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一理论

2012-12-12 08:12谭天龙
卷宗 2012年9期
关键词:光速黑洞物体

谭天龙

引言

此理论将介绍物体在不同的时间空间运动的基本原理,能量与质量的关系,并对现在许多物理现象做出解释。包括万有引力、强相互作用力、电磁力之间的联系。其中涉及到宇宙是否真的不断膨胀、黑洞的的原理和性质、天体运动、恒星诞生,并对反重力装置的制造提供理论支持,还有玛雅文明中太阳纪的原理。

一、基本原理

1. 根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运动的物体质量将会变大,时间变慢,那么反过来也应该成立,静止的物体质量将相对变小,时间变快。再根据能质方程E=Mc^2,对于同一个物体它运动的时候质量变大,能量变大,时间变慢。如果它静止下来的时候质量变小,能量变小,相对时间变快。由此可以得出时间并非绝对守恒。把时间看成一种物质存在空间里面,这种物质变少的时候时间变快,这种物质变多的时候时间变慢。时间像溶质一样溶解在空间中。时间浓度小时间变快,时间浓度大时间变慢。而同一个物体静止的处于2种不同的时间空间空间里面,时间快的空间质量小,能量小。时间慢的空间相对质量大,相对能量也大。时间和能量互相影响。

万有引力的存在,是由于物体的质量引起物体周围空间的时间发生了变化,产生了时间差,从而产生能量差。处于受这个物体影响的空间的其他物体将因为能量差而发生运动。使产生这种运动的力为万有引力。

如图(1)由于太阳巨大的质量使太阳表面周围的空间的时间变得稀薄。随着不断远离太阳表面,受太阳质量影响变弱,从而使时间的浓度逐渐变大。相对与地球表面周围空间的时间,太阳表面周围空间的时间会快出很多。由于时间相对变快,相对光速也变快。由于光速的变化的引起折射效应,使经过太阳周围的光发生弯曲,其原理就和光通过不同介质发生折射一样。而并非是万有引力引起空间收缩使光发生弯曲。空间是不会发生变化的。

光速不变只是对于时间不变才会不变。

伽利略曾经指出,运动的船与静止的船上的运动不可区分,也就是说,当你在封闭的船舱里,与外界完全隔绝,那么即使你拥有最发达的头脑,最先进的仪器,也无从感知你的船是匀速运动,还是静止。更无从感知速度的大小,因为没有参考。

如果我们用同样的仪器,放在不同的时间空间做实验,得到的光速都是不会变化的,不光是光速。其所有的物理实验与化学实验做出来的结果都是一样的。

就像光的折射一样,站在一个清澈的见底的池塘边看池塘的底部,池塘会变浅,如果在池塘底部看外面,外面会变长。因为光速在水中传播比在空气中传播慢。如果我们让时间不变,就会觉得池塘的空间收缩了。因为我们会把光拉到自己所在的空间的时间来计算,而太阳表面周围空间时间变快了,如果用我们地球上的时间,地球上的光速,来观察计算就会得出太阳周围的空间扭曲了。

由于时间随着远离太阳而逐渐变慢,物体也随着远离太阳而能量升高,如果把一个物体从太阳表面拿到地球的位置就要不断对这个物体做功,而做功就会有力的产生,这个力就是万有引力。

例1

地面上有一质量为M1的物体,现在把这个物体移动到100m的高空。求这个物体物体在100m高空需要多长时间才与地球表面的时间相差一秒。

在地表经过一段时间T1,在地表经过一段时间T1同时,对于100m的高空经过的时间为T2。

在地表的能能量为E1,相对与地表在100m的高空的能量为E2

因为人类现在活动的空间范围有限,基本上感觉不到周围空间的时间变化,觉得我们周围的时间是均匀的。

二、排斥与吸引

1. 第一种体系

如图(2)在地球表面有一个静止的物体A,由于空间中的时间会受质量影响会发生变化,质量越大的物体作用越大。地球相对于物体A的质量大很多。使地球表面的空间的时间变的更快,能量更低。而物体A由于质量小,对空间时间的影响小。使A的表面的时间相对与地球表面的的时间慢,能量高。根据高向低运动的原理,这时物体A将受到地球的吸引力,使A向地表运动同时释放能量。并与地球达到平衡关系。

2. 第二种体系

我们使用某种方法使物体A的能量变小。这种变小是保持物体A的粒子数量不变整体质量变小。因为能量和时间相互影响。当A的能量足够小的时候,物体A表面的时间浓度小于地球表面的时间浓度。如图(3)物体A的中心O到B,C两点的距离相等。但是C点受物体A与地球的共同影响使C的时间浓度低于B点但是却高于物体A的表面。也高于地球表面。

