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的通知
“小鲟”过皖江
安徽医改自我完善主动纠错
安徽药采如何“三步走”
安徽 诸多方面走在前列
安徽为什么选择带量采购
着力打造“青少年普法教育示范区”升级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