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甸县蚕桑产业的发展研究

2012-12-08 21:03杨毓江李永秀
云南农业科技 2012年2期
关键词:桑园蚕桑养蚕

杨毓江,李永秀

(施甸县茶叶蚕桑工作站,云南 施甸 678200)

蚕桑产业是一个成本低、周期短、见效快、效益高的优势产业。施甸县辖13个乡 (镇)、137个村民委员会、1 637个村民小组,2011年底总人口33.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0.3万人,占总人口的91.6%,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县城海拔1 470 m,无明显四季之分,雨量适中,日照充足,气候温和,非常适宜种桑养蚕。笔者对施甸县蚕桑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1 施甸县蚕桑产业发展史与现状

1.1 蚕桑产业发展史

施甸县种桑养蚕历史悠久,在仁和镇、由旺镇传统种桑养蚕区域内,45%以上的家庭从事种桑养蚕。据史料记载,1966年全县有桑地面积273.3 hm2;1973年桑园面积下降到6.67 hm2;1975年至1976年重新发展到66.67 hm2。1980年至1985年桑园面积达666.67 hm2,是“六五”期间全省16个蚕桑基地县之一。20世纪90年代初期,由于缺乏龙头企业的支持,加之国际丝绸市场低迷及计划经济下的企业内部管理问题等原因,农民生产积极性严重受挫,施甸县蚕桑业发展走入低谷。“十五”以来,县委、县政府抓住“东桑西移”的重大历史机遇,立足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按照“围绕增收调结构,突出特色闯市场,依靠科技增效益”的思路,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做出了恢复发展蚕桑生产的重大决策,进一步确立了蚕桑产业在全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的重要地位,把蚕桑产业作为继烟、糖、茶之后的特色支柱产业进行培植和提升。

1.2 蚕桑产业发展现状

1.2.1 产业基地初具规模

截止2011年底,全县桑园面积1 733.33 hm2,其中投产桑园1 333.33 hm2。种桑涉及甸阳镇、仁和镇、由旺镇、水长乡、太平镇、旧城乡、酒房乡、姚关镇、何元乡9个乡 (镇)69个村委会6 850户农户。已成功打造出8个桑园面积66.67 hm2以上的蚕桑专业村和666.67 hm2的蚕桑基地,蚕桑产业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专业化生产的格局逐步形成。

1.2.2 产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

施甸县通过整合项目和资金,累计投入资金1 300多万元,加大桑园基础设施和养蚕设施建设,改善了发展条件,增强了发展后劲。目前,全县40%以上的桑园水利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共建盖蚕室15.5万m2以上,其中小蚕室0.43万 m2,大蚕室15.1万m2。

1.2.3 产业科技含量明显提高

施甸县强化县、乡、村三级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县茶桑站抽调2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挂钩种桑养蚕村;根据桑园面积和养蚕规模,在种桑养蚕村配备了50多名蚕桑辅导员;在“科技入户”工程的实施过程中,农业系统每年抽调大批农科人员进村入户进行科技帮扶。专业技术人员、辅导员和农科人员密切配合,抓好蚕农种养技术培训,深入田间地头和农户家中做好产前、产中、产后技术指导服务,重点抓好小蚕共育、大蚕省力化饲养等实用技术的推广,培养了一批经验丰富的种桑养蚕能手,进一步提高了蚕农种桑养蚕水平。

1.2.4 “公司+基地+农户”产业化模式基本形成

在政府的引导、协调、服务下,注册成立施甸县丝缘丝绸公司,成为施甸县蚕桑产业的龙头,与蚕农初步建立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共同发展”的合作关系。政府和公司每年拿出一定资金对桑园建设和蚕房设施建设进行扶持,与农户签订了蚕茧收购合同,实行最低保护价现金收购;政府部门加大蚕茧收购管理和市场监管力度,教育引导农户自觉交售鲜茧。至此,蚕桑产业“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基本形成,基本实现了农户、公司、政府三级联动,政企、农企关系良好,互动关系形成的发展格局。

1.2.5 蚕桑产业已成为乡村农民增收的主渠道之一

2011年全县养蚕23 621.7张 (其中种蚕485.7张),比2010年的21 319张增2 302.7张,增幅为10%。全年交售鲜茧650 t,比2010年的498 t增152 t,增幅为31%。全年蚕茧产值为2 370万元,比2010年的1 289.88万元增1 080万元,增幅为84%;鲜茧交售综合平均价为36.5元/kg,比2010年的25.9元/kg增10.6元/kg,增幅为41%。每张蚕交售鲜茧27.5 kg,比2010年的每张蚕交售鲜茧23.36 kg增4.14 kg,增幅为18%。全年实现社会产量918 t,实现社会产值3 200多万元。养蚕农户近5 000户,户均收入4 000多元。其中,养蚕收入1万元以上的农户有298户;收入100万元以上的养蚕村有6个;收入1 000万元以上的乡镇有由旺镇1个,收入达1 200多万元。施甸县蚕桑产业发展,为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种桑养蚕已成为广大农民重要的经济来源之一,成为农民增收的一个新亮点。