此时A将如何运动呢?根据力的相互作用,假设有2个质量一样的物体处于C,B两点。处于B点的物体将比处于C的物体将受到物体A更大的吸引力。那么此时物体A将向B点运动,与地球产生排斥力。受到排斥力的时候会从周围吸收能量,使物体能量升高。当能量升高到一定的时候又会出现吸引现象。

3. 能级

如图(4)所示。当一个物体在A点的位置的时候为第一种体系物体A与地球是吸引力,当对A做功使A到达B点的时候变成第二种体系的情况。这个物体就会与地球产生排斥力,产生排斥力的时候就会对外界吸收能量,使这个体系达到平衡。当这个物体吸收到足够的能量到达C的位置的时候可能又会变成第一种体系,这时又会变成对吸引力。如果继续向外运动又可能又会出现一个排斥带。

物体的排斥与吸引的位置是由这个物体的质量,温度,速度有关。有的会出现2个或者多个排斥能级。有的只有1个排斥能级。

如图(5)物体A与B是2个大小体积相当质量很大的物体。E点受2个物体同时作用。当E点的时间浓度大于CD两点的时候,物体A与B是吸引关系。当2个物体逐渐靠近的时候,E点时间浓度开始逐渐变小当E的时间浓度小于C,D但是大于物体A与B的表面时间浓度的时候将产生排斥力。如果2个物体继续靠近,就会使E点的时间浓度小于天体A,B表面的时间浓度,这时2个物体就会变成第一种体系。吸引并融合成以一个新的物体。变成一个质量更大的物体。因为这个物体的质量变大,从而是这个新的物体对周围的时间影响更大,使周围的时间相对于AB密度更低。能量小于A与B的能量之和。因为能量降低,这个新物体的质量将小于A与B之和。这部分减少的质量,将以能量形式释放出来。如核聚变释放大量。因为空间是不会变的,融合之后体积不变,密度相应减少。

能级转变并不是逐渐转变,而是只要超过那个位置一点点吸引马上变成排斥,或排斥马上变成吸引。如A与B开始逐渐靠近,E点的时间浓度逐渐减少。只要E的点时间浓度大于A,B表面的时间浓度,都是排斥力,并且随着他们靠近,排斥力逐渐增大。一旦E点的时间浓度开始等于小于物体表面的时间浓度的时候。排斥力马上消失并变成巨大的吸引力。

4. 加速

高速运动的物体,具有的能量更高,从而使物体表面的时间浓度更高,当速度超过一定速度时候就会形成一种从内到外时间浓度变低的情况。如图所示,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物体2个物体之间只有排斥力。如空气分子之间的力。速度越快这种排斥力越大。

例如对冰进行不断加速的时候会出现如下的过程。

冰→水→水蒸汽→水分子→分解成氧原子和氢原子→原子电离→原子核解体→基本粒子(接近于光速)

热也是一种能量增加的过程,对物体不断加热随着也会出现上面的这种情况,同时也伴随着能量对外辐射,能量越高辐射强度越大。

5. 太阳系

因为太阳的不停的旋转的,而太阳赤道有更高的速度,使延赤道面形成以一个更高的时间浓度面。由排斥和吸引法则,太阳系的行星都会被吸引到这个高时间面上。不光是太阳系,宇宙中的星系都有这种共面性。

6. 红移和蓝移

由高浓度时间区域向低时间浓度区域发射的光线会蓝移,低浓度时间区域向高时间区域发射光线会红移。由恒星发射的光向外传播的时候都会红移。离恒星越远红移的越厉害。让我们感觉宇宙像是在不断的膨胀一样。

我们的现在的望远镜最远能看到200亿光年的位置,无论从地球的那个方向看,都只能看到200亿光年左右。那是因为200亿光年是红移极限。超过200亿光年以外的星系发射的光相对我们是蓝移的。可能我们看见在150亿光年位置的星系离我们有250亿光年远。

三、反重力装置的制造

1. 原子

在所有的能量表达方式都可以看作质量的变化,温度升高能量增加质量增加,温度降低能量减少质量减少。速度加快能量增加质量增加,速度降低能量减少质量减少。把物体从地面拿起,势能增加都是质量质量增加。包括电磁力的影响都是质量变化。

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电子对原子核有电势能,当电子向原子核运动的时候,电势能减少,这部分减少的电势能以能量的形式向外传播,然后电子的质量减少,使电子周围的时间浓度降低,使电子和原子核产生排斥力。因为电势影响,电子向原子核移动的时候几乎都是排斥力,而且越靠近反而越大。因为电场降低了电子和质子的能量,使得由电子和质子组成的中子质量大于单独的电子和质子之和。

