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亭 柳红梅 刘明法 (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天津300450)
1998—2010年塘沽居民死亡流行病学研究
王亭 柳红梅 刘明法 (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天津300450)
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和相关指标对塘沽居民1998—2010年居民死亡资料进行分析,描述死亡率的分布和变化趋势,分析了1998—2010年塘沽居民死亡流行病学特点及变化趋势。指出塘沽地区居民死亡率逐年下降,出生期望寿命逐年增加,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损伤中毒是影响塘沽居民长寿和健康水平的主要因素。
死亡流行病学 期望寿命 死亡原因 恶性肿瘤
随着塘沽地区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居民的疾病谱及死因谱也发生了很大改变。人群死因监测资料是综合性疾病监测的重要内容,人群中死亡率、期望寿命和死因谱及顺位是衡量人群健康水平的一项客观指标,可以反映居民的健康水平和长寿情况。但是塘沽尚缺乏对这些相关数据的整体分析和全面描述,及指出其所反映的问题实质和趋势规律。为了解近年来塘沽居民死亡流行情况及其趋势规律,笔者对1998—2010年塘沽地区居民的死亡数据及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揭示居民死亡率和主要死因,为制定预防策略、确定防治重点提供科学依据。
研究人群为1998—2010年塘沽地区户籍人口。从20世纪80年代起,天津市开始建立死因和慢性病监测系统,并在1998年左右进行了电子化升级。通过该系统可以比较全面准确地了解人群的出生、死亡情况。从监测系统的建立起,塘沽的监测体系和工作人员一直比较稳定,成为天津市在该领域的一个标兵。本研究资料主要来源于该监测系统。死因资料由专职的公共卫生医师每月从公安部门取回,与各医疗机构开具的死亡证逐一核对、统一编码,建立本区人口死亡数据库。该死亡数据库包括了所有户籍人口的死亡情况,所有死亡证明均包括了死者的一般情况(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民族、婚姻、文化程度、职业等)、死亡原因(直接死因、根本死因以及其他重要医学情况、死因调查情况)、死亡日期、死亡地点、疾病诊断依据及疾病最高诊断单位等内容。另外,为防止婴儿(新生儿)死亡漏报,还与专门的妇幼医疗机构及其主管部门合作,收集婴儿(新生儿)死亡数据。人口资料包括人口数及年龄性别构成,来自公安部门。所有资料均真实、准确、可靠。
按照ICD-10确定根本死因及分类编码,按照中国疾病分类(CCD)系统对疾病进行归类:①分析指标,比较和分析全人群死亡率、标化率、死因构成、婴儿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等指标的变化情况。②标化死亡率,采用2000年中国人口普查的人口年龄构成作为标准人口计算标化死亡率。③期望寿命,按蒋庆琅法各公式,[1,2]用Excel软件计算和编制简略寿命表。[3]0岁组死者的平均存活时间a0,男性为0.145 0,女性为0.152 5,男女合计为0.15。[4]④统计软件,利用SPSS11.5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管理、处理和统计分析。
1998—2010年塘沽地区累计死亡35 176人,其中男性19 651人,女性15 525人,年均总死亡率581.73/10万。死亡数的男女比是1.27。男性年均总死亡率629.05/10万,女性年均总死亡率531.15/10万,RR值(用男女性总死亡率的比值计算)是 1.18,见表1。
按照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的人口年龄结构进行标化后,1998—2010年标化死亡率呈明显逐年下降趋势,见表1。2010年男女标化死亡率分别比1998年下降34%、33%。可见虽然总死亡率是上升的,但是各个年龄死亡率均有所下降,是由于人群的年龄结构发生了明显的改变(老龄化)。
1998—2010年塘沽地区居民年龄别死亡率见表2,除1~4岁组外,各个时期、各个年龄段男性死亡率均高于女性。死亡率与年龄呈明显的“√”型分布,在5~9岁组死亡率最低。另外,1998—2010年的0岁组和1~4岁组的年龄别死亡率下降趋势非常显著,30岁以上各个年龄组的年龄别死亡率下降趋势也是非常明显(见表2)。
表1 1998—2010年塘沽地区居民总死亡率水平和出生期望
表2 1998—2010年塘沽居民年龄别死亡率(1/10万)
出生期望寿命呈明显逐年增加趋势,期间男女均是增加了约5岁。女性比男性约高2~3岁,见表1。受篇幅限制,表3仅列出了1998、2004、2010年3年的塘沽地区居民期望寿命,其余不再列出。可见各个年龄段的居民期望寿命都有明显的升高。各个时期、各个年龄段均是男性的期望寿命低于女性,但是其差值随着年龄组的增加而降低。
结合表4和图1可见,1998—2010年塘沽居民第一、二、三、四季度的死亡构成分别为27.5%,23.0%,23.0%,26.6%;第二、三季度相等,第一、四季度相似;第一、四季度平均比第二、三季度的死亡率高17.6%。男女居民的季节分布相似。
表4 1998—2010年塘沽居民死亡的季节分布
表3 1998—2010年塘沽居民期望寿命(岁)
表5 2002—2010年塘沽地区居民死因构成、顺位
由表5可见,1998—2010年塘沽地区居民的前10位死因依次是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内分泌营养代谢病、损伤和中毒、消化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其他疾病、泌尿系统疾病、死因诊断不明。传染病和寄生虫病仅占第11位死因。除了男性居民中损伤和中毒一直高于内分泌营养代谢病以外,其他死因的顺位没有变化。男性居民中损伤和中毒死亡数量有明显的逐年下降趋势,而女性并不明显。死因构成中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合计由2002年的占约62%升高到2010年的约76%,逐渐升高的趋势明显,对男女居民均是如此。
由表6可见,小于15岁的儿童最主要的死因是围生期状况和先天畸形,15~34岁青少年最主要死因是外伤与恶性肿瘤,35~59岁中年人最主要死因是恶性肿瘤和循环系统疾病,60岁及以上老人最主要死因是循环系统疾病。
不同地区、不同时间及不同人群的死因谱不同,与各地区不同时期、不同人群的生活习惯及不同生存环境有关。期望寿命是世界上通用的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是评价居民健康状况、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人群生存质量的重要依据,它不受人口年龄构成的影响,因此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居民的寿命表指标具有直接可比性。[5]本研究发现,1998—2010年塘沽地区居民出生期望寿命增加趋势明显,大大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接近发达国家水平[6,7]和国内大城市如上海和北京,[8]出生期望寿命不断提高,居民寿命不断延长,充分说明这期间塘沽卫生医疗条件的不断改善和居民健康水平的迅速提高。男女居民的总死亡率差别均较大,可以很好地印证男女居民之间期望寿命差异。1998—2010年间每年各个年龄别死亡率均有较明显的下降,与期望寿命不断增加相吻合。说明同期该地区各个年龄组人群的健康状况均有了明显提高。尤其是10岁以下低年龄组的新生儿和婴幼儿。