2 施甸县蚕桑产业取得的效益

2.1 经济效益

2.1.1 投入成本低

蚕桑产业投入回报周期短、见效快,发展0.067 hm2桑园需栽植桑苗1 000株 (政府无尝提供桑苗),一次栽植,多年受益。

2.1.2 生产周期短

栽桑见效快:土地和水肥条件优越、管理好的桑园,当年栽桑当年就可养蚕,3年生的投产桑园进入丰产期,1年春、夏、秋、晚秋可养4季蚕。养蚕时间短:蚕从蚕卵孵化到上蔟结茧共5个龄期,一般需26~28 d,若将蚕种统一孵化共育,3龄后发给农户饲养,仅需18 d即可上蔟,7 d左右能采茧交售。

2.1.3 经济效益好

栽0.067 hm2桑园,进入丰产期全年可养3.5~4张蚕,每张蚕产茧平均按40 kg计算 (最好的可达62.5 kg)共可产茧150 kg左右,以每千克36.5元计,可收入5 400多元,若在桑园行间间作玉米、马铃薯、辣椒等作物,增收1 000元以上,0.067 hm2桑园收入在6 400元左右。采取“3+1”养蚕新技术 (即1户农户栽桑0.2 hm2,建1个100 m2的大蚕室),户均收入可达2万元。与此同时,对蚕茧缫丝加工可以增值;对残次蚕茧可加工成丝棉被;蚕沙可以加工成药枕,也可养鱼,也是很好的有机肥料;桑园修剪的桑枝既可作燃料,也是袋料栽培香菇等食用菌的极好原料。此外,由于桑树根系发达,生长快,枝叶茂盛,保土保水功能好,具有很好的生态效应。由此可见,蚕桑产业是一个成本低、周期短、见效快、经济和生态效益双赢的优势产业。

2.2 社会效益

蚕桑产业本身具有以下比较优势:一是与其它经济树种比,桑树有较强的抗灾能力。其它经济作物如核桃、花椒等,春季开花期若遇严重晚霜冻将全年无收,而蚕桑春季欠收,夏、秋仍可养蚕弥补。二是对劳动力使用的余地比较大。只要桑园建成投产,不一定非要强壮劳力,老人、妇女、儿童都可以从事养蚕生产。三是服务体系健全,产业链完备,施甸县建有龙头企业,并建立了蚕茧保护价收购的基金制度,增强了蚕农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这些都是发展壮大蚕桑产业,稳定增加蚕农收入的重要条件。施甸县发展蚕桑产业,为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2011年全县蚕桑产业发展共带动9个乡(镇)、43个行政村、6 000多农户,解决了2万多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随着基地规模扩大和发展面的拓展,特别是缫丝加工生产线建设投产,产业链延长,产业化水平提高,其辐射带动作用将更为突出,农民的就业领域将得到扩大。

2.3 生态效益

蚕桑产业除了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外,还具有生态功能。发展蚕桑产业对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改善生态环境、净化空气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另外,0.067 hm2桑园一年产生大量的桑条,既可作燃料,也是袋料栽培香菇等食用菌的极好原料,大大减少森林的砍伐量,保护了森林资源,有利于提高森林覆盖率。

3 施甸县蚕桑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有限的土地资源和劳动力资源,客观上制约了蚕桑产业提速发展

如今乡村产业发展任务艰巨,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上,既要种植水稻等粮食作物,又要种植烤烟、甘蔗、果蔬等经济作物,土地上的“负担”过重。再加上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多数外出务工,大蚕期劳力紧缺,有些蚕是饿熟的,其产量和质量没有保证。

3.2 部分干部群众对发展蚕桑产业认识不足,措施不力,导致发展不平衡

部分县、乡村干部对发展蚕桑产业在增收富民中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没有把蚕桑产业发展摆到应有的位置,行政推动力不强。部分群众没有把蚕桑产业当作主业,而是副业,放在可有可无的位置,加之对蚕茧市场变化心存疑虑,发展蚕桑产业的热情不高,主动性不强,没有完全形成大办蚕桑产业的氛围。

3.3 产业科技支撑不足,技术推广服务难以到位,农户种养水平有待提高

在蚕桑技术推广方面,由于经费紧张,无钱投入科技更新、先进技术的学习、普及和推广。

3.4 投入不足,养蚕设施落后,桑园水利条件差,发展后劲明显不足

蚕桑产业一次投入,可多年受益,但产业发展初期资金投入需求量相对较大,而目前在资金投入上,争取国家项目投入渠道单一,资金量小;市、县财力不足,投入有限;群众收入水平低,无力加大投入,一些群众依赖国家投入的思想严重,不愿拿钱投入。资金投入严重不足,成为制约蚕桑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4 施甸县蚕桑产业发展对策

4.1 把好栽培关,扩大基地规模

针对施甸县土地资源有限和劳动力紧张问题,要按照“因地制宜、科学布局、相对集中、规模经营”的开发原则,以桑园间套种建设为重点,在仁和、由旺、水长等自然条件好的乡 (镇),新建一批高标准、高质量、上规模的蚕桑基地,力争提前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

