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若姮 浙江中医药大学 杭州 310053 李东辉 丁彩飞 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一种以持续排卵障碍、高雄激素血症及胰岛素抵抗为特征的生殖内分泌常见疾病,其发病率占育龄期妇女的5%~10%,占不排卵性不孕症的50%~70%[1-2]。由于该病病程长、复发率高,且缺乏彻底治愈的方法,已成为生殖医学领域的诊治难点之一。克罗米芬(clomiphenecitrate,CC)具有促排卵作用,临床用于治疗PCOS所致不孕症的一线药物已近40余年,然而其高排卵率与低妊娠率的矛盾不易克服,而且约20%~30%的患者对该药无反应。笔者采用调经促排卵中药联合CC治疗PCOS所致不孕患者60例,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1月—2011年1月间于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就诊符合PCOS诊断标准的不孕症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60例,年龄24~34岁,平均(28.57±4.51)岁;不孕病程 1~5 年,平均(3.34±1.41)年;平均体质量指数(BMI)(25.38±2.97)kg/m2;其中原发不孕38例,继发不孕22例;对照组60例,年龄24~33岁,平均(27.25±3.19)岁;不孕病程 1~5 年,平均(3.56±1.39)年;平均体质量指数(BMI)(25.11±2.86)kg/m2;其中原发不孕41例,继发不孕19例;两组的年龄、病程、平均体质量指数、基础生殖激素水平等基线资料均衡(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 1。
表1 两组基础生殖激素水平比较(±s)
表1 两组基础生殖激素水平比较(±s)
?
1.2 诊断标准 PCOS诊断采用2003年鹿特丹标准:①偶发排卵和(或)无排卵;②临床和(或)生化指标提示高雄激素血症。并除外先天性肾上腺增生、Cushing综合征等其他可能的致病因素;③卵巢多囊性改变:B超检查示每个切面有≥12个直径2~9mm的卵泡和(或)卵巢体积增大>10mL,符合其中2项即可诊断[3]。不孕症诊断参照文献[4]标准:婚后同居,有正常性生活,未避孕达1年以上而未能怀孕即可诊断,其中从未妊娠过为原发不孕;有过妊娠而后未避孕连续2年不孕者为继发不孕。所有患者均乙肝表面抗原及丙肝抗体阴性,否认慢性疾病,无吸烟、饮酒史,近3个月均未服用过性激素或影响脂质代谢的药物,子宫输卵管造影术提示双侧输卵管通畅,且配偶精子质量合格。排除甲状腺、肾上腺疾病和糖尿病。
两组患者均于月经或孕酮(P)撤药出血第5天起服用CC,1次50mg,1天1次共5天。治疗组加中药辨证治疗:经后期(即月经周期5~12天,增殖期)服促卵泡汤(菟丝子、仙灵脾、怀萸肉各10g),肾阴虚加女贞子、生地各10g,肾阳虚加仙茅、胡芦巴、巴戟天各10g;经间期(月经周期的14天左右,排卵期)服促排卵汤(仙茅10g,仙灵脾、当归各15g,川芎10g,菟丝子 15g,胡芦巴、补骨脂各 10g,鸡血藤 15g);经前期(排卵后至月经来潮前,分泌期)服促黄体汤(当归、生芪 15g,仙茅 10g,仙灵脾、胡芦巴、巴戟天、制女贞各15g,补骨脂、三棱、莪术各10g,泽兰、川牛膝各15g);月经期服调经汤(桃仁10g,红花6g,当归、川芎各 15g,香附 10g,泽兰15g),1天 1剂,水煎分 2次服,于经后期、经间期、经前期、月经期各服7天,共治疗3个月。两组患者中药促排卵期间,当卵泡直径达18mm,子宫内膜厚度≥8mm,且尿LH仍为阴性时,一次性肌肉注射hCG 10 000 IU,嘱患者同房。
观察指标:①基础激素水平测定:全部病例在治疗前于自然周期3~5天或闭经期(B超检查无优势卵泡,内膜<5cm),晨空腹抽血,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 FSH、LH、Ez、PRL、T。②宫颈黏液评分:于月经第9天起取宫颈黏液,观察其性状与结晶改变,每1~2天1次采用Insler法进行评分。③随访期间患者每天监测基础体温,周期第11天开始B超检测卵泡,当卵泡直径≥14mm,每2天作B超监测卵泡、子宫内膜厚度。治疗周期中当卵泡直径>14mm,数量≥3个时则中止治疗,并定期B超监测,以防引起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syndrome,OHSS)。双相基础体温为有排卵,单相为无排卵。阴道B超显示优势卵泡直径≥20mm,且随后消失、塌陷或体积缩小≥50%,伴直肠窝少量积液,提示有排卵。基础体温高温相≥18天,血、尿妊娠试验阳性者,判定为生化妊娠;停经7周,B超见宫内孕囊并有胎心搏动者为临床妊娠。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1 临床疗效 治疗组60例,共治疗180个周期,排卵54例,周期排卵率30.0%;妊娠31例,妊娠率51.7%,周期妊娠率17.2%。对照组60例,共治疗180个周期,排卵45例,周期排卵率25.0%;妊娠25例,妊娠率41.7%,周期妊娠率13.9%。治疗组的周期排卵率与妊娠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3.2 不良反应 治疗组出现恶心呕吐、头痛、头晕1例,持续1天后自行缓解,余无任何不良反应,所有患者均末发生OHSS、卵泡黄素化未破裂综合征(luteinized follicle sundrome,LUFS)。对照组出现恶心呕吐、头痛2例,未经处理自行缓解,并发LUFS 2例,OHSS1例。