塘沽居民主要死因与全国类似,前5位死因均是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营养和代谢的其他疾病、损伤中毒,[8]均是慢性病和伤害,尤其是循环系统疾病和恶性肿瘤不但所占比例大而且还在不断加大,合计已经超过75%,反映了同期慢性病发病率和患病率不断升高的趋势。若把循环系统疾病中的心血管疾病和脑血管疾病分开计算,恶性肿瘤已经成为毫无争议的第一位死因(见表6)。
在各类死因中,下降趋势最明显的是寄生虫传染病和围生期情况。2010年在前10位死因中,多数死因都是男性高于女性,性别差异最大的是伤害和中毒(性别比为2.33)。
这些根本死因的构成和顺位与发达国家类似。[9]现阶段这些慢性病的急遽性升高主要与吸烟、缺少运动与肥胖、[10]饮酒等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因此,国外认为这些生活方式才是“根本”死因,而且吸烟、缺少运动与肥胖、饮酒是可以通过预防而避免的影响健康和寿命的因素。[11]大量的研究证明,吸烟不仅增加肺癌和慢性阻塞性肺部(COPD)的发病率,还能导致心脏病、脑血管疾病、内分泌和代谢病,甚至其他非呼吸系统癌症发病率升高。二手烟可以大大增加这些慢性病的发病率。[12]
高血压是心脏病和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2002年全国的调查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8.8%,知晓率30.2%,治疗率24.7%,控制率6.7%。[13]呈明显高患病率、高增长,低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的不利局面。根据2010年社区诊断的调查数据推断,塘沽成人居民的高血压患病率远远超过这个全国平均水平,很可能接近30%,成为重要的健康威胁。
若要进一步降低各个年龄组的死亡率,进一步提高出生期望寿命,需要采取强力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慢性病的发生和发展。比如不断加强宣传和社区干预,努力促进居民远离不良生活方式、建立健康生活方式。对于恶性肿瘤而言,最直接有效的预防措施应该是早发现、早治疗,一些发达国家进行的癌症筛查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14]
塘沽地区冬春季死亡率比夏秋季高17.6%,说明气候可能在引起死亡的机制中有一定作用,其具体的影响人群和机制还不是太明确,需要进一步的数据分析和研究。
总之,塘沽地区居民期望寿命增高的趋势明显,标化死亡率逐步降低。男性居民的期望寿命均低于同龄的女性,冬春季的死亡率明显高于夏秋季,主要死因是心脑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且其所占比例有增加趋势。若要进一步增加期望寿命,需要采取有效措施使居民远离不良生活方式,预防与控制慢性病的升高趋势。■
[1]蒋庆琅,方积乾.寿命表及其应用[M].第1版.上海:上海翻译出版公司,1984:86-88.
[2]杨树勤.卫生统计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196-206.
[3]刘达伟.Excel在死亡统计中的应用 [J].中国卫生统计,2001,18(6):369-370.
[4]田凤调,陈育德.实用卫生统计学[M].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267-269.
[5]方积乾.卫生统计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12-318.
[6]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卫生部.2011.
[7]Kulkarni SC,Levin-Rector A,Ezzati M,et al.Falling behind:life expectancy in US counties from 2000 to 2007 in an international context[J].Popul Health Metr,2011,9(1):16-27.
[8]World health statistics 2010 [M].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Geneva,2010.
[9]Heath GW.Physical Activity Transitions and Chronic Disease[J].Am J Lifestyle Med,2009,3(1):27-31.
[10]Manning WG,Keeler EB,Newhouse JP,et al.The Costs of Poor Health Habit[M].Harvard University Press:Cambridge,MA,USA,1991.
[11]Zohrabian A,Philipson TJ.External costs of risky health behaviors associated with leading actual causes of death in the U.S.:a review of the evidence and implica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J].Int J Environ Res Public Health,2010,7(6):2460-2472.
[12]U.S.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The Health Consequences of Involuntary Exposure to Tobacco Smoke:a Report of the Surgeon General—Executive Summary;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M].Office on Smoking and Health:Rockville,MD,USA,2006.
[13]王陇德.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之一综合报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63-65.
[14]Howard D,Richardson LC,Thorpe KE.Cancer screening and age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Europe [J].Health Affairs,2009,28(6),1838-1847.
2012-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