如图(9)电子处于原子核的排斥与吸引区域运动,当电子运动到排斥区域的时候,受到排斥力,并对外吸收能量。排斥力使电子运动到吸引区域,这时电子受到吸引力,2并向排斥区域运动,并释放刚才吸收的能量。电子在原子核周围不断的做震动运动,吸收与释放能量。根据物质所处于的环境温度,降低或升高温度。物质的化学反应都可以用排斥与吸引来解释只是相对复杂。

2. 反重力

要达到反重力,就要使物质的能量降低,这种降低是在不减少物质的本身粒子数的情况下减少能量,对外界排除自身的能量。

我们用一块永久磁铁去吸引铁钉,磁铁对铁钉做了功,对外释放了能量,但是其粒子数没有减少,这个能量不是磁场给予的。而是铁钉降低了本身的质量释放的了能量。

我们可以得到3种获得反重力装置驱动的方法。电场,磁场,低温。但是电场不稳定不好控制,低温有极限。所以磁场是一种最好的反重力装置的驱动力。大型的反重力装置比小型的反重力装置需要的磁场强度更低。

大飞机比小飞机更容易发生空中解体的事故。质量越大的物体对时间的影响越大,使排斥带相对于地球表面降低,空中温度很低使飞机的能量减少,飞行过程中与空气摩擦产生静电形成都使排斥带降低。如果飞机飞的足够高并没有够足大的速度提升能量,就会出现排斥效应。此时飞机受到排斥力,并对外吸收能量,使飞机失去控制。然后飞机冲出排斥带受到引力的时候,对外释放由排斥力吸收的能量,并且排斥与吸收是突然发生并不是逐渐发生,在由释放能量引起飞机发热,使飞机发生解体。

四、黑洞与玛雅的太阳纪

1.融合

当2个质量相等体积相等的物体融合成一个物体。形成一个相对时间浓度比原来2都低的新物体,并对外释放能量。能量减少使相对质量减少,但是这个新的物体体积却是原来2个物体的体积之和。从而使相对的密度降低。

黑洞不是一个体积很小质量很大密度很小的天体,而是一个体积很大,质量很大,密度很小的天体。依然是由原子组成。并且有能级,达到这个能级就不会再生长了。小型黑洞是不会长成大黑洞的。

2.黑洞爆发

黑洞表面的时间浓度非常非常低,时间相对我们的时间非常非常的快。光经过黑洞附近的都会做绕圈传播,使我们看见的黑洞非常的小。但是大部分光线都被黑洞吸收了。由红移和蓝移的规律,这些光到达黑洞表面的时候都会蓝移。由于黑洞的周围时间浓度非常非常的低,光从外面射入黑洞的到达黑洞的表面的时候相对于黑洞的时间,这些光的能量非常非常的高。在黑洞的表面形成一个高能区。当能量达到一定的时候,就会把黑洞内部的物质吸引出来。这些物质以受到到排斥力喷发出来, 并吸收黑洞的能量。当这些物质到达吸引区的时候,从黑洞吸收的能量瞬间爆发出来,并发生超强大爆炸。这种爆炸完全超出我们的想像。喷发的物质全部被加速成基本粒子向外逃离,并伴随着强烈的γ射线爆发。但是只有垂直黑洞表面的粒子才能逃出黑洞的引力范围,其他方向全部再次落入黑洞。这些逃离出来的粒子在黑洞周围堆积形成新的恒星。黑洞每喷发一次就带走黑洞一部分能量,使黑洞变得相对稳定。

3.太阳纪

这些喷发的物质虽然到不了太阳系,但是却随着喷发出来的γ形成一道道高浓度时间带。这些时间带把黑洞周围的恒星全部聚集在这些时间带上。形成一个漩涡星系。

处于这些区域的恒星会在高浓度时间区域和低浓度时间区域做往返圆周运动。这种运动对太阳系影响不大,可能会带来地球磁场减弱或者增强。而2012.12.21,可能是个双低点。就是地球运动到太阳系的时间浓度最低点,太阳系做往返运动到达的时间浓度最低点。但是这个只是对地球而言,太阳系可能还会向更低点运动一段距离。而对地球而言不会再出现一个时间浓度更低的时候,这种运动对地球的影响是微不足道的。如果真的是这样那的确值得庆祝,毕竟2万年才一次。

