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吉莲,刘华美,潘小芬
(曲靖市麒麟区蚕桑站,云南 麒麟区 655000)
为进一步提高麒麟区科学栽桑养蚕水平,通过分析麒麟区蚕桑产业的现状及建设三宝镇张家营村委会湾子村民小组蚕桑科技示范村的背景、实行办法、取得的成绩和存在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麒麟区推进蚕桑科技示范村建设的具体措施,希望为加速麒麟区蚕桑产业提质增效提供参考。
麒麟区辖6个乡 (镇)4个街道办事处,全区桑园主要分布在茨营乡、三宝镇、东山镇等6个乡(镇)97个自然村,栽桑农户达9 000多户,养蚕农户达6 617户。现有桑园面积1 789.6 hm2,其中投产桑园1 000 hm2。2010年全区养蚕28 378张,产茧114.91万kg,产值3 994.11万元,公顷桑产茧607.5 kg,公顷桑产值21 105元。初步建立了区、乡 (镇)、村3级科技服务网络。有高级农艺师2人,农艺师15人,助理农艺师、技术员33人。储备了一些高产优质桑园栽培技术、消毒防病技术、小蚕共育技术、方格蔟上蔟技术、小蚕自动升温补湿器应用技术、大蚕省力化蚕台饲养技术。已拥有国内较先进的日烘烤鲜茧8~10 t的创艺20-08系列6-8(10)型自动循环热风烘干机3台。
随着中国加入WTO,蚕桑产业已成为极具发展前景的优势项目。麒麟区气候适宜,宜桑土地广阔,人力资源丰富,蚕茧质量上乘,发展蚕桑生产有较强优势,“东桑西移”给麒麟区加快发展蚕桑产业带来了千载难逢的良机。麒麟区现有桑园1 789.6 hm2,但投产桑园面积只有1 000 hm2,2009年养蚕23 587张,产茧102.72万kg,产值2 522.7万元,公顷桑产茧574.5 kg,公顷桑产值仅14 096.4万元,明显低于周边县、市。为促进蚕桑产业提质增效,蚕桑技术推广部门按照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部署,加大了科技兴农步伐,2010年选择蚕桑生产基础条件好的三宝镇湾子村委会进行科技示范村建设,计划通过科技示范村建设,挖掘蚕桑经济效益,做到品种优良化、饲养标准化、管理规范化、效益明显化,学有榜样、看有典范,为今后发展蚕桑产业起到示范带头作用。
麒麟区蚕桑站抓住农业部“基层农技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实施的机遇,立足当地实际,发挥优势,整合资源,全力推进蚕桑科技示范村建设。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为了使科技示范村的各项科技措施落到实处,成立了由张家营村主任为组长,区蚕桑站、三宝镇农业综合站的蚕桑技术人员为组员的领导小组,责任到人,分工负责,按照实施方案逐项检查,督促落实。积极争取政府支持,给予补助资金,区政府安排蚕桑科技推广补助资金10万元,用于添置小蚕自动升温补湿器、省力化蚕台和方格蔟片,其中小蚕自动升温补湿器每套补助200元,省力化蚕台每套补助50元。
全村有176户养蚕,采取一事一训、以会代训、专题培训、田间地头和农户家中进行指导培训等多种形式,使蚕农掌握小蚕自动升温补湿器、省力化蚕台、方格蔟上蔟的正规操作方法,保证每户培训后有一个科技明白人,一张科技明白纸;配合农广校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输出技能培训,在养蚕户中筛选出年龄在45周岁以下、文化水平在初中以上的中青年50人,进行技能培训,经过区农广校和区蚕桑站为期半年的培训,考试、考核合格,得到了国家劳动保障部颁发的“技能”培训合格证书,扩大了蚕桑技术队伍。将党的方针政策、栽桑养蚕的科技知识设计制作成三块展板放置于湾子村民小组院墙上,蚕农随时都可以在科技宣传栏内看到学到栽桑养蚕的规范操作技术知识,使蚕农的栽桑养蚕技术水平得到整体提高,单张产蚕茧由原来的30 kg增到现在的40 kg,每户蚕农建一个活动消毒池,全村统一建设蚕沙处理池,为蚕桑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
主要是蚕品种和桑树品种的推广和使用。从云南省农科院蚕桑研究所引进优良桑品种云丰2号、云丰5号、丰田2号、丰田5号和农桑系列进行栽植,对老桑树品种湖桑32号、桐乡青、女桑、云桑2号、6031和杂交桑进行嫁接改造,提高了桑叶产量和质量,为蚕优质高产奠定了基础。在蚕品种方面选择多丝量的云7×云8和抗病性较强的菁松×皓月正反交品种进行饲养,确保了蚕儿的抗病性、抗逆性,提高了蚕茧的品位。
制定标准化桑园管理措施,从冬季桑园深翻、施肥、伐条补植、嫁接改造到桑园统一病虫害防治,技术人员帮助蚕农逐项落实,并督促、检查实施,使桑叶优质高产,为多养蚕、养好蚕奠定了基础。
