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国恩
【摘 要】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处在初级阶段,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和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的提升,如何建设好高职院校的院校文化,促进高等职业院校的可持续发展便引起了极大关注。本文就如何将高职院校的文化建设融入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建设校企合一、知行统一、独具特色的院校文化,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的文化建设水平乃至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全面建设水平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观点。
【关键词】 高职教育文化建设可持续
当前我国对高职教育非常重视,从十一五和十二五规划便可看出端倪。在我国改革开放和民族复兴的发展道路上,知识经济和工业化要求劳动者必须掌握相当专业的知识技能,这是一般院校所不能达到的。中国有句古话,“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这里的专攻便是未来经济产业发展为高职教育的发展提供的巨大契机。那么高职教育的发展如何能够适应我国当前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宏观经济发展形势,在未来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取得更加辉煌的成果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方针原则,建设具有可持续发展的高职院校文化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纵观世界500强名企,除了新兴产业,有很多都拥有百年甚至几百年的历史,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独具的企业特色和不断开拓创新的企业精神。院校文化建设亦是如此,它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有时候一所优秀高校的院校文化需要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不断积累和沉淀。因此,高职院校的院校文化建设也需要一个长期探索和不断积累的过程。就当前高职教育院校文化建设的现状来说,笔者认为需要积极梳理发展的思路,明确发展方向,建设校企合一、知行统一、独具特色的院校文化,以文化建设的大踏步前进带动高职教育的全面发展,迎接高职教育发展的黄金时代。
1. 建设校企合一的院校文化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一个相对新生的事物,不仅是在我国,即便是在世界的范围内,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和规律也还处在探索之中。西方国家也是在20世纪70年代之后,将职业教育的重心由中等职业教育逐步上升到高等职业教育的,而且高等职业教育已经成为西方国家普及高等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但无论从德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双元制”模式、 美国“学校一工作”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模式或者是英国基于直接针对工作建立的高等职业教育模式等等之中可以看出,他们共同的所强调的重点是高等职业教育与行业和企业之间建立最直接最亲密的血肉联系,能够为行业和企业输送最合适的人才。
因此,在高等职业教育的院校文化的建立和规划上,应当以行业和企业的发展特点及本质要求为向导,树立符合行业和企业发展要求的指导思想,将院校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本质和内涵融合在一起,建立校企合一的院校文化。
1.1深刻理解行业的本质特点和发展要求
院校文化的建设既然以行业和企业发展要求为指导,就必须深刻理解和领会行业的本质特点和发展要求,因为不同的行业类型和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需求,这里所理解和领会的就是一个院校随着行业企业和社会发展的变化而需要始终坚持的主旨和精髓。
举个例子:对涉及财务行业的高等职业教育,所要强调的主要是原则、耐心、细心,未来发展方向是电算化的财务软件;而涉及图形设计和美艺工作的高等职业教育,它所强调的是创新、特色、完美,未来发展的方向是各类文化的融合和升华。在这里,如果要求财务人员去讲究创新、特色,而设计师们去固守原则,便和行业和企业的原本要求背道而驰。即便是单单财务这一类教育,如果没有把握未来信息时代的发展要求,而是停留在简单纸质或者器械工具的阶段,思想和文化的建设也必然会滞后,跟不上时代和社会进步的步伐,最终会在未来院校和行业企业的持续发展中被淘汰。因此,院校的文化建设要紧跟行业企业的特点,满足社会发展变化的需求。
1.2不断加强与行业企业的沟通交流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不断更新发展变化的事物才有更顽强的生命力。院校文化建设也同样需要与企业之间不断加强沟通交流。一是验证院校文化建设的成果对行业企业的适应性。这一点,从以往毕业的高等职业教育学院的毕业生中可以了解到,从行业企业的管理经营者中也可以了解到。例如,通过一次比较深入的会谈、调研或者回访等等,可以对院校文化建设的成果在企业和员工的实际工作发展过程中作用的发挥有一个比较系统的感性认识和理性分析。二是将行业企业中,随着经济和产业不断发展变化而产生的各类需求收集起来,通过整合和筛选,为下一步院校文化建设的方向和制定具体措施提供一个参考依据。可能有时候这种变化并不是一次两次交流就能够很明显的体现出来,但随着双方交流的次数增加和程度不断深入,对采集的数据做一个比较系统全面的分析,或多或少可能对院校文化建设的方向有一个修正调整作用。虽然院校文化建设的主旨和精髓没有变,但是在形式和手段上可以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方法和措施。三是校企共同研究未来的发展方向。学校和企业互通有无,利用各自的资源优势对行业企业的发展方向和手段进行评估,对未来的发展趋势做一个预测,将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联合起来,通过实践的数据和理性的分析得出最客观的结论,这个结论,将指导院校和企业文化建设新的发展方向和方法。