四、推论

能量也是一种物质,而动能只是一种相对的能量。把构成能量的最小单位叫做能量子。能量子是一种在相对的时间下始终以相对的光速运动的物质。

设一个能量子质量为M ,而它的速度始终等于光速C

如果用定向输入能量的方法对一个质量为M1静止的物体加速,由动量相等得

(M1+M+M+M+M+M…….)V=M1V1+MC+MC+MC+MC+MC……..最后使这个物体质量变得无限大,都不能超越光速。

而每个能量子携带的相对能量为E=1/2MC^2

动能只有相对才存在。我们周围的所有运动只有相对才存在。热运动只是能量体系对外表现的一种形式。

对于前面的对速度的快慢,都是以外部提供能量,增加速度,以内部减少能量减速才成立。

我们现在的粒子加速器都是用能量输入的方法加速的,最终导致光速不可以超越。

只要保持能量子数不变使物体加速都可以超越光速。喷气式飞机飞到太空中没有空气阻力就能加速超越光速,我们是可以得到一种时间同步超越光速的方法。

温度的产生,是因为能量差产生的,火的中心是冷的,冰的中心是热的。

时间浓度的定义。

时间浓度只是一种相对的浓度,在我们的空间光T秒通过的距离为y米.时间浓度为T/y这个数字是个定值。以我们的空间观察一个空间,以我们的时间经过T秒,观察在另一个空间光经过的距离为z米,另一个空间的时间浓度为T/z。因为时间浓度的不一样光速不一样,光经过的距离也不一样

时间浓度的单位:t/m

t是时间,m是长度。

一个很奇怪的单位,为什么不是体积。

可以推论出宇宙是由3个互相平行的宇宙组成。

在中国古时候就有三界五行之说。三界是空间的最大范围,五行是天地万物的组成的五种元素,五行相生相克。因为五行相克我们宇宙只有4种元素。时间,电场,磁场,能量。所有的粒子最终可以分解成这几种元素。如正电子与反电子相遇变成湮灭成一对γ光子,正反粒子是磁场与电场波动方式不一样形成的。光的传播是以时间为介质传播的,在不同时间浓度的空间传播的速度不一样。宇宙中到处都充满时间这种介质。粒子加速器,是以光波携带能量子不停的以光速撞击粒子,最终导致光速不可以超越。组成我们物质世界的基本粒子是电场或磁场以光速旋转带动能量子旋转,形成的微型时间真空。参考特斯拉的《引力的动态理论》。

我们的宇宙中的4种元素是和五行相生相克符合的,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能量增加时间浓度增加,能量减少时间浓度减少。电场增加能量减少时间浓度减少。能量减少和增多是粒子数量不变的情况下减少和增多。其中关系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为了避免引起争论,三界五行不做介绍。我们现在已经由无神论和进化论影响了几百年了。

五、史前文明哪里去了

种种迹象表明地球上曾经出现过高度发达的文明。这些高度文明哪里去了。如亚特兰蒂的磁欧石,不久的将来我们也可以制造出来,磁场驱动的飞行器。如此高的文明怎么消亡的。自然灾害,洪水,天火都不是,是战争,人类最大的敌人不是自然灾害而是人类自己本身,是自私,贪婪与无节制的欲望。纵观人类现在5000年历史没有那一次人口大量减少不是人类自己造成的。

这场战争发生在距今天大约7000年前左右。以前的地球水比现在多很多,使陆地面积少于现在的陆地面积。战争最终使地球失去了部分水,并且改变了地球的公转轨道。玛雅历法的卓金历就是地球的历法,是在地球公转改变之前的历法。那个时候地球离太阳更近。当战争结束的时候地球上到处都是辐射,这种辐射杀死大部分人,但是仍有一小部分人存活下来。这部分人已经很难在继承以前的文明,并且地球经历了很长的轨道调整过程。轨道调整使洪水与海啸等恶劣天气经常爆发。这部分人在与这些自然灾害搏斗中,进一步使以前的文明遗失殆尽。洪荒时代和沧海桑田就是形容那个时代。金字塔是一种防核爆的建筑。当人类的文明越发达,能够控制的能量越多,发生战争的毁灭性越大。精神文明不能和物质文明同步发展时,我们现在的文明也会步后尘。如果二战中使用了核武器,现在我们也许已经不在地球上了。

也许真的不到最后关头是不会明白和平的重要性。

“人类不会灭亡于九星连珠大十字、不会灭亡于大洪水、不会灭亡于玛雅历法的结束之日……但人类一定会毁灭于战争”

无论三界是否真的存在,我们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有决定自己未来的能力,我们的信仰不是对神的崇拜,而是对和平,真理,善良的信仰。人类的未来是美好的,我们的生命也可以得到更长的延续。

科学最终将与哲学宗教和谐统一。

猜你喜欢
光速黑洞物体
HAYDON黑洞
光速有多快
5500万光年之外的“黑洞”,是如何被拍到的
黑洞什么样,有图有真相
光速有多快
黑洞思
悬浮的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