4.2 把好管理关,提高桑园利用率

在抓好新建桑园的同时,要重视和加强桑园管理工作,以低产桑园改造为突破口,认真落实桑园修剪、施肥、松土、除草和病虫害防治等综合管理措施,并抓好桑水配套工程,全面提高桑园管理水平,提高桑园单位面积产叶量和利用率,力求把80%以上的桑园都建成优质高产的蚕桑基地,为提高养蚕效益提供保障。

4.3 抓养蚕,提高产业开发效益

栽桑的目的是为了养蚕产茧,要把养蚕作为产业开发的中心环节,着重要抓好3项重点工作:一是加大蚕房建设力度,为规模养蚕提供设施条件。二是全面推广蚕桑新品种和养蚕新技术,降低养蚕成本,提高养蚕效益,增加养蚕数量。三是搞好蚕病防治工作。通过上述工作措施的落实,确保养蚕产茧数量的提高。

4.4 把好蚕桑良种关,实现高产优质高效

要把蚕桑产业做大,必须解决好桑苗引进问题,要大力推广农桑12、农桑14等桑树新品种,同时,必须统一组织饲养适宜施甸县的高产、优质、高效蚕品种。

4.5 把好投入关,增强发展动力

一是抢抓国家实施“东桑西移”工程的政策机遇,积极申报产业基地建设项目,力争将施甸县列入重点扶持县,争取国家项目资金投入;二是抓住产业梯度转移的机遇,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从有实力的丝绸企业引进资金技术,投入蚕桑基地建设;三是积极争取省财政、扶贫、农业、水利等方面的资金扶持蚕桑产业;四是动员鼓励产业龙头企业出资投入;五是引导群众尤其是能人大户加大对栽桑养蚕的投入,形成多元投资兴产业的格局。

4.6 把好技术关,提高产业开发的科技含量

结合各规划区不同的海拔、土壤、温度、雨水等自然资源状况,积极开展试验示范,总结探索出一整套实用技术,对全县种桑养蚕农户进行培训、指导,做到一户种桑养蚕户有一名技术明白人,构建“种植标准、饲养规范、管理科学、交售统一”的良好生产模式。同时,根据区域分布及桑园规模,要配备大批辅导员,技术员、辅导员和乡农科人员密切配合,扎实开展技术指导服务工作,确保各项科技措施得以认真落实,推进蚕桑产业持续健康发展。龙头企业、示范村与农户之间要加强沟通协调,采集信息,把信息变为订单,把订单变为动力、信誉,按订单有目的、有步骤地组织千家万户搞好科学种桑养蚕。

4.7 把好典型关,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群众最讲实惠,也讲实际,要充分调动千家万户栽桑养蚕的积极性,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就是培养典型,发挥能人大户的带动示范作用。要倾斜资金技术,每年扶持发展一批有一定规模的栽桑养蚕的重点乡 (镇)、专业村和能人大户,并及时总结和大力宣传推广这些先进典型,让事实说话,用典型引路,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激发群众栽桑养蚕大办产业的热情。

4.8 把好产业创新关,增强产业开发的内在活力

主要是抓模式的创新。要创新种植模式,推行桑园间作的成功做法,既可提高土地投入产出率,也有利于提高桑园管理水平。要创新经营模式,推行集约化经营,既有利于增强栽桑养蚕的规模效应,也可缓解蚕桑产业与劳务经济争劳力的矛盾。要创新管理模式,推行“公司+支部+农户”的作法,以村为单位,建立蚕桑专业合作社。

4.9 把好龙头企业关,提升产业化开发水平

龙头企业一头连着市场,一头连着基地和农户,是产业链条中的关键环节。一方面积极支持现有龙头企业完善收购环节,稳定收购标准,提高服务水平,使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有效对接,切实保护农户利益,充分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另一方面要进一步优化投资发展环境,提升加工水平,提高产品附加值,提高出口创汇能力,整体提高产业开发的质量和效益。

4.10 把好服务关,加大行政推动力

一要切实把蚕桑产业摆在经济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上,按照市委抓产业“五个一”的要求,实行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层层落实责任,加强考核,兑现奖罚。二要随时掌握产业市场信息,根据市场变化适时指导生产。并在资金政策方面对蚕桑产业给予倾斜扶持。三要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强蚕桑人才技术队伍建设,选派蚕桑技术特派员,到村组、农户、地块,面对面开展技术服务,组织开展大规模的技术培训。四要建立蚕桑产业风险基金,在茧丝价格走低时,实行保护价收购,保护蚕农利益,保护群众发展蚕桑产业的积极性。

猜你喜欢
桑园蚕桑养蚕
重视桑园管理 强化养蚕基础
养蚕不易
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助推高县蚕桑高质量发展
桑园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
浅谈现代高标准桑园建设与管理
浅谈种茧育夏伐桑园的冬季管理
南部县蚕桑多业态发展探索
仪陇蚕桑园区化发展思考
宁南全年5批次养蚕模式分析
普格县蚕桑产业扶贫的实践与成效