引进小蚕自动升温补湿设备和大蚕省力化蚕台进行试验并推广使用,降低了劳动强度,缩短了劳动时间,降低了饲养成本,提高了劳动力价值。普及小蚕共育和方格蔟上蔟技术,降低了蚕儿发病率,提高了蚕茧质量,增加了经济效益。从而基本实现小蚕商品化、大蚕省力化、上蔟自动化、消毒机械化。
通过在三宝镇湾子村委会进行科技示范村建设,进一步加大重点科技措施的推广应用,蚕桑科技示范村建设实现了4个100%。一是优良品种覆盖率达到100%。通过嫁接、补植和更换改造,桑品种全部为农桑12号、农桑14号、云丰2号,育711等优良品种;蚕品种以抗性较强的菁松×皓月和多丝量的云7×云8正反交品种为主。二是小蚕自动升温补湿器推广使用率达到100%。三是大蚕省力化蚕台推广使用率达到100%。四是方格蔟上蔟率达到100%。示范村2010年比2009年净增产值58万元左右,并产生了大批蚕桑收入上万元和公顷产值在6.75万元以上的典型户,带动了全区6 617户蚕农栽桑养蚕水平的大幅提高,促进了全区蚕桑产业的迅速发展。
通过对蚕桑科技示范村建成后近一年的运行情况进行分析,笔者认为麒麟区蚕桑科技示范村建设和管理中仍存在如下问题:一是经费投入不足,先进养蚕设施、器具、技术缺少资金补助,导致先进的栽桑养蚕技术和设备引进推广缓慢。二是体制不完善,收购市场混乱,茧价波动频繁,无调控协调机制发挥技术服务部门、蚕农、蚕茧收购部门三者的作用,蚕农利益不能得到最大化保障。三是基地建设薄弱,桑园基础设施差,灌排沟渠不配套,中、低产桑园面积比例较大。四是蚕农文化、科技素质差异大,科学养蚕水平整体普及率不高。五是整体养蚕设施特别是蚕房简陋,标准化蚕房比例不高,隔离条件、升温保湿条件、消毒条件难于保障。
为顺利推进麒麟区科技示范村建设,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由区蚕桑站、三宝镇农业综合站、张家营村委会的领导和蚕桑技术人员组成的领导小组,责任到人,分工负责,形成行政领导、科技专家、示范村农户共同推进示范村建设的良好机制,确保了示范村建设各项措施得到有效落实。
在区农业局的精心指导下,区蚕桑站成立了科技示范村建设技术服务队,建立了科技示范村 (户),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示范村建设;区、镇科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巡回指导,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引导农民加大低产桑园改造力度,推广先进实用的养蚕技术,为蚕农提供全方位服务,全程实现标准化生产,使之成为新品种引进试验、新技术推广示范、综合技术的组装配套以及技术培训为一体的核心基地,充分发挥了典型引路、示范引导、辐射带动的作用。
区财政根据财力状况,每年安排一定的蚕桑科技示范村建设补助资金,用于添置小蚕自动升温补湿器、省力化蚕台、方格蔟片以及桑蚕病虫害统防统治设备。坚持在强化蚕农自身投入为主体的前提下,逐步形成龙头企业扶持为主、信贷支持为辅的投入机制,围绕“4个”百分之百进行各项物资配套,将物资配备到各养蚕户。
麒麟区在推进蚕桑科技示范村建设过程中,通过加大蚕农科技培训力度,不断提高科学养蚕水平。一是加快蚕桑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示范和推广。重点推广农桑系列桑树新品种和“云蚕”系列、 “8”字头新蚕品种,全面提高生产水平。二是大力推广方格蔟、省力化蚕台等优良蚕具使用技术。要下大力气落实小蚕共育、大蚕省力化饲养、方格蔟营茧、病害统防等新优技术措施。三是树立“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思想,加强冬季桑园的统防和养蚕过程中的消毒防病工作。四是加强桑园管理。要把桑园管理作为一项提高蚕桑效益的重要措施来抓,引导蚕农切实改变粗放型经营模式,逐步消除“重栽植,轻管护”现象。要落实好桑树养型保护和采养结合、配方施肥、病虫害防治、翻地清杂等管护措施,实现桑园标准化管理。同时要深入开展蚕桑生产新品种、新技术、省力化设备研究开发,解决技术难题,减轻劳动强度。
通过加大对茧丝绸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推广“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建立健全产前、产中、产后科技服务体系,杜绝茧贩子压价收购或哄抢蚕茧;全面实行“订单”生产,坚持蚕茧最低保护价收购制度,谁投资,谁受益,让龙头企业与广大蚕农结成经济利益共同体,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最终实现龙头企业做大做强、蚕农致富奔小康,为蚕桑科技示范村建设充分发挥科技示范作用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