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渝陵,赵存仙
(云南省开远市中医医院,云南 开远 661600)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组持续存在或间歇发作的临床证候群,主要症状有腹痛、腹胀、排便习惯改变,大便性状异常等,但无器质性疾病(形态学、细菌学及生化代谢指标等异常)的证据,是与肠道动力学异常有关的功能性疾病[1]。IBS呈良性过程,但不同程度地影响人们身心、工作和生活质量,耗费了大量有限的医疗资源,因此受到世界范围内的重视。肠易激综合征属于建立在症状学基础上的概念。根据临床表现IBS分为腹泻型、便秘型和便秘腹泻交替型。中医学没有肠易激综合征病名,根据临床证候,可归属于“泄泻、腹痛、便秘、滞下、休息痢、郁证”等病症范畴。
肠易激综合征可以发生于任何年龄,以20~40岁的青壮年居多,男女之比约1:2,占消化、肛肠科门诊量的30%~50%。在西方国家约20%~30%的人群有此病的症状,发展中国家就诊人数远低于实际患病人数,我国IBS患病率约占人群的15%。
1.2 精神心理因素 研究认为,本病症状发作或加重均与情绪紧张有关,焦虑、抑郁、激动、恐惧等情绪不安因素刺激机体,影响了植物神经功能,从而引起结肠和小肠的运动功能改变及分泌功能的失调。有人认为IBS患者更易出现焦虑、精神压抑等心理异常,各种精神性疾病如忧郁、癔病等的发病率也高于普通人群。
2.2 胃肠动力学障碍 IBS患者肠道动力改变主要以结肠动力紊乱为表现,还可以伴有食管、胃、小肠以及直肠肛门功能紊乱,可在全胃肠出现症状,甚至胆囊、膀胱动力异常。许多研究证实IBS患者有肠道动力学异常。早期的研究提示IBS患者结肠肌电活动与正常人是不同的,其结肠平滑肌的3周期/min的慢波频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有人推测这种异常慢波可能是IBS患者发生结肠异常收缩的基础。但上述观点没有被广泛接受,因为另一些研究表明这种平滑肌电活动的差异可能是非特异的。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IBS患者小肠的动力学改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没有令人信服的结论。目前的研究还不能证明IBS患者是否有确切的肠道动力学改变,以及其症状是否与肠道动力学改变相关,尚需进一步研究。
2.3 肠道感染与菌群失调 在病原体已被清除,黏膜炎症消退后发生IBS,称为感染后IBS。约1/3的IBS患者在患病前曾有急性胃肠道感染史。研究认为痢疾、肠炎、受凉、凉食等是IBS危险因素。研究也表明内脏敏感性与炎症反应关系密切,说明了IBS的发病可能有炎症因子参与。一些学者报道IBS患者的粪便培养需氧菌计数明显高于正常,说明菌群失调参与IBS发病机制。
2.4 神经内分泌因素 IBS患者存在着某些胃肠激素的变化:血浆中胆囊收缩素(CCK)、乙状结肠黏膜内血管活性肠态(VIP)、生长抑素(SS)、P物质(SP)和胃动素(MTL)的含量和一氧化氮合成酶(NOS)的活性异常且存在微循环障碍。腹泻型IBS患者血中VIP含量升高可能是其临床出现腹泻症状的病理生理学基础之一,便秘型IBS患者血中神经肽Y(NPY)含量的降低可能是机体为对抗便秘而产生的一种保护性反应。鸟苷素是调节肠道水及电解质的分泌、加强结肠平滑肌的运动的重要物质,故可能是肠易激综合征腹泻产生的重要机制之一。而胃-结肠反射的异常改变是腹泻和便秘IBS亚型主要区别之一。随着脑肠联系和肠道神经系统认识的不断深入,功能性胃肠疾病的许多困惑问题归属于神经功能不全。
2.5 遗传因素与其他 IBS有明显的家族集聚倾向。国外33%的患者有家族史,国内与此接近,而且同一家族中IBS患者的临床表现雷同,但尚需寻找更有说服力的证据。饮食结构不当及饮食习惯改变,以及道德、药物、理化、季节因素等可能参与其中。
