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洪杰
摘要:诚信是为人处事的基础和根本,在当今社会大环境影响下,大学生诚信缺失问题越来越严重,图书馆开展读者诚信管理,有利于唤起读者树立诚信的意识,缓解因违规违纪而受到的经济处罚所带来的不和谐因素,促进整个社会的文明发展。
关键词:诚信;高校图书馆;读者管理
诚信,指的是诚实守信用。他是一切道德规范建立的基础。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相互交往的基本原则,也是一个人立身处世之本。诚实信用是我们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早在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强调做人要“言必信,行必果”。古人语:“人无诚信不立,家无诚信不和,业无诚信不兴,国无诚信不宁,”对于诚信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然而,当今社会正面临诚信的危机,假货泛滥成灾,骗子横行猖獗,假话连篇累牍等等,失信现象渗透到了社会的角角落落、方方面面,小到家庭大到社会。学校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应试教育大环境下,分分分,学生的命根,从小学到中学升学率贯穿了整个学校。学校、家长关心的是否能够进一步深造。而忽视学生自身的德育建设。从而造成部分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评价能力不够,对社会现象不能有一个正确全面的认识与判断,易被社会消极现象所迷惑,失去诚信观念,私利作祟,把个人益放到首要地位,不为他人考虑,严重缺失社会责任感。当务之急。高校应把学生的诚信教育放到德育教育的首位来抓。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的一部分,是大学生课外活动的重要场所,学生的不良行为和爱好,会严重影响图书馆工作的正常开展。诚信管理在图书馆工作的开展,有利于提高学生(以下简称读者)思想道德建设,促进图书馆和谐发展。
1 读者在图书馆中的诚信缺失的表现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图书馆的诚信指的是读者在接受图书馆服务过程中,应自觉接受图书馆的各项规章制度,要诚实守信,履行承诺。否则视为读者失信。读者在利用图书馆过程中失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1 到期图书不能如期归还。为了图书能够正常周转,维护其他读者的借阅权利,提高图书利用率,图书馆根据读者阅读实际情况。明文规定读者借阅图书的期限,由于种种原因,读者不能如期归还图书,
1.2 乱涂乱画时有发生。读者在阅读图书过程中,为了自己的方便,遇到自己需要的或者是认为很重要的内容,便在图书上做各种标记,以便以后自己查阅,把图书馆的规章制度抛到了九霄云外。
1.3 乱摆乱放现象屡见不鲜。在当今图书馆开架借阅情况下,为了书架的整齐避免图书活书变死书现象的发生,图书馆明文规定禁止乱摆乱放,然而,读者在借阅过程中有的不能正确使用图书替代牌或者甚至不用,有的读者见到畅销图书,随便移动图书位置,以便下次方便自己借阅,从而造成图书乱架现象严重,
1.4 毁书丢书现象也常有发生。读者在查阅资料过程中,发现自己需要的内容,由于诚信的缺失,便抠掉自己需要的内容,从而造成图书资料文献不完整性,更有甚者,发现自己喜爱的图书,毁掉图书条形码,或破坏图书加工某一项内容,就认为可以满天过海,想占为已有,诚信的缺失,自私的表现,最终落个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的下场。这种现象尤其新读者发生比较常见。
2 超期罚款弊端及诚信在图书馆中的应用构想
为了维护图书馆工作的正常开展,图书馆针对读者在图书借阅过程中,出现的违规违纪现象,都设立了相应的经济处罚条例。图书馆工作人员在执行过程中,由于涉及到读者自身利益,读者往往带有抵触情绪,误认为图书馆以此为创收,易引起读者误解,造成尴尬的局面发生。譬如我馆在执行过程中就发现类似情况,图书有乱涂乱画现象,员工对其进行象征性处罚,读者拿出伍元钱甩在工作台说:“你们不是想要钱吗,给你们不用找了”。罚款制度执行一方面误导给读者“一切向钱看”或“钱是万能,能解决一切问题”的错误思想;另一方面也影响了图书馆与读者和谐,造成图书馆的良好形象大大折扣,得不偿失;同时,图书馆作为罚款主体资格遭到质疑。对于读者“超期”罚款及图书损坏罚款制度的执行,在图书馆已经屡见不鲜,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规定,“行政处罚由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实施,也可以在其法定权限内委托符合相关条件的组织实施行政处罚”。显而易见,图书馆不具备罚款主体的资格。通过以上分析,罚款制度的执行,图书馆和读者不能搭成一致共识,不利于图书馆的发展,笔者就此提出了诚信在图书馆的应用构想。
2.1 诚信划分原则
诚信划分规则的设定是以读者是否遵守图书馆的各项规则为依据。诚信度指的是读者对图书馆规章制度诚实守信的程度。他是衡量诚信的重要标尺。对于新注册的读者,本着“以人为本,人人面前平等”的原则,无论职称,学制以及在学校即将获取学历如何,都视为读者诚信度初始为50分。根据读者在图书馆表现情况,依据设定标准进行增减(见以下附表),以确定读者的诚信度。读者诚信度设定上限最高分为150分,下限为0分,没有负值。变成负值的将通知学校,并取消在校借阅资格。
2.2 读者诚信度等级权限。读者来图书馆就是来借阅图书。为了维护图书馆正常工作开展,读者的诚信度应与读者的借阅图书权限相挂钩(见以下附表3)。从而以诚信来约束读者在图书馆的不良行为的发生。提高有利于图书馆发展的积极行为出现频率。
2.3 推行诚信管理读者的几点思考:
第一,加强诚信建设,多方面,多渠道宣传诚信教育。图书馆要营造良好诚信氛围。注重馆员人文素养及馆德馆风建设,倡导“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营造图书馆“以诚信为荣、以失信为耻”的良好氛围。对读者的诚信道德起到导向和推动作用;对读者要加强正面宣传灌输,以做报告、张贴宣传报等多渠道多形式加以宣传,使其对诚信教育有深刻的理解,体会到“诚实守信,可行天下大道,一事失信,易毁全部人生”的道理。第二,逐步加强和完善诚信读者管理制度。“诚信度”制度的执行有利于激励读者参加到图书馆工作当中来,充分开发利用图书馆的有效资源,维护图书馆正常秩序。避免了图书馆罚款制度无法可依,有利于图书馆与读者和谐发展,加强读者参与图书馆建设的积极性、能动性。诚信度管理在图书馆还是一种新型工作创新模式,要在执行中不断完善。第三,诚信管理与多种措施相结合。诚信度的执行,为了缓和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矛盾,避免在工作开展中尴尬,同时也是为读者自身发展考虑。诚信度作为一种新生事物,是在执行过程中要灵活运用。譬如:图书丢失,仅仅用扣分是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应扣分和其他强硬措施相结合,避免或减少类此事情发生。为此在处理问题上要做到不同问题不同对待。
结束语
德莱塞曾经说过:“诚实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基”。大学生作为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诚信读者管理在图书馆中的应用, 有利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 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参考文献
[1] 马蓉.学生诚信档案与高校国书馆读者管理工作[J].科技信息,2010,(18):67
[2] 肖翔.用“积分制”进行高校读者管理的思考[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2,(1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