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不孕的主要原因是由于LH与FSH比例失调,导致排卵障碍,药物治疗的目的在于促排卵治疗。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克罗米芬一直是国内外公认有效的促排卵药,但存在排卵率高、妊娠率低的缺点。其原因可能为克罗米芬的抗雌激素作用使宫颈黏液量少而黏稠,妨碍精子穿过;子宫内膜变薄,妨碍孕卵着床。现代医学多使用小剂量雌激素来缓解其抗雌激素作用,但持续应用雌激素,容易发生OHSS。
中医虽无多囊卵巢综合征病名,但依据PCOS临床表现属“月经不调”、“不孕”范畴,与肾有密切关系。肾藏精,主生殖,为先天之本,内寓真阴、真阳。肾气盛,肾精充足,则肾主生殖的功能正常,卵子作为生殖之精才能发育成熟而排出,才有可能受孕;反之,若先天肾气不足,或房劳多产损伤肾气,或他病损及肾气致肾脏精气虚衰,天癸少而竭,则经水无以行,卵细胞无以生,出现卵细胞发育不良、排出障碍,而致PCOS的发生。
月经周期受下丘脑-垂体-卵巢生殖生理轴的调节,机体处于阴阳消长动态变化之中。这种周期性转化,是在肾气-天癸-冲任性腺轴调控下完成,形成由阴长(阳消)-重阴转化为阳-阳长(阴消)-重阳转化为阴的四个时期,即分别相当于月经卵泡期、排卵期、黄体期、行经期。内在的气血运行,及精、津、液、水等变化均在阴阳消长转化的运动中有序进行。根据以上理论,形成了以中药补肾调周法为主治疗女性生殖内分泌疾病的诊疗方法。不同时期采用不同治法,从而改善卵巢的储备力,为胚胎种植营造良好的环境[5]。
本组结果显示,调经促排中药联合克罗米芬治疗PCOS所致不孕症,起到协同增效作用,克服克罗米芬抗雌激素的副作用,有助于提高妊娠率。调经促排卵法主要是通过调整肾阴阳而促排卵。动物实验观察,菟丝子、甜苁蓉、桃仁、红花等可使小鼠阴道上皮角化,子宫重量增加,卵巢子宫静脉中PGE2增加,这是诱发排卵的基础。经后期是月经周期5~12天(增殖期),此期随卵泡的发育,雌激素增加,子宫内膜完成内膜的增生修复,为排卵做准备,中医认为,此期是阴血的恢复和滋长期,宜采用益肾补血。经间期是月经周期的14天左右(排卵期),随着卵泡的发育成熟,垂体促性腺激素(FSH、LH)分泌形成高峰,引起卵泡破裂排卵,此期肾中阴精进一步发展充实,在肾阳作用下进行转化,是阴阳交替,重阴转阳的阶段,也是中医调整人工周期的关键,治疗以补肾活血通络,促排卵为主。经前期(分泌期)是排卵后至月经来潮前,是黄体成熟和退化阶段,中医认为此阶段阴盛阳长、肾中阳气渐旺,胞宫气血充盈(为受精卵着床做准备),治疗以补肾固冲任,益气养血,促使黄体成熟。克罗米芬治疗BBT双相率可达70%~80%,但只有半数妊娠,其主要原因是发生未破裂卵泡黄素化,单用CC诱发排卵主要针对卵巢产生作用,但如卵巢皮质厚,可使卵泡生成发育,成熟受影响。中医认为,肾主生殖,补肾活血更能促使卵巢卵泡进一步发育、成熟、排卵,CC有抗E2作用,使宫颈黏液变稠,影响精子穿透性,加用中药活血化瘀,提高精子穿透性,从而提高疗效。
[1]Glintborg D,Andersen M.An update on the pathogenesis,inflammation,and metabolism in hirsutism and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J].Gynecol Endocrinol,2010,26(4):281-296.
[2]郑若姮,丁彩飞.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病机制研究新进展[J].国际生殖健康 /计划生育杂志,2011,30(5):394-396.
[3] Dewailly D,Hieronimus S,Mirakian P,et al.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J].Ann Endocrinol(Paris),2010,71(1):8-13.
[4]黄茜,邹彦,刘峰.女性不孕症病因及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3):332-334.
[5]黄瑞霞,连方.补肾调周法联合克罗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不孕症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0,17(l2):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