总而言之,IBS病理生理学基础主要是胃肠动力学异常、神经内分泌因素以及精神因素等。它的发病是多因素综合的结果,其中心理、情绪、社会及环境因素在致病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并直接受中枢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系统的制约。因此IBS是在特殊的物质基础上,以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及免疫系统为中介,以社会心理因素刺激为契机而触及的心身疾病。
IBS的诊断因缺乏形态学、生化异常改变,尚未发现明确的病理生理改变,故目前为建立在症状学基础上的诊断标准。1998年世界专家工作组依据实践,修改并制定了罗马II标准以提高准确性。由于IBS属于排除性诊断,所以鉴别诊断尤其重要。鉴别的疾病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克隆氏病、肠道肿瘤、吸收不良综合征、乳糖酶缺乏、甲亢、假性肠梗阻、先天性巨结肠、缺血性肠病等。
4.1 病因病机 IBS的主要病因病机有饮食不节、外感时邪、情志失调、素体阴虚或阳虚,致使脏腑气血失调,而出现气滞、瘀、寒、湿、热等内生的一系列病理过程。其病位主要在肝、脾胃及大肠,甚则与心肾有关。其病证虽以脾胃为主,但其本多在肝,由于肝失疏泄,致使肝木乘脾,导致脾失健运而泄泻;或因气机失调而致腹痛,而气机不畅或疏泄不及,则可使粪便内停,久之则形成便秘。因此,肝郁脾虚是IBS的主要病机,同时脾虚、湿热、寒凝、气滞等虚实夹杂证候也是本病的病理特点。
4.2 辨证分型 临床分型目前尚未统一,《中医胃肠病学》[1]概括为以下证型。
4.2.1 肝郁脾虚 症状:每因情志郁抑即腹痛肠鸣泄泻,泻后痛减,脘痞胸闷,急躁易怒,嗳气少食。舌边红,苔薄白,脉弦。病机:肝郁乘脾,脾失健运。
4.2.2 寒热夹杂 症状:腹中作痛或肠鸣腹泻,便下黏腻不畅,或夹泡沫,或腹泻与便秘交作,烦闷不欲食,脘腹喜暖,口干。舌红苔腻,脉弦滑。病机:肠胃不调,寒热夹杂。
4.2.3 肠道津亏 症状:顽固性便秘3~4日1行,硬结难下,大便为卵石状、羊屎状。部分患者可在左下腹触及条索状包块;少腹疼痛,伴失眠、头痛、烦闷、手足汗出。舌红少苔或苔燥,脉弦。病机:肝郁化热灼津,大肠失于濡润。
4.2.4 脾胃虚弱 症状:大便时溏时泻,水谷不化,不思饮食,食后脘闷不舒,稍进油腻与刺激性食物大便次数明显增多,上腹部隐隐作痛,面色萎黄,精神疲惫。舌淡苔白,脉缓弱。病机:脾气亏虚,运化失调。
对该病的治疗,重要的是改善患者的症状。目前尚没有一种药物和单一疗法能对患者完全有效,治疗应遵循个体化原则,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包括饮食、中西药物及心理治疗、生物反馈疗法等,但总趋势预后是良好的。
日益增多的证据显示IBS发病受精神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网络的综合调节,其中炎症至少对部分IBS患者的发病机制起重要作用,用新的思路来研究IBS的发病机制,将提高对IBS认识的关键。同时,加强对本病的客观化、规范化研究,进一步探讨其病机及证治规律,找出有特异性的指标,制定一套可操作性强的中医辨证分型标准,以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综上所述,目前IBS的研究仍存在如下问题:(1)缺乏特异性诊断指标与公认的动物模型。(2)缺乏统一的中医辨证分型标准与病证疗效评定标准;(3)缺乏有效治疗药物和肯定的方案。肛肠科医务工作者仍须积极努力。
[1]叶任高 .内科学[M].5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9.
[2]徐秀英 .肠易激综合征的当前观念[J].辽宁医学杂志,1998,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