2. 建设知行统一的院校文化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文化建设的最终目标也是为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而且是针对性的行业企业人才,而培养出高等专业技术人才,需要理论的教学,但更多更重要的还是实践。因此,在院校文化建设的发展上需要强调和重视的一个方面就是“知行统一”。建立知行统一的文化底蕴,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人才输出的针对性,提高在企业的技能利用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1不断展示文化建设的成果
物质是文化建设的载体,文化建设的成果需要通过丰富多彩的手段去展现和展示。在高等职业教育的院校文化建设中,院校应当提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展示院校文化建设成果的平台。从一个具体院校来说,大到图书室、教学楼、体育场、科技馆等这些基础设施,小到一树、一坪、一栏,还有统一的校徽、校服、校标等等,这些形式,无论大小多少,都可以将院校文化建设的主旨和精髓贯穿在这些具体的形式中。这些展示反映了整齐、独特的艺术美,但更重要的是反映了一所院校文化建设的内涵。正是在文化建设成果的不断展示之中,院校的文化主旨和精髓才能深入人心,不断巩固,增强院校文化建设的效果。
2.2不断践行文化建设的成果
在与行业企业的沟通交流中,除了思想的接轨,实践的相互观摩、实习和教学也非常重要。在这里双方的互动可以更好的加强院校和企业文化的交融和提升。一是可以通过毕业生毕业实习后的总结和研讨,对企业文化建设的状况进行最直接的感受,分析与院校文化建设的共同点和差异,在如何更好地对接上发表自己的看法和建议,以便学校更好地掌握企业文化建设的发展状况和发展要求。二是通过企业定期的教学观摩,从企业需求的角度去感受院校文化建设的力度、层次和方向,从而提出不同角度的意见和看法,全角度去剖析院校文化建设的效果。三是利用学生毕业、就职等机会召开洽谈会,校企双方就近年来的相互学习、学生发展等情况进行交流,对院校文化建设的成果进行剖析,从而有力地指导院校文化建设的更新和提升。
3. 建设独具特色的院校文化
行业和企业的文化并非千篇一律,即使是同一个地区和同一个行业,各个企业的发展思路也不尽相同,院校文化建设也是如此。例如,名校的同类院校也非常多,但是名气和内涵都无法超过名校。这其中,名校的院校文化建设独具特色,这是别的院校模仿不来也无法模仿的,某种意义上说,正是鲜明的特色成就了名校的成长。例如,美国著名的西点军校,它的服从文化便是首创和独具特色的,即使有其他院校模仿他的制度和管理方法,在执行上也未必能达到它的纯粹。不同的地缘环境,不同的文化风尚,使得复制和移植未必在任何情况下都适用。
3.1建立独具院校特色的教育文化
每个院校的建立都有一定的历史,都有数不清的故事。罗曼.罗兰曾经说过,“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每个院校的建立和建设都有它的独特之处,无论是地域、文化、行业、师生等等资源,都是建设独具特色的院校文化的载体。如果说中石油、中石化、移动、联通、电信等等行业的发展有着深厚的官方背景,那么淘宝、腾讯、阿里巴巴的成功就有着更多的民间色彩。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广阔资源当然是一件好事,但是如果不会利用,也是事倍功半。如果能够很好地利用社会经济发展的形势变化,结合行业需求和自身特点加强特色文化建设,对一个院校的文化建设乃至全面建设,都是一个巨大的发展契机。
3.2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发展
文化建设的发展,并不是在凭空想象的基础上建立空中阁楼。对高等职业教育以及对高等职业教育文化建设的探索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发展。学校的地域环境、师资队伍、文化建设的原有基础和特点是创新发展的基础,社会、企业和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使我们加强院校文化建设的方向,建设能够满足未来教育需要的良好院校,培养出适应社会建设需要和个人发展需要的人才是加强院校文化建设的最终目标。只有扎扎实实建立在现有的条件基础上,不断利用现有资源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才能够真正有可能闯出独具自身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院校文化建设的新路子来。
总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正在不断的研究和探索之中,加强校企合一、知行统一、独具特色的院校文化建设,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未来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中,只要我们坚持一切从社会经济和时代发展的需要出发,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就一定能够使未来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百花齐放,为我国社会就业和人才队伍建设开辟一条崭新的道路,为我国的教育和经济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郝金镇.高职院校政策教育中的问题和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01).
[2] 金菊玲.让文化建设成为幼儿园发展的助推器[J].吉林教育:高教.2010,(01).
[3] 陈宋芳.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之我见[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01).
[4] 王振华.朝克.论文化建设和文化生活方式的变革[J].中国成人教育. 2010,(02);
[5] 王丽.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析[J].科技资讯.2010,(05).
[6] 王佳利.加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探赜[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05).
[7] 高进.中澳高职艺术教育比较[J].吉林教育.2010,(01)
(作者单位: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China’s foreign Trade·下